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水泥的“民用化”试点
初秋的通州,天,说变就变。
前一天还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一夜之间,铅灰色的乌云便如大军压境,笼罩了整个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仿佛天河决堤。
这场暴雨,来得急,下得大,足足持续了两天两夜,整个通州地界,化作了一片泽国。
然而,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天灾面前,一副奇异的景象,在通州工地上演。
由新式水泥浇筑的大运河主堤坝,在滔滔洪水的冲击下,固若金汤,纹丝不动。总办处的几座核心官署,同样因为地基和墙体掺入了水泥,安然无恙,甚至连屋顶都没有漏下一滴水。
可与这份安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地周边那片由工人家属们临时搭建的、延绵数里的“家属区”。
那是一片由土坯、茅草和劣质木料构成的巨大棚户区。在连日暴雨的浸泡和冲刷下,这些脆弱的建筑,如同被水浸透的沙堡,一片接一片地轰然倒塌。
哭喊声、求救声、房屋垮塌的轰鸣声,混杂在狂风暴雨之中,构成了一曲悲惨的交响。
当暴雨终于停歇,天空放晴时,整个家属区已经变成了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数万名工人及其家属,一夜之间,流离失所,只能在泥泞中,对着倒塌的家园,号啕大哭。
陈凡站在总办处高高的瞭望塔上,看着眼前这地狱般的景象,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工程保住了,可人心,快要散了。
这些工人,背井离乡,本就是为了挣一口饭吃,给家里一个安稳。如今,连这最后的安身之所,都被老天爷无情地收了回去。
“立刻开仓放粮!搭建临时粥棚!将所有无家可归的家眷,暂时安置到闲置的营房里!”陈凡焦急地下达着一道道命令,但他知道,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
如何为这数万灾民,重建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这成了一个比修运河本身,更迫在眉睫的难题。
灾情报告,连同陈凡那封充满了忧虑和求助的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京城。
林知节看完报告,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
他没有丝毫的悲天悯人,反而像是看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商机。
【啧啧,老天爷还真是个称职的销售经理。这免费的广告打得,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这下,都不用我费口舌去推销水泥的好处了。】
他将报告随手一扔,对着前来听令的李三思和周正说道:“通州大雨,塌了万把间土房子,多大点事儿?值得陈凡那小子哭爹喊娘的?”
李三思和周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这位林大人,关注的点永远和正常人不一样。
“去告诉陛下。”林知节慢悠悠地说道,“就说,臣以为,此乃天赐良机,非是天灾。”
李世隆在养心殿接到林知节的“口信”时,正为通州的灾情而忧心忡忡。听到这句“天赐良机”,他先是一愣,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立刻传召林知节入宫。
“林爱卿,说吧,你又有什么鬼主意?”李世隆看着林知节那副万事不萦于怀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
“陛下,臣以为,是时候将水泥的生产,从‘军用’转向‘民用’了。”林知节不紧不慢地说道,“此次天灾,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水泥,才是未来建筑的王道。”
“臣提议,由总办处牵头,成立‘皇家建材总公司’,垄断水泥的生产与技术。然后,由陈凡出面,联合通州当地的富商,成立一家官商合营的‘安居营造社’。”
“营造社干什么?”李世隆追问道。
“盖房子。”林知节的回答简单粗暴,“用我们总公司生产的预制水泥砖、水泥梁、水泥瓦,像搭积木一样,为那些灾民,快速地、成批量地,建造新家!我管这叫——‘工人新村’!”
“钱呢?那些灾民,哪里有钱盖新房子?”
“陛下问到点子上了。”林知节打了个响指,“所以,这需要我们的‘皇家建设银行’出马。银行可以推出一项新业务,叫‘安居贷款’。凡我运河工众,均可以凭工牌和未来的薪俸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低息贷款,用以购买营造社建造的新房。分十年,甚至二十年还清。”
技术(水泥建材)、组织(营造社)、金融(安居贷款)、规划(工人新村)……
一个由林知节亲手设计的、完整的、现代化的“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的商业闭环,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了李世隆面前。
李世隆听得目瞪口呆。
他终于明白,林知节口中的“天赐良机”,是什么意思了。
这场天灾,不仅没有摧毁任何东西,反而为林知节这套“新经济模式”,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不容拒绝的登场机会!
“准!”李世隆几乎是吼出来的,他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朕给你全权!朕要看看,你口中的‘工人新村’,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他要看的,又何止是一个新村?他要看的,是一个全新的、能为帝国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新时代。
(https://www.24kkxs.cc/book/4240/4240024/238932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