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活水之日
巴伐利亚重工集团表态支持已经过去三周了,国际舆论的天平正在慢慢倾斜。
林慧总算能从那些没完没了的外交会议中抽身,回到甘泉一号工地实地察看。
她已经快被那些翻译腔和外交辞令烦死了,现在迫切需要回到熟悉的工程现场,感受一下真实的技术氛围。
到达“甘泉一号”工厂现场时,眼前的景象让林慧震撼不已。
与两个月前她上次来时相比,这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本遍地都是钢筋水泥和焊花飞溅的混乱建设场面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崭新现代的厂房建筑群和纵横交错的银白色管道网络。
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和清理工作,巨大的显示屏上滚动着“女娲”系统的各种运行参数。
“林总!您可算来了!”田泽楷从主控厂房里飞奔出来,工作服上还沾着些许机油,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异常兴奋,“您看到了吗?我们提前完成了!”
“提前多少?”林慧有些不敢相信地问。
“四个月零八天!”
田泽楷激动得手舞足蹈,“原定计划是十二个月工期,我们只用了八个月不到!而且所有技术指标都超过了设计标准!”
林慧在厂区里慢慢踱步,仔细打量着这座令人震撼的工业城堡。
十几栋厂房连成一片,最高的主控厂房足有二十多层楼高,银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巨大的“甘泉一号”四个字格外醒目。
最壮观的是那些巨大的输水管道,每根都粗得像地铁隧道,从海边一直延伸到工厂内部,在各个厂房间蜿蜒盘旋,看起来像钢铁巨龙在大地上游走。工厂外围是一圈圈的储水罐,每个都有七八层楼高,远远看去像一排排银色的馒头。
八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海滩,她记得第一次来勘察的时候,脚还深陷进海边的烂泥里。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令人震撼的现代化超级工厂。
看着这一切,林慧忽然想起了这八个月来的种种艰辛,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夜晚,在工地上啃干粮喝凉水,顶着四十度高温跟工人一起检查施工进度,被国外媒体冷嘲热讽时的憋屈愤怒,被刘大嘴那种官僚各种刁难时的无奈委屈......
“所有测试都通过了?”
“全部通过!”田泽楷从兜里掏出一叠折得乱七八糟的检测报告,“您看,实际日产能十八万吨,比设计标准高出三万吨!能耗比国外同类工厂低三成多!水质我自己都喝了好几天,比超市里的矿泉水还甜!”
林慧接过来随便翻翻,满页都是各种看不太懂的技术数据和图表,但结论确实令人振奋。
“省里啥时候来?”
“明天上午。”
田泽楷看看表,“省委书记亲自来,央视也要现场直播。
我昨晚紧张得都没睡着。”
“用得着直播吗?”
“您不知道,最近国外媒体老说咱们技术不行,都是纸上谈兵的花架子。
上面想让全世界看看,咱们到底行不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第二天一早,工厂门口的场面比春运还壮观。
上百辆各种车堵了好几公里,天上还有三架直升机在盘旋。
工厂外围拉起了红色的彩带,到处都是“热烈庆祝甘泉一号竣工通水”的横幅。
一个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坐满了领导和贵宾,台下黑压压站了几千人。
老百姓从周边几个城市赶来,有的举着小国旗,有的拉着横幅。
人群中有个坐轮椅的老大爷,被儿子推到最前面。
老人家激动得浑身发抖,嘴里不停念叨:“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终于等到了......”
一个年轻妈妈抱着三岁的女儿,指着工厂说:“宝贝,以后咱们家就有水喝了,再也不用排队买水了。”
小女孩虽然不懂,但看到妈妈哭了,也跟着哭起来。
人群中还有不少工人家属,他们的丈夫、儿子就在这个工厂建设。
一个大嫂看着工厂,眼泪止不住:“我家老李八个月没回过家,为了这个工厂差点累死,今天总算看到结果了。”
“各位观众,现在是上午十点整。”
央视记者西装革履,对着镜头字正腔圆,“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华国自主研发的‘甘泉一号’海水淡化工厂......”
林慧在观礼台旁边紧张得手心出汗。
测试是没问题,但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万一设备闹个脾气就完蛋了。
她想起这八个月来团队所有人的付出,想起那些质疑的声音,想起老百姓期盼的眼神。
“林总,可以开始了吗?”田泽楷旁边试探着问。
林慧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涌起一阵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开始吧!”
一按启动按钮,整座工厂开始运转。
先是低沉的轰鸣声,然后是水泵的响声。
十几根粗大的进水管开始工作,每秒钟有几十吨海水被抽进工厂。
从上面看,工厂周围的海面形成了好几个漩涡。
透过玻璃看出去,海水在各个车间里流来流去。
预处理车间里,海水经过沉淀池和过滤器;反渗透车间里,上千支膜组件在工作,发出嗡嗡声;后处理车间里,清澈的淡水从上面流下来。
看起来挺壮观的,但突然有个膜组件的压力报警灯亮了。
“怎么回事?”林慧紧张地问。
“没事没事,小问题。”
田泽楷赶紧调整参数,“可能是流量有点大,我降一下。”
过了几分钟,报警灯灭了,一切恢复正常。
观礼台上,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工程师激动得手都在抖:“我干了四十年水利,头一回见这么牛的设备!这下那些外国佬没话说了吧!”
“这里是反渗透车间。”
记者带着摄像师到处钻,“一千多支国产膜组件,听说每小时处理一万多吨海水......”
十几分钟后,第一批淡水开始往储水罐里流。
“检测合格!”化验员大喊,“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启明基地总部办公室内,夏辰正通过大屏幕观看着直播画面。
看到工厂成功启动的瞬间,他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提示音:
夏辰满意地看着不断跳动的数字。
林慧总算松了口气,八个月的压力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出来。
田泽楷在旁边激动得蹦蹦跳跳,眼泪都掉下来了。
人群中,一个参与建设的老工人用袖子擦着眼泪:“我干了三十年工程,从来没这么自豪过!咱们华国人真行!”
观礼台上几个外国记者有点懵,他们原本以为来看个笑话,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一个鹰酱记者悄悄对同伴说:“这技术看起来比我们想的强啊......”
“现在请大家到出水口。”
省委书记招呼大家往外走,“我们要把这些水送入市政管网。”
一群人聚集在工厂最壮观的出水口前。
这是一个直径三米的巨大管道,平时被厚重的闸门封闭。
闸门上刻着“甘泉惠民”四个大字。
随着省委书记缓缓按下红色按钮,厚重的闸门开始上升。
先是一道细流,然后水流越来越大,最后变成汹涌的洪流从管道口冲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清澈的淡水像银河倾泻,冲击着下方的消力池,激起数米高的水花。
阳光透过水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一刻,现场的人都很激动。
人群中有人开始喊:“成功了!成功了!”其他人也跟着喊,声音很大。
有人开始唱国歌,不少人跟着唱,但也有人在聊天,有人在拍照,场面有点乱但很热闹。
林慧看着这一幕,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不只是一座工厂成功了,这证明了他们的技术真的行。
省委书记也很激动,对着话筒说:“这是我们华国人的骄傲!我们要让更多人喝上好水!”
“我们现在切换到市中心广场。”
电视画面一转,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群,“市民们正在等待‘甘泉一号’的水流到这里。”
广场上起码聚了几千人,都围着那个干了三年的破喷泉。
“来了来了!”有人喊。
喷泉底下开始冒气泡,然后是细细的水柱,接着越来越粗,最后“嗖”地一下喷起两米多高。
“哇塞!”
小孩子们最先冲上去,在水花里跳个不停。
一个白胡子老爷爷颤颤巍巍地接了捧水,小心地尝了一口。
“甜的!真是甜的!”老头声音都变了,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这个广场干枯了这么多年,终于有水了!”
人群一下子兴奋了,大家往喷泉那边挤。
有的洗脸,有的洗手,有的直接用手捧着喝。
“太好了。”
一个中年妇女哭得稀里哗啦,“我们家终于不用担心没水了......”
一个小学生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也要当工程师!”
电视镜头到处转,拍了很多画面:小女孩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喷泉,在水里玩得特别开心,一直在喊“有水了!有水了!”老奶奶坐轮椅让孙子推到水边,用手摸着水,眼泪直流。
几个年轻人脱了鞋直接跳进池子里,高兴得大叫。
一群小学生围成圈唱歌,虽然跑调但很认真。
现场到处都是小国旗在飘。
这些画面通过电视和网络传向全世界,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华国人民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喜悦。
林慧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想起八个月的辛苦,心里挺感慨的。
八个月没日没夜,总算有了今天这一幕。
启明基地总部办公室内,夏辰正通过大屏幕观看“甘泉一号”工厂的实时直播画面。
看着屏幕中人山人海的庆祝场面,他的脑海中情绪值数字正在疯狂跳动:
【检测到全场情绪爆发,获得情绪值+5000】
【检测到大规模民族自豪感,获得情绪值+3200】
【检测到深度技术震撼,获得情绪值+2800】
【当前总情绪值:353543点】
看着不断上涨的数字,夏辰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林总,您看网上!”
小张捧着手机跑过来,“评论炸了!”
林慧随便刷了几条:
“卧槽!真的出水了!之前还以为是PPT工程呢!”
“看到老爷爷喝水那一刻我哭了,现在还在哭”
“八个月建成这么大的工厂,简直不敢相信”
“那个小女孩在水里转圈圈太可爱了!”
“终于让那些外国媒体闭嘴了吧!”
当然也有质疑的:
“视频会不会是摆拍的?感觉太完美了”
“建设速度这么快,质量能保证吗?”
“希望不要又是面子工程,用几年就坏了”
国外媒体反应五花八门:
《新纽克时报》比较客观:“华国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卫报》就有点酸:“建设速度虽快,但长期稳定性仍待观察。”
《每日邮报》直接开黑:“华国工程质量向来堪忧。”
不过《法兰西克福汇报》给了好评:“条顿联邦企业与华国合作的决定看起来很明智。”
下午三点多,陈卫国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基地总部。
夏辰接起电话,陈卫国激动的声音传来:“小夏,大获成功啊!效果超出预期!岛国和半岛国都重新提交了合作申请!”
夏辰脑海中,情绪值系统继续响起提示音:
“预料之中。”
夏辰淡淡回应,“还有其他反应吗?”
“真的!而且不止他们,还有七八个非洲国家,三个南美的,都主动找上门了。
有些甚至愿意预付定金!还有些之前还在犹豫的中东国家也全松口了!说要考虑引进全套技术体系。”
“很好。”
夏辰满意地点头,“继续保持热度,但不要显得太急切。”
挂了电话,夏辰继续看着大屏幕上的直播画面,脑海中的数字让他很满意。
随后他拨通了林慧的电话。
“林总,辛苦了。
这次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谢谢夏博士的支持。”
林慧在电话里的声音还带着激动,“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这只是开始。”
夏辰看着屏幕里的工厂问道,“下一座工厂准备建在哪里?”
田泽楷满头大汗地在旁边插话:“夏总,好几个地方都在争呢!”
“哪儿最缺水就建哪儿。”
夏辰的语气平静而坚定,“让全世界都能喝上便宜的好水。”
当天晚上,“甘泉一号”成功通水的消息霸占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
社交媒体热搜前十里有六条都跟这事儿有关。
那些之前还在观望的国家,连夜开始重新评估与华国的合作政策。
在启明基地总部,夏辰关掉直播画面,看着最终的情绪值统计,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来实际效果比什么宣传都管用。”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735/111110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