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汉王,这辈子绝不争皇位! > 第174章 正式迁都!

第174章 正式迁都!


……

哎!

想到此处,朱高炽也是忍不住长叹一声,没办法,李景隆还得为大明的船队保驾护航,其中难免跟海外各国产生冲突,武力威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李景隆请求补充弹药的请求朱高炽也没有拒绝。

如今的首要大事还是迁都事宜,老头子和娘都已经去北平许久了,等张辅的十万大军回来也是时候该迁都了。

次日。

一道圣旨从东宫传出,两月后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为大明新都,应天更名南京,为大明陪都,自此大明实行两京制!!!

圣旨一出举国震动,迁都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儿啊,尤其是北方的百姓和官员尤为激动,都城迁至北方不仅仅是意味着政治中心的北移,还意味着经济中心也会向北移动。

众所周知,北方穷啊,与富庶的南方相比,北方的经济那可谓是惨不忍睹啊,等朝廷将都城迁到北京后,必定会带动各行各业的迁移,就连海外商人也必定会更倾向于来北京所在的北方进行交易。

与此同时。

大明皇家学院也要搬迁了。

毕竟是大明的最高学府,自然是要放在大明的都城。

而南京这边的原址以后倒是可以当个大明皇家学院的分院。

而要论哪个学院搬迁最麻烦,那工学院必然是首当其冲的。

那些帮忙搬迁的士兵和劳工看到工学院的场景时人都麻了,各式各样的机械和工学产物,堆的到处都是,有的设备还异常庞大,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搬动的,除非把它拆开一点一点搬运。

其他的学院基本上动用个千把人的工人和士兵,就可以将要带走的东西全部搬走了。

而工学院这边可是足足出动了上万工人,那家伙浩浩荡荡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出去打仗呢!

就这,墨岩那老头儿还不乐意呢,这些可都是他的宝贝啊,其中有不少玩意儿还是比较精密的那种,哪里了经得起如此长途颠簸啊!

后来还是朱高煦出面劝说,这老头儿才松开,表示将能搬走的搬走吧,剩下那些太过精巧的和庞大沉重的就算了。

反正这里以后也是大明皇家学院的分院,在怎么着这些东西也用得上,至于北京那边到时候朝廷还会重新拨款建造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朱子林在上次跟着墨岩一块儿将蒸汽机弄出来之后就一直在研究蒸汽机的用途。

这段时间还真被他拎出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儿。

比如能够自动挥锤的打铁装置,省去了铁匠挥锤的步骤,极大提高了铁器锻造的效率。

再比如能够自动旋转的磨盘,相比于原本需要畜牲来拉动的传统石磨更加方便,效率也更高。

最让朱高煦惊喜的侍卫,这小子居然搞出了依靠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车,只是这玩意儿明显还有待改进。

他造出来的这台蒸汽机车速度很慢,甚至还不如传统的马车,怎么说呢,跟驴车差不多。

而且能量转化效率太低,仅仅是如此缓慢的速度就得消耗大量的煤炭供应,相比于后世的内燃机,此时的蒸汽汽车显然还不是特别实用。

但是在朱高煦看来,这已经是极为惊人的进展了,也许等以后大明钢铁产量起来之后,便可以此为基础把火车弄出来了。

还有蒸汽船,如今的大明战船和商船都还是以风力和人力为主,需要大量的人手才能够将其驱动。

若是能够用蒸汽机代替,不仅能够解放出大量的人力,而且行驶的速度也会大大提升。

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朝廷正式下旨迁都。

其实早在这两个月间已经有不少重要的机构和人员提前一步搬迁到了北京。

如今的迁都一事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相当于是公布天下以后大明的都城是北京了。

看着身后这座古老而又雄伟的都城,朱高煦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在南京住了这么多年,现在突然要离开还真有些不舍。

“爹!北京那边是什么样的呀?”

就在朱高煦感慨的时候,身边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开口询问道。

目光看向自家好大儿,朱高煦也是收起了心中的那份感慨,当即便开口道:

“北京啊,那里曾经是我大明的军事重镇,你皇爷爷还是燕王的时候就是在那里镇守北疆,保卫我大明的安宁。

你爹我从小也是在北京长大的,以前的北京城外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大漠,可比这南京城波澜壮阔多了。”

听到自家老爹这么说,朱瞻壑也是满脸向往之色,他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见识一下自家老爹口中那个波澜壮阔的北京了。

时间一晃便是数月。

迁都的大部队也终于来到了北京。

看着眼前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池,朱高炽三兄弟也是思绪万千。

相比于原来的北平城,如今的北京可谓是城高墙厚,比之南京城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城内的皇宫紫禁城更是只能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原来的燕王府跟如今的配置简直没法比啊!

说起来原本的燕王府其实就是当初元朝皇帝的皇宫,当初朱棣获封燕王,就藩北平的时候直接就将原来的元朝皇宫拿过来当燕王府了。

想起这件事,当时还有不少人上书以僭越之名反对呢,后来朱元璋以省钱为由压下去了,而当初的秦王和晋王就没有这样的待遇,是他们就翻的地方没有宫殿吗?

当然不是!

要知道秦王的封地可是在西安啊,那是什么地方?那里可是原来的长安,从西汉开始,一直到唐朝,不知道有多少王朝将都城定在这里,但秦王朱樉也没资格住那里的宫殿,而是下令重新修建的秦王府。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棣的喜爱,太子朱标死后,朱棣绝对是朱元璋诸子中最受朱元璋喜爱的儿子。

而如今的紫禁城,也是在当初的燕王府的基础上扩建的,因此朱棣回来居住这些时日倒是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反正跟回家了一样!!!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298/237527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