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返回京城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返回京城


晨光熹微,郑昊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坚定地走向远方的车站。那里,有另一趟列车,将载着他重返北京,奔赴那场已经拉开序幕的,属于他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工业战争。

当郑昊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周煜早已在车站等候。几天不见,周煜的眼圈有些发黑,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你可算回来了!”周煜上来就给了郑昊一个熊抱,“快走快走!老李总工和秦处长他们都等着呢!”

吉普车一路疾驰,直接开进了青华园。还是那间熟悉的实验室,但气氛已经完全不同。实验室的门上,挂上了一块崭新的牌子——“长城一号项目组”,正式将原来的数字编号摘下。

推开门,李伟业、秦志、刘天柱、孙宇、钱浩,还有小张和小李,所有核心成员全都在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期待。

看到郑昊,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郑组长!”李伟业大步上前,手里拿着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正式文件,“国家计委和四机部的联合批文下来了!我们的项目,代号正式定为长城一号!我担任总指挥,秦志同志担任政委,你,郑昊同志,担任总设计师兼技术组组长!”

总设计师!

这三个字,像一颗重磅炸弹,在郑昊心中轰然炸响。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权力的赋予,更是泰山压顶般的责任。

“李总工,我……”

“不用推辞!”李伟业摆了摆手,不容置疑地说道,“这是钱老亲自提议,领导小组一致通过的!我们这群老家伙,给你当后盾,给你保驾护航。具体的技术路线怎么走,你说了算!我们只有一个要求,让我们看到,我们中国人自己造的芯片!”

郑昊深吸一口气,不再多言。他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看到了信任,看到了期盼,看到了一群人为一个共同的理想而燃烧的火焰。

“好!”郑昊将文件放在桌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那我们现在,就开长城一号的第一次会议!”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没有丝毫犹豫,写下了三个大字。

不是“光刻机”,不是“CPU”,而是——

“单晶硅”。

他转身,面对众人,目光锐利如刀。

“各位,我们接下来的战斗,不是从设计图纸开始,不是从光刻掩模开始,而是要从最基础的材料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自主拉制出直径三英寸、纯度达到五个九(99.999%)以上的电子级单晶硅棒。这,是长城一号的第一块基石!”

“单晶硅?”

当郑昊在黑板上写下这三个字时,实验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的惊呼和随之而来的窃窃私语。

在场的大多数人,包括李伟业和秦志,都以为会议的第一个议题会是讨论CPU的架构,或是光刻机的设计方案。毕竟,那才是芯片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谁也没想到,郑昊一开口,就把所有人拉回到了最原始、最不起眼的起点。

“郑组长……不,郑总师,”孙宇第一个忍不住开口,他作为工艺规划组的负责人,对材料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依旧充满困惑,“我们不是应该先集中力量攻克设计和光刻工艺吗?材料方面,我们能不能先从一些研究所或者工厂采购?哪怕纯度低一点,先用着,把流程跑起来?”

孙宇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在他们看来,拉制单晶硅这种事,更像是冶金或者化工领域的工作,和他们这些搞精密仪器、搞电子电路的,似乎隔着一层。

郑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孙宇同志,我问你,我们国家现在能稳定提供纯度达到五个九的电子级多晶硅原料吗?”

孙宇的表情一滞,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他的知识盲区。他求助似的看向李伟业。

李伟业总工的脸色有些凝重,他叹了口气,接过话头:“小郑问到点子上了。目前国内,上海和沈阳有几个厂子在试制高纯硅,但工艺非常不稳定,产量也极低,能做到三个九(99.9%)就算好产品了。五个九的电子级原料,基本全部依赖东欧的灰色进口,量少,价高,而且随时可能断供。”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刚刚燃起的热情上。

没有合格的米,再好的厨子也做不出香喷喷的米饭。没有高纯度的硅原料,后续的一切工艺,都将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

郑昊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坚定:“所以,大家明白了吗?我们不能把我们长城一号的命脉,交到别人手里!引进设备,是把脖子伸进别人的绳套;依赖进口原料,同样是把咽喉送到别人的刀口下!这条路,我们必须从头走,从一捧沙子开始,自己提炼,自己拉晶!”

“从沙子开始……”刘天柱这个粗豪的汉子,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茫然和震撼。他能理解造电机,能理解拧螺丝,但从沙子变成亮晶晶的芯片,这中间的跨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没错,就是从沙子开始!”郑昊走到黑板前,粉笔在他手中上下翻飞,一个个化学式和工艺流程图迅速出现。

“第一步,冶金级硅的制备。用石英砂(二氧化硅)和碳在电弧炉里反应,得到纯度98%左右的粗硅。这一步,我们国家的钢铁和冶金厂有基础,可以解决。”

“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高纯多晶硅的提纯。我们要用西门子法。将粗硅粉碎,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三氯氢硅。然后对三氯氢硅进行精馏提纯,去除各种杂质。最后,让高纯度的三氯氢硅和氢气,在1100摄氏度的硅芯上进行化学气相沉积,还原出高纯度的多晶硅棒。”

郑昊讲得深入浅出,将那个神秘的化学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清晰的步骤。

“这个西门子法,听着就像是德国人的技术?”秦志处长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

“是的,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主流的提纯工艺。”郑昊点了点头,“我从一些德语资料里翻译整理出来的。这个方法对设备密封性、温度控制、气体纯度要求极高,腐蚀性也很强,是一个硬骨头。但只要我们啃下来,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原料问题!”

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郑昊描绘的这条技术路线给镇住了。他不仅指出了问题,更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是直指核心的根本性方案。

李伟业总工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他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干!畏畏缩缩,永远搞不出名堂!我们就是要从根子上,把咱们自己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

他转向众人,开始雷厉风行地分配任务:“我宣布,长城一号项目下,即刻成立三个核心攻关小组!”

“第一,高纯硅料攻关组!刘天柱同志,你来当这个组长!”

“我?”刘天柱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的难以置信,“总工,你没搞错吧?我一个搞电机的,去搞化学?”

“没错,就是你!”李伟业的语气不容置疑,“搞这个,需要建反应炉,需要高精度的温控,需要防腐蚀的管道和阀门!这些东西,离不开机械和电气!我让你当组长,不是让你去调配化学试剂,是让你发挥你的特长,把我们需要的那套西门子法的设备,给我从无到有地造出来!孙宇、钱浩,你们俩从旁协助,负责工艺流程的细化和验证!”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