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工作安排
2012年3月1日,清晨。首都。
天光初亮,透着一抹淡蓝,早春的空气带着清冽。
那座象征着国家经济命脉的大楼,在晨曦中静静矗立。
九点整,分秒不差。一道身影出现在发改委人事处的门外。
李毅飞身着深色西装,白衬衫的领口被整理的整整齐齐。
李毅飞略作停顿后,然后抬起手,指节扣响了厚重的木门:“咚、咚、咚。” 声音清晰,克制。
“请进。”门内传来一个温和而利落的女声。
李毅飞推门而入。人事处办公室宽敞明亮,文件柜整齐的排列着,空气里充斥着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办公桌后,一位身着行政装、气质精明的中年女性抬起头。陶艺,42岁,人事处处处长。
李毅飞来前做过功课:这位陶处长在委里工作七年有余,背景深厚,其丈夫是某经济大省的常务副省长。
李毅飞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微微点头:“陶处长,您好。我是李毅飞,今天来报到。这是我的报到通知书。”说完就将盖着鲜红印章的通知书递了过去。
陶艺接过通知书,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李毅飞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眼前这青年,身姿挺拔,眉宇间既有书卷气,又透着股内敛的硬朗。
她心底掠过一丝疑问:这就是让几个实权部委争抢的年轻人?外表确实出众,但在这座大熔炉里,真金还得火炼。
她面色不变,快速确认了通知书,脸上堆起了职业化的笑容:“你好,毅飞同志!欢迎加入我们。
以后就是并肩工作的同事了。工作上生活上有需要帮忙的,随时来找我。”
“谢谢陶处长!以后就在您和各位领导指导下工作了。
我刚来,很多事不熟悉,做得不好的地方,请您一定批评指正。”李毅飞微笑着回应,姿态谦逊。
他目光敏锐,在进门那一刻就捕捉到了陶艺细微的表情变化——那看似热情的笑容,却在接过通知书时对他本人快速扫视了一眼,眼神不易察觉地闪烁了几下;
陶艺搭在桌沿的手指,也在他说完话后无意识地轻叩了一下。
这些小动作,像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无声传递着这位处长内心的掂量。
在权力场浸润多年的人,言语常是面具。李毅飞对这类人,听其话更要观其行。
陶艺办事很麻利。她拿起内线电话吩咐几句,很快有工作人员进来,领着李毅飞去办具体手续:填表、领工作证、饭卡、钥匙,还有两套崭新的制服。
他身上的西装在这里显得有点“扎眼”,工作人员提醒他待会儿可以换上。
手续办理妥当后,陶艺站起身来:“走吧,毅飞同志,我带你去综合司,张司长在等着了。”
穿过长长的、铺着厚地毯的走廊,两侧办公室的门大多紧闭着,偶尔也有人抱着厚厚文件匆匆走过。
这里的空气弥漫着一股紧张与忙碌。这里是国家政策源头之一,每个决策都重若千钧。
李毅飞默默地跟在陶艺身后,感受着这里的严肃与忙碌。
来到一扇挂着“综合司司长办公室”铭牌的门前,陶艺抬手敲门:“咚、咚、咚。”声音依旧清晰克制。
“进来!”一个洪亮、中气十足、带着威严的男声传出。
陶艺推门进去,笑容热情:“张司,打扰了。这位是新来的李毅飞同志,今天正式过来报到,我给您领来了。
后续有啥需要人事处这边配合的,随时吩咐。”语速适中,恭敬有度。
“好,辛苦陶处了。”办公桌后,综合司司长张爱国抬起头说道。他约莫四十八九岁的年纪,头发却一丝不乱,国字脸,眼神沉稳但却透着干练。
他的目光越过陶艺,落在了李毅飞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就是他?那个“三科博士”、搅动风波的“香饽饽”?真人比照片更显精神。
张爱国心中念头飞转,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学历不管多高,但在这里,最终还得看实打实的本事。他希望李毅飞能把这张漂亮的文凭,能转化为同样扎实的业务技能。
“张司长,那我就先回去了。”陶艺识趣地告退,轻轻带上门。
此时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人。在这空间宽敞,布置简洁庄重的办公室里。
一面墙是顶到屋顶的大书柜,书柜里塞满了厚重的政策汇编、年鉴和专业书籍;
宽大的办公桌上文件堆积如山,分门别类码放整齐,显出出工作的繁重。
张爱国没过多客套,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毅飞同志。”
李毅飞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平放膝上,目光平静地看向张爱国。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助理了。”张爱国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部门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政策研究室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经手的文件,接触的信息,很多都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大局。”
他顿了顿,目光更加锐利,“保密纪律,是悬在头顶的第一把剑,更是高压线!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必须绷紧这根弦!这一点,你要刻在脑子里。”
“是,张司长!我一定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和纪律要求。”李毅飞回答得斩钉截铁,眼神坚定。
“嗯。”张爱国微微颔首,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具体工作,由王衡处长带你熟悉。他在外面大办公室。”他按下内线电话的一个按键,“王衡,过来一下。”
很快,一个中等身材、戴着黑框眼镜、表情很严肃的中年男子敲门进来。“司长,您找我?”
他叫王衡,综合司政策研究室某处处长,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了,是协助张爱国处理日常事务和项目审核的得力干将,年纪四十岁。
“这位是新来的李毅飞同志,我的助理。你先带他熟悉一下环境,安排好办公位,把基本的工作流程和近期需要了解的资料给他。
最近任务重,大家都很忙,你安排他尽快上手。”张爱国言简意赅地吩咐完,便低下头,重新扎进面前的文件堆里。
“好的,司长。”王衡应下,转向李毅飞,脸上没有啥表情,语气里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状态:“李毅飞同志,跟我来。”
李毅飞起身,再次向张爱国方向欠了欠身,跟着王衡走出主任办公室。
外面是一个宽敞的开放式办公区,阳光能透过大窗照进来。
七八张办公桌整齐排列,每个人都埋首于文件或电脑前,只有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气氛略显沉闷。
王衡径直来到靠窗边的一个空位旁,指了指:“以后这是你的办公桌。先收拾下个人物品。”
李毅飞走过去。桌子干净,配着电脑、电话、文件架和基本文具。他放下刚领的制服和寥寥无几的私人物品。
王衡站在一旁,目光扫过办公室:“我们研究室目前有八个人,加上你、我,还有司长。”他语速平稳,然后挨个介绍:
“靠门这边是刘姐(刘晓云),负责文件收发流转,室里的‘总管’。”
“旁边是小赵(赵阳),主抓信息简报和部分会议记录。”
“他对面是小孙(孙伟)、小李(李哲),侧重区域政策和规划。”
“靠里面窗边的是小陈(陈芳),负责宏观经济监测分析。”
“她旁边是小周(周敏),协助我做些项目审核的辅助工作。”
“还有小王(王海),今天出去了,他主要跟投资政策。”
随着介绍,被点到的同事都抬起头,向李毅飞投来或好奇、或友善、或例行公事的目光,纷纷点头示意:“你好!”“欢迎!”
李毅飞也一一微笑回应:“您好,刘姐!”“你好,赵阳同志!”……态度谦和得体。
王衡介绍完毕,推了一下眼镜,对李毅飞说:“你先安顿好,熟悉下环境。
待会儿我让小周把室里的基本规章制度、近期重点工作的材料,还有几本重要的政策汇编给你送过来。
最近任务压得紧,大家都忙得团团转,你先抓紧时间把这些材料吃透,尽快进入状态。
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随时来问我,或者请教其他同事。”
他的话带着老机关特有的沉稳,也透着一丝对新人的审视和“先看看再说”的保留态度。
“好的,谢谢王处!我一定尽快熟悉。”李毅飞点头应道,语气诚恳。
王衡没再多说,转身回了靠里的办公桌上。
李毅飞拉开椅子坐下,环顾着这个即将开始新征途的地方。
窗外,是初春首都略显灰蒙的天空以及远处高楼的轮廓。
窗内,是堆叠的文件、专注的同事、低鸣的键盘。
空气里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与责任的气息。
他将崭新的制服抚平,挂进桌旁的小柜子里。然后,打开电脑,等待启动。
李毅飞的目光落在空荡荡的文件架上,他默默的想着,很快,这里就会被各种标注着“机密”、“内部”、“急件”的文件填满。
那个写在纸上的宏大理想——将从这张普通的办公桌开始,融入这无尽的会议与每一个细微决策的考量之中。
前路漫长,第一步,已然踏出。
李毅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静静的等待那份即将送达的“见面礼”。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50/238942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