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农夫赋
黄铁匠见江语不按套路出牌瞬间就慌了,木巷光铁匠也有六七家,大家的手艺不相上下,平日里就靠这名声吃饭。
这移动锅灶赚头大,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小,谁先推出谁就率先打下名号,将来的客源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道理他懂,其他人未必不懂。
黄铁匠忙追上去伸出手将人拦住,江语瞧他的手离她只有两三尺远皱着眉头后退一步,语气随之不善,“你这是作甚!还想强买强卖不成!”
黄铁匠舔着脸赔笑道“是我的不是,我考虑不周。黄某也不是个爱兜圈子的人,姑娘把图纸给我看看。若这图纸当真有用,姑娘说个数,黄某能拿下一定拿下!”
江语狐疑地看了黄铁匠一眼,将图纸取出两张递给他。
她也不傻,将图纸全给一个懂行的人,他一眼就记住了,哪还需要花钱来买。
她将最重要的两张留在手上,以防万一。
黄铁匠接过图纸,仔细地看了眼,发现同他前几日观察的一般无二。
当即确定要买下图纸,问道“姑娘直接说预期价格吧。”
江语脱口而出“五十两!”
黄铁匠大吃一惊,“五十两,姑娘,你这是抢钱不成!”
黄铁匠忙将图纸还给江语,五十两,他一年累死累活也才挣五十两,几张纸就想换他一年的盈利简直是痴人说梦。
江语慢条斯理地将图纸收好,淡淡地说“黄师傅此言差矣,打您一辆移动锅灶卖五两,净赚四两,这时间上的商贩没有千数也有百数,这笔生意您只赚不亏。这笔生意最重要的还是带来的名声,能工巧匠可不是这么容易就得来的,我的价钱究竟高不高,您心里清楚。”
江语说的黄铁匠有些犹豫,缓缓转身说道“姑娘是个聪明人,黄某佩服,但除去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我的赚头也不大,姑娘要是能再让让价,黄某定不说二话。”
“五十两,我以后的底线,没有让头,你若存心要,等我们那边处理好了,帮你在食街多宣传宣传。你若不要,咱们也没谈的必要了。”
江语霸气地说,不容半分商量,她知道王春花手里钱不多,只有三四十两,不多要点,租了店铺便没钱交束脩了。
黄铁匠见江语态度如此蛮横,知无半分商量余地了,咬了咬牙,转身去后院取出五十两银子给江语。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黄铁匠如饥似渴地看着图纸上的结构,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立马就有了思路。
江语也没废话,拿了钱就走。
不走干嘛,等着被抢钱吗?
江语脚步飞快,一步三回头,生怕有人抢了钱,如今的世道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大街上的扒手还是很多的,一不留神就分文不剩了。
江语忙向食街走去。
此时的贡院已经传来了第二声钟响,整个贡院乃至食街后半段都能听见。
此钟声一响,代表考试开始了。
这场考文采,给出一个题目,众人围绕题目写一篇诗文。
字数自己定,要求不甚严格,只要新颖优美即可。
今年的题目是农夫赋,这对于出生寒门的子弟来说尚且可以下手,那些未见过八十担挑的世家子弟来说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顾清看着纸张上的农夫赋愣了一瞬,确定以贬代褒。
写下如下篇章:古来颂农夫,小儿意不同。农夫皮糙,双眼浑浊。指间泥泞洗不净,发丝如湿日日存。肩胛有山丘,不知何物制。黝黑脸颊人不识,吾田脊背方唤声。子女自小不入学,随亲田间洒稻谷。日日存妄念,祈求上天怜。整日无所是,田间四处掀。不知蔽日挡雨,风雨无阻宽步。
叹!
碌碌年年人不识,一生辛勤不为知。
嗟呼!
惟愿来世不为农,书塾小轿成日坐;指间污泥全不见,发丝干净如新颜!
顾清斟酌再三,将此篇丰富完整,随后落笔。
顾清别处心裁,在他人写净农夫辛苦时,以小孩子的视角写农夫与常人的不同,从侧面突出农夫的辛苦。
这算是头一份了,便是崔知栩和韩允礼都没想到这样写。
这场考试,算是顾清拔了头筹。
一个时辰后,钟声再次响起。
办事员给他们的试卷一一弥封,然后收走。
办事员一走,许多人开始唉声叹气,他们大多都预测过今年文采的题目,唯独没想到是这写烂了的农夫赋。
这种写烂了的题目最是难写,想要跳出固定思维写一篇农夫赋却无从下手,最后只能随大众写一篇不尽人意的赋。
一些自来熟的人已经在同周围的人骂主考官了,出的什么破题!
顾清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旁边的人瞧了眼,看起来不好惹,只能郁闷闭嘴。
韩允礼郁闷地躺在床上,开始感伤明年还要再来一次,他想了半天,他从未下过地,自小就生活在城镇上,没见过什么农民。
最后实在憋不出来了,按照李红芳的面部特征写了一篇赋,尽可能地言辞华丽些,写完之后感到了深深地无力。
明年又得来喝清粥了……
江语路过食街时听见钟声怔愣片刻,不知相公现在在做什么,考得是否还顺利。
江语摇摇脑袋知道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揣其怀中的银子朝王春花他们摊位跑。
此时已经过了最忙碌的时候,王春花他们才刚刚喘了口气。
王春花坐在凳子上包馄饨,几秒一个,包完就往案板上扔,不一会儿案板上的馄饨就形成了小山。
现在这个时候将馄饨叫给顾城来煮,他堪堪能应付的过来,略显生疏地打调料加汤汁。
同王春花相较动作太慢了,王春花看得有些着急,一边包馄饨一边催促着顾城动作快点。
一旁的老顾客打趣道“王娘子你这么凶作甚,他们都不着急,你就别吼顾大哥了,我瞧顾大哥手脚够快的了。”
江语若是早来几秒便能遇上他,也会感到这个人有些面熟,这人便是王春花初来食街是江语给他们找的托儿。
他吃过一次后觉得味道挺好,后面又来尝了几次,彻底喜欢上这对年轻夫妻煮的馄饨了。
他们家的馄饨皮薄馅大,味道还好,连汤都十分浓郁,一碗下肚胜似神仙呐。
王春花意识到这是在外面理应给顾城面子,否则太过刁钻会被人说闲话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293/1111095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