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九十九章 生物饲料的想法

第九十九章 生物饲料的想法


"具体怎么做?"刘明华拿出纸笔准备记录,"我要详细记录下来,向市里汇报。"

"第一,立即打开所有通风口,让空气流通起来,"郑昊开始详细指导,"第二,用干布把大棚内壁的水珠擦干净,减少湿度来源。第三,暂停浇水三天,让土壤湿度降下来。"

"第四,"郑昊继续说道,"到县城买石硫合剂,按照1:200的比例稀释后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每隔三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

"石硫合剂?"赵顺问道,"这个哪里有卖?"

"县农药站应该有,"郑昊说道,"这是最常用的杀菌剂。记住,喷药要选择晴天的傍晚,避开中午的强光,防止药害。"

在郑昊和刘明华的指导下,村民们立即行动起来。男人们负责擦拭大棚内壁,女人们负责清理病叶,张国强和赵顺骑自行车到县城购买农药。

"郑昊,你的技术水平让我很佩服,"刘明华说道,"这次要不是你及时发现问题,损失会很大。我一定要在技术报告中详细记录这次的处理经验。"

"昊子,你懂得真多,"张国强佩服地说道,"这些技术我们在学校里都没学过。"

"主要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郑昊说道,"大棚种植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忙活了一下午,大棚的通风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空气中的霉味也淡了很多。郑昊趁着空闲,又和刘明华、张国强一起去看了看循环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养鸡场。

五十只鸡现在已经长得挺肥的,鸡蛋产量也不错。但是郑昊发现了一个问题:"饲料是不是不够用了"

"确实,"张国强点头,"大棚的蔬菜边角料、坏叶子这些,越来越供不应求了。村民们看到蔬菜大棚效果好,都想学着种,能用来喂鸡的菜叶就更少了。"

"是啊,"赵顺也说道,"现在五十只鸡,每天要消耗不少饲料。如果要扩大养殖规模,饲料问题必须解决。"

郑昊在鸡舍里转了一圈,脑中开始琢磨解决方案。现在的饲料主要是蔬菜边角料加上一些谷糠,营养成分还不够全面,而且数量也有限。

郑昊想了想,决定用生物饲料试试。

"明华,你觉得用其他原料做饲料怎么样?"郑昊问道,"比如骨头、秸秆、树叶这些?"

"骨头?"刘明华有些疑惑,"骨头太硬了,鸡怎么吃?而且从营养学角度,骨头主要是钙质,蛋白质含量不高。"

"如果把骨头粉碎成粉末呢?"郑昊说道,"骨粉含有丰富的钙质和一定的蛋白质,是很好的饲料添加剂。关键是要和其他原料配合。"

"可是怎么粉碎?"张国强问道,"用锤子敲?"

"暂时只能用土办法,"郑昊说道,"用大锤把骨头敲碎,再和剁碎的秸秆混合,进行生物发酵。发酵后的饲料营养价值会大大提高。"

"这个想法有意思,"刘明华眼前一亮,"生物发酵确实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原料,"郑昊说道,"骨头可以去肉联厂买,秸秆我们这里有的是。"

傍晚时分,三个哥哥都赶了过来。郑昊把饲料发酵的想法详细说了一遍,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些钱。

"哥,你们明天谁有空去趟县城的肉联厂,买一些骨头回来,"郑昊随口又问道。"现在什么价格?"

"买骨头干什么?"大哥郑建国有些疑惑。"那种没人要的东西,十块钱估计能买一车!"

郑昊先是一愣,没想到这价格居然如此便宜,随后耐心给大哥解释道:"做饲料实验,我们先用大锤把骨头敲碎,再和剁碎的秸秆混合发酵,看看效果怎么样。如果成功了,以后就能大规模制作高营养饲料了。"

"这个想法有意思,"三哥郑国庆说道,"我们家里的大锤结实着呢,敲骨头没问题。"

"秸秆也要处理,"郑昊继续说道,"要晒干后用菜刀剁碎,越细越好。然后和敲碎的骨头混合,加上一些糠麸,进行发酵。"

"发酵怎么弄?"二哥郑建军问道。

"挖个发酵池,把原料装进去,加适量水,盖上草帘保温,每隔几天翻动一次,"郑昊说道,"大概半个月就能发酵好。"

"行,我们明天就开始干!"三个哥哥都很积极。

母亲李秀花在一边听着,忍不住说道:"昊子这孩子,脑子就是活,什么都能想到。"

"这不算什么,"郑昊谦虚地说道,"主要是在省里听到过这种做法。如果这个方法成功了,我们接下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晚饭。母亲李秀花做了郑昊最爱吃的红烧肉。

"昊子,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大哥郑建国说道,"要不是你及时赶回来,丽丽的病和大棚的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办。"

"是啊,村里人都说你是救星,"二哥郑建军也说道,"哪里有问题你都能解决。"

"这都是应该的,"郑昊说道,"家里有事,我当然要回来。"

父亲郑大山放下酒杯,认真地看着儿子:"昊子,你长大了。"

郑昊看向父亲发白的头发,不由得难受起来,嘴里还在说:"现在我们国家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比较落后,我希望我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哥郑国庆突然问道:"昊弟,你在省里搞的那个项目怎么样了?听说很重要?"

"是坐标测量机,一种精密测量设备,"郑昊简单介绍道,"如果成功了,能大大提高我们国家的制造精度。"

"那你什么时候回去?"大哥关心地问道。

"明天下午吧,"郑昊看了看小妹,"丽丽的病好了,大棚的问题也解决了,我也该回去了。项目到了关键时期,不能耽搁太久。"

"理解,理解,"父亲点头,"家里的事固然重要,但国家的事更重要。你安心去做你的事业,家里有我们呢。"

"昊儿,你要多保重身体,"母亲叮嘱道,"别光顾着工作,也要注意休息。"

"知道了,妈,"郑昊握住母亲的手,"等项目成功了,我一定回来好好陪你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