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 第203章 双通道职级体系公布

第203章 双通道职级体系公布


时间进入4月份,经过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讨论、制定,柳如烟终于带领人力资源部的精兵强将,在周明易、李千授、全鸿飞、彭红喻等人的参考下弄出了陆氏集团技术岗(P序列)+管理岗(M序列)双通道职级体系草案。

草案经过集团高管会议审议通过后,陆家贵签字,董事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盖章,《陆氏集团职级管理办法(1997版)》细则下发至总部、子公司各部门,简要大纲则打印粘贴至各部门、子公司、厂区公告栏。

柳如烟根据陆家贵意见制定的技术岗分13级(P0-P13),管理岗分12级(M1-M12),对应的职级名称分别是:

P0:基层员工(门卫、清洁工等)

P1/M1:技工/组长

P2/M2:技术员/班长

P3/M3:助理工程师/车间主任

P4/M4:初级工程师/厂长

P5/M5:中级工程师/副经理

P6/M6:高级工程师/经理

P7/M7:资深工程师/副总经理

P8/M8:首席工程师/总经理

P9/M9:专家/总监

P10/M10:首席专家/副总裁

P11/M11:科学家/总裁(执行总裁)

P12/M12:首席科学家/董事长

实际工作中,技术岗和管理岗的职位名称可能会为了适应社会称呼而各不相同,但只要讲陆氏集团P/M职级,谁是哪个级别的就一目了然了。

P0基本工资为两年前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1.5倍,然后再根据工作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乘以不同的工资系数,再加上员工本身的工龄工资(每年递增50元)。

比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5年全国职工平均月工资为458元,那陆氏集团P0职工1997年的基本月工资就是687元。

具体到个人,如果是在首都、沪城、广州、鹏城这四个超一线城市工作,则再在687元的基础上乘以1.5的工资系数。

工资系数由公司根据全国各省份、城市的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生活成本进行制定,比如西部落后省份系数就是1,省会城市则自动提高为1.1。

无论P序列还是M序列,职级提升一级,基本工资上涨1.4倍。

如果是雷钧这种管理兼技术的,就在对应最高职级工资上加20%-30%的兼职工资。

因此,陆氏集团1997年各职级基本月工资就是P0为687元,P1/M1为961.8元,P2/M2为1346.52元,P3/M3为1885.13元,P4/M4为2639.18元,P5/M5为3694.85元,P6/M6为5172.79元,P7/M7为7241.91元,P8/M8为10138.67元,P9/M9为14194.14元,P10/M10为19871.8元,P11/M11为27820.52元,P12/M12为38948.73元。

例如渝州市神舟旗舰店店长祝文雨,就被定级为M3。渝州市工资系数被定为1.2,她的基本月工资就是2262.16元。再加上工龄工资、绩效奖等等,即使扣了社保,每个月到手三、四千元都很正常。

李光南院士则是技术岗上唯一一个被陆家贵定为P11的大佬,年薪一下追平了总裁周明易,让李光南非常激动,发誓一定会帮陆家贵研制出符合他要求的自主电脑。

除了工资外,为了留住核心人才,各高职级员工还有获得公司股份的好处。

P3/M3开始有购买子公司1000股原始股的资格,P6/M6则开始赠予子公司期权,P9/M9开始赠予集团总公司期权。

集团总公司不缺钱,作为重生者的陆家贵永远不会引入外部投资,赠予属下的集团总公司期权,锁定期结束后如果想卖,也只能按估值卖给陆家贵。

因此,他不用担心总部集团被外人控制、易主的问题。

陆氏集团职级管理办法一经公布,立即引起集团内部干部职工的热议,甚至社会上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一套技术岗+管理岗双通道的职级管理体系,在国际上都尚处于摸索之中,陆氏集团竟然完善地拿了出来进行落地。

文件下发后,集团总部、各子公司、分厂的所有公告栏前,都挤满了人。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看这个传说中与众不同的双通道职级管理办法到底是怎么样的。

当技术岗(P序列)+管理岗(M序列)双通道职级体系和后面那串根据1995年全国社平工资计算出来的各级基本工资明明白白地映入眼帘时,整个陆氏集团都沸腾了。

“天啦,P1基本工资都961元,加上工龄工资,这不就过千了吗?真的假的?我们这些普通的车间工人都能拿这么高的基本工资?”宝坛老窖公司一个包装车间的老工人指着公告栏,不敢置信地道。

“这都公布出来了还能有假?稍微懂点技术,评级为P2的话,那工资就真的不菲了。”另一个工人怀着期待的眼神道。

一个中年技术员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死死抓住身边同事的胳膊:“P3是助理工程师,1885块,还有系数、奖金。老王,看到没,不用当官,搞技术也能拿高工资了,我们的春天来了。”

他的话,引来周围一片感同身受的技术员的赞同。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各个车间厂房、办公大楼,技术工人、研发人员、工程师们奔走相告,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和扬眉吐气。

以前,不会管理、不懂钻营、只会埋头搞技术的人,上升通道窄得要命,工资也卡在瓶颈上。

现在好了,技术岗P序列升职体系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只要你有本事,不用当管理,也能一级级往上升,工资跟着火箭似的往上涨。

这感觉,比三伏天喝了冰镇可乐还爽。

嗅觉灵敏的各级媒体闻风而动。

《陆氏集团首创国内技术岗+管理岗双通道职级管理体系,技术人才迎来春天!》

《从官本位到价值本位,陆氏集团创新人力资源双通道管理办法开国内先河!》

《根据社平工资制定基层员工保底工资,陆氏集团在保障基层员工的收入上做出了榜样!》

连央视经济频道都做了报道,盛赞陆氏集团此举打破了传统桎梏,为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了新标杆,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引领全社会尊重技术、重视技术起到了示范作用。

高层领导对陆家贵这位享受副省部级待遇的全国首富人物,评价也更好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87/236818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