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开战前,一场震撼人心的思想教化课
陈国辉说着,脑袋微微倾斜,彷佛是回到了那天下午!
“那天思想课上,林墨告诉我们这几个新兵,我们这是一支属于穷人的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子弟兵。”
“我们要创建新的世界,新的大夏,没有压迫,没有贫穷。”
“但我们从小就是从贫穷和压迫当中长大的,觉得世界本该就是这样,他说的这些实在是太虚幻了。”
“不理解,是真的不能理解。”
“然后,他说出了我这辈子都清晰记得的话。”
陈国辉吸了吸鼻子。
他模仿着当年林墨温柔且沉重的话语。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队伍带领大夏,那么我们大夏就是另外一副光景。”
“我们的米桶会是满的,周庄,你妈妈不会再因为一口粮食,给地主下跪,不会因为给你们省一口干粮,而自己偷偷喝喝水充饥。”
“陈国辉,你们家里也不会为了一斤肉把你妹妹嫁给村长的儿子,她会嫁给她自己喜欢的人,会活的开朗鲜活,也不会视你们为仇人。”
“刘华,你爸爸也不会骂一句脏话而被军阀活活打死, 他可以畅所欲言。”
“我们就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没有贫穷的世界,没有压迫,没有阶级的世界!”
“没有人生来就应该被欺负的!”
“他用最通俗的方式来解释我们的困惑。”
“他甚至还特意提前了解过我们家里发生过的不幸的事!”
“那一天,我们浑浊的眼神也变的跟大部队一样清澈。”
“在那个时候,我们才弄明白了我们这支部队到底是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要的不是某个人吃饱饭,我们要的是每个人大夏人都能吃饱饭,每个人都不会因为压迫和欺负而活的不像个人。”
“他说过,总之一句话,我们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直起腰版做人,不要让下一代人继续活在这种世界当中,也不尽量不要让下一代人再埋怨我们。”
此话一出!
每个人看到这儿的主播间观众们,都鼻子一酸,眼睛都开始刺痒。
心中一阵痛楚。
难受的紧。
是啊,他们现在看起来最基础不过的东西和事情,在那个时期,却是他们完全不敢奢望的。
在那个年代,被强权欺压,被活活打死的大有人在。
在那个年代,因为一口粮食抛弃自己尊严的更是数不胜数。
在那个年代,一条人命甚至不如一口大米饭来的有价值,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现状。
跟那个年代的人比起来,他们现在可太幸福了。
大夏人现在能有现在的生活,是多少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如果没有这些先辈,那大夏是什么光景?
埋怨吗?
怎么可能?
对这些烈士,他们都是无尽的敬重。
没有他们,还能有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吗?
今天的灯火通明,灯红酒绿,哪一样不是靠他们的躯体堆砌而来的?
此时,陈国辉继续说道。
“从那一刻开始,我们便成为了一个坚定的红军战士,一个为了解放全大夏的红军战士。”
“我们很快就跟林墨先生打成一片,他教我们识字,甚至还教我们跟家中写信,我们从他那儿学会了象棋,围棋,那段日子虽然贫穷至极,但从没有觉得苦。”
陈国辉微微一叹气!
“后来经过几次小的战役,他更是表现出了一个优秀指挥官的素质。”
“在那一段时间里面,我们才知道林墨的厉害之处,他比我们都懂打仗,他懂得游击战的真正精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说实话,就连后面我自己只会作战,我都是延续了他的思想。”
“他很有本事,也很有趣,我们这二十几个新兵,第一次有了崇拜的偶像。”
“这个只比我大一两岁的人,却是远超这个年龄的表现和魄力!”
“我们都好奇什么样的家庭会生养出这么有本事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们正在闲聊吹牛的时候,苏团长到了我们这儿,他直接坐到了林墨的面前。”
“苏团长说着,林墨,你的选择有很多,本应该荣华富贵的过一生,也可以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为什么会选择来到这么穷苦的部队来参加革命呢?”
“那一天,我们才知道,林墨不仅仅只是富贵人家,而是某个大军阀的儿子。”
“林墨那天的回答我都现在都还记得。”
“他说,荣华富贵和割据一方,看似是令人羡慕的选择,但那样的道路救不了大夏。我见过百姓在军阀混战中的苦难,也看清了旧势力的腐败——即便拥有私兵和地盘,无非是重复压迫人民的循环。而红军虽然穷苦,却是真正为工农争解放的队伍。”
“这里的战士吃糠咽菜,却愿意为‘天下人不再挨饿’拼命;这里的理想没有铜臭味,却能让一个民族挺起脊梁。
我选择革命,是因为只有共产能终结这片土地上的压迫与贫穷。个人富贵不如千万人的觉醒,枪杆子若不为人民服务,终究只是旧世界的打手。”
说到这儿!
两个时空的人引起了震惊共鸣。
当初在场的几十人,以及直播间几百万人都被灵魂重击。
就宛如被雷击中一般。
这是何等高尚的觉悟和灵魂。
他是大军阀的孩子,他可以过养尊处优的日子,是最高阶级的人物,已经是人上人了,而就是这样的人,却甘心抛弃一切,为国家,为民族,来到最穷苦的队伍为理想拼搏。
这是何等的伟大。
要知道,当初被战争和贫瘠席卷过的华夏大地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家里揭不开锅的人。
能有林墨的出生,那肯定是耀武扬威,养尊处优。
可他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共产革命。
确实,林墨这样的人不多,但也不少,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各位身上,你们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吗?
有的人会脱口而出,我会!
可如果自己真有富可敌国的那一天,自己会吗?
有的人捐钱可以捐一亿,但不愿意捐一千,因为他真的有一千。
现如今都这样,而在那个年代还能做出这样选择的人,那更是伟大无需而言。
.....
陈国辉继续说道。
“很快,我们面临了一个巨大的考验。”
“湘江战役。”
“那一场战役,到现在我们都记忆犹新。”
听到湘江战役的瞬间,每个人都起了鸡皮疙瘩,心中大惊。
湘江战役,一个能够让所有大夏人都为之肃然起敬的惨烈战役。
有多惨烈?
红军长征出发的时候,是接近九万人的大部队,可是经此一战,人数就减至三万人,损失直接过半。
湘江尸山血水。
当地民间流传,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这足以证明当时的战斗有多么惨烈。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面前的陈国辉老爷子居然打过湘江战役,也没想到过能从湘江战役当中存活下来。
此时的陈国辉说道。
“我们的所属的部队,就是34师。”
此话一出。
多少了解历史的人都心中一沉。
沉痛涌起。
34师!
那个为了掩护中央军而牺牲非常大的部队。
第34师的6000多名将士,几乎全部牺牲在湘江之畔,写下了红军史上最悲壮的篇章。
就连师长都被俘虏了,而师长在被俘虏以后,选择了撕开腹部伤口,扯断肠子壮烈牺牲。
这就是传说中的34师。
而林墨和陈国辉当初就是34师下属的一个连队。
听到这儿!
直播间安静了,现场也安静了。
在极大的情绪冲击之下,再聒噪的人都会安静下来的。
只有少数人在科普。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当中,为了中央军能够安全撤离,34师被迫留下断后,最后....差不多牺牲了四分之三.....师长也没有能幸免。】
记者此时再次问道。
“那你就是幸存下来的战士之一!”
陈国辉沉默了片刻。
沉痛的一点头。
痛!
太痛了。
他们光是从陈国辉的语气和表情当中就能感受到他的痛楚!
这也是全大夏人都应该体会得到的痛楚。
那个时候的革命战士,每个人心里都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大夏,抛头颅洒热血,弃自己的性命于不顾。
断后的意思就等同于放弃,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他们当然知道。
可是如果能用他们的生命,来保护这支革命的种子队伍,他们甘愿如此。
他们都明白,这一支把穷人当人的队伍如果真的被歼灭了,那么整个大夏就没有了穷人的声音。
被剥削,被欺负。
发生在他们家庭的悲剧会一直延续下去!
几十年后,他们的后代依旧吃不饱饭,依旧被阶级矛盾而被压迫。
他们不想大夏民族在被蒙在这种生活里了。
变革有阵痛期,这些痛就由他们这一代人来受着就好了。
就由他们来咽下所有的痛苦。
让孩子们,过上没有压迫和侵略的生活吧!
他们也怕疼,怕死。
但更怕大夏子孙们,还活在这满是硝烟和欺压的世界。
......
记者再次问道。
“那林墨呢?”
陈国辉继续说道。
“在作战溃败以后,我们还有一些幸存者,林墨找到了我们,并且救下了我们这些伤员,整理部队,命令我们跟上大部队的脚步,而他留下了几个战士,继续打游击。”
“从那天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
“不夸张的说,没有林墨,就没有我的今天。”
恩人!
救命恩人。
现在大家都能给林墨对于陈国辉的意义来下结论。
这就是救命恩人,而且还是革命思想的启蒙老师,就这样的人,怎么不会铭记于心呢?
看到自己的恩人现在被欺负,怎么能不流泪呢?
记者继续说道。
“那....这条红巾有什么故事吗?”
陈国辉看了一眼红巾!
“这是我的!”
“林墨说过,不识字是很致命的,他不仅教我们一些思想教化,还教我们读文识字。”
“而且他有自己特有的办法,几节课下来,我们就能认得很多字了。”
“他为了增强我们学习的动力,他让我们尽量能够靠自己的识字量给家里的人写一封信。”
“而这个....就是我第一次写的家书!”
“在战争的前几天,我写完教给了指导员,他说他会帮我改。”
“只是没想到....这一改就是一辈子。”
事已至此。
林墨最初摸样已经被揭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71/504541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