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领导无才便是德
翌日。
陈默早早的来到昨晚黄辰他们一行人下榻的酒店,接他们前往榆水镇进行实地考察并为生产线和转运中心进行初步的选址。
“黄部长,昨晚休息得可好?”
陈默笑着问道。
“还不错。”
说完,黄辰话锋一转,“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去镇里看看?”
“是的。”
陈默说道,“我们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都已经在镇政府等着你们了,既然是来了,总得跟领导见一面,你懂的。”
黄辰点了点头,干了这么多年的投资规划部部长,他对官场上的这点弯弯绕懂得不比陈默少。
不管去什么地方考察投资,都要见一见当地的一把手或者二把手,不过说实话,他之前见的大多是县里的领导,镇里的压根排不上号。
这回情况比较特殊,项目不在城区,而是在乡镇,如此一来,镇上的书记和镇长就得见一见以示尊重了。
虽然这个项目能落户榆水全看陈默的面子,但陈默毕竟不是当地的主要领导,不能越殂代庖。
要是把书记和镇长看做是主人,陈默这个副镇长顶多算随从。
随从私底下再有面子,也不能代替主人接待客人不是。
反正不管是出于人情世故,还是政商合作的潜规则,他们既然决定在榆水投资建厂,书记和镇长都是必须要见的,不见说不过去。
“陈镇长,你是榆水镇人吗?”
路上,坐在车里的黄辰好奇的问道。
“不是,我是隔壁江城县人。”
江城,蔡阳和金林是合阳市所辖的三个县。
其中金林县经济最好,因而金林县的县委书记还是合阳市的副市长,哦不,应该说金林县的县委书记由副厅级的副市长兼任。
陈默的老家江城比蔡阳的经济要好一些。
“那你怎么不报考老家的公务员?我看你这么卖力的为榆水拉投资,想方设法的提高当地老百姓的收入,我还以为你家就在榆水呢。”
黄辰没想到陈默居然不是榆水,甚至不是蔡阳县人,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昨天陈默找他帮忙把村集体初加工的脐橙塞进澄源饮业的供应链,他还以为陈默是为了自己村子的人着想呢,结果压根不存在这么回事。
如此说起来,陈默可真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了。
“不瞒你说黄部长,我是被分配到这里的,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组织安排我去哪我就去哪,不挑肥的捡瘦的。”
陈默嘴上说着漂亮话,实际上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如果他能选择的话,当然不会来榆水,在老家的镇长工作多好,下班就能回家,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想喝酒了连个陪的人都没有,相当的孤独。
既然现实是没有选择,他就只能唱唱高调了,难道要在黄辰面前发那种无谓的牢骚。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一个小时后,车就开到了榆水镇政府。
看得出来,镇上是有准备的,连欢迎澄源饮业考察团的横幅都拉出来了。
周国华和何欣两个党政主官亲自在镇政府门前迎接,也算是给足了黄辰面子了。
“我来介绍一下,这个是我们镇党委书记周国华,这位是我镇镇长何欣。”
陈默对着黄辰介绍完周国华和何欣的身份之后,又对着二人说道,“这位是澄源饮业投资规划部部长黄辰。”
“你好周书记,何镇长。”
“你好黄部长。”
三人分别握手问候,至于其他人就没必要单独介绍了。
“黄部长,很高兴你能来我们榆水考察投资,我代表榆水人民欢迎你和考察团其他同志的到来。”
周国华熟练的说着场面话,上次恒棉纺织在此投资建厂的负责人来榆水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说的。
领导嘛,无才便是德。
但凡他感觉自己有才,就开始瞎指挥了,他不懂才会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榆水是个好地方,我这一路上过来看到好多橙子树和橘子树,这正好跟我们公司主业的业务契合,若是我们的生产线和果源收购转运中心能落地于此,一定会是个双赢的选择。”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进了镇政府。
会议室早就准备好了,打扫的很干净,在最前面也扯着横幅,上面写着榆水镇与澄源饮业考察团项目投资座谈会。
“黄部长,想必陈镇长应该都跟你介绍了,我们蔡阳是国内三大脐橙产地之一,而我们榆水又占全县脐橙产量的近三分之一,贵公司如果能在我们镇建立生产线,将会有许多便利性,最直接的就是果源有保障。”
“是的周书记,我们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来榆水考察投资的。”
“……”
双方的会谈十分愉快。
周国华能感觉得到黄辰想要将项目落地在榆水的念头很强烈,因为他们谈的都是具体的项目落地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没有聊什么虚的东西。
这也就意味着双方潜意识里都认为这个项目就定在榆水了。
周国华内心暗暗窃喜,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这三千万的项目大概是拿下了。
澄源饮业,名气这么大的一个饮料品牌,以后生产地上怕是就要印着榆水镇三个字了。
这是一种殊荣,作为党委书记,周国华以后可以很自豪的说他在主持榆水工作期间,拉来了澄源饮业,这是他的一项政绩工程。
“陈默,下午你就带黄部长和考察团去镇上的各个地方转一转,他们觉得哪里适合建设生产线和转运中心,你就标记下来,到时候我们汇报给徐书记,让市里批地。”
榆水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生产线和转运中心要建在哪个位置,这就需要考察团里专业的人士进行评估研判了,这也是黄辰直接带考察团来的目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陈默是有想法的,只是他没在会议上提出来罢了。
“好的周书记,我会全程陪同黄部长深入到各个地方进行考察勘测,争取这一次就找到适合建设项目的位置。”
陈默点着头说道。
“黄部长,项目上的事情全权由陈镇长跟你对接,只要项目能落地,不管什么困难我们都能解决克服,这是我们的决心和态度黄部长。”
周国华非常认真的表态道。
其言外之意是不管考察团在项目落地上遇到什么问题,政府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
“周书记,您这么说我心里就踏实多了,就冲您这句话,我觉得我们公司的中部地区生产线和转运中心就该落地于此,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定是个令我们双方都愉快的合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64/238891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