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洪熙!
……
看着两个都快笑疯了的弟弟,朱高炽只觉得这身上的龙袍真沉重。
一个时辰后,场地布置完毕,原本迁都大典的现场顿时被改造成了朱高炽登基大典的现场,本来这些东西都是准备好了的,只需要再原本大典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后就直接能用,所以到也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但是,由于朱棣的突然袭击,登基大典许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准备,会场这些都好说,那年号呢?
既然太子登基自然是不能再沿用永乐的年号了,故而一时间朝廷上那帮老学究们也犯了难。
“正启如何?取光明正大,承上启下之意。”
“诶?不妥!不妥!新帝还是太子之时就已经统领全国朝政,雄主之象一览无余,正启这样的年号太平庸了些啊!!!”
众人闻言也觉得非常有道理,朱高炽还未登基之时就已经展现出雄主之象,永乐盛世几乎有一半是咱们这位太子爷的功劳,嗯,还有一半是汉王的。
陛下这辈子纯躺了!
“那武庆如何,新帝还是燕王世子之时就以一万守军挡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进攻,足见其武德之充沛了吧!”
“不妥!不妥!年不说新帝陛下文治方面天赋更好,单说这个例子就很不好,前不久曹国公才立下灭国大功,你这样拉出来鞭尸不怕曹国公回来找你麻烦啊!”
众人闻言这才反应过来,就曹国公如今的表现,这新帝陛下当年的战绩怎么看都是有些水分,搞不好就是曹国公和陛下在当初建文帝面前演戏的呢!
朱允炆:呜呜呜,这么多年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么,太不容易了哇!!!
看着一帮老学究在那争论不休,朱高煦都看不下去了,真让你们这样吵下去,今天天黑之前我大哥还能登基吗?
这事可拖不得,俗话说得好,早死早超生。
只有大哥登基了,我们这些兄弟才安心不是?
只见他当即便上前打断了他们都对话,而后缓缓开口道: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干脆就叫洪熙吧,取国家兴盛,文武兼备之意,本王看这个年号最为合适。”
朱高煦此话一出,在场顿时为之一静。
眼前的这些老学究皆是纷纷细细咀嚼着洪熙这个年号。
你还真别说,大气磅礴,文治武功,国家兴盛,这属于是顶好的年号了。
众人见状也是连忙对着朱高煦行了一礼恭维道:
“汉王殿下大才!!!”
而一旁的朱胖胖都傻眼了。
不是?
你老二为了让我早点登基连年号都提前给我准备好了?你这是多想让我继位啊!!!
看着自家老二那欣喜的模样,朱高炽只觉得现在的心情跟死了亲爹一般沉重,太踏马的沉重了。
朱棣:你礼貌吗?
随着年号定下,接下来的步骤都是顺理成章,原本盛大的迁都仪式变成了朱高炽的登基大典。
朱棣退位,新帝登基,一切都发生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顺理成章,皇权的交接,权力的过渡都发生得异常自然,没有在大明掀起任何涟漪。
看到大家都是一脸自然得参拜新君,朱棣此时脸上写满了骄傲之色。
不愧是朕,都是朕的文治武功,创造盛世才能威压万古,就连权力的交接都没有任何的意外。
若是朱高煦知道此时自家老头子心中所想一定会忍不住吐槽道:呸!不要脸!!!这盛世有你什么事儿?你也就出了个年号的功劳!!!
朱高炽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洪熙,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嫡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而朱高炽刚一上台就下令土地改革,由张居正主持,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并且在北京和南京开始试点推行,一旦成功将会推行全国。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将当地的士绅整懵了,不是,你小子刚当上皇帝就要掀桌子是吧,不少官员纷纷联名上奏,要求朱高炽收回成命却遭到驳回。
当地不少士绅见劝谏不行便开始鼓动手底下那些大字不识的佃户妄图激起民变,可还不等民变被激起来,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就找上门来,首恶以雷霆手段就地正法。
次日,各地聚宝阁开始发售大明日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朝廷的一些政策举措,同时还有一些民间或官员之间的日常糗闻趣事。
像什么,南京城哪个小伙子偷看隔壁王寡妇洗澡被当场捉获,还有太上皇不得不说的十个秘密,曹国公李景隆下西洋的一些趣闻等等等等!!!
这些也都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无形中也拉近了大明高层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
当然啦,其中的头版头条还是关于农税改革的事情,其中清楚地阐明了此次朝廷农税改革的好处和决心。
同时朝廷还下令各地官府要派出小吏每日去田间地头给那些村里的百姓宣读报纸上的内容,让他们都知道朝廷的政策,当百姓们都知道了朝廷政策好处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受到那些士绅的蛊惑了。
而且那些极力阻碍朝廷新政实施的士绅的名字也会被登在大明日报上,结果那自然是受到万千百姓的唾骂,名声尽毁!
这下那些士绅彻底没招了,自古以来凡是涉及到土地的改革他们这样的方法可谓是屡试不爽,可到了现在居然被当今的洪熙皇帝轻松破解。
不过说起来这农税改革能够进行得如此顺利,除了朝廷手段了的以外,还有就是反抗的都是一些小地主小士绅,根本不是大明核心的那些人。
于那些人而言,朝廷的农税改革不过是他们以后多交点税罢了,这些人现在都将产业的重心放过在商业和海外贸易上,根本懒得管这些事情,毕竟手农税才收几个钱啊?
还不如安安分分地下海做生意赚钱呢,为了这么点农税去得罪陛下和汉王也不值得啊,还不如买他们个面子呢!
这批主力没有入场,剩下的那些小地主又岂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的对手,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他们众叛亲离,农税改革也成功地在北京和南京顺利实施下去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298/237319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