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卖子后,傻少爷他连夜出海 > 第二十八章 岭南烟雨

第二十八章 岭南烟雨


岭南的雨总是来得突然,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多米蹲在屋檐下,看着雨水在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心里盘算着这个月能攒下多少钱。

"哥,吃饭了。"多花从里屋探出头,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野菜粥。

屋里多宝正趴在角落里的小木桌上写字,那是他用卖柴火的钱从私塾先生那里换来的《三字经》。大姐说过,待他把《三字经》背的滚瓜烂熟,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今天码头来了艘大船,"多米接过粥碗,压低声音,"说是从泉州来的,带了不少稀罕货。"

多花眼睛一亮:“有治瘴气的药材吗?码头的张大叔昨天咳得都直不起腰了。”

“有青蒿,还有几捆金鸡纳,”多米叹了口气,用筷子拨了拨碗底的赤豆,“金鸡纳是番货,要价能抵咱们半个月的开销,咱们那点钱......"

多花咬了咬嘴唇,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其实......我还有这个。"

多米打开布包,倒吸一口凉气——里面是几张银票,他一直以为这些钱早就在逃难的路上用光了。

"姐给我的,"多花声音很轻,"她说万一走散了,这些钱能救命。"

多宝也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哥,咱们用这钱收青蒿吧,先生说,镇上疟疾犯得凶,药铺的青蒿都涨到八十文一斤了,咱们去山里收,五十文就能收来。”

多米看着弟妹期待的眼神,攥紧了手中的银票。自从来到岭南,他们靠着打零工勉强糊口,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姐说过,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

似乎老天都在帮这三个苦命的孩子,接连几天都是难得的大晴天,多米小心翼翼地称量着刚买来的青蒿,多花则把青蒿捆成小束,用红绳系着——她听绣坊的阿婆说,红绳能讨个吉利,水手们爱买。他们卖药的竹棚就在码头旁的榕树下,老榕树的气根垂下来,正好能挡太阳。

“这样一包卖五文,”多宝趴在旁边的竹筐上,手里拿着根炭笔在草纸上划,“五十包就是二百五十文,要是能卖一百包……”

"别高兴太早,"多米敲了敲他的脑袋,"咱们本钱少,得先试试水。"

好在第一天的生意比预想中顺利,水手们大多是北方来的,经不起岭南的瘴气,看到捆好的药草,纷纷围过来。一个络腮胡的水手掏出五文钱,拿起一包闻了闻:“这青蒿晒得透,比药铺的实在。”

不到晌午,五十包药就见了底。“哥!真赚了二百五十文!”多宝数着铜钱,小脸通红。

多米却皱起眉头:"我看到有人在盯着咱们。"

果然,第二天他们刚到码头,就被几个地痞围住了。

"小崽子,知道这是谁的地盘吗?"为首的疤脸汉子一脚踢翻了他们的药筐,“在老子的码头卖东西,交过孝敬吗?”

多花吓得直哆嗦,多宝却突然冲上前:"我们有交税,这是官府发的凭证!"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盖着红印的纸——那是他用私塾先生教的字,模仿着写的假凭证。

疤脸汉子眯着眼瞅了半天,他大字不识一个,只认得那红印看着唬人。旁边的瘦猴低声道:“大哥,市舶司的人昨天刚查过税,别是真有来头……”疤脸啐了口唾沫:“算你们运气好!明天起,每天交二十文保护费,少一文砸了你们的棚子!”

回到茅屋,三人都沉默了。二十文对他们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多花眼圈红了:“要不咱们去镇东头卖吧?那边是鱼市,人也多。”

多米摇头:“整个码头的商贩都被他们管着,换地方一样要交保护费。”他忽然看向多宝:“你不是会写字吗?码头的水手大多是外地来的,肯定想家,你帮他们写家书,一封收两文钱,应该有人愿意。”

多宝眼睛亮起来:“我还能教他们写名字,私塾先生说我写的字比他的小孙子还好!”

就这样,他们分了工:多宝在榕树下摆了个小案,案上放着砚台和几张糙纸,帮人写信读信;多米和多花则挑着药担,沿着码头的石阶流动着卖,专找那些停泊的商船,避开地痞的耳目。

半个月后的一天,他们正盘算着租个铺面,一个穿青布衫的管事突然找到他们,说是码头旁有间空置的小铺,租金比市价低了三成。

“我家东家说,看你们姐弟仨不容易,这铺子先租给你们,欠的租金以后再补。”管事完又递过来一把铜钥匙,“钥匙你们收着。”多米接过钥匙,心里直犯嘀咕。

一个月后,“多记药铺”的招牌挂了起来,铺面不大,收拾得干净利落,柜台是用旧木板拼的,上面摆着个瓦罐,插着几支野菊花。

夜深人静,多花记账,多米打磨药材,多宝趴在柜台上,手里捏着支毛笔,蘸着墨汁迟迟没下笔。

“哥,姐,”他忽然抬头,“我想给大姐写信。”

多米的手顿了顿,药碾子停在半空:“太危险了,李家眼线多,万一被他们看到……”

“我托那个刘管事带,”多宝指着窗外,“就是租给我们铺子的管事,他说他们商队走水路,能绕开关卡。”

多花放下账本,指尖抚过账本上“多记”两个字:“写吧,姐肯定在惦记咱们。”

信很短,多宝却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后只剩下寥寥数语:

"姐:

我们在岭南安好,已开药铺,钱够用,勿念!

盼姐平安。”

多花把信折成小方块,又从柜底摸出个布袋,里面是三贯钱,用麻绳串着,每一百文就系个结:“让刘管事带给姐,她需要钱。”

多米看着弟妹的举动,喉头发紧。他想起离开那晚,大姐站在巷口,她把装着全部家当的包袱塞进他怀里。

“等铺子稳住了,”他低声说,“咱们就攒钱,总有一天能回去接她。”

多花和多宝重重点头,油灯的光在他们眼里跳动,像两簇小小的火苗。

千里之外的丽轩堂,多丽正抱着念玉翻检药材。新到的一批当归用红绸裹着,那是岭南特有的防潮法子,是她让刘管事特意交代的,手腕上的狐镯忽然微微发热。

“多丽姐!”阿竹举着盏灯笼跑进来,“刘管事的信到了!说二少爷三小姐在码头开了药铺,还帮人写信,生意好得很!”

多丽接过信,还有一个沉甸甸的布袋,里面是三贯钱,用麻绳串着,每一百文就系个结,一看就是多花的手笔。

“刘管事说,他派了两个商队的伙计在码头盯着,那几个地痞再没敢找事,”阿竹又道,“还说三小姐做的红绳药束,水手们都抢着买呢。”

多丽嘴角扬起笑意,将信纸仔细收好,放进贴身的荷包里。“告诉刘管事,下次带些防蛇虫的药粉过去,岭南潮湿,容易生毒虫。”她顿了顿,又道,“再带两箱笔墨,多宝爱写字。”

阿竹应着去了,院子里只剩下月光和药香。多丽亲了一下念玉,抚摸着狐镯,感受着那丝来自远方的暖意。她知道,于管事派去的人不仅是保护,更是在帮弟妹们铺路——那些商队的水手会特意去买他们的药,会找多宝写信,都是于管事暗中安排的。

“快了。”她望着南方,轻声自语。等丽轩堂的药材能顺着水路铺到岭南,等她有足够的力量护住他们,就接他们回来。到那时,不仅要让念玉有个家,还要让那些欠了他们的人,一一偿还!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975/5046646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