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 第二百零六章 寻找人才

第二百零六章 寻找人才


领导的秘书,魏秘书,一脸凝重地走了进来。

他径直走到郑昊身边,递过来一份刚刚收到的加急电报。

“郑总师,领导让我把这个给你。”

郑昊接过电报,只看了一眼,眼神就瞬间冷了下来。

会议室里刚刚燃起的热烈气氛,仿佛被浇了一盆冰水,瞬间降至冰点。

罗副主任注意到郑昊的脸色变化,关切地问:“小郑,出什么事了?”

郑昊抬起头,缓缓地将电报放在桌上,推到众人面前。

电报上的内容很简单。

“接美国外交部通知,因特殊安全原因,暂停向中国出口一切高可靠性空间级行波管放大器及相关技术。”

行波管!

这个词,让在场的所有专家,心头都是猛地一沉。

如果说原子钟是卫星的心脏,那行波管放大器,就是卫星的“喉舌”!

导航信号,就是靠它放大,才能从三万六千公里外,清晰地传回地面。

没有它,卫星上了天,就是个哑巴,一块昂贵的太空垃圾!

而这项技术,尤其是能满足卫星长寿命、高效率要求的空间级行波管,一直以来都是西方的技术壁垒,也是我们国家航天领域的难点之一。

之前,我们还能通过一些半官方的渠道,高价买到一些性能不算顶尖的民用产品。

现在,这条路,被彻底堵死了!

“这帮无耻之徒!”

李将军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气得满脸涨红。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就是冲着我们来的!他们是想告诉我们,就算我们抢到了频段,他们也能随时釜底抽薪,让我们造不出卫星!”

整个会议室,一片死寂。

釜底抽薪。

这四个字,太精准了。

刚刚被郑昊点燃的万丈豪情,瞬间被这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

所有人都看着郑下,想看他怎么办。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行波管的禁运,像一把尖刀,精准地插在了北斗工程最脆弱的软肋上。

这是赤裸裸的技术绞杀。

美国人在日内瓦的谈判桌上输了面子,立刻就在技术上找回了场子。

他们的意思很明确:规则,你们可以参与制定。但玩这个游戏的资格,还是由我说了算。

没有行波管,就没有导航信号。

没有导航信号,北斗工程就是个笑话。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郑昊身上。

刚刚用超越时代的技术蓝图,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壮丽前景的总设计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近乎无解的封锁,他,还有办法吗?

卫星总体组的孙卫国老专家,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地开口。

“郑总师,行波管的问题,比原子钟和芯片,更棘手。”

“原子钟和芯片,我们是技术落后,但至少有理论基础,有追赶的方向。行波管,特别是空间级的行波管,我们国内的研制,几乎是一片空白。”

他拿出一份资料,递给郑昊。

“这是国内几家研究所的行-波管技术现状报告。我们最好的产品,实验室寿命,只有两千小时。上天之后,能稳定工作多久,谁也不敢保证。而且效率低,功耗大,发热严重,对整个卫星的能源和热控系统,都是巨大的负担。”

“而导航卫星,设计寿命至少是八到十年。这意味着,行波管要稳定工作七八万个小时。这个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是天壤之别。”

孙老的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七万小时和两千小时。

这不是差距,这是鸿沟。

有人忍不住低声说:“能不能……通过别的渠道想想办法?比如东德,或者……”

郑昊还没开口,罗副主任就斩钉截铁地打断了他。

“不行!”

他的表情无比严肃。

“北斗工程,是国之重器!它的每一个关键部件,都必须是百分之百的自主可控!我们绝不能把国家的战略安全,寄托在任何不可靠的外部渠道上!”

“今天他们能禁运我们行波管,明天就能禁运我们太阳能板,后天就能禁运我们陀螺仪!这条路,走不通!”

罗副主任的话,掷地有声。

会议室里,再没人提向外购买的事了。

所有人都明白,除了自力更生,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可是,怎么自力更生?

那七八万小时的寿命,就像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横亘在所有人面前。

难道,北斗工程,真的要被这一根小小的管子,卡住脖子,胎死腹中吗?

一股悲壮和不甘的情绪,在会议室里蔓延。

就在这近乎绝望的寂静中,郑昊,开口了。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

“他们想卡我们的脖子,这不是很正常吗?”

他环视了一圈众人,淡淡地说道。

“如果他们不卡我们,那才叫奇怪。这说明我们的项目,对他们没有构成任何威胁。”

“现在,他们动手了,而且是下死手。这恰恰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我们让他们感到了害怕。”

这番话,角度清奇,让众人都是一愣。

是啊,被敌人疯狂针对,不正说明自己做对了吗?

“所以,没什么好唉声叹气的。”

郑昊的语气,陡然变得凌厉起来。

“他们想用一根管子,就锁死我们的飞天路?”

“我告诉他们,做梦!”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不就是行波管吗?他们有,我们没有。那就造!”

“他们不卖给我们,我们就自己造!不但要造,还要造出比他们更好的!更长寿的!效率更高的!”

“从现在起,成立行波管重大专项攻关组!目标,就是研制出我们自己的,设计寿命超过十万小时的高性能行波管!”

十万小时!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震得头皮发麻。

美国人最好的产品,也才八万小时寿命。

郑总师这……这是要一步登天,直接超越美国人?

“郑总师,这……这谈何容易啊……”孙卫国苦笑着说。

“我知道不容易。”

郑昊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孙老,我们缺的,不是技术,不是设备,甚至不是人才。”

“我们缺一个能把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的领军人物。”

他转身,对身后的魏秘书说。

“魏秘书,麻烦你,立刻帮我调一份档案。”

“全国范围内,所有从事微波电子、真空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专家档案,特别是老专家的,全部调过来。我要亲自看。”

魏秘书立刻点头:“是!我马上去办!”

领导小组的授权,在这一刻,显示出了它无与伦比的效率。

不到半个小时,一份厚厚的,盖着“绝密”字样的档案袋,就送到了郑昊的手中。

郑昊没有坐下,就站在会议室的中央,一页一页地,快速翻阅着。

他的手指,划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和他们履历。

钱思源、陈正、林峰等人,都紧张地看着他。

他们知道,总设计师又在寻找新的将才了。

突然,郑昊的手指,停了下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58/111109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