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女弃妇:逃荒后我称王了 > 第184章 各方态度

第184章 各方态度


她的声音柔和而又坚定,刚才还因为城门关上了,陷入绝望的灾民们闻言突然觉得身上松快了几分。

他们最怕的是被官府抛弃,无人过问,死在距离几步之遥的城墙下。

如今郡主娘娘亲自出城,和他们待在一处,还有吃的穿的,就连住处也替他们想到了。

灾民们心中升起一线希望,为了活下去,老老实实按照谢知微说的去做。

隔离所离城墙有一段距离,考虑到北、娄大军,又没有离得太远。

总共搭了三个大的帐篷,一处给情况危急的病患住,一处给稍好一些,还有一处是他们自己临时歇息的地方。

随行的两位大夫挨个诊过脉,过程中眉头就没舒展过,回到临时帐篷后,两人又就如何开药方争论了半天。

见谢知微走进来,一脸惭愧地拱手道:“郡主,草民学艺不精,恐怕难以完全治愈这场疫病,只能开方子延缓些时日,还请郡主早些另寻神医。”

谢知微提前考虑过最坏的情况,脸上倒没有露出失望的神情,“我会再多寻些大夫,这几日有劳二位了。”

两位大夫连声说道不敢,才拿着最终定下的药方急匆匆离开。

谢知微望向窗外,五里之外是北、娄大军的营地,看过去一片乌压压的人,自从何必力将患了疫病的灾民扔到城墙下,便没有了动静。

想来是知道这东西传播和发作需要时间,等着大燕的军士从上到下染病,他们方能坐收渔翁之利。

她空间里的粮食虽然够吃一阵,但若是没有援军和药材,这一波他们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城里,几位副将也正在商讨向朝廷求援的事。

“这次两部可是出动了三十万大军,咱们不过十万人,如何扛得过?”

“还有城外的灾民,谁知道北辽会不会丧心病狂在咱们看不到的地方投毒,说不定现在城里也有人染上了?”

这话一出,气氛愈发凝重。

“娘的,有本事就真刀真枪在战场上干!”一位心直口快的副将拍案道。

其余人面上也都露出赞同和愤慨的神色。

关风咳了一声,“还是想想,若是真宁那边迟迟不派援军,我们要如何守城,再护送城中百姓离开吧。”

“焯!”副将忍不住爆了粗口。

“就是真宁不来人,邻近的延川、中桐总要派人过来,若是咱们这边失守,下一个便要轮到他们了。”

“将军不是写了急报送到京城吗,朝廷派来的援军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

关驰敬揉了揉额头,沉声道:“各处关口务必加强巡逻,发现可疑之人立刻逮捕。关照城中的医馆药铺,若是有百姓患了疫病,马上上报。城里的药材先供应城外的隔离所。各营将士从今日起轮流休整,随时应对敌军突袭。”

诸位副将立刻起身答道:“是!”

这边巩昌城硝烟弥漫,那头真宁县却是岁月静好。

巡察御史李大人惬意的呷了一口茶,对姚盛道:“好茶,好茶啊!”

他放下茶盏,眼里闪过一道精光,“姚大将军,我可是按你的意思上报给陛下了。不过,你得给我一个准话,天策军......真的存在吗?”

姚盛笑了,“是否真的存在,这次过后咱们不就知道了吗?”

送走李大人之后,姚子成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父亲,若是关驰敬手里真有云大将军的信物,到时北、娄联军被他和天策军击退,岂不是白送了他天大的功劳?”

他们和阿史那顿野已经达成了协议,用水泥等方子换关驰敬一条命和北、娄联军退军。

到时不仅报了之前的仇,还能让皇帝不得不继续重用姚家。

可父亲突然借李大人之口将天策军的传言告知了皇帝,虽然这些年来,姚家从未在裕南关发现天策军的行踪,但就是这样,才更加令人忌惮。

姚盛负手看向窗外,语带讥讽,“陛下猜忌我姚家拥兵自重,若是真正藏有私兵的另有其人呢?”

“天策军一事,若传言为真,关驰敬就是挡在我们前面的靶子。”

姚子成闻言若有所思,“若只是谣传......陛下疑心重,定会延缓出兵借机试探关驰敬。到那时,不仅我们的计划能顺利进行,还可将祸水泼回去,为九皇子铺路。父亲,子成明白了。”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叹服。

姚子成走后,心腹幕僚从帘子后面走了出来,深深一揖,“助攻此计高明!”

姚盛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找人盯住将军府,若是有人出城,放他们走,路上找个机会处理干净。”

幕僚心中一凛,“属下这就去安排人。”

同一时间,林将军府上也说起了此事。

“都这些天了,看来总督府是打定主意不会出兵,京城来的李大人不是还在真宁城中吗?夫君,咱得想个法子为关将军和谢郡主做些什么。”

林夫人扶着腰,抚在显怀的肚子上,脸上带了些焦急的神色。

林将军同样着急,他轻手轻脚将自家夫人扶到椅子上坐好,才道:“我前几日去总督府,撞见了那位李大人与姚大将军相谈甚欢,只怕不出兵之事他也是知晓的。”

“怎么会这样?”林夫人脸色微变。

就在这时,派去将军府的下人回来了,还带来一个消息。

“老爷,夫人,吴大夫谢郡主的妹妹听说了巩昌县被围的事,已经带着十几辆马车的药材出城了。”

林夫人一愣,看向林将军,”夫君,咱们离得远帮不上什么忙,你赶紧派些人跟着,护送他们一程。”

林将军点了点头,亲自点了人手,并嘱咐一定要把人和药材安全地送到巩昌县。

北、娄三十万大军来犯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石塘村。

知道关将军如今带着十万大军困守在前线,孤军奋战,村里的青年都背起行囊,带上家里做好的馕饼和水,准备奔赴巩昌。

战时杀敌,闲时务农是石塘村世代的传统。

虽然家人不舍,但为了这一片土地,谁也没说挽留的话,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口口相传一句话,那就是“国破,家何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40/111109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