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外交风暴的序幕
“鸿为”标准发布才一个礼拜,启明基地外联部就像被轰炸了一样。
林慧好不容易把桑巴国那帮人送走——那个胖团长走的时候还厚着脸皮要了一盒茶叶,说要带回去给老婆尝尝,林慧心想你老婆要是知道这茶叶三千一斤估计得心疼死。
刚把门关上,小张就哭丧着脸冲进来,看起来快要精神崩溃了:“林总,我真的快疯了!象国那个副部长在楼下等了快两小时,脸色比我姥爷的棺材板还黑。
暹罗那帮人被堵在北三环上,司机说前面有辆大货车翻了,至少还得一小时。
还有还有,五号会议室的投影仪刚才突然冒烟,吓我一跳,维修师傅说零件得从条顿联邦订,下周才能修好......”
“停停停!”林慧扶着额头,感觉血管要爆炸了,“你慢点说,我脑子跟不上。”
小张深吸了三口气,把那本被她翻得快散架的行程本摊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各种颜色的便利贴:“三号会议室给象国安排了,但是空调坏了,里面跟蒸笼似的。
我刚才偷偷去看了一眼,象国那个副部长在用公文包扇风,看起来特别生气。”
林慧这一周基本上是靠咖啡和意志力硬撑着。
眼圈黑得像国宝,头发也顾不上打理,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代表团。
有些是真心想学技术的,有些明显是来套情报的,还有些就是来凑热闹看戏的。
昨天那个什么珊瑚岛国的代表,废话说了三小时,最后来一句“我们国王陛下还在祈祷”,林慧当时差点没忍住想说你们国王祈祷个锤子。
“算了,先给我泡杯咖啡,要浓的,糖多放点,我快撑不住了。”
林慧整个人瘫在椅子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象国这个拉姆到底什么来头?靠谱不靠谱?”
小张一边手忙脚乱地摆弄咖啡机,一边翻资料,动作慌张得像打仗:“拉姆·辛格·什么什么的,反正名字老长了。
五十三岁,听说年轻时候搞过水利工程,后来混政坛去了。
象国那边现在水资源危机特别严重,南部好多城市已经开始轮流停水了,老百姓意见很大。”
“那还行,至少懂点技术。”
林慧接过咖啡喝了一口,被烫得龇牙咧嘴,“比昨天那个什么都不懂还瞎指挥的外交官强多了。”
“还有个消息。”
小张神神秘秘地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刚才接待象国代表团的时候,听他们的翻译跟助手嘀咕,说象国内部对这次合作意见不统一,有人担心我们有什么别的目的。”
“正常,现在谁不怀疑我们有别的目的。”
林慧站起来对着小镜子整理头发,发现自己憔悴得不像话,“唉,这一周感觉老了五岁。
走吧,别让人家副部长等太久,万一他真不高兴了就麻烦了。”
三号会议室里热得要死,象国几个人都在拿各种东西扇风。
拉姆站在墙上的技术展示图前面,皱着眉头看图,汗水不停地往下滴。
“拉姆先生,实在对不起对不起!”林慧满脸歉意地推门进去,“空调坏了,这天气......我是林慧,甘泉项目负责人。”
“哦,林女士!”拉姆转过身,伸出一只厚厚的大手,“我是拉姆,很荣幸见到您。
不过这个天气确实......”
他用另一只手擦了擦额头,“我们象国虽然也热,但这会议室比我们那儿的夏天还厉害。”
这一握手差点把林慧的手指头捏疼,确实是干过体力活的手。
“要不咱们换个地方?一号会议室应该凉快一些。”
“不用不用,就在这儿挺好。”
拉姆摆摆手,指着墙上的图表,“我刚才研究了一下你们这个技术路线,很有意思。
特别是这个海水预处理的部分,跟我们以前用过的方案不太一样。”
林慧心里暗暗叫好,总算遇到一个真正懂行的了。
“请坐请坐,我给您详细介绍一下。”
她启动投影设备,机器发出一阵古怪的嗡嗡声,屏幕闪了好几下才稳定下来,“首先我必须说明一点,我们的技术开源绝对不是什么营销噱头或者商业策略,是真真正正的开源。”
“真的假的?”象国的技术专家库马尔瞪大了眼睛,看起来很不敢相信,“完全免费?一分钱不要?”
“对,一分钱都不要。”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个象国人互相看了看,都有点不敢相信。
“那你们到底图什么?”拉姆很直接地问,“我搞了三十多年工程,从来没见过免费的技术转让。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常识。”
林慧笑了笑:“拉姆先生,我问您一个问题。
您觉得水资源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什么意思?”拉姆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是说,水是商品还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
拉姆想了想:“当然是基本需求啊,这还用问吗?”
“对啊,既然是基本需求,那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技术凭什么要被某些集团垄断起来赚黑心钱?”
这句话让拉姆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您说的道理我懂,但是具体操作上怎么搞?我总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地方。”
“很简单,我们分三步走。
第一步......”
“等一下等一下。”
拉姆突然打断她,“我想先问几个具体问题。
第一个工厂准备建在什么地方?需要投资多少钱?建设周期多长?这些都得先搞清楚。”
“这个要根据你们的具体需求来定。”
林慧在电脑上调出另一份文档,“比如说,如果在你们南部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建一个日产五万吨的淡化厂......”
“五万吨够不够用?”库马尔插嘴问道,“我们那边人口密度挺大的。”
“可以先建一个试点,看效果怎么样,如果好的话再考虑扩建。”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异常技术化,完全超出了林慧的预期。
拉姆确实是个行家里手,提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有好几次都把林慧问住了,她得现场查资料才能回答。
“这个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具体是多长时间?”
“理论上是五年左右,但实际情况要看原水水质怎么样。”
“那日常维护成本大概是多少?”
“这个嘛......”林慧调出一个数据表,“根据我们的测算,大概每年需要更换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膜组件。”
“如果我们自己生产膜呢?”拉姆眼睛突然亮了,“制膜技术你们也开源吗?”
“基础的制膜技术可以开源,但是一些高端膜材料还涉及到专利保护问题。”
拉姆皱了皱眉头:“那不还是会被卡脖子吗?”
“也不完全是这样,基础版本的性能对于大部分应用场景来说已经足够了。”
林慧心里其实也有点虚,这确实是个潜在问题。
整个讨论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中间还因为一个技术细节的争论暂停了二十多分钟。
拉姆展现出来的专业水准让林慧刮目相看,比那些只会说场面话的职业外交官强太多了。
“林女士,今天的交流让我收获很大。”
拉姆最后总结道,“但是按照我们的程序,我必须把这些技术资料带回国内,让我们的技术委员会进行评估。”
“当然没问题,我们会准备一份完整的技术文档包。”
“还有一个敏感问题我必须问一下。”
拉姆犹豫了一下,“听说标准联盟那边在对各国施压,不让接受你们的技术方案。
这事儿是真的吗?”
“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林慧决定坦诚相对,“但是我相信,技术的优劣最终还是要用实际效果来证明的。”
“希望事情能像您说的那样发展。”
拉姆站起来,又是一个用力的握手,“我会尽快向政府汇报,争取早日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
送走象国代表团,林慧发现自己的衬衫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了,也不知道是因为会议室太热还是因为紧张。
刚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暹罗代表团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
这批人的风格跟象国人完全不一样,团长是个精明干练的中年女性,一进门就开始盘算各种数字。
“我们计划在吉普岛建设一座海水淡化厂,主要为当地的旅游业提供用水保障。”
她说话速度特别快,像机关枪一样,“我想知道总投资需要多少?建设周期要多长时间?还有,水质能不能达到饮用标准?万一设备出故障怎么办?”
“您先别着急,我给您调出相关的方案。”
林慧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按照日产十万吨的规模计算,总投资大概需要两亿五千万RMB,建设周期大约八个月。”
“八个月?”女团长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您确定没有搞错?标准联盟那边给我们的报价是至少两年!”
“我们有自主研发的AI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建设效率。”
“AI系统?”暹罗代表团里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兴奋地凑了过来,“能不能给我们演示一下?”
林慧调出女娲系统的实时监控画面,屏幕上几十台各种型号的工程机械在AI的精确协调下井然有序地作业着。
“我的天,这也太牛了吧!”
年轻工程师脱口而出,然后意识到说错话了,红着脸改口道,“我是说,这个技术真的很厉害。”
“这套AI系统能单独购买吗?我们对这个很感兴趣。”
“这个系统暂时不对外销售。”
林慧想了想,“不过如果我们合作建设项目的话,可以使用这套系统来提高建设效率。”
“那如果我们想在其他项目中使用呢?”
“那就需要具体讨论了,可能需要技术授权或者其他形式的合作。”
林慧说得比较谨慎,“毕竟这涉及到我们的核心技术。”
女团长显然是个非常实用主义的人:“我不管你们采用什么样的高科技手段,我关心的是能不能按照承诺的时间交付项目,水质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
“这是我们甘泉一号工厂的建设进度和设备调试数据。”
林慧打开监控系统,“工厂还在最后调试阶段,但单体设备测试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很稳定,预计下个月就能正式投产运行。”
暹罗代表团仔细查看了详细的运行数据,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
但是女团长依然保持着商人特有的谨慎:“我们需要一份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另外还要安排技术人员实地考察你们的示范工厂。
等甘泉一号正式通水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派专业团队来评估。”
“完全没有问题,我们随时欢迎各国朋友来参观交流。”
下午又接待了两批客人,彩虹国的代表比较爽快,基本上当场就确定了合作意向。
安南国派来的技术团队非常专业,问的问题都很有水平。
一整天忙下来,林慧感觉整个人都要散架了。
“小张,今天总共接待了几个国家?”
“四个,明天的日程表上还排着六个。”
小张翻着那本快要散架的记录本,里面贴满了各种颜色的便利贴,“目前明确表达合作意愿的国家已经有十八个了,但是还有几个在犹豫观望。”
“具体是哪几个?”
“主要是岛国、半岛国,还有几个欧洲的小国家。
听说他们内部的政治压力比较大。”
正说着,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林总,有个紧急情况需要向您汇报。”
情报部门负责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海神集团的安德森又接受了媒体采访。”
“这老狐狸又在胡说八道什么?”
“您还是自己看一下比较好,我把视频链接发给您。”
几分钟后,林慧点开了邮件里的视频链接。
“詹姆斯先生,您如何评价华国政府最近推出的技术开源政策?”财经频道的主持人问道。
“坦率地说?”安德森在镜头前显得非常轻松,甚至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微笑,“这简直就是商业自杀行为。
把核心技术免费送给竞争对手,这完全违背了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市场规律。”
“那您认为华国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策略?”
“原因其实很简单。”
安德森的笑容变得更加阴险,“他们的技术存在严重的缺陷,根本不敢拿到市场上公开销售。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免费的奶酪只会出现在捕鼠器里。”
“您对那些正在考虑加入鸿为技术标准的国家有什么建议?”
“我建议他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思考。”
安德森收起了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技术合作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绝对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而犯下战略性错误。
华国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他们背后一定有更大的政治图谋。”
林慧看完整个采访视频,气得想把电脑砸了。
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华国政府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小张,那些本来在犹豫的国家现在什么态度?”
“更犹豫了。
岛国方面不仅推迟了原定的访问计划,还暂停了技术交流活动。
半岛国那边更直接,说需要重新评估合作的可行性。
欧洲那几个小国也开始找各种理由拖延。”
“这老狐狸还真有两下子。”
林慧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对这种形势的发展确实感到有些不爽。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735/111110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