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女弃妇:逃荒后我称王了 > 第182章 温情

第182章 温情


大军入城后,关驰敬和谢知微也没有停下来,一个重新整编军队,布置人手在各处机要之地卡点设防。

另一个帮着军医给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

其中有一位小兵伤势严重,被娄烦人的弯刀划破了肚腹,他的兄弟把他从战场上背了回来,军医看过之后面色冷沉,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几个小兵红着眼,将军医团团围住,哀求道:“白军医,您再看一眼吧,我弟妹正怀着孩子,七个月了,就等他回去看一眼啊!”

白军医这样的事情见多了,心里虽然难过,但也只能快刀斩乱麻,摇头叹道:“救不了,口子太大了,就是能救,一场高热下来也能要他的小命。”

几人脸上顿时露出绝望的神情。

受伤的小兵迷迷糊糊睁开眼,露出一个吃力的笑容,缓缓道:“好兄弟,别救我了....把药...留给其他人,帮我照顾......”

几人立马围了上去,“别说丧气话,谁家媳妇谁照顾,我们这就去找将军,他一定会有法子。”

一旁的白军医气得瞪眼,将军怎么了,将军只会打仗,还不如他老头子会医人。

谢知微走了过来,和白军医低声说了几句,白军医先是皱眉,想了想才道:“您说的法子可以一试,如今最坏的结果就是一死,死马当活马医吧!”

说完他让人立刻去准备谢知微需要的东西。

“夫...她有法子替你处理伤口,但最后能不能活下来,不好说,你要试吗?”白军医差点脱口而出暴露谢知微的身份,反应过来立马改口。

几个小兵先是一喜,听到后面面露犹豫之色。

受伤的小兵眼里出现一抹光亮,伸出手抓住了身旁兄弟的小臂,缓慢而坚定道:“我试!若是......也是命,不怪任何人。”

白军医见他这样说了,和谢知微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亲自接过熬好的麻沸汤喂给小兵喝下。

这麻沸散的方子还是夫人娘家给的,这段时日,他用它救下不少重伤濒死的将士,越发明白此方的珍贵。

等麻沸汤的药效渐渐发作,谢知微才开始受伤的动作。

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替人处理肚腹上的伤口了,先严谨地给双手消毒,擦拭了伤口周围的血迹,接着用泡过烈酒的针线开始缝补。

营帐里的其他人已经被清场。

白军医带着两个徒弟留下来,小徒弟刚拜师不久,还没见惯鲜血淋漓的场景,有些不适地别过脸去。

却被白军医抽空瞪了一眼,他明白自家师父的意思,无奈苦笑,只能把头转回来,视线却落在谢知微的脸上。

明明手里的针在戳刺活人的肚腹,这人的脸上却没有多余的表情。

仿佛手下的不过是死物。

小徒弟这样想了想,好像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如何给人处理伤口了。

他心里一动,手指微搓,师父和大师兄都知道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画画。

小徒弟将眼前这一幕深深刻入脑海,一得空就站到书案前,铺开画纸,苦思冥想整整一夜,终于将后世闻名的《青王恤卒图》大体勾勒出形状。

这幅画在后人考据青王生平的各类论文专著中频繁被提及。

其中最具争议的一点便是,史书记载的青州王是男人,可画中之人虽然做男子打扮,可看身形分明是女子。

渐渐出现了两种主要的声音:一派认为画中的青州王本就是男子,所谓女扮男装不过是臆想;另一派则认为画中人是女子无疑,不过同圣元女帝一般被后来的皇帝令史官抹去了行迹。

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是画师沽名钓誉,总之,众说纷纭。

回到此时此刻,谢知微收了最后一针,留下一个小口引流,便站到一边,将上药包扎的事交给白军医的徒弟。

白军医对缝合之术十分上心,又问了谢知微几个相关的问题。

谢知微能回答的便认真说了,不会的直接说自己也不知道。

一番谈话下来,白军医越发觉得她不慕名利,为人大方坦诚,自家将军嫁得好...呸呸呸,不是,娶得好!

有了缝合之术,再加上麻沸汤的辅助,受伤的士兵情况渐渐好转。

除此之外,谢知微还在关驰敬的掩护之下调换了军营的用水,将井水接入空间灵泉,又视情况给伤势恶化的士兵用上消炎药,终于将病死率控制住了。

唯一棘手的是空间里的消炎药见底了,也就是说,等下一次,他们就只能用这里的草药救治了。

想到这里,谢知微有些低落,若是她能将青霉素的提取方法也记住就好了。

关驰敬轻啄媳妇的唇角,几日没工夫打理,青黑的胡茬戳得谢知微用手将男人推开,没心情去想青霉素的事了。

关驰敬眼里闪过一瞬柔和的笑意,沉声道:“微微,这不该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既然火药是道士炼丹时发明的,我们也可以多找一些大夫研制。”

谢知微一拍脑袋,是她之前想岔了,既然搞不出青霉素,那就像关驰敬说的,找大夫多研发一些方子,虽然不能一步到位,说不定也能多活几个人。

想明白之后,谢知微视线扫过男人的胡茬,突然来了兴致。

“我来给你刮了,怎么说你也是军中主将,良好的外在形象可以给下属和百姓更大的信心。”

一边说一边找来热水和剃刀。

关驰敬失笑,也觉得媳妇说的有理。

谢知微的技术很好,在她的手下,关驰敬又恢复了之前硬朗帅气的模样。

她仔细端详着这张脸,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这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一晚,融融温情在两人之间流淌。

巩昌只是刚被收回大燕的一座小县城,因为地处最北,成了大燕对战北辽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面对三十万联军,只靠关驰敬手下的十万人是远远不够的。

这一日,城楼上的守卫来报,“将军,北辽送来几十号人,说是七县的大燕子民,他们好心给送回来,让我们开城门接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40/111109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