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考科举?不,我直接当主考官 > 第一百六十一章:主考官林大人的“武举改革方案”

第一百六十一章:主考官林大人的“武举改革方案”


清晨的阳光,像一柄磨得过于锋利、却又懒得挥下的金刀,斜斜地劈进皇家军事学院祭酒的公房。光路之中,无数细小的尘埃正进行着一场永不落幕的布朗运动,像极了此刻大梁朝堂上那些焦躁不安的人心。

林知节就陷在他那张经过魔改的“究极躺椅Pro  Max”里,半死不活地晒着太阳。

这张躺椅是他的心血之作,每一个弧度都经过他再次亲手绘制图纸、逼着孙默手下的工匠反复调整,最终达到了能让他的腰椎、颈椎和每一块不想用力的肌肉都找到完美支撑的境界。用他的话说,这是一种能让人进入“半睡眠浅层思考”的至高状态,非常适合用来……摸鱼。

公房里乱得像个被信息洪流冲刷过的滩涂。书案上,奏报、公文、学员档案被粗暴地分成了三大堆。最左边一摞最高,标签上用狗爬似的字体写着“待处理(永远不动)”;中间一摞稍矮,标签是“有点意思(可以看看)”;最右边孤零零的几份,标签则是充满怨念的“必须处理(真烦人)”。

他此刻正捏着一份来自中间那摞的文件,是李三思提交的一份关于“军粮运输过程中不同包装方式损耗率对比分析”的作业。

【好家伙,这小子是真有天赋啊,连草绳捆扎和木箱运输的防鼠、防潮差异都用数据模型给算出来了……可惜,生错了时代。这要是在现代,妥妥的顶级仓储物流管理人才,进个京东顺丰,年薪百万起步。现在嘛,只能在我这儿当个宝贝疙瘩了。】

他随手将作业扔到一边,端起了桌上的茶杯。两根手指嫌弃地捏着那厚重粗糙的官窑杯壁,小心翼翼地吹开浮沫,一股苦涩辛辣的茶味直冲天灵盖。

【又是这种贡品茶叶,工艺粗糙得跟煮树皮水似的。我让他们研发的红茶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给我送过来啊……】

他正沉浸在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切怀念中,一阵轻微而恭敬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一名上了年纪的老太监,步履无声地出现在门口,躬身道:“林参赞,陛下在文华殿召集兵部、吏部诸位大人,议定武举章程,请您即刻过去。”

林知节眼皮都没抬一下,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仿佛要把下半辈子上班的力气都一次性吐出去。

【来了,来了,终究还是躲不过。这感觉,就像你刚通宵打完一个项目,准备请年假,结果老板微笑着告诉你,下个季度的KPI动员会,现在开始。】

他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仿佛听见了KPI考核临近时钉钉那催命的提示音。他慢吞吞地从躺椅里把自己拔出来,整了整身上那件除了上朝外就没平整过的官袍,脸上挂着一副标准的、随时可以睡过去的淡然表情,跟着太监向文华殿走去。

文华殿内,气氛凝重得像是暴风雨前的海面。

皇帝李世隆高坐御座之上,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下方两侧,文武官员分列,泾渭分明。武将那一边,个个都是新提拔上来的将领,虽然没有了屠万山之流的跋扈,但眉宇间那股肃杀之气依旧逼人;文官那边,以吏部尚书孔伯都为首,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摆出了一副“此事与我无关,我只是个背景板”的专业姿态。

林知节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入了这片死寂的池水。所有人的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幸灾乐祸,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哦豁,全场焦点啊。这阵仗,跟产品经理上台介绍一个即将砍掉所有老用户习惯功能的新版本差不多。】

“林爱卿,你既为此次武举主考,对于章程,想必已有腹稿。说来听听吧。”皇帝的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陛下。”林知节懒洋洋地应了一声,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甚至都懒得自己念,直接递给了旁边的小太监,示意他分发给众人传阅。

随着几份手抄的《武举章程草案》在殿内流转,原本压抑的空气开始流动,并迅速变得滚烫。

起初,大臣们还只是皱眉。当他们看到考试分为三场——初试“纸上谈兵”、复试“沙盘对决”、殿试“实战演习”时,已经有人开始窃窃私语。

而当他们看到那条最颠覆性的规定时,整个大殿的空气被瞬间点燃了。

章程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本次武举,旨在为国选帅,非为选一勇之夫。故,考评以‘指挥协同’之能占四成,‘后勤规划’之能占三成,‘兵法韬略’之能占两成。至于‘个人武勇’,仅占总成绩一成,作为优异者加分之项……”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一声爆喝,如同平地惊雷。新任左军都督、宿将石亨猛地一步跨出,涨红了脸,手中的草案被他捏得咯吱作响。“林大人!我大梁以武立国,军人以勇为本!你这章程,将我辈军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视为何物?竟只占一成?这哪里是选将,分明是选一群摇笔杆子的账房先生!此法若行,我大梁军队的血性何在?军魂何在?”

“石将军说得对!”立刻有数名将领出班附和。

“这是以文乱武,动摇国本啊!”

“我等不服!”

群情激奋,声浪几乎要掀翻文华殿的屋顶。

文官队列中,孔伯都的嘴角,不为人察地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他瞥了一眼那个站在风暴中心,却依旧一副没睡醒模样的林知节,心中暗道:【竖子无知,终究是玩脱了。也好,让这群丘八闹一闹,正好挫挫皇帝的锐气,也让他知道,这朝堂,不是他想怎么改就能怎么改的。】

面对千夫所指,林知节只是打了个微不可察的哈欠。他等到殿内的声浪稍稍平息,才用他那平淡如水的语调,缓缓开口。姿态松垮,语气和缓,仿佛不是在回应一场朝堂风暴,而是在解释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各位将军稍安勿躁。”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一张张愤怒的脸,“本官想请教石将军一个问题。假如,您率领一支万人大军,与敌军主力决战于平原之上。您作为主帅,是亲自冲锋陷阵,斩将夺旗的用处大呢?还是坐镇中军,调度数万兵马进退,保证粮草辎重按时抵达的用处大?”

石亨一愣,这个问题他无法反驳,只能硬着头皮道:“自然是调度三军为重!但主帅身先士卒,亦能鼓舞士气!”

“说得好。”林知节点了点头,语气依旧毫无波澜,“所以,武将的职责,是打赢战争,而不是在街头跟人斗殴。想当天下第一的猛士,可以去参加民间的‘天下第一武道会’,名利双收,何乐不为?但武举,是为国家选拔能够率领千军万马、并让他们活着回来的‘帅才’。一个连自己手下士兵每天需要吃多少卡路里、行军多少里会磨坏多少双草鞋都算不清楚的将军,他的个人武勇再高,也不过是一个更强壮的莽夫罢了,带给国家的,只会是更大的伤亡和失败。”

他的话语不重,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战争那血腥外衣下,冰冷而残酷的后勤与计算内核。

“卡?卡路里?什么东西?”

石亨等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感觉自己的毕生信条,被对方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贬低得一文不值。

【跟一群把肌肉当大脑用的奋斗逼解释什么叫‘系统工程学’,真是对牛弹琴。看着都替他们累。】林知节内心疯狂吐槽,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我说的都是常识”的淡定表情。

御座之上,皇帝李世隆始终沉默地看着这一切。此刻,他终于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决断。

“林爱卿的方案,朕看过了。其中许多说法,确实闻所未闻。”他先是给了老将们一个台阶,然后话锋一转,“但北方战败之鉴不远,云州之耻未雪。若一味固守成规,恐非社稷之福。朕意已决,此次武举,便依林爱卿的章程,作为‘试行’之法。先看看效果,若是不成,再行改换不迟。诸卿,不必再议了。”

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石亨等人满脸不甘,却只能叩首领命。孔伯都眼神微凝,心中对皇帝这种“和稀泥”却又无比坚决的手段,更多了几分警惕。

林知节躬身行礼,心中却是一声哀叹:【得,试行。又来了又来了,先画个大饼,再提个要求,互联网大厂玩剩下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MVP测试……】

散朝后,林知节被单独留了下来,引至御书房。

屏退左右,李世隆脸上的帝王威仪尽去,换上了一副凝重的神色。“知节,今日朝堂之上,朕虽支持你。但朕心中,与石亨他们,有同样的疑虑。”他直视着林知节,“彻底轻视武勇,只重谋略计算,真能为我大梁,选出能战之将吗?朕怕,选出的,是一群赵括啊。”

面对皇帝的坦诚,林知节没有直接辩解。他只是走到墙角,那里放着一个他提前命人送来的、不起眼的长条木箱。

“陛下,臣不敢空言。请陛下看一样东西。”

他打开木箱,从中取出了一件造型奇特的器物。它通体由精钢和硬木制成,结构紧凑而精密,散发着一股冰冷的金属光泽和桐油的气味。正是一架由孙默的团队,依据林知节画出的概念图,爆肝数月才打造出来的“连发弩”原型机。

“陛下,请看那边墙上的靶子。”林知节将弩机端平,熟练地摇动机括,只听一阵细微而清脆的“咔咔”声,一个装着十支短矢的箭匣便已装填完毕。

他没有瞄准太久,对着十步开外的草靶,连续扣动扳机。

“咻咻咻咻咻——!”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阵尖锐而密集的破空声。电光石火之间,十支弩箭,尽数钉在了靶心周围,形成了一个密集的箭簇群,箭尾的羽翎还在嗡嗡颤动。

李世隆的瞳孔,在看到这一幕时,猛地收缩了。

他快步走到靶前,伸手触摸那些深深嵌入草靶的弩箭,感受着箭杆上传来的、尚有余温的震动。他不是不知兵的皇帝,他知道,要在一个呼吸间射出十箭,且有如此准头,即便是军中最精锐的神射手,也绝无可能做到!

林知节缓缓放下连发弩,用一种陈述事实的、毫无感情的语气说道:“陛下,刚才的操作,一个训练了三天的普通士兵,就可以做到。而要培养一个百步穿杨的神射手,需要十年苦功,耗费无数钱粮,且百中无一。”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句彻底颠覆了这个时代战争逻辑的话。

“陛下,在它面前,十年苦功和三天训练,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还需要那么多,只懂得用蛮力的‘勇士’吗?”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24/238933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