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 章 投稿
车子驶离那座沉淀着岁月分量的院落,汇入京城午后略显凝滞的车流。
副驾上,李毅飞的目光虚浮在窗外流动的街景上,脑海里却反复回响着苏老爷子那句轻描淡写却重逾千斤的话:“组织上会考验你的”。
“做好自己的事,干好本职工作……”他手指无意识地在车窗下沿敲击,心中反复掂量着这句话的分量。
我的本职,就是多水县的纪委书记——抓贪肃纪,整饬风气。”李毅飞审视着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
“县里现在…不敢说彻底清澈见底,但至少,没有哪个蠢货敢再明目张胆地跳出来当那只挨枪子的出头鸟了。” 对于自己施以的铁腕,他是有底气的。
然而,一丝清晰的懊恼随即涌上心头。“啧!”他没忍住,从齿缝间挤出短促的声音,眉头紧锁。
电脑里那份耗费心血写就的《论新形势下“DT还需自身硬”》,原本计划通过令天明来发表。
此刻回想,顿觉格局狭隘,过于谨慎!老爷子的话,如同一根精准的探针,“噗”地刺破了他自我设限的顾虑之膜。
“我行事光明磊落,何惧之有?!”一股锐气自心底勃发,李毅飞的眼神变得坚定如磐石,“对自身工作的总结与思考,堂堂正正!何必藏头露尾、迂回曲折?当发则发,直抒胸臆!”
他这声轻啧和眉宇间一闪而逝的烦躁,被旁边开车的苏舒敏锐捕捉。
红灯亮起,她平稳刹停,侧过头,明亮的眼眸带着探询,嘴角微扬:“李大书记,琢磨什么呢?
眉头拧得这么紧,还在消化我家老爷子的‘金玉良言’?” 语气带着熟稔的关切。
李毅飞瞬间回神,撞上未婚妻关切而明媚的目光,心头的郁结霎时消散,嘴角自然地勾起一抹淡笑:“没什么,工作上的事。
老爷子很好,酒也喝了。” 回答简洁,心思已定。
中午那顿饭,氛围沉静而庄重。苏老爷子心情似乎不错,特意吩咐保姆开启李毅飞带来的那坛地瓜烧药酒。
老爷子亲自执壶。清澈微黄、蕴着浓郁粮食焦香与药材沉郁气息的酒液,汩汩注入一个朴拙的粗瓷酒盅。
他沉稳地端起,凑近鼻端,深深吸了一口气,布满岁月刻痕的脸上,掠过一丝深邃的、仿佛穿透时光的追忆之色。
随后,极其郑重地抿了一小口。
酒液滑入喉间,老爷子闭目片刻。再睁眼时,那双阅尽沧桑的眸子里,竟罕见地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润光泽。
待他放下酒盅,长长地舒缓吁出一口气,声音低沉而饱含分量,仿佛带着旧日烽烟的余烬:“好!是这味道!纯粹,劲道,粮食的本真!
当年在队伍上,团长珍藏的那点地瓜烧,视若珍宝,哪能轻易尝到这般地道的滋味……多少年没品过这口了,真叫人……念想啊!
念想二字,裹挟着往昔的炮火与篝火气息,沉沉落在安静的饭厅。
一旁的苏舒难掩惊讶。她深知爷爷的脾性,对包装华美、价值不菲的礼品向来不屑一顾。
未曾想,李毅飞这两坛其貌不扬,甚至堪称简陋的自制药酒,不仅让爷爷破例收下,竟还勾起了如此深沉的情感共鸣!
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她心中升腾。她下意识地看向李毅飞,眼神中传递着无声的赞许与“看,我眼光如何”的得意。
李毅飞接收到这目光,心头微暖,面上却维持着对长辈应有的恭敬,只微微颔首,但嘴角的弧度却加深了些许。
饭毕,苏老爷子面显倦容,挥挥手,带着长辈的慈和与一丝不容置喙:“好了,你们年轻人自去忙吧,别在我老头子这里耽搁了。该拍婚纱照就去拍,该办正事就去办。”
苏舒含笑应下,与李毅飞一同起身告辞。
李毅飞坐在副驾,望着窗外京城的繁华景象,再次看向身边专注驾驶身影沉静的苏舒,心头因多水县蝇营狗苟积压的浊气,仿佛被彻底涤净。
一种久违的源于内心笃定的平静感笼罩了他。
回到什刹海那座日渐充满生活气息的四合院,苏舒前脚刚进门,后脚便被母亲赵雅的电话急召回家——恪守旧规,婚前不同居。李毅飞只得无奈目送她匆匆离去。
送走苏舒,李毅飞径直步入书房。关上门,隔绝外界纷扰。
打开电脑,点开加密的“思考”文件夹,《论新形势下“DT还需自身硬”》的文档静静陈列。
目光凝于标题,李毅飞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而专注。老爷子的话语如警钟长鸣:做事须堂堂正正,思考当掷地有声!隐忍退避,绝非正道。
“一篇是发……”他低声自语,手指在桌面轻叩,一个更宏大、更迫切的议题在脑中清晰浮现:“‘自身硬’是根基,但发展的道路上,横亘着更严峻的挑战。”
一个极具前瞻性、直指时代发展核心矛盾的命题呼之欲出。
李毅飞新建文档,双手置于键盘,略作凝思,一个精准有力的标题跃然屏幕:《发展的代价与守护的抉择——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之道》。
题目既定,思路如江河奔涌。前世那些惨痛景象——先污染后治理的沉重代价、被戕害的绿水青山、转型期的剧烈阵痛——如同烙印深深刻入脑海。
而当下,正是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保护意识却严重滞后甚至被普遍轻视的关键节点!
“旧法必须改变!”李毅飞眼中精光凝聚,十指翻飞,键盘敲击声密集而沉稳。他将自己在基层的深刻观察与忧思倾注笔端:
部分地区为追求数字政绩,对高污染企业来者不拒,清澈河流沦为恶臭污水沟,沃土良田蒙受工业污染之害;
某些项目仓促上马,造成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后期治理成本如无底深渊,远超项目微薄收益;
更有甚者,假借“发展”之名,行破坏环境、中饱私囊之实,地方生态与民生元气大伤。
他沉浸其中,仿佛亲临那些被破坏的山川,直面那些愤怒而无助的民众。
将基层发展的现实困境、地方经济的腾飞渴望、环境保护关乎千秋万代的深远意义,条分缕析,层层推进。
摒弃空泛口号,以经过审慎模糊处理、内核真实的案例(隐去具体地名、人名),犀利剖析短视发展模式的毁灭性后果,论证走绿色、可持续道路的紧迫性与历史必然性。
文章兼具来自一线的泥土气息与深谋远虑的战略视野,两者交融,论证有力,字字千钧。
键盘敲击声在静谧书房中持续回响,从午后直至日影西斜,窗外光线由明转暗。一篇结构严谨、观点犀利、论据扎实、文风凝练的文章最终完成。
李毅飞长舒一口气,肩头重负仿佛卸下。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与手腕,眼神更显清明。
没有丝毫懈怠,立刻对两篇心血之作——《论新形势下“DT还需自身硬”》与《发展的代价与守护的抉择》——进行最后的字斟句酌。
对可能引起歧义或过于尖锐的表述进行精妙打磨,确保核心观点锋芒毕露,同时逻辑严密,经得起最严苛的审视。
心意已决,再无迟疑。登录邮箱,精准定位目标。
凝聚纪检工作核心思考的《论新形势下“DT还需自身硬”》,投向党内权威理论刊物投稿通道。
直指未来发展核心命题的《平衡之道》,投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央级综合性日报观点栏目。
鼠标轻点,“发送成功”的提示短暂闪烁。
李毅飞靠向椅背,注视着屏幕暗下,仿佛两柄承载信念的利剑已然出鞘,刺破沉寂。它们将飞向何方,激起何种波澜,此刻已非他所虑。
当为之事,他已为,光明磊落,坦荡无愧。
余下,唯待时势评判。
关机,推开厚重的书房门。暮春傍晚的风,携着院中草木新发的清新气息,温煦拂面。
夕阳的余晖洒满小院,老石榴树的新叶在柔光中舒展,生机盎然。
他行至院中石凳坐下,执起小炉上沸响的铜壶,为自己斟上一盏清茶。
多水县的纷扰、文章投出后的未知、近在眼前的婚礼筹备,皆被暂时搁置。
他静坐,凝望天际流金般变幻燃烧的晚霞,耳闻归巢雀鸟的啁啾,感受微风裹挟草木馨香拂过面颊。
清雅的茶香袅袅,沁人心脾,带来一种深沉的宁静。
这一刻,李毅飞的心境澄澈平和,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
所有的筹谋与压力,皆随那两封邮件远遁,唯余眼前方寸间的生机与安宁。他如一位复盘棋局的弈者,品茗静思,观云听风。
院子里,那棵老石榴树在晚风中枝叶轻摇,新生的嫩叶在夕阳下泛着微光。
它扎根于此,浑然不觉自己的存在,或许正与远方因那两篇文章而即将掀起的波澜,有着无形的牵连。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50/237724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