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借建房扩大队伍,人带人公司扩张
热闹的婚宴散去,院子里杯盘狼藉,李磊正帮着收拾桌子,一根“大前门”递到了嘴边。
他一抬头,是帮他干活的瓦工小伙,叫狗子,正咧着嘴冲他笑,旁边还跟着几个同样年轻的泥瓦工,都眼巴巴地瞅着他。
“磊哥,抽烟。”
李磊接过来别在耳朵上,没点着,继续收拾手里的碗筷。“有事就说,一个个杵在这儿当门神?”
狗子嘿嘿一笑,搓着手,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旁边一个性子急的直接抢着说了:“磊哥,我们……我们想跟你去上海。”
这话一出,几双眼睛顿时放着光,死死盯着李磊的脸,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
“是啊磊哥,村里这活儿,干一天歇三天,碰上雨季,一个月都开不了张。我们看你带回来的师傅,一个个都红光满面的,都说在上海挣着大钱了。”
“跟我们说说,上海的工钱是不是真有那么高?”他们在村里建房,一天最多也就五十块,听那些装修师傅说,在上海最少能拿到八十块。技术好要求高的工种,能拿到一百多,听得他们心痒痒的。
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李磊把碗筷放进盆里,这才转过身,看着这群半大伙子,眼神平静。“高是高,但活儿也累。在家里干活,累了能歇歇脚,磨磨洋工。在上海,我手底下几十号人,哪个工地不是催着赶着?手艺稍微潮一点,动作慢一点,别说老板,我头一个就得骂人。你们吃得了这个苦?”
他的话没吓住人,反而像点了一把火。
“能吃!只要能挣钱,啥苦吃不了!”狗子把胸脯拍得邦邦响,“在家里种地不苦?没钱花才最苦!”
“对!磊哥,你就带上我们吧,我们手脚利索,肯定不给你丢人!”
李-磊这次回乡,本就有这个念头。村里年轻劳力多,但凡有点手艺的,都困在这片土地上,挣不着活钱。他自己先富起来不算本事,能把大伙儿一起带出去,那才叫真能耐。所以,他有意带了几个公司里的好手回来给自家搞装修,一来是赶工期,二来准备给公司里增添新鲜血液,好扩大业务规模。
他扫视一圈,看着一张张黝黑又充满渴望的脸,不再多言,只干脆地点了下头。“行,想去的都回去跟家里人说清楚,收拾好东西。后天早上村口集合,过时不候。”
“好嘞!”
几个小伙子瞬间炸开了锅,欢呼着四散跑开,去通知这个消息。一时间,“李磊要带人去上海挣大钱”的消息像长了腿,不到半小时就传遍了全村。
晚饭前,李磊家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原先只是跟着他干活的几个人,现在又多了不少闻讯赶来的年轻人,前前后后堵在院子里,最终点下来,不多不少,正好八个。几个小伙子的爹娘也跟着过来了,拉着李磊的手,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
“磊子,娃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你就骂!”
“到了大地方,全靠你照应了。”
李磊点着头,把耳朵上的烟取下来点上,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看着眼前这八个即将跟随他远行的年轻人,心里沉甸甸的,那是信任,也是一份更重的责任。
事实证明,李磊当初那句“活儿也累”真不是谦虚。
到了上海的头一个月,狗子几个差点脱了三层皮。天不亮就得爬起来,跟着师傅到工地,电钻声、切割声、敲打声,一天到晚没停过。这里的活儿精细,差一毫米都得返工,李磊的眼睛比尺子还毒,谁敢磨洋工,他当着几十号人的面就开骂,一点不留情面。有个小子第一周就受不了,晚上在被窝里抹眼泪,想家了。
狗子半夜把他拽起来,塞了根烟:“哭啥?来的时候胸脯拍得山响,这就怂了?磊哥骂人是凶,可你看他给咱们吃的啥?顿顿有肉!你看他教咱们手艺藏私了没?想挣大钱,不受这份罪,钱能自个儿长腿跑你兜里?”
一番话说得那小子红了脸,第二天干活比谁都猛。
月底发薪,李磊把八个老乡叫到自己屋里,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信封。“按人头,自己拿。”
狗子第一个拆开,抽出里面的钱,一张一张地数。数到最后,他手都开始抖,眼睛瞪得像铜铃,半天憋出一句:“磊哥……这……这是不是多给了一个零?”
李磊靠在椅子上,慢悠悠地吐了个烟圈:“怎么,你想还给我?”
“不不不!”狗子赶紧把钱死死揣进怀里,那动作像是护着刚出生的崽,“俺滴个亲娘嘞!这比在村里干一年活挣得都多!”
其余几个人也都在狂喜和不敢置信中反复确认着自己的工钱,宿舍里一片压抑又兴奋的抽气声。
第二天,八个人集体请了半天假,直奔邮局。当一张张汇款单寄出时,几个二十出头的半大小子,眼圈都红了。
钱比人先一步回了家,在村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邮递员老张这几天成了全村最受欢迎的人,他骑着那辆二八大杠,一路吆喝,跟报喜官似的。
“狗子家的!上海汇款!一千五!”
“二柱家的!你家娃出息了!一千六!”
……
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一千多块,对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收到钱的爹娘,捧着那几张轻飘飘的“老人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没几日,李磊家的门槛又被踏平了,这次来的都是村里的长辈,手里提着鸡蛋、挂面,甚至自家养的老母鸡。他们见了李磊他爸妈,嘴里翻来覆去就一句话:“你们家磊子,是咱村的贵人,是活财神!”
***挺着腰杆,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逢人便说:“我儿子说的,这只是个开始,往后好日子长着呢!”
至此,李家在村里彻底翻了身。而李磊的装潢队伍,因为有了这八个最能吃苦、最忠心的老乡当骨干,凝聚力空前高涨。他们干活拼命,手艺在李磊的捶打下飞速长进,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李磊的生意也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他在老家的威望,早已超过了村里任何一位长辈。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88/504917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