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章 气流动力曲线
桌上的红烧肉还冒着热气,油星子在酱色汤汁里打着旋。
唐薇薇突然把筷子往碗上一拍,震得骨碟里的虾壳都跳了跳:“走!KTV续摊!不把沈哥的嗓子唱哑,今晚谁也别想走!”
她的胳膊举得像面小旗子,袖口沾着的黄酒渍在灯光下亮晶晶的。
张锦元第一个响应,啤酒肚往桌上一挺,差点把汤碗撞翻:“早该去了!我跟你们说,当年在学校,我可是‘沪上K歌小王子’,《单身情歌》一开口,女生宿舍的灯全亮!”
“拉倒吧你。”
李姐笑着往他嘴里塞了块排骨,“上次年会唱《朋友》,跑调跑到黄浦江里,鱼听了都得翻白肚。”
起哄声浪把包厢的顶都快掀了。
唐薇薇拽着张锦元往门口冲,李姐拎着没喝完的黄酒瓶子紧随其后,连平时最稳重的会计小陈都晃着脑袋哼起了《青藏高原》。
沈墨华被这股洪流推着往外走,手刚碰到门把手,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咔哒”一声轻响——
是林清晓把红酒杯往桌上放的声音。
他回头时,正看见林清晓坐在原位没动。
她面前的高脚杯里,红酒刚好剩半杯,酒液沿着杯壁晃出完美的弧线,却一滴没洒——
这是她的本事,再急的动作都带着股强迫症的规整。
此刻她正垂着眼,长睫毛在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阴影,手指捏着杯脚转圈圈,转得极慢。
包厢里的椅子被推得东倒西歪,唐薇薇的包甩在地上,张锦元的外套搭在椅背上歪成个麻花,只有林清晓坐的那片小天地,桌布平整得像刚熨过,连掉在地上的纸巾都被她捡起来叠成了小方块。
“不走?”
沈墨华的声音穿过喧闹的人声,像块小石子投进水里。
林清晓抬眼时,眼里还憋着点没散开的气。
她瞥了眼沈墨华的袖口——刚才给她夹红烧肉时蹭到的油渍,此刻正嚣张地趴在浅灰色衬衫上,歪歪扭扭的,看得她强迫症都快犯了。
“你们先走。”
她把酒杯往桌中心推了推,推得与桌沿的距离分毫不差,“我把这儿收拾一下。”
沈墨华知道她的脾气。
上次部门聚餐,她愣是等服务员收完最后一个盘子才肯走,他刚想说“服务员会收拾”,就看见林清晓弯腰去捡他掉的钢笔,动作快得像只受惊的猫。
“走吧。”
他走回去,没去拉她的手,而是拎起她放在椅背上的帆布包。
包带歪了,他下意识地正了正,手指触到帆布上凸起的纹路——是她绣的“林”字,针脚密得能数清。
这个动作做完他才愣了愣。
平时林清晓让他把袜子摆整齐,他都得回句“有这功夫不如算个概率模型”,今天却顺手替她理了包带。
林清晓的脸好像红了一下,快得像错觉。
她站起身时,故意用肩膀撞了沈墨华一下,力道不大,却带着股“谁让你多管闲事”的劲儿:“催什么?我又不会跑。”
沈墨华没躲,任由她撞过来,嘴角几不可察地往上翘了翘。
他转身往外走时,脚步放慢了半拍,刚好能让林清晓跟上。
KTV离菜馆就隔两条街,招牌亮得晃眼,“金嗓子量贩”五个字闪得像串糖葫芦。
唐薇薇一进门就叉着腰跟前台叫板:“最大的包厢!要带独立卫生间的!”
进了包厢,唐薇薇一把抢过点歌器,手指在屏幕上戳得飞快:“《死了都要爱》《离歌》《青藏高原》……全点上!今天不飙到破音谁也别想走!”
张锦元已经脱了外套,露出里面印着“战略部必胜”的文化衫,拿着话筒就吼起了《朋友》。
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的喇叭,跑调跑到连原唱都认不出自己的歌,唐薇薇却在旁边拍手叫好:“比上周进步了!至少在同一个音阶上坚持了三秒!”
李姐坐在沙发角落,把黄酒倒进可乐杯里,兑出杯诡异的橙黄色液体,举起来跟沈墨华碰了碰:“小沈,来一个?”
沈墨华刚要说话,就被唐薇薇拽到点歌台前:“沈哥必须唱!就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起哄声浪差点把屋顶掀了。
张锦元把话筒塞到他手里,李姐吹着口哨打拍子,连服务员送果盘时都停下脚步,眼睛亮晶晶地等着看戏。
沈墨华握着话筒站在原地,眉头皱得像在解复杂的方程。
他不是不会唱,是觉得唱歌这事儿太“不科学”——
音调高低取决于声带振动频率,音量大小关联气流速度,所谓“情感”,不过是声压级的周期性变化,哪有数据分析来得实在?
“其实……”
他清了清嗓子,话筒把声音放大了三倍,震得包厢里的彩灯都晃了晃,“唱歌的本质,是泛音共鸣与气流动力曲线的协同作用。”
喧闹声瞬间停了。
唐薇薇举着荧光棒的手僵在半空,张锦元的《朋友》卡在“一句话一辈子”那里,李姐刚喝进嘴里的黄酒差点喷出来。
沈墨华却没停,像站在会议室做报告似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看不见的曲线:“人的声带就像振动源,频率在85-1100Hz之间,胸腔共鸣负责低频,鼻腔共鸣处理中频,头腔共鸣掌控高频,三者的能量分配比例应该是3:5:2,才能达到最佳听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目瞪口呆的众人,突然指向屏幕上正在播放的《青藏高原》:“比如这首歌的最高音,频率约1046Hz,需要气流速度达到12米/秒,同时声带张力增加30%,大多数人唱不上去,不是因为嗓子不好,是呼吸肌的爆发力不够。”
包厢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嗡声。
三秒后,唐薇薇突然带头鼓起掌来,巴掌拍得比谁都响:“沈哥说得对!太有道理了!我就说我唱不上去是因为……呃……那个肌不行!”
张锦元跟着点头,脑袋点得像捣蒜:“怪不得!我就说我这嗓子跟帕瓦罗蒂也差不了多少,原来是共鸣比例没调好!沈哥,你再讲讲,《死了都要爱》的气流速度得多少?”
“15米/秒左右。”
沈墨华一本正经地回答,“而且需要胸腔与头腔共鸣快速切换,切换延迟不能超过0.3秒,否则就会破音。”
“哇!沈哥太牛了!”
唐薇薇的星星眼快闪成了探照灯,“那你快唱一个,给我们演示一下‘气流动力曲线’!”
沈墨华刚要开口,眼角余光突然瞥见沙发角落里的林清晓。
她正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像是在憋笑。
手里的湿巾被她叠成了豆腐块,叠得极慢,叠完又拆开,拆开又叠上,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
沈墨华太清楚这表情了,这是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时的招牌动作。
他的喉结动了动,突然把话筒往旁边一递:“我还是算了。”
“为啥啊沈哥?”
唐薇薇急得直跺脚。
“演示需要精准的数据采集设备。”
沈墨华面不改色地找了个借口,目光却往林清晓那边飘了飘,“这里的声学环境误差太大,会影响结论的严谨性。”
这话一出,众人更佩服了——
连唱歌都要讲“数据严谨性”,不愧是战略部的大神!
只有林清晓抬起头,冲他翻了个白眼,翻得又快又轻。
她把叠好的湿巾扔进垃圾桶,扔得极准,刚好落在垃圾桶正中央,连边缘都没碰到。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704/504515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