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权力巅峰:从副镇长开始平步青云 > 第122章 亿级投资带来的连锁效应

第122章 亿级投资带来的连锁效应


陈默拿下新锐电子集团亿级项目投资的事情不胫而走。

没办法,这件事带来的震撼效果实在是太大了。

亿级投资。

这基本上是省会城市或者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才有资格拿到的投资规模,普通城市几乎没可能。

就拿合阳市来说,历史单笔投资最高只有七千万,其他的地级市虽然好点,但也都没过亿。

现在一个普通且历年招商引资工作都吊车尾的县突然宣布拿下了单笔投资过亿的项目,这如何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消息传到普通老百姓耳中,大家议论纷纷。

“新锐电子集团真的要在咱们县投资建厂吗?要是这样的话,我就回老家打螺丝了。”

“感觉是谣言,我不信新锐电子会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投资,图啥?有这个钱去南江或者大徐投资不香吗?”

“新锐电子可不是一家普通的企业,它名气甚大,要是新锐能在蔡阳投资,那么未来蔡阳的经济发展必然会有一个巨大的跃迁。”

“好家伙,咱们蔡阳要站起来了吗?一个亿的项目投资,平均每个蔡阳人能摊近一百块钱呢。”

“八字没一撇的事呢,人家只是意向投资,又没签合同,一个个的都激动个什么劲,就好像我说我意向买一艘航母,真的会买吗?”

“蔡阳政府这么造势简直蠢不可及,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万一最后新锐电子不投了呢?那蔡阳可就丢人现眼了。”

“……”

民间对新锐电子要在蔡阳投资一个亿的事情的谈论只是过过嘴瘾,并且绝大多数人的言论都很智障。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际上群众的眼睛一点都不亮,恰恰相反,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眼睛都是瞎的。

这点从二十年后网民们三番五次的被几乎相同的事情带节奏,一次又一次的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就可见一斑。

老百姓是真的蠢,网民是真的又蠢又反智。

没过多久,新锐电子欲要在蔡阳投资的事情就在商界传开了。

这些企业的老总们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有好奇。

他们知道新锐电子是在进行产业转移,东部沿海省份城市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各种花费与日俱增,估计要不了五年,制造业就将迎来一场可以预见的危机和困境。

新锐电子向中部城市投资建厂,其实就是在化解几年后的将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提前布局嘛。

只是他们都想不通,祁汉为何选择蔡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

于是乎,不少制造企业都开始关注上了蔡阳,进行了调查。

这一查不要紧,恒棉纺织,澄源饮业分别在蔡阳投资一千万和三千万建设生产线的消息被曝了出来。

“一个小小的蔡阳,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三笔大额投资,而且还都是比较有名的企业,这显然不正常。”

沪海。

富康精密电子董事长办公室,一个国字脸的男人看着助手递过来的报告,皱着眉头说道。

“贺总,蔡阳这个地方我已经调查过了,并无特殊之处,就是个普通的中部县城,除了面积大一点,就没什么可以说道的地方了。”

此人口中的贺总名叫贺鸿,是富康精密电子的董事长兼ceo,他跟祁汉是竞争对手,两家企业的业务相同。

富康精密电子是老牌企业,新锐电子属于后来者,贺鸿对祁汉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爱的是祁汉是个人物,有头脑有手腕有魄力,一步步将新锐电子带到行业前列,恨的是新锐电子的发展扩张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抢走了他不少订单和客户。

“祁汉是个人物,他不会无缘无故的跑到蔡阳这么个地方投资一个亿,只是我们还没弄清其中的玄奥所在。”

贺鸿紧锁眉头,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你去联系一下蔡阳招商局的人,就说我们也有意向在蔡阳投资建厂。”

“啊?”

助手满脸惊愕,他们对蔡阳这个地方根本就不了解,跑到那里去投资风险很大。

而且单从纸面条件来看,蔡阳这个地方地利条件一般般,交通条件一般般,投资没有任何优势,结果贺鸿还打算跟风新锐电子跑到蔡阳去投资,这可真是冤家呀。

在沪海,新锐电子和富康电子的产业园就隔着一条马路,门对门,现在又要凑到一块去了吗?

相爱相杀呀这是。

“去吧,叫投资部门先跟蔡阳招商局的人接触一下。”

助手出去后,贺鸿揉了揉太阳穴,闭目养神,过了些许时候,他终于拿起手机给祁汉打了个电话。

“祁总,最近有大动作啊?”

贺鸿和祁汉台面上是竞争对手,私底下也勉强算朋友吧,惺惺相惜,都是一路从底层把企业做起来的。

只是碍于商业上的竞争,使得他们都对对方抱有一丝敌意和戒心。

商场如战场啊,一不小心就会满盘皆输。

“贺总说的大动作是?”

祁汉装起了糊涂。

“我听说你意向在蔡阳投资一个亿建设厂房生产线?”贺鸿没有绕弯子,直接问道。

“是有这么回事,怎么了贺总,有什么问题吗?”

“有。”

贺鸿也不矫情,“我想不通你怎么会跑到那个小地方去投资一个亿,怎么看那个地方都没什么投资优势,祁总能不能给我解惑?”

“贺总,咱们可是竞争对手,你这不是叫我把公司机密告诉你吗?”

祁汉去蔡阳投资完全是因为陈默,但他不能这么告诉贺鸿吧,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会被笑话,既然贺鸿摸不透他为何去蔡阳投资,那就让他猜去吧。

“你真要在那投资一个亿?”

“方案已经提交董事会了,其实你也看得出来,我们迟早要向中西部转移的,那边的用人用地成本都很低。”

贺鸿点了点头,稍微有点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只不过都还没下定这个决心罢了。

产业线转移可不是嘴说说就行的,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厂房用地,新的设备购入,新的工人,这都是钱啊。

祁汉率先迈出了这一步。

“祁总,介不介意继续做邻居啊?”

“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新锐电子的对门依旧是富康电子。”

“哈哈哈,老弟,我就等你这句话呢,你投一个亿,我也投一个亿。”

“……”

最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对话不光出现在新锐电子和富康电子。

南方饮业集团和鲜果味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知道澄源饮业在蔡阳榆水投资三千万建设生产线和果源转运中心后纷纷效仿。

锦华纺织、禾织源等纺织企业在得知恒棉纺织落户蔡阳榆水后,也跟风要去投资建厂。

而他们的上下游企业和公司都开始派人去跟蔡阳招商局接触,更有甚者直接派出了考察团队。

一时间,蔡阳成了企业投资的香饽饽,虽然很离谱,但现实就是这么不讲逻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64/238890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