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想办法搞钱

第一百二十三章 想办法搞钱


打谷场上的欢呼声,像是要把天都给掀翻。

村民们看郑昊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不再是看一个有点本事的后生,而是像在看庙里供奉的活菩萨,眼神里混杂着敬畏、狂热和一种朴素的依赖。

几个婶子大娘挤开人群,不由分说地往郑昊手里塞东西,煮熟的鸡蛋还带着温热,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大萝卜,还有人直接把自家纳的鞋垫往他怀里揣。

"小昊,饿了吧?先垫垫肚子!"

"这萝卜水灵,回去让你妈给你炖汤喝!"

"好娃子,听说你还没对象是吧!"

郑昊被这股朴实的热情淹没了,手里被塞得满满当当,哭笑不得。他知道,这台机器在他们眼里,不仅仅是机器,而是能让他们少流汗、多吃饭的希望。

李大壮红光满面,嗓门洪亮地维持着秩序:"行了行了!都别挤!让小昊喘口气!这机器是咱们村的,跑不了!"

他走到郑昊身边,用力拍了拍郑昊的肩膀,掌心滚烫,力道十足:"小昊,你给叔交个底,这铁家伙,真能天天这么干活?"

郑昊点头,将手里的东西分给旁边的小妹郑丽和几个孩子,然后擦了擦手,走到机器旁。"李叔,这你就小看它了,只要保养得当,别说天天干,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都没问题。"

"二十四小时?"李大壮和围过来的村民们又是一阵倒吸凉气。在他们的概念里,牛马干活都得歇口气,这铁家伙居然能不知疲倦?

"当然了,"郑昊拍了拍机器冰冷但坚实的金属外壳,"不过,光有机器还不够,咱们得有人会用,会养。"

这话一出,现场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可是个金疙瘩,得伺候好了。

郑昊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了自己的三个哥哥和不远处几个戴着眼镜、神情激动的知青身上。"大哥、二哥、三哥,还有知青点的赵顺、王稼祥,过来一下。"

郑昊也不废话,直接打开了工具箱:"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上一课。这叫岗前培训。"

他没有一上来就讲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而是从最基础的开始。

"这台机器,主要分三个部分:进料口、粉碎仓、出料口。核心是粉碎仓里的电机和锤头组。"他指着机器,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操作不难,难的是‘听’。"

"听?"三哥郑国庆好奇地问。

"对,听声音。"郑昊拧开一个检修口的盖子,露出了里面复杂的结构。"机器正常运转的声音,是沉闷、连续、有力的‘轰隆’声。如果听到‘咔啦咔啦’的异响,说明有硬物或者石块混进去了,要立刻停机检查。如果声音变得尖锐,说明轴承可能缺油了。如果机器震动得厉害,说明地脚螺丝松了,或者锤头磨损不均匀……"

他讲得细致入微,从黄油的标号,到皮带的松紧,再到不同螺丝的上紧顺序和力道,甚至连清理粉尘时要注意不能用水直接冲洗电机都说得一清二楚。

哥哥们和知青们听得聚精会神,连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铁疙瘩里,竟然有这么多门道。郑建军听得尤其认真,他腿脚不便,干不了重活,但这种需要细心和技术的活,他觉得自己能行。

理论课讲完,就是实践操作。

"三哥,你来试试。"郑昊把一袋骨头递给郑国庆。

郑国庆兴奋地搓搓手,学着郑昊的样子把骨头往进料口送。可他太激动,手一抖,骨头一股脑全部进去了,机器的轰鸣声瞬间有了一丝不和谐的卡顿。

"停!"郑昊立刻喊道,"进料要均匀,不能猛地一下全塞进去,要让机器有个‘吃’的过程。"

他又看向大哥郑建国:"大哥,你来试试关机后的清扫。"

郑建国做事沉稳,拿起工具,一丝不苟地按照郑昊教的步骤,清理残余的粉末。

轮到郑建军时,郑昊指了指电机旁边的几个黄油嘴:"二哥,你腿脚不方便,以后这机器的日常保养,就交给你了。这是个细致活,别人干我不放心。"

郑建军愣了一下,看着郑昊真诚的眼神,心中那点残存的别扭瞬间烟消云散。他没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接过黄油枪的手,沉稳而有力。

一下午的时间,郑昊都在打谷场上进行"现场教学"。他不仅教了操作和保养,还拿来纸笔,画了简单的结构图和保养流程表,交给识字的知青。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打谷场上。

李大壮看着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机器,又看看那几个已经能熟练操作的年轻人,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他凑到郑昊身边,递过来一根烟:"小昊,叔算是服了。你这脑子,是咋长的?"

郑昊笑了笑,谢绝了李叔:"李叔,光咱们自己村用,太浪费了。"

"哦?"李大壮眼睛一亮,"你小子又有啥主意?"

"我算了一下,这两台机器一天八小时开工,能生产将近十吨的饲料。一天就够咱们西尧村全村四五天的牲口饲料。剩下的时间,机器就闲着了。"郑昊的目光望向远处的山峦,那里是其他村庄的方向。

"我的想法是,咱们可以帮周边的大兴村、李家村他们加工饲料。咱们出机器、出技术,他们出原料和人工,咱们只收一点加工费。加上电钱和机器的损耗,咱们的人工,一斤收他们一分钱的加工费,他们绝对抢着来!"

"一斤一分钱?"李大壮倒吸一口凉气,他飞快地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一斤一分,一百斤就是一块钱,一万斤就是一百块!这要是干一天,那得是多少钱?

"这……这能行吗?"李大壮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怎么不行?"郑昊反问,"对他们来说,省时省力,牲口还能吃上精饲料,长得更快,何乐而不为?对咱们村来说,这可是一笔稳定的集体收入。有了钱,咱们可以给村里修路,可以建个养猪场,甚至以后还能买拖拉机!"

郑昊描绘的蓝图,像一幅壮丽的画卷,在李大壮和周围村民的眼前徐徐展开。那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建立在这台轰鸣的机器之上,触手可及的未来。

李大壮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看着郑昊,像是在看一个点石成金的活财神。这个从郑家走出去的娃,带回来的哪里是机器,分明是一条金光闪闪的致富路!

就在这时,郑昊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忙了一天,水米未进,他这才感觉到饿。

李大壮一拍大腿,哈哈大笑:"看我这记性!财神爷都饿肚子了!走走走,今天谁也别回家做饭了!我做主,把队里那头最大的猪给宰了!咱们全村开席,给咱们的财神爷接风,也给他去北京上大学壮行!"

"好!"村民们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欢呼。

夜色渐浓,郑昊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白天的喧嚣和激动褪去,一阵混合着疲惫和空虚的感觉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

这次回来,置办机器、打点关系,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父亲给的钱,加上自己攒的,现在只剩下不到二十块钱,是去北京的路费。

村里的宏伟蓝图已经画下,可他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去青华大学报到,参加那个未知的项目,一切都是未知数。北京城那么大,居大不易。他总不能一直靠家里接济。

"得想办法搞钱啊……"郑昊揉了揉眉心。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郑昊心中形成:到了北京,安顿下来后,就去那些有涉外业务的部委、大型国企或者高校附近转转,总能找到接翻译私活的门路。

想到这里,郑昊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未来的路或许坎坷,但只要有本事在身,总不会被饿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10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