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婚礼前夕
说完这句话,朱员外便甩袖离开。
等拿到谢三郎递来的账单,饶是他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被上面的数字惊住了,“这......东家会不会是算错了,我没们不过点了十二道菜,怎么就要要五百两银子?!”
谢三郎斜瞥了眼他一眼,丝毫不慌,拿过菜单指着上面道:“之所以要这么多银子,是因为食材稀缺或者做起来麻烦,你看这道‘一行白鹭上青天’,用的汤底是老师傅精心熬制的鸡汤,这鸡也有讲究......再看上面这两坛酒,名唤满庭芳,是我花了大价钱请人从京城运来,有且仅有十坛,此酒出自京城鸿运楼,一坛可值天价!”
一边说,他还让小二上了一坛。
酒楼里还有不少客人,闻着酒香找了过来,“谢东家,你们这是又从哪儿搞来了好酒,这味道可真是绝了!”
“谢东家,今儿我要在落雁楼招待贵客,就给我上这种酒,甭管多少银子,有几坛给我上几坛。”
“一百两银子是吧,给我留一坛!”
谢三郎让掌柜去招呼这些客人,自己抱臂站在一旁,“我落雁楼一向诚信经营,客人若是对账单有疑问,我可以接着往下说。”
朱员外哪敢让他继续说下去,没看刚才嚷嚷着买酒的客人都露出鄙夷的神情看着自己,那意思是“没钱?没钱还来喝什么酒?”。
即使当时没去许府,朱员外也感受到了那天朱夫人用石头充作聘礼被人发现的羞恼,何况这些人里面不少是各地的走商,若是让他们知道朱家吃酒掏不出银子,以后见面还怎么跟人谈生意。
再待下去只会更丢人,朱员外胡乱掏出一张银票放在柜台上,掩面出门上了马车,竟然没有等落在后面朱夫人自顾离开。
谢三郎满意地收起银票,摩挲着下巴,低声喃喃:“‘管他黑的白的,给咱送银子来的都是好的’,大姐说的果然没错!”
谢知微此时还不知道自己当时无意间化用邓爷爷的一句话,让谢三郎奉为圭臬,也帮助他开启了新的生意思路。
十年之后,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则商界趣闻便是落雁楼的背后东家谢知刚伙计出身,八面玲珑,即使对待得罪过他的客人也是一副和善带笑的模样,也难怪能将酒楼生意做遍大燕各地。
过了几日,朱员外果然带着朱夫人登了许府的门,向许连赔礼道歉,给许真娘的是一千两的银票、主街上的一间绣坊一间脂粉铺子的地契,以及一些养身补气的药材。
谢知微一早便递了信,让舅舅和表妹只管放心收下,许连也不耐烦与这样黑心烂肺的人家来往,收了赔礼便让下人送客。
倒是让不死心想要借此机会让外人曲解两家关系的朱夫人无力施展手段。
总督府内,姚子成收到家族留在安固县城探子的传信,皱了皱眉,“朱家那边成不了了,许姨娘的计划失败。”
姚子闵嗤笑一声,“不过是些妇人的后宅手段,上不得台面,若是如此轻易便能搞垮谢家,便枉费我花了这么多心思,不配做我的敌人!”
他站起身,将一沓写满自己和批注的纸放到姚子成面前,眼眸里浓郁的兴味沉淀为结冰的寒霜,“此女不可小觑,一旦她嫁给了关驰敬,夫妻同心,若是不能为我们所用,必将成为我姚家控制裕南的大敌,找到机会一定提前铲除。”
姚子成有些震惊,他了解自家弟弟的性子,身为京城姚家嫡次子,父亲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姑母是圣宠不衰的姚贵妃,一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但能让他视为大敌想要除之而后快的还是头一回。
不过当他看清了纸上的字迹后,倒是明白了弟弟为何如此忌惮一名女子。
先是搭上了张正明和关驰敬的关系献上土豆,之后又在逃荒到安固县的短短两年内先后开了新丰农肥厂、落雁楼、暖阳被服厂三家铺子,而且每一家都还将生意做大了,要么开了先河,要么成了行业执牛耳者。
若是只这位郡主一人倒不足为惧,可不仅她来到裕南落脚的村子被整治得如铁桶般密不透风,再看她身边的人,已经成了马场副监的二弟,小小年纪执掌三家酒楼生意游刃有余的三弟,据说绣艺超群,能将一件婴儿的小衣卖断货的小妹。
要知道三年前,他们不过是逃荒过来的流民,连普通庄户人家都不如。
哪怕是姚家经营三代,家族里杰出子弟辈出,也不敢说能比得上这位谢郡主调教人的手段,若不是他们是敌对的关系,作为姚家未来挑大梁的族长,姚子成都想向对方请教一番。
毕竟,独木不成林,人才是一个家族长远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可惜了。”看着窗外昏暗的天空,姚子成叹道。
又过了大半个月,终于到了谢知微与关驰敬成婚的前一日。
谢知微如今已是御笔亲封的郡主,与关驰敬的婚事是圣旨赐婚,婚礼自然不能过于简单,落了皇家的颜面。
好在位于弘农县城的郡主府已经修缮好,吴阿婆和苗嬷嬷看了一个良辰吉日,把石塘村的家搬了进去。
原本她们都不想离开石塘村和那里相处得十分愉快的村民,还是谢知微说了一句,石塘村的小院留着,什么时候郡主府待腻了再回来。
吴阿婆笑了,“那可是皇帝老爷赐的府邸,一般人可住不上,还能待腻了?”话是这么说,却和老闺蜜一起将屋子拾掇得整齐干净,还将带不走的药材按需送给了相熟的村人,一边又嘱咐收的徒弟要照顾好幼学堂校医室的事。
阿元告别了幼学堂的同窗,还收到了不少临别礼物,谢知微不小心瞟到了一张抄了《关雎》的信纸,只是那字迹歪歪扭扭,一看便不是阿元的。
不过见阿元面不改色地扔到一旁,谢知微也没有提醒,只是在心里感叹一句古代的孩子真是早熟,明明才不到十岁的年纪,一些人家已经开始给小儿女相看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40/111109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