24K小说网 > 科举?老子儿孙满堂,遍布朝野 > 第一百零一章 斗诗

第一百零一章 斗诗


六郎虽然年纪小,说出来的话却是半点也不软。

赵有才要身份有身份,要背景有背景,自身学识又是渠县县学中的翘楚,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何况辱他的还是个年岁没自己半数大的稚子!

赵有才气得满脸通红,围观的众人却是嘴角噙笑,一脸看好戏的样子。

只有赵有才身边的几个同窗愤愤不平地替赵有才找补面子。

“小子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坐在赵有才右侧的同窗冷哼一声。

左边那个也不甘示弱,阴阳怪气地说道:“听说对面这几位是今年才入的青山书院。

好像还是从下面的村里硬挤进来的。秋闱诗会,谈的是风雅,吟的是锦绣!

可不是泥腿子们随便吹嘘吹嘘大话便就能成的。”

“诶?廖兄这是什么话?人家怎么就是泥腿子了呢?”

右边的书生又接过话来,与此同时眼神还故意瞥向宋远廷,语气轻佻地继续说道:

“几位小兄弟的父亲那可是墨韵阁的老板,可是大商人呢!”

“呦,商人啊?那还不如泥腿子呢。这几个能走到终试该不会是老子使了钱了吧?”

赵有才的脸色渐渐缓和,,两侧同窗的声援让他心里很是舒畅。

几个商人之子,如何与他相提并论,说不好还真是用钱才进了终试呢。

五郎脾气最是暴躁,,听对面几人如此诋毁自家,当即就要掀桌开干。

还好二郎坐在旁边,一把将弟弟按住。

“老五,这可是诗会终试,不要胡闹。咱们代表的是青云书院,更是爹的颜面。

动手远没有用诗文打败他们来的体面。”

五郎闻言,攥起的拳头总算渐渐松开。心中的恼火虽然未灭,但总有更好的发泄方式了。

众学子这边刚刚安静下来,终试的考官徐夫子便端着一个托盘走到人群中。

水榭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徐夫子身上。

“现在宣布终试规则。”徐夫子掀开托盘,里面放着五块木牌,分别写着:金木水火土。

“终试规则,以五行作诗。元素多且诗文好者获胜。

不限数量,可一人一首,也可一人多首。最终结果由五位考官共同给出。”

终试的规则不难理解,可难度对大渝的大多数学子来说却不算简单。

诗词一直是大渝大部分学子难以攻克的难关,不少学子别说是多首,一首都要想破脑袋了。

参赛者大都眉头紧蹙,只有宋远廷的四个儿子仍然是那副轻松的模样。

但父亲告诫过他们,只要不是需要抢答的环节,便稍安勿躁,看清形势再说。

赵有才右手边的同窗最先起身示意,首轮出战一来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二来也是打算为赵公子出出气。

“诸位,我这里有一首,还请大家品鉴。”

那学子正了正衣领,又清了清嗓子,而后煞有其事地开口道: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知低水处,养活鱼虾狗。”

声音方落,赵有才一方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好诗!好诗啊!李兄短短时间就能想到与水相关的如此好诗,当真是才人也。”

那位廖姓学子夸得叫一个真诚,要不是他当真一脸崇拜,宋远廷简直就要觉得这家伙疯了。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近来几日宋远廷也是见识了大渝学子的诗歌水准。

大多数的所谓诗词不过就是打油诗罢了。

但凡能把打油诗对仗工整,那都算是好的了。

所以宋远廷压根就不担心,因为自家的几个儿子一定会赢。

李姓学子在一片叫好声中逐渐迷失自我,他挑衅的看向对面的宋家四子,轻蔑说道:

“我的水平远在赵兄之下,怎么样?想要赢,你们得先打败我再说。”

六郎年纪小,比三个哥哥更加忍不住恶心人的东西,他扬起小脖子,讽刺道:

“就这?”

“诶呦喂,小小年纪,不知所谓。你行你来啊。”

六郎站起身,个头比同场竞赛的人都要矮不少,甚至他站着还没人家坐着高。

但这丝毫不影响小六郎的气势。

六郎扬了扬脖子,开口吟诵道:“鹅,鹅,鹅。”

还不等吟诵第二句,赵有才这边就爆发出巨大的笑声。

“鹅鹅鹅?这也能叫诗吗?”

赵有才话音落,水榭里外的参赛者和围观者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水榭里的笑声达到了顶峰,充满了快意和嘲弄。

更有人偷偷议论,说宋家果然是用了银子才把四个儿子都送进来了。

六郎被辱,却半点没有放在心上,他白了赵有才几人一眼,又继续吟道: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毕,水榭内的笑声戛然而止,这首诗的意境……

众人惊呆了,就连坐在雅座的五个考官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妙啊,实在是妙啊。这个小童不仅在诗中用到了水,还把鹅给写活了。

童趣盎然,画面生动!简单直白,却又清新脱俗,浑然天成!”

一位考官大大赞扬了一番,其他几人也都是一脸赞赏地点点头。

赵有才这边吃了瘪,心里很是不爽,于是廖姓学子也缓缓站起身来。

“我这也有一首,还请小兄弟赐教。

水边有棵树,整天晃悠悠。叶子蘸水喝,顿顿都管饱。”

???

宋家四兄弟彼此对视一眼,这玩意也能叫诗吗?

读惯了千古名篇,这种打油诗实在入不了弟兄四人的眼。

赵有才对同窗的这首“诗”也不是很喜欢。虽然勉强占了两个元素,但诗词真是不敢恭维。

赵有才垂眸想了想,有了。

“溪边古树斜,影入碧波摇。鱼戏根须动,风来叶自招。”

赵有才这边话音刚落,周围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好一首诗啊,既包含了水和木的元素,又平仄押韵。

不少人都向赵有才投来钦慕的眼光,这位名声在外的渠县才子当真是名不虚传啊。

五位考官对赵有才的这首五言绝句也是十分推崇。

虽说宋家六郎的“鹅”很是优秀,但占了两个元素的赵有才自然更胜一筹。

徐夫子从雅座缓缓起身,环视众人,开口问道:

“可有人能赢过赵学子的这首诗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61/1111103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