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嫌我胖丑?我掏出万吨物资馋哭你 > 第 34章 传家宝

第 34章 传家宝


“爹,娘,”她轻声问,“我大哥二哥呢?我回来这两天了,怎么一直没见着他们人?”

桌上的碗筷碰撞声,戛然而止。

苏大海喝汤的动作停在嘴边,一圈白色的汤汁沾在上唇,他把汤碗重重地放回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刘翠娥正要夹菜的手也僵在半空,脸上的喜气迅速被一层浓重的担忧盖住。

她放下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这两个哥哥,”刘翠娥的声音压得很低,全是心疼,“跟着部队的工程队,去岛北边的乱石滩了。”

“乱石滩?”

苏晴晴脑子里嗡的一下,这个地名在原主的记忆里,就代表着荒凉和危险。那是一片连渔船都很少靠近的地方,风大浪急,全是礁石和悬崖。

“去那里做什么?”她追问。

“还能做啥。”苏大海闷声开口,声音又沉又哑,“部队要在那里修个东西,保密的,不让多问。工程大,人手不够,就从附近村里招青壮劳力,一天给十个工分,还管两顿干饭。”

一天十个工分,还管两顿干饭。

在这缺衣少食的岛上,这条件好得让人没法拒绝。

“咱们村里像你哥那么大的后生,去了一大半。”刘翠娥揉着发酸的眼睛,愁得不行,“那个地方,邪乎得很,连路都没有,听说天天都要放炮崩石头,危险着呢。你大哥二哥,都是实心眼的,去了肯定抢着干最累的活。”

刚入口中还鲜美无比的鱼汤,此刻却仿佛混了沙子,变得黏腻难咽。耳边似乎响起了乱石滩上震耳欲聋的爆破声,眼前也全是哥哥们在烟尘中挥汗如雨的模糊身影,哪里还尝得出半点滋味。

她仿佛能听见那震耳欲聋的爆破声,能看见两个年轻的身体,为了家里的工分和口粮,在漫天尘土里挥洒汗水,与危险擦肩。

“他们去多久了?”

“快一个月了。”刘翠娥掰着手指头算,“走的时候,天还热得人喘不过气,家里的水缸都快见底了。他们说,等回来的时候,就给家里挣回半年的口粮。”

苏大海拿起旱烟袋,一言不发地往里面填着烟丝,一下一下地压实,动作又慢又重。

“是他们自己要去的。”他沉声说,“都是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了,不能总在家里待着。家里这个情况,他们当哥哥的,就该出去扛事情。”

话是这么说,可他划火柴点烟的手,却抖了一下。

“有信捎回来吗?”苏晴晴问。

刘翠娥摇着头,眼圈一下就红了:“哪有信啊。那个地方,听说连只海鸟都落不下去,跟坐牢一样,一个月才能跟着部队的补给船回来歇一天。算算日子,也快到他们轮休的时候了。”

苏晴晴看着父母脸上那混着骄傲和担忧的神情,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酸又胀。

她对那两个素未谋面的哥哥,忽然有了一种真实的、血脉相连的牵挂。

他们为了这个家,去了最苦最累的地方。

而原主呢,却在他们辛苦付出的时候,在军属大院里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要死要活。

一股尖锐的愧疚感混着陌生的心疼,狠狠地攥住了她的心脏。她心疼那两个为了家庭在险地拼命的哥哥,更愧对“原主”——在哥哥们吃苦受累的时候,那个不争气的苏晴晴,却在为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在军属大院里闹得天翻地覆。这笔债,如今都落在了她身上。

“等大哥二哥回来,”苏晴晴抬起头,迎着父母的视线,一字一句,说得格外清晰,“我们家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她的声音不大,却让刘翠娥和苏大海都愣住了,怔怔地看着灯光下女儿那张胖乎乎却异常认真的脸。

“嗯。”苏大海重重地点了点头,把烟袋锅在桌腿上磕了磕,“等你哥他们回来,看到家里这口井,肯定要高兴坏了。”

刘翠娥的脸上也重新挤出笑容,她擦了擦眼角,给女儿和丈夫的碗里都添满了鱼汤:“对,等他们回来,我天天给他们熬鱼汤补身子。快吃,饭菜都要凉了。”

一顿饭,吃得五味杂陈。

“娘,我明天想去一趟供销社。”苏晴晴突然开口。

刘翠娥正往嘴里扒饭的动作猛地一停,她抬起头,诧异地看着女儿:“去供销社?好端端的去那里做什么?”

苏大海也放下了手里的汤碗,看着女儿,没说话,却是在认真地听。

“咱家哪还有多余的钱和票了?”刘翠娥皱起了眉,语气里满是现实的窘迫,“再说了,县城的供销社离咱们村十几里地,你一个姑娘家,来来回回的不安全。”

这些问题,苏晴晴早就想好了。

她放下筷子,神色平静地看着母亲,不急不缓地开口:“娘,家里的针线都快用完了,盐罐子也见了底。再过几天大哥二哥就要回来了,我想着,去扯几尺布,给他们做身干净衣裳。他们在工地上那么辛苦,总不能回来还穿着破烂衣服。”

“扯布给哥哥们做衣裳”。

这话一出,刘翠娥脸上的愁容和戒备,一下子就软了。她看看女儿,又想起那两个在乱石滩吃苦的儿子,眼圈不自觉地就红了。

“可,可扯布要布票,咱家去年的布票,给你置办嫁妆的时候就用光了。”刘翠娥声音都低了下去。

“我去看看,不一定非要去县城供销社买。”苏晴晴早有说辞,“今天下午我在海边转的时候,发现退潮后的礁石缝里,挂着不少平时见不着的干海带和一些奇特的贝壳,估计是前几天台风从深海卷上来的。我听王家婶子提过一嘴,说县供销社有时候会收这些东西做药材或者工艺品。我想去试试,就算换不来布票,能换几包盐或者一捆火柴也是好的。”

这话半真半假,既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借口,也像是在宣告她要当家立业的决心。

刘翠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女儿说的都在理上,可她心里的担忧却丝毫未减。现在的晴晴,主意太大了,也太敢想了。

“不行,太远了,我不放心。”她固执地摇着头。

一直沉默的苏大海,在这时开了口。他将手里的旱烟袋在桌腿上重重磕了两下,发出“梆梆”两声脆响,让母女俩都看了过去。他的目光从妻子担忧的脸上,移到女儿那张胖乎乎却异常坚定的脸上,脑子里闪过这几天村里的变化和那口救命的新井。这丫头,从部队回来像是变了个人,有主意,也能办成事。“让她去。”男人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闷,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决断。

刘翠娥急了:“当家的!”

“老大老二快回来了,晴晴这个当妹妹的,有这份心,是好事。”苏大海抬起眼皮,先是看了看妻子,又转向女儿,“路上当心点,别跟人起冲突,办完事就赶紧回来。”

他没有问钱和票从哪里来,也没有质疑女儿能不能做到,只是用最直接的方式,给了她支持。

“爹,我知道了。”苏晴晴用力地点点头,喉咙有些发紧。

“我把家里藏着的那对金镏子给你。”苏大海从炕头的砖缝里摸出一个油布包,小心地打开,露出一对小小的、款式老旧的金耳环。他沉声说:“这是你奶奶留下来的,压箱底的东西。记住了,这玩意儿现在是扎眼的东西,露了白,不光招贼,还招祸。供销社那种地方是万万不能拿出来的。但真碰上过不去的坎,这东西比钱票都管用,能换来救命的粮食和药。你贴身收好,缝在衣裳里,不到活不下去那一步,就当它不存在。”

刘翠娥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变了调:“当家的,那可是……那可是给你两个儿子将来娶媳妇用的压箱底钱啊!怎么能让她带出去!”

“东西放着是死的,给孩子们用,才是活的。”苏大海打断了她的话,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

有了丈夫的发话,刘翠娥再多的担忧也只能咽回肚子里。

这顿晚饭,在一种全新的氛围中结束了。

夜里,苏晴晴躺在床上,听着屋外渐起的风声和海浪声,却毫无睡意。

明天去县城,不只是扯几尺布那么简单。

她要办的事,还有很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234/238355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