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作坊
因为有了瑾王拿出来的钱,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忙了起来,文官忙着联系附近州府的商人买冬衣,武官们忙着发钱。
他们在做事的时候都没有隐瞒,因此这些事便传了出去,不少的北州百姓都知道了,是刚来的瑾王把自己盖房子的钱给拿了出来给他们买冬衣的,不少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瑾王可真是个大好人。”
北州大军的将士们捧着手里刚领到的军饷,不住的夸赞:“王爷王妃可真是好人啊,自己都还住在那破烂物资丽,还把钱拿出来给我们。”
有了这个事情之后,瑾王的名声上升了一大截,连带着林宝珠的也一起每天被百姓夸赞。
林宝珠在打理好府里的事情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开作坊,最主要的作坊是雪盐和白糖的,其次就还有织布作坊和染布作坊,至于火锅店,这北州太穷了,恐怕没有人舍得花钱吃火锅,便不弄了,等以后北州发展起来,百姓有钱了之后再张罗这个事情。
且这次的作坊,她不准备弄门店自己卖了,而是想要吸引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到来,通过他们把东西卖出去。
也是上次在京城里吃到了和商人合作卖雪盐的便利,有了商人,她就可以大量的出货,北州附近有不少的其他州县,且那些州县都比北州要有钱很多,只要自己的货物质量好,不愁卖不出去。
这些事情,她还特地用现代的手法写了要一份策划案,从作坊的建设工人的雇佣到最后的销售以及售后,这其中的事情她都一一想到了且全部列举了出来并写了应对的方法。
四个作坊她写了四个策划案,瑾王整整看了两个时辰才看完了。
林宝珠写得很细很全面了,瑾王看了也没有要补充的,不过对于里面的有关股份的事情,他还是找了林宝珠商讨了一下。
“这里你写的股份,我看了你的解释之后理解了股份是什么,但我不明白的是你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股份制,把郡守府和将军府拉进来,你可以和我说说吗?”
林宝珠说道:“这个是上次那十万两银票开会给我的启发,咱们现在是北州的主人,就不能看着北州落后下去,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咱们牵头带着北州走出来,要建设好北州,也就两方面。
“一是养好军队,北州大军的战斗力上去了,才能保住北州的领土,而是北州的百姓,百姓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官府负责,且我要拉来入股是不是郡守和将军这两个人,而是北州的文官集体和北州集体,也就是说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以及我们瑾王府都要出力,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
“不是个人而是集体?”
“对。”
瑾王地头沉思了一会,说道:“你的想法很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林宝珠说道:“若是一切都由我们王府来做,千辛万苦挣的钱白送给他们,而他们一份力气不出,我可不愿意。”
瑾王轻笑出声:“好,那就依你。”
“你先去找他们把这件事说一下,要是他们愿意了,咱们就尽快的先把队伍给拉起来开始干活。”
“好。”
因为先前拿出去的那十万两银票,北州的官员都很给瑾王府面子,在知道了有这么一件好事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质疑的,满票通过。
短短几日的时间里,以林宝珠为会长,陈郡守和上官将军为副会长的北州商会就成立了。
成立当日,林宝珠便把四份策划案上的内容,掰碎了一样的一点点说给商会里的成员听,林宝珠还当场指定了负责人,一个四个人,每个人负责一个作坊的建设。
这日之后,四个作坊便在北州城的周围空地上开始建设,这也是十多年后,北州成为大姜北方的商业与工业中心的开始。
这个时节里,天气已经很冷了,北州的百姓基本上都在闲着,他们也只能闲着,他们的田地已经被雪给覆盖了,他们也不像南边水系发达的那些地方,男人可以去码头干苦力挣钱,只能在家里闲着。
因此,在北州城里招工的消息传出去之后,百姓们都沸腾了,他们一刻也不敢耽搁,拿上家里有的工具就三五成群的往北州城里赶,生怕落后了找不到活计。
通往北州城的管道上,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不少人走在路上,且他们越走越快,到了最后,竟然跑了起来。
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生怕自己落后了作坊招够了人自己挤不上,于是加快速度往前赶路,而前面的,生怕被后面的超,也加快了速度,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跑了起来。
在北州的黄土城门守门的将士看着路上密密麻麻跑来的人,紧张的拿起了手里的武器,咽一口口水:“怎么回事,这些百姓是要造反吗?怎么冲着城门来了。”
“快看,他们手里还拿着武器。”
“什么?还拿着武器?”
守城门的小队长急忙把所有人喊道一起:“敌袭,准备!”
瞬时间,所有的将士都拿起武器,往前面冲去,小队长嘴里喊道:“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跑来的都是普通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听话的放下武器举起双手:“我们是来找活干的。”
一大群百姓乖乖站住,被几个将士们虎视眈眈的围着。
守门的小队长冷着脸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百姓举着手不敢乱动:“这位军爷,我们是附近的百姓,听说了北州城里面招工来找活干的。”
“那你们刚刚为什么要跑?还拿着武器。”
“军爷,那不是武器,那是干活的工具。”
“我们跑是想要早点进城,后面人太多了怕轮不到。”
百姓扔在脚边的东西确实都是工具,这也是北州的传统了,给人干活挣钱要自己带工具。
小队长不放心,再三检查之后才让他们进城,且这群百姓的周围,都有十多个将士盯着,一直盯到他们干完活走了之后。
因为是冬季,土地被冻的梆硬,但他们又等不到开春时候,因此,只能多雇人来干活才能早日把作坊建起来吧。
因为计划和商人合作,这次的作坊就不能建设小了,得往大的建,这样才能保证出货量,在加上土地梆硬,只能多雇人来干活了,一个负责人算了算,光是建作坊的成本就要比正常的要多个两三倍。
但为了早日挣钱,只能忍痛了。
北州城里因为四座作坊的建设变得无比的热闹,更多的是来城里找活干的,一些家就在北州城的百姓看到了商机,有余钱的开餐馆买吃食给那些来干活的人,没余钱的把自己家里的空闲屋子收拾几间出来,租出去,也能挣几个铜板什么的。
在这样的人热闹中,七八百个干活的百姓足足用了两个月才把四座作坊给建好了。
作坊建好之后,便是招工了,且招的人数还不少的,贴告示的墙上到处都是人,可谓是人上人海了。
后面的挤不上去,只能高声问道:“招多少人?”
前面的若是有认识的,便回道:“很多很多,织布作坊招的女工,且要一百个。”
“我是男的啊,男的呢,男的招几个?”
“男的要五六百个。”
“快去报名去。”
于是在新建设好的作坊前面,招工的地方被围满了。
织布作坊前报名的都是女性,基本都是北州城里的人,有嫁人的妇人也有一些小姑娘,告示上写的是招一百人,但全部报名的也才有三四十个,毕竟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妇人都要照顾一家老小,走不开。
细盐作坊和白糖作坊前面,负责招人的人嗓子都喊哑了:“不要急,大家听我说,我们这作坊事关重大,为了保密,是要签协议的,若是违约,要赔偿一百两银子的,你们可要想好了。”
负责人话让头脑发热的人瞬间清醒过来,那可是一百两的银子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37/1111083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