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有白起霍去病诸葛亮,我怕谁? > 第90章 攻守易形

第90章 攻守易形


回到官署的议事厅内,谢临朝大步流星地坐到主位上,抬眸看向下首的白起几人。

“子龙,有哪些地区受到匈奴人的侵袭?伤亡和损失如何?都统计出来了吗?”

赵云回答:“禀主公,目前,陇西郡的七个县城,只有松木县,以及隔壁的春江县遇袭,另外还有松木县和春江县直辖下的四个镇子、八个村庄遭到匈奴袭击,伤亡人数有九千六百三十二人,其中有超过半数确认已身亡,损失财物尚在统计中,但多为秋收后百姓们用作过冬的粮食、以及地主大户家的金银……”

事情发生还不超过五天时间,赵云带来的这几百人,只能勉强保证遇到匈奴人就上去迎战,而具体的财物损失的统计,还得等各地的官署机构恢复正常后,才能统计出来。

而这些事务,谢临朝交给了随行的郭嘉来处理。

“奉孝,你亲自写一封信,派人传信到凉州边关军,问一问他们是不是吃干饭的?竟然堂而皇之让几千匈奴人绕过边关防线,袭击陇西郡,致使本王不仅受到惊吓,还导致右手受伤。”

正在执笔记录的郭嘉突然干咳了两声,而后面色如常地继续写信,“诺!下官立刻润笔起稿。”

随即,谢临朝让人拿出了舆图。

白起、赵云、薛仁贵、杨再兴几名武将围在舆图前。

白起分析道:“根据陇西郡以往记录的匈奴人侵袭的记载,此番匈奴人来了将近四千人,其中有一千骑兵,人数不少,匈奴草原上,哪怕是中型部落,想一次性投入一千骑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主公,末将认为,除了分兵去清剿还待在陇西郡内的匈奴人,还要多加警惕草原的动向。”

匈奴草原上,匈奴人以部落的形式集居。

通常来讲,小型部落,总人口在一千人以下;中型部落,总人口在一万人以下;大型部落,总人口达到三万人以上。

如果是匈奴王庭,总人口至少在五万人以上。

往年来中原进行小股劫掠的,通常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型部落。

小型部落的人口少,想长途跋涉分兵来中原劫掠基本不太可能,因为他们在草原上,同样要警惕被其他部落劫掠,除非是关系亲近的几个部落联合起来。

可想要凑出一千骑兵,对于一个中型部落而言,就相当于掏出了老本,他们难道就不怕在劫掠中原人的时候,自己被其他部落‘偷家’么?

在一旁思索的赵云忽然开口:“主公,武安君,末将跟好几波匈奴人都交手过,发现那样匈奴人无论是体形状态,还是装备皮甲,都有很明显的优劣区分,如果是出自一个部落,应当不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故而末将觉得,这群匈奴人可能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

谢临朝眼神微变。

如果只是单纯由多个部落共同发起的劫掠行动,那这四千匈奴人就是全部的敌人。

可要是这背后由一个大部落牵头,联合底下的小部落来陇西郡搞事的,这四千人说不定只是先头部队。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谢临朝扭头看了一眼刚写完信的郭嘉,后者立马拱手退下:“下官这就去派人送信。”

谢临朝:“无论如何,先将封地内的匈奴人都清剿完毕。”

“赵云,薛礼,杨再兴,你们三人各领六百骑,赵云负责清剿松木县、春江县的残余匈奴人,薛礼负责清剿沙县、朔县、离原县,杨再兴负责清剿枯叶县、渡口县。”

三人齐声:“末将领命!”

**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一支三百人组成的匈奴骑兵出现在山野之间。

他们胯下的骏马负重了两三袋的粮食,而每一个匈奴骑兵的脖子上,基本都挂着好几条风干的腊肉干。

而领头的几个体形更为健壮的小头目,脖子上、手臂上甚至挂着一串串的珠宝,携带的包裹里面鼓鼓囊囊的,装着不少劫掠的金银财宝。

远远的,就能听见这些匈奴人的畅快笑意。

“哈哈哈,我杀的人头最多……”

“明明是你耍赖,有本事就再跟我比一比……”

“比就比,这次你要是输……”

队伍里,一名被叫做鲁塔,才二十出头的匈奴人,手握着大刀,他神色有些恍惚,仿佛还沉浸在昨天屠戮一个村子的血腥场面中。

那种掌控弱者的生命,听着弱者的哀嚎声,以及那种鲜血喷洒在刀上、衣服上、脸上引起的一阵阵颤栗感。

那种感觉,跟在部落里面杀牛宰羊的感觉很不一样。

鲁塔是第一次来到中原,从前,他听部落里其他去过中原的族人提起过,中原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宝藏的地方。

如果他们缺粮食,就可以来中原,将数不尽的粮食都拿走。

中原人就是一群温顺的羔羊,杀他们跟杀一群羊没有什么区别。

而事实,似乎也是如此。

鲁塔一行人自来到陇西郡,几乎是一路畅通无阻,那些中原百姓们微弱的反抗,就如同蚂蚁在大象身上挠痒痒,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鲁塔,怎么样?你不会是因为杀几个人就害怕了吧!”有同行的族人牵马来到鲁塔身边,语气调侃。

鲁塔不想被嘲笑,于是挺了挺胸膛:“当然没有,我只是在回味胜利的滋味……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哪里?拿的这些粮食应该已经够了吧?”

每一匹马的负重都已经到达极限,再多一点也没办法拿了。

“不必着急。”

鲁塔面色有些迟疑:“可是……”

他就是因为部落里面缺粮,所以才跟着队伍一起出来,在他的眼里,手头上这批粮是最重要的。

“放心吧,有首领带领我们,那些中原人拿我们没办法的……”

话音未落,突然间,一道箭矢如流星般划破长空,带着呼啸之声。

最前头的匈奴头目尚未来得及反应,利箭就已穿透他的咽喉,鲜血喷涌而出。

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倒下马去,重重摔在地上。

砰!

所有匈奴骑兵都被这个变故给惊愣住了。

鲁塔同样也不例外。

首领中箭了?!

很快,就有匈奴骑兵率先反应过来,大声呼喊着周围的族人,做好迎敌的准备。

“敌袭有敌袭!”

“首领中箭了,首领死了……”

鲁塔恍恍惚惚,难以想象,明明前一刻还像是一个杀神一样任意的屠戮者,在那些手无寸铁的中原人,高高在上掌握着生死的首领……

竟然被一支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的流箭……给射死了?

没等鲁塔细想,匈奴一行人就突然感觉到一阵地面的碎石颤动。

数百骑装备整齐的骑兵,整齐排列成一个方阵,向着匈奴冲锋过来。

那些冲锋的骑兵,全身上下都被黑甲给包裹在其中,就连头部的头盔,也将下半张脸给完全遮住,只露出了那一双冷沉的双眼,就像是深渊里的死亡之眼。

仅仅是一个照面,这突然出现的黑甲骑兵,就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匈奴骑兵的腹地,粗暴地被撕开了队形。

紧接着,这些被打散的匈奴骑兵,就像是落入了蛛网的虫子,一个一个的被剿杀、吞掉。

鲁塔提起大刀,跟一个黑甲骑兵正面硬碰硬。

只一个照面,他就感受到自己握刀的虎口被震得生疼。

他险而又险的避开要害,可饶是如此,依旧被长矛扎到了左手臂。

这些黑甲骑兵跟鲁塔印象里好欺负的中原兵卒大不相同。

匈奴骑兵一方节节败退。

“这……这都是什么中原兵?!”

在黑甲骑兵当中,一身白袍银甲,单手持弓的薛仁贵,显得威风凛然。

他轻轻松松地拉弓搭箭,瞄准那些企图逃跑的匈奴人。

嗖嗖嗖!

利箭一出。

从无落空。

匈奴人一个个都收割走性命。

好几个匈奴人受不了如今的状况,他们就像待宰羔羊一样,只能被圈在地盘里,还得忍受着时不时的飞箭穿心。

他们一鼓作气想要冲出去,将那个可恶的只会背后放冷箭的卑鄙中原武将杀掉,为首领报仇。

鲁塔也随大流的同一个熟悉的族人,一并向薛仁贵发动攻击。

“去死吧!”他咆哮着,脸色狰狞!

噗呲!

仅仅是一个照面,最先冲过来的三名匈奴骑兵,就被薛仁贵的方天画戟给斩落下马。

鲁塔呆住了。

他们部落里面最英勇的勇士,竟然在这个中原武将面前撑不出几个回合?

这怎么可能?!

也就是在分神之间,鲁塔无意间跟手持方天画戟,一脸肃杀之气的薛仁贵对视上。

一丝丝摄人心魄之感狠狠冲击着鲁塔,他下意识掉转马头——

跑了。

打不过。

这绝对不是软弱的中原人。

……最后,只剩下零星的几十骑的匈奴骑兵冲出了包围圈,头也不回的逃命。

薛仁贵看见了那些逃掉的匈奴骑兵,随意的搭弓,一箭射杀了跑在最后面的一名匈奴骑兵后,并没有下令继续追击。

“传令兵,传信出去,目标已逃离。”

“诺!”

“……”

另一头,溃逃的鲁塔几十人如惊弓之鸟般,头也不回地跑出去老远的距离。

在回想起附近同样有一队匈奴人马在劫掠,这几十个溃兵想也不想的就赶往那支队伍所在的方位。

可没想到在半路上,就巧合地碰见了那支队伍策马狂奔而来。

“嘿!我们在这!”

“快过来快过来……”

见到同族人,鲁塔一行人最开始松了一口气,高兴地挥着手。

可很快,鲁塔就发现了不对劲。

这支队伍的人数感觉少了大半,而且怎么越看越像是……在逃命?

嗖嗖!

数道箭矢自山林中窜出,将跑在最后头的匈奴人射杀下马。

紧接着,林中有百来骑兵冲出。

为首的杨再兴,身材魁梧高大,虎背熊腰,沉重肃杀的甲胄下,扎实有力的肌肉鼓起,线条分明,充满了野性的力量感。

一双炯炯有神的虎目中,透着杀伐果断的凶煞之气。

此刻,他右手提着一柄长枪,枪尖闪烁着寒芒,左手的马缰绳一甩,便策马冲出,如一道银色闪电,直插进匈奴人的队伍内,就开始大杀四方!

长枪一出,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

几个来回下来,就不断有匈奴人被打落下马,哀嚎惨叫。

“……快放箭!”

远处的鲁塔一行人见状,纷纷张弓搭箭。

箭雨如蝗,呼啸而至。

杨再兴冷哼一声,挥动长枪,将箭矢一一击落,同时,胯下骏马的速度丝毫不减,继续追上其他正在逃命的匈奴人,如再世修罗,收割着一条又一条的敌人性命。

鲁塔被眼前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住……

一人。

追着一百来人杀,就像砍瓜切菜一样简单。

溃兵们完全生不出半点反抗的心思,满脑子就是想着自己跑快一点,再跑快一点。

后一半赶来的私兵们士气如虹,很快也加入了这场杀戮之中。

一边追,一边杀。

杨再兴带兵直追数十里,最后就剩下小猫三两只的匈奴溃兵,逃进了山林内,方才停止追击。

之后的几日时间内,赵云、薛仁贵、杨再兴三人在自己负责的地盘上,地毯式搜寻匈奴人,不放过每一个可疑之处,每当发现敌人,就化身为无情的杀人机器。

轮番上阵。

毫不停歇。

杀得匈奴人胆寒。

最后溃兵逃跑。

在有意放跑几批匈奴人后,薛仁贵等人也并非什么都不做,早就安排了最擅长跟踪的斥候,悄悄尾随,盯着这些匈奴人逃窜的动向。

如果溃兵的身后还有倚仗,在慌不择路下,就会按照薛仁贵等人设计好的那样,一步步的间接帮助薛仁贵等人,找出匈奴大部队的所在地。

若是确定没有后援,届时再杀绝了也不迟。

三日后,在松木县坐镇,指挥部署修缮防御工事的谢临朝,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流窜在陇西郡内的匈奴人都被“清扫”干净了。

坏消息是:逃出陇西郡的匈奴人,有规律地顺着西南方向聚集。

谢临朝立刻拿出舆图查看。

在陇西郡的西南方向……

她的手指在舆图上一划,落在了某一处上面,她顿时脸色微变。

西南方向——

那是三万边关军驻扎的百川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33/238924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