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胜利
国师看也不看那些朝臣,一步步走到最前面,对皇上行了个半礼,开口说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瑾王,瑾王私自把封地之外的百姓留在北州,是瑾王犯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算犯法的的是瑾王,也不能姑息,我认为,应该把瑾王降为郡王,以儆效尤。”
听完国师的话后,诸位朝臣不顾上面的皇上窃窃私语,而皇上,也惊到直接站起来。
惊喜来得太快,皇上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
有朝臣打着胆子说道:“瑾王罪不至此。”
“瑾王收留别处百姓这是一个罪名,再一个是他蛊惑人心,让皇上与诸位大臣君臣失和,动摇我大姜的江山社稷,还不够把他降为郡王?”
国师这话一出,朝臣再也不敢说什么。
国师说道:“请皇上下旨,圣旨上我会加盖国师印章。”
皇上这才反应过来,咳嗽一声,重新坐下,说道:“既然国师发话了,那便按国师的意思来。”
皇上当堂写下圣旨,国师拿出国师印章,当着大家的面把印章往上面一盖。
盖完国师印章后,众人以为已经没事了,结果,国师接着说道:“还有太后的事情,后宫不得干政,太后屡次对皇上不敬且多次干预政务,不配为表率,即日起废除太后之位,迁居永州别宫。”
“还请皇上再写一封圣旨来,我一并盖上国师印。”
皇上迟疑了,贬瑾王为郡王他很是可以,但若是把太后的封号也给剥夺了还要弄去永州,他担心自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而且,若是太后在宫里的话,在某些时候,还可以作为威胁瑾王的筹码。
“母后也是关心家国社稷才指点我,就不必了吧。”
“有必要,皇上快些写吧。”
无论皇上怎么说,国师就是不松口,皇上无奈,在一阵暗喜中,利索的写下第二道圣旨。
两道圣旨在当天就颁布了出去,就连街上的乞丐都知道了,瑾王与太后被贬的消息。
在颁布圣旨的第二天,太后就被禁军送往永州,而林家也在同一时间,换上下人的衣服,陆陆续续的出府,被风影卫接走,出了京城。
京城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太后被贬给吸引走了,但是方便了林家人撤离。
太后被劫的消息是在太后离开京城三天后传来的,听到消息之后,皇上失手,手里的墨笔,在奏折上划出一道深深的划痕。
他惊慌的说道:“快,林家!快去。”
到了林家之后,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连个守门的人都没有。
皇上心底的最后丝希望没了,太后走了,林家也走了,就说明瑾郡王再无任何的后顾之忧,而且他这是要正面对上自己了。
此事再一次在京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有和皇上一样的猜测。
皇上立马派人人追,但遗憾的是,他们消失在漫漫人海中,就算皇上派出再多的暗卫,禁卫军也没找到他们的踪迹。
而太后和林家人一行,在三个月之后,顺利的到达了北州城,他们终于与亲人再次团聚。
自此,瑾王再无任何的后顾之忧,开始大刀阔斧的建立自己的势力。
从北州开始,往外面蔓延,瑾王在前面冲锋陷阵,林宝珠则在后方,是瑾王做所有事情的底气。
林宝珠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后面的几年时间里,北州的作坊从五座变为了十多座,都是赚钱的营生,再加上他们找到的宝藏,足以支持瑾王拿下半个大姜。
在后面的两年的时间里,北州大军依靠着火药,兵踏济国都城,拿下整个济国,同年,因为有瑾王提供的火药,郑燕平带领着越州军,占领下半个燕国。
燕国国君不想步入济国的后尘,选择递交国书,成为大姜的附属国,年年给大姜上供。
搞笑的是,他为了进一步挑起瑾王与大姜皇上之间的矛盾,国书是送到了京城的,
瑾王表示自己没见过国书,不知道他们要投降,选择继续打。
还没等到京城的回应,郑燕平就兵临城下燕国都城,围困燕国都城。
郑燕平派过去的细作在百姓中说道:“跟着瑾王有肉吃,瑾王手底下的百姓,每年粮食满仓,兜里有钱。”
在细作的煽动下,燕国只坚持了半个月,城门就被暴动的百姓打开了,把越州大军给迎接进去。
燕国自此从地图上消失,燕国的疆土重新回到大姜的板块上。
短短三年的时间,瑾王以北州城为据点,占领大姜的半壁江山之后,收复济国和燕国之后,地盘更一步增大。
而在这期间,曾经被皇上赌气贬了的朝堂官员们,都拖家带口的投奔瑾王来了,也是因为有这些朝臣的帮助,他才能稳住后方的地盘。
原本对大姜虎视眈眈的三国,现在只剩下一个罗国,而这个罗国,也是迫害瑾王的幕后凶手,自然是不能轻易的放过的。
但是罗国在南方,而瑾王的势力在北方,京城以南的地域还是皇上的地盘,要收拾罗国,就必须从那些地方经过。
在瑾王正在苦恼的时候,接到了济州守军将领的信,济州大军愿意成为瑾王的马前卒。
“之前支援给济州守军的钱总算没有白费。”
要收拾罗国,火药必不可少,但是北州的火药没有办法穿过皇上的地盘送到济州守军的手里。
最后,是林宝珠利用了空间的便利,假扮做行商,去了济州,再偷偷从空间里吧火药拿出来送到济州守军手上。
有了火药,济州守军如虎添翼,在林宝珠的监督下,一鼓作气打进了罗国都城,把罗国的皇室都给抓了起来,等候瑾王的发落。
自此,在四年的时间里,三个国家全部都瑾王收服,瑾王的功绩是大姜开国之后,最为突出的,便是颇有盛名开国皇帝的功绩也达不到瑾王的高度。
而皇上手里的地盘,在罗国被收服之后,反水了将近一半,地方上的官员都叫嚣着,瑾王才是最合适做皇上的人。
皇宫里,皇上独自坐在宫殿的台阶上,手里拎着一瓶酒:“皇上果然是孤家寡人。”
自从太后走了之后,国师也去了泰山为大姜的江山社稷祈福,整个皇宫,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在前年去娶了皇后,但皇后进宫之后,便思虑过重,生太子的时候难产,一尸两命,只剩下他一个,其他的妃子,很明显的都只是贪图荣华富贵,对他是一点也不关心,且他的其他骨肉都因为妃子的内斗,没一个活了下来。
从去年就有传言,他霸占了属于瑾王的皇位,他没有做皇帝的命,所以才报应在他的骨肉身上。
他自嘲的一笑:“难道,这真的都是报应吗?”
身边的太监大着胆子,上前给他披上有一件斗篷:“皇上夜深了,就寝吧。”
皇上拉着那个太监的手:“你说我会不会死?”’
太监恭敬的说道:“皇上,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的人,每个人都是要死的,但是皇上你不要怕,你从小与瑾王一起长大,你们之间有手足之情,瑾王不会让你死的。”
“呵呵,手足之情,我们之间的手足之情早在我背刺他,把他贬到北州的时候就没了。”
“起风了,皇上,咱们走吧。”
第二日,早朝之上,他提拔起来的朝臣们,还在大声谴责瑾王的狼子野心,原来的朝臣,则是低着头,也不说话,就像是凑数的。
看着下面的场景,皇上突然觉得意兴阑珊。
好像当皇上也没什么意思。
每天一大早就要在朝堂上听这些人吵架,每天还有批不完的奏折,纵使他每天兢兢业业,但他没有像瑾王一样受过帝王教育,他也没瑾王聪敏,这么多年了,还是很吃力。
他很努力,但是他什么都做不好。
这么些年,他累了。
他再也停不下地下如同菜市场的叽叽喳喳吵架声,他像四年前一样,默不作声的起身离开了朝堂。
当天,皇上禅位于瑾王的圣旨就从宫里传出来。
就像一阵风,从京城吹起,吹遍了整个大姜的每一寸国土。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337/1111080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