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准备任职阳兴县
不锈钢餐盘磕碰的轻响,邻桌学员的低语,构成了食堂的背景音。
薛高宇的问题让李毅飞捏着筷子的手顿住了。他下意识地用筷子拨弄着碗里所剩无几的米粒,目光落在油亮的红烧排骨上,仿佛能从骨缝间找到思考的支点。
李毅飞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沉默地咀嚼着,大脑却在飞速地梳理着阳兴县面临的复杂局面。
薛高宇并不催促,从容地剔除鱼刺,但眼角的余光始终留意着对面的年轻干部。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气息和一种无声的等待。
几口饭咽下,李毅飞终于抬眼,目光带着几分谨慎迎向薛高宇探询的视线。
“薛部长,”他开口,声音不高,带着思索后的沉稳,“阳兴的困境,我觉得症结还是在产业技术这块。要破局,可能得从这里着手。”
他放下筷子,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姿态显得谦逊而专注:“首先,那些落后陈旧的生产技术,效率太低,污染也很重。
它们像是沉重的包袱,拖累了整个县的发展。技术革新,是绕不过去的。引进新设备、新工艺,过程可能会有困难,但必须下决心推进。”
他说完,停顿了一下,目光观察着薛高宇的反应。
薛高宇面上没什么变化,只“嗯”了一声,筷尖在碗沿轻轻点了点,示意他继续。
李毅飞身体保持着端正,语气诚恳地补充道:“其次,污染问题非常突出,这是硬伤,也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
危废处理系统需要彻底改造,污水处理标准必须从严执行,不仅要达到国标,最好能争取优于国标。
否则,”他语气稍沉,“发展成果再大,也经不起环保问责的考验。”
这话点到了关键处,薛高宇剔刺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眉头略皱又迅速展开。他没有接话,只微微颔首,目光示意继续。
“第三,”李毅飞思路清晰,“只靠现有的几家企业,阳兴的发展后劲不足。需要引入新的力量。
重点引进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发展前景好的新型企业。政策支持要落到实处,优惠条件要明确,吸引他们进来,弥补短板,激活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他端起汤碗喝了一口,“人才是根本。光靠本地培养,跟不上发展的需求。
需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对于那些愿意投入研发、坚持创新的企业,真金白银的补贴要给到位。
要让企业有动力,让人才看到希望。没有好的环境,留不住优秀人才。”
一番话说完,李毅飞重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凉透的排骨,安静地等待着薛高宇的评判,内心其实并不平静。
薛高宇沉默了十几秒。食堂的喧嚣仿佛被屏蔽,只剩下他指尖轻叩桌面的笃笃声。
忽然,他嘴角浮现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眼中审视的意味淡去,换上了一抹赞许。
“行啊,毅飞同志!”他放下筷子,身体向后微靠,“思路很清晰,考虑得也周全。不是空谈。” 这句“行啊”,带着肯定。
李毅飞心中稍定,面上保持谦逊:“薛部长过奖,只是自己的一点想法,可能还不成熟。”
“嗯。”薛高宇最终也只应了这一声,听不出更多情绪。他利落起身,用餐巾拭了拭嘴角。“你慢用。” 李毅飞立刻跟着站起。
“留步。”薛高宇摆摆手,转身大步离去。
离开后的薛高宇并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室,而是径直来到谢长林办公室。
“怎么样?”谢长林正批阅文件,头未抬起在烟雾缭绕之中问道。
薛高宇倒了杯水坐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书记,这小子不错。刚才谈了谈阳兴的想法,抓问题很准: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新企业少、人才匮乏。思路清晰,也有决心。不是那种只会讲大话的。”
谢长林这才抬头,“咔哒”合上钢笔帽,指间香烟在烟灰缸沿轻磕:“哦?看来这人选,我们没看错。” 他吐出一口烟圈,目光锐利,“那就定了。
你安排人,把该交代的事情跟他讲清楚。党校结业后,让他回多水做好工作交接,然后……”他略作停顿,“直接去铜山阳兴报到!该担的责任,要担起来。”
“好。”薛高宇点头。
傍晚,暑气还未消散。李毅飞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书本,目光却有些出神。
中午食堂的谈话,薛高宇那声“行啊”和简单的“嗯”,在他心里反复掂量。
门“哐当”一声被推开,郭兵带着一身汗臭味冲了进来,一屁股坐在邻床:“毅飞老弟!老实交代!中午食堂薛部长找你单独谈,是不是有好事?要动地方了?快说说,去哪儿?”
李毅飞回过神,合上书本,神色如常:“动地方?郭哥你想多了。
薛部长就是吃饭时碰到了,问了我几句对阳兴情况的看法,交流一下思想。”
“得了吧!”郭兵一脸不信,“薛部长那么忙,跟你‘交流思想’?还挑吃饭的时候?蒙谁呢!等着吧,结业就见分晓,你肯定要挪窝了!”他语气笃定。
李毅飞心里被他说得有些起伏,但面上不动声色:“郭哥别乱猜,有变动组织会通知的。看书吧。”他重新翻开书,心想郭兵的消息倒是灵通。
时间飞快,党校的日子结束了。结业典礼上,拿到鲜红的证书,拍下合影。
对李毅飞来说,这次学习收获很大:理论认识提高了,视野开阔了,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不少省市县各级的同志,这对他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七月的太阳火辣辣的。李毅飞回到多水县,第一时间向县委书记庄稼官报到。汇报党校学习情况,他心里还惦记着一件事——秘书陈玉秀的安排。
其实,结业考试一结束,组织部人事科的同志就找他谈过话:给他几天时间处理好多水的工作交接,然后直接去铜山市阳兴县报到。
具体职位?对方说去了就知道了,担子不轻。李毅飞平静地接受了。现在,该处理这些事了。
庄稼官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听完李毅飞的汇报,他眼皮没抬,烟雾后传来一句:“嗯,知道了。你要安排的人,自己定好报上来。” 语气平淡。显然,上面已经打过招呼了。
回到自己熟悉的纪委办公室,李毅飞拿起电话:“玉秀,来一下。”
陈玉秀很快进来,依旧干练利落。“领导,您找我?”
李毅飞示意她坐下,看着这位勤恳的下属,开门见山:“玉秀,我工作很快会有调整。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想去哪里锻炼?”
陈玉秀心里猛地一跳。领导要调走?还问自己?她脑中念头急转,脸上努力保持平静,谨慎地说:“领导……我,我想去基层锻炼。
觉得在机关待久了,想下去多接触实际工作,增加点经验。”声音努力平稳,但一丝紧张还是露了出来。
“哦?想去基层?”李毅飞看着她,“有想去的地方吗?说说看。”
陈玉秀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声音清晰地说:“多港镇……您看行吗?” 她说完,目光专注地看着李毅飞。多港镇是县里的重点镇,也是情况比较简单的地方,去那里,是挑战也是机会。
“多港镇……”李毅飞重复了一遍,点点头,“行,我知道了。”
李毅飞动作很快。一份关于陈玉秀拟任多港镇常务副镇长(副科级)的建议,迅速送到了庄稼官那里。
老庄看了看文件,几乎没犹豫,拿起笔就签了同意,嘴里还低声说了句:“这丫头,有想法。”
他接着在另一份文件上也签了字——那是关于多港镇原常务副镇长调任县土地局(接替之前被处理的张大伟留下的空缺)。动作很顺畅。
原常务调到局里,算是正常安排;陈玉秀接任,是给她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李毅飞平静地做着交接工作,整理文件,和老同事告别。
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已经开始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这片工作一年的地方,很快就要离开了。
司机常雷,这个当初因为觉得李毅飞能干而跟过来的实诚人,现在也有了编制。
李毅飞把他叫来:“常雷,我马上要去阳兴了,那边情况可能比较复杂。你……怎么想?是留在县里,还是跟我过去?”
常雷咧嘴一笑,毫不犹豫:“领导,您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方向盘听您的!” 话说得简单,却透着实在。李毅飞心里一暖,拍了拍他的肩膀。
夕阳的余晖洒进窗户,给县委大院染上了一层金色。李毅飞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熟悉的景象:下班的人群,熟悉的车辆,远处县城在暮色中渐渐模糊。
铜山阳兴……
这四个字在他心里沉甸甸的。
那地方,经济指标一直靠后,但群众反映的问题却不少,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问题积累已久,听说各方面意见也不容易统一,是个有名的难题。
薛高宇的考校,人事科同志的话……像一块块拼图,在他脑中渐渐拼出一幅充满挑战的画面。
是艰巨的任务?还是新的起点?
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平静的目光深处,仿佛有光亮在闪动,那是面对复杂局面时的专注,是踏上新征途时的决心。
前面的路会怎样?
唯有走过去,才能看清。
他李毅飞,准备好了。阳兴,需要新的气象。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50/236940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