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叶先生,我受不住了 > 团队

团队


第二天,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苏浅汐在医院的临时休息处。她刚醒来,便收到了乔治寄过来的手机。苏浅汐打开手机,熟练地加上了许言的联系方式,随后,她点开了桌面上那个图标呈灰色极不起眼的软件。

很快,乔治的信息跳了出来:“老大,你有没有事?”

苏浅汐看着信息,微微叹了口气,回复道:“我没事,你别担心。”

回复完信息,苏浅汐陷入了沉思。回想起昨天叶凌寒的疯狂举动,她的心情变得极为复杂。她深知,自己与叶凌寒之间的纠葛太深,继续待在他身边,只会让两人都更加痛苦。而且,自己正全身心投入在科研项目上,需要一个安静且不受干扰的环境。思及此,苏浅汐觉得自己绝对不能再在叶凌寒身边待下去了,正好科研任务繁重,干脆直接住在科研院里,这样能更加专心地搞项目。

于是,苏浅汐拿起手机,给郑华打了过去。电话接通后,苏浅汐说道:“郑院长,您好。我想问问研究院有没有多余的宿舍,我想搬进去住。”

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天,郑华才缓缓开口,带着一丝关切地问道:“浅汐啊,你是不是和叶……家里人又闹什么矛盾了吗?怎么突然想着来研究院住呢?”

苏浅汐愣了一下,连忙说道:“没有,郑院长。我只是想专心搞项目,住在研究院里会方便很多。”

郑华见从苏浅汐这里问不出什么,便说道:“行,那我去看看。”刚挂掉电话,郑华就转身给叶凌寒打了过去。

此时的叶凌寒已经醒了,正靠在病床上。听到手机里郑华说苏浅汐想要住在研究院里时,他脸上神色不变,语气平淡地说道:“随便她吧。”郑华哈哈笑了几声也不好过多插手两个年轻人的感情事,关心了叶凌寒几句身体状况,便挂了电话。

一旁的许言听到叶凌寒的话,忍不住问道:“叶总,您真的不管苏小姐了?”

叶凌寒苦笑一声,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说道:“每一个人都让我学会理解她,那谁来理解我?我的真心就能够被随意践踏?随她去吧,以后她的事我不会再管了。”

许言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多说什么,默默拿起苹果削了起来。

另一边,苏浅汐回到了香枫别墅。她看着熟悉的别墅,心中五味杂陈。她径直走进房间,开始默默地打包自己的东西。每收拾一件物品,那些与叶凌寒有关的回忆便在脑海中闪过。收拾完后,她拖着行李,缓缓走到门口。临走之前,她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二楼叶凌寒的房间,哪怕她知道叶凌寒不在里面,可心中还是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伤感什么。

苏浅汐就这样毅然决然地搬进了研究院的宿舍。宿舍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她将行李放好后,便迅速投入到科研项目中,开始了她的闭关深造。

也许是心中的悲伤化作了前进的动力,苏浅汐全身心地扑在项目上,仿佛不知疲倦。她每天早早起床,在宿舍简单吃点东西后,就直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她一待就是一整天,除了必要的休息,几乎没有离开过座位。她时而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分析数据;时而在纸上奋笔疾书,记录思路;时而又操作仪器,进行各种测试。饿了,就随便吃点外卖;累了,就趴在桌上稍微眯一会儿。

就这样,仅仅用了两个月,苏浅汐就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才华,把这个项目的程序部分完全完成了。完成的那一刻,她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她知道,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环节。

苏浅汐立刻着手准备将检测头放入六处研究水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模拟使用。她亲自监督着每一个环节,从检测头的安装调试,到数据的实时采集,都一丝不苟。在这一个月里,她每天都会守在水域旁,密切关注着检测头的运行情况。

一个月后,模拟使用顺利结束。苏浅汐又经过各方面严格的检验,确保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和郑华在会议上公开了研究成果。会议室里,坐满了研究院的各位核心人员。

苏浅汐站在台上,展示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步骤。台下的那些核心成员一开始还带着怀疑的目光,但随着苏浅汐的讲解逐渐深入,他们的表情渐渐发生了变化,从怀疑到惊讶,再到最后的认可。这一次,各位核心人员没有再多说什么,他们不得不承认,苏浅汐的研究成果确实十分出色。

会议结束后,苏浅汐马不停蹄地向郑华申请想要组建一个自己的科研团队。郑华看着苏浅汐,犹豫了一下,说道:“浅汐啊,这都三个月了,你都不想回家看看吗?”苏浅汐笑了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说道:“郑院长,我没有家。”郑华微微一愣,看着苏浅汐,心中涌起一丝无奈。他下意识地撇了一眼手机,似乎在犹豫着什么,最终还是没再提这回事,点头同意了苏浅汐的申请。

苏浅汐得到郑华的同意后,心中充满了干劲。她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从发布招聘信息,到筛选简历,再到面试,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她希望能组建一支志同道合、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团队,一起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本来郑华想让院里面的实习生去苏浅汐的科研团队,但是苏浅汐表示想要自己找自己认为合适的人,于是婉言谢绝了郑华的好意。经过苏浅汐的挑挑选选,她的科研团队终于组建好了,向郑华申请了研究院的整个顶层给苏浅汐科研团队的用,让院里面其他小组一整个羡慕嫉妒恨,但奈何人家的组长年轻又有本事,只能看着自己的组长“望组成龙”了。

而苏浅汐的团队也不算很大,除了她,只有三个人。因为苏浅汐认为一个团队应该在精不在多。这三个人分别是:

林岳——小林,一位刚从顶尖学府毕业的测绘工程研究生,身上还带着初出茅庐的青涩与对科研的炽热激情。

他从小就对广袤的大地与神秘的空间测绘充满好奇,这份热爱驱使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深耕。在研究生期间,小林便投身于多个测绘相关项目,从复杂地形的精准测量到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空间建模,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毕业论文更是凭借创新的测绘方法与深入的数据分析,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

张教授,年逾五十,是研究院原本的核心成员中的一员,本来他都打算养老了,但是苏浅汐听说张教授对于各种设备的使用及维修了如指掌,于是三顾茅庐想要请张教授来到自己的团队,最后张教授经不住苏浅汐的热情邀请,于是加入了苏浅汐的科研团队。他犹如一座沉稳的知识宝库,承载着无数宝贵的经验与精湛技艺。

张教授1983年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随后便投身于科研设备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几乎涉猎了各类科研设备。无论是微观世界探索的精密显微镜,还是宏观数据分析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张教授都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了如指掌,具备迅速维修与优化的能力。

最后一位就是李冉——李姐,团队中负责数据分析的关键人物,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李姐拥有多年数据分析领域的工作经验,曾在多个大型科研项目与企业数据管理中担任核心角色。她擅长运用统计学、数学建模等多种方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无论是复杂的实验数据,还是繁琐的市场调研数据,李姐都能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将其梳理得井井有条,并通过深入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团队组建完成后,苏浅汐带着大家召开了第一次团队会议。会议上,苏浅汐热情洋溢地说道:“各位,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组建这个团队。我们即将面临的是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意义的科研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团队成员们刚开始虽然互相有些陌生,但胜在大家都开朗,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汐姐,那咱们是不是应该给咱们的团队起一个牛逼轰轰的名字啊?”小林笑着说道。

李姐也哈哈哈笑了笑,说道:“小林,咱们要是起一个那样的名字,知道的是科研团队,不知道还以为咱们是什么社会小团体呢。”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出声。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苏浅汐看着这一切,心里暖乎乎的,想道:就算是没有爱情,我也可以有同样珍贵的友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223/504767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