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文豪1983 > 第340章 《红楼梦》审片

第340章 《红楼梦》审片


余妈是初三提出的要回老家,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收拾好行李。

    下午,余切就打车送他们回去。张俪和陈小旭还想再挽留余妈,余妈分别拥抱了她们俩,说了些话。

    然后拉着余切到没人的角落,小声道:“余切,张俪是个好女孩,我对她没什么担心的,知根知底。”

    “陈小旭呢?”余切问。

    “你妹妹很喜欢她……肯定不会看走眼。说实话,她们也没沾到你什么光,就是她们都想做生意,我不知道为什么?”

    “这不是全民下海嘛,咱万县有个大富豪牟其中,我还和他还通过信——我觉得她俩比牟期中做生意厉害。”

    “呸!”余妈笑了,“牟期中满口没个实话,还坐过牢。你可别拿来和我儿媳妇比。”

    “您都认可了?”

    “不认还能怎么样?”余妈说,“万县是个小地方,前几十年却来了很多上面下来的子弟,我是看过很多门不当户不对的惨剧的,我觉得感情稳定最重要。”

    “你虽然是大作家了,张俪却是你的糟糠之妻,陈小旭和你认识的时候,你也才到京城不久。这样的人,再也难碰到了。”

    随后,余妈问余切什么时候要孩子?

    不是,这就催生了?说好的晚生晚育,幸福一生呢?

    余切有点尴尬:“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忙活出来的……”

    “我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你都三岁了!你们姓余的,都喜欢折腾大事,一点儿也不惜身,你那几个伯父,整天为国效力,结果连个孩子也没留下来!你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不要孩子,谁要孩子?”

    说到这里,余妈真有点伤心了:“还有,一定得张俪最先生孩子,你可别胡来。”

    “您这有点太封建了吧?”余切知道余妈说的啥。

    “封不封建都是为了你好,你好好想想!”

    “呜呜~”

    火车来了。

    T7次列车,京城到蓉城,八十年代北方到西南最快的列车,后世有个“天府之星”的外号,全程二十八小时。

    余妈等人在广源下,走公路到渝城,再转到万县——这得两天。

    至于余弦,她要一路坐到万县,再重新和其他同学结伴出发,一起到江城的武大。因为家里不放心余弦一个人出远门。

    用余妈的话来说:“像张俪那样敢大着胆子来北方找你的,太少见了。我们怕余弦在路上被人掳走了。”

    全家人来一趟首都,竟然要这么折腾。呆了不到一周,前后赶路却有一周。

    余切挺惭愧的。“以后您二老都来首都得了,余弦也是。您别看首都这会儿比万县好很多,以后还要好更多。”

    这次不是余妈来说话了,而是余爸。

    余爸是个数学教师。因为余切的缘故,他被点名提拔去了市教育局,但余爸还是想呆在老地方,拒绝了提拔。

    “你妈鬼话连篇,她根本不看小说,我是看你小说的。我最喜欢你的《落叶归根》,我生在那,死了也要在那。万县也是很好的,我习惯了。再过几年火车站修到家门口,我们就能直接来看你了。”

    “万县修火车站了?”

    “你还不知道?已经动工了。”余爸挺自豪。

    因为这火车站动工时,曾来采访过他。川省电视台的那主持人当时深情的说“我们归家的老赵,终于能直接到家门口了。”

    余切很惊讶。

    万县的火车站是97年才修建的,当时是渝东北第一个大火车站,周边区县的人都要到这来赶火车。上一辈子余切住在火车站附近,每天晚上都能听到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拉货,载客……没个停的。

    本地人一开始没见过火车,也不知道那玩意儿的威力,经常有市民到铁轨那看稀奇,出事儿的也多。因火车站穿过梯田,农民赶的水牛被撞死也有。日本有个动画片“铁胆火车侠”有段时间热播,整得一些小孩儿特地观看火车怎么变身的……镇上日日夜夜的宣传,“火车很好”,但不要靠近铁轨。

    有好几年,整个县城把火车站当个宝贝,人们直道“早该建设火车站”!

    因为缺乏资金,直到渝城独立出去变直辖市了,才弄出了拨款修建。

    现在竟然提前了十年。

    如今万县正有三个出名的人。

    马识途,余切,还有一个牟其中。

    牟其中还没“罐头换飞机”,没赚到大钱,不可能是因为他;马识途虽然常打决赛圈的桥牌,却不掺和这些事儿。

    那只可能是因为余切了,因为他反映“三峡农民工回家难”的小说。

    余切一句话也没说过,甚至没关注过,却不声不响的成了。

    这不比做倒爷赚钱厉害多了?

    因为这事儿,余切迅速进入到写作状态。新年伊始,他没有再开摆了,着手完成《血战老山》一书。

    白天就是写作,到了晚上,则完成余妈的嘱托。

    要说这房间大了,确实是很有好处。八十年代,因住房的极度匮乏,城市里面的小情侣和新婚夫妻,经常要闹出一些令人尴尬的声响。市民的房子是板房,甚至是空心砖房,六七口人蜗居在不到五十平方米的两居室。什么动静都瞒不过其他人。

    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到公园去解决问题。

    又保守,又荒诞。

    “这床还挺结实。从明朝用到现在,居然没什么毛病。”

    “这是文物?”张俪吓得差点飞起来。

    “是文物,也不是文物,黄花梨六柱海棠十字纹架子床。我不知道哪淘的,两年前吧。张守任到《青年文学》找一个叫马卫都的人帮我收来的,起初他还不干,让我用文章和他换!后来只给了转载。据他说床本来还有两条杆在中间,挂衣服用的。”

    “那杆儿呢?”

    “好像被劈柴烧了。”

    张俪沉默了片刻。“太可惜了。我们拍摄时,好多东西是文物,以前我们不知道……知道后碰都不敢碰。”

    “那是,这都是些有水平的。他们手上的,也是收来的真家伙。你知道燕大的季线林吗?他工资不高,但有眼光,便宜收了很多文物。”

    红学顾问中,沈聪文做了很大贡献。《红楼梦》立项时,恰逢沈聪文写完《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不久,他亲自设计了许多古代服饰。

    这促使87版的《红楼梦》在古着上相当还原。

    一阵忙活,云消雨歇后,余切又问:“《红楼梦》拍完了吗?”

    “还没呢,导演希望你能去演个角,这次要露脸。”

    “王福林还真是喜欢白嫖啊,拍摄资金也白嫖,请到的顾问也白嫖,也就《红楼梦》这种书,能让他这么玩了。要是其他翻拍,都没人搭理他。”

    “你去还是不去呢?”

    “去!”

    说罢,余切又开始操劳。

    张俪推开他:“这是文物,我们换个地方。”

    “哪一间都有文物。”

    “你,你……你觉得男孩好,还是女孩好?”

    “随便吧,姓余就行。”

    “我还是希望是个男孩。”

    余切忍不住抬起头:“你也很封建啊,张俪。让我治治你这封建的毛病!”

    ……

    元宵节后,余切去《红楼梦》片场,拍摄了一组镜头。

    剧组弄来一龙椅,让余切把黄袍披上,在那做出发号施令的样子。

    台词很少。

    太监拿纸笔让余切选贾元春的品级,余切道:“赐‘贤德’二字给元春。”

    并在纸上写下“贤德”二字。

    太监随即高呼:“赐‘贤德’给贾家元春~~”

    又是下一组镜头,余切做出一副威严的样子,看着下面——这是代表朝臣来禀报。

    再下一组镜头,这是最后的了,余切口谕:“抄了贾家,赐死贾元春。”

    他的戏就杀青了!纯纯工具人。

    没有和钗黛二人的对手戏,可惜了。他们仨只在花絮里面一同出现过。

    脱了黄袍,余切问王福林:“我听人说,《红楼梦》里边儿的皇帝有足足四个,一会儿说是康乾那帮人,一会儿说参考了唐玄宗那几代,还有其他说法……我是哪几个,我扮演的哪一代皇帝?”

    “太祖皇帝,先皇,太上皇,或者是皇四代?”

    王福林笑道:“余老师你想做哪个皇帝,就做哪个皇帝。不碍事的。这皇帝本就是不存在的人,原著只是侧面写,就算是曹雪芹复生,他也不知道该是哪个皇帝。”

    一帮红学家为王福林的答案拍手叫好:“好!这话真挑不出毛病!”

    编剧周陵道:“欢迎稀客!等你几年了,终于是等到了。我们专门有个‘红学顾问’的杀青宴,沈老师也在那,他很想看到你!”

    沈聪文?

    沈聪文有心脏病,原时空明年因意外去世。他是这年头少数几个在国外有拥趸的中国作家。

    啥叫拥趸?

    就是说有一帮汉学家,专门研究沈聪文的小说发论文,靠沈聪文来赚稿酬和提职级。

    但有意思的是,这帮汉学家通通都过上了还不错的生活,反倒是沈聪文,去年才换新房子,而且是旁人看不下去了,往中央打的报告,领导特批的,给他“部级”待遇。

    要知道,社院的副院长钱忠书这会儿都住不上好房子呢。

    生错版本了属于是,这次真是好日子还在后头。

    东兴楼。

    在众人的怂恿下,余切坐在了沈聪文的旁边,握手道:“沈老,好久不见。”

    余切和沈聪文见过两面。

    一次是茅盾奖颁奖的时候,还有一次是前年十二月份,在京城组织的作家大会,又见了一面。

    没多聊,因为沈聪文那会儿不怎么写小说了,埋头搞研究。

    他这人和巴老还不太一样,虽然性格都很内敛,都是宅男,但巴老是愿意花时间搞社交的;沈聪文不是,沈聪文非常敏感,甚至是孤傲。

    某种程度上,这让沈聪文在国内的文学地位被限制住了,因为没徒子徒孙吹他的成就。大众也不清楚他做了哪些事儿。

    年轻时沈聪文因参军见识过许多惨绝人寰的事儿,精神有点受不了,还自残过……总之,这是一尊大佛,但大家都不太接触。

    大概是老了,沈聪文挺调皮,给余切竖大拇指:“你在美国干的真好,真给中国作家涨脸!”

    “沈老也很厉害,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沈聪文楞了一下,直言道:“我没什么可客套的,你现在确实是蹚出了一条新路,你是完全和我们不一样的作家……”

    “是真正的世界级作家!”沈聪文这样说道。

    这好像打开了某种开关。

    他一下就进入这种“自我”的状态了,简直是旁若无人一样道:“你不是在芝加哥大学做过演讲吗?你不知道,芝大有个叫金介甫的汉学家,英文名是Jeffrey,他研究我们中国的现代文学,认为和拉丁美洲的文学,有过一些相似的地方……”

    “又说,湘西是巴蜀文化和湖湘文化的桥梁——那就是我写的《边城》嘛,我也不知道他是捧我,还是真这么想。”

    “我说,请你去看看一个新作家,叫余切。他把三星堆弄进了‘核废土’小说里边儿,他肯定不承认,这些巴蜀文化起源自湘西!”

    “你猜他后来怎么样了?”

    沈聪文大笑道:“他给我来一封信说,他仍然这么觉得,但他不敢和你辩论这件事情。”

    余切也忍不住笑了。

    芝加哥大学还真是人才辈出啊,愣是哪哪都能和中国人扯上关系。

    这顿“红学顾问”的饭,意味着电视剧在此杀青。

    为何只有红学顾问?

    因为人凑不齐了,大观园的女人们已经走了很多人。

    王福林解释道:“我们原定在春节上映,现在推迟到四月份。可惜的是我们不能搞一个大型的聚会,许多人已经不在了。”

    像是考上ucl的张明明,她这会儿都已经乘上飞机赴美,再也不做一个演员了。

    还真是落得白茫茫一场啊。

    《红楼梦》历史上的拍摄时间,持续到86年的9月份结束,不过那是个缺斤少两的版本,后期明显在赶工。东南亚富商捐钱后,剧组补拍镜头,战线拉长到了2月份。

    随后,片子拿去给央台内部“审片”,要是落不着好,那还得继续想办法拍。

    作为红学顾问,余切也参加了这片子的审片。片子目前就剪辑出来了前四集,就是那原定在春节播放的四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82/1111079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