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鹰派军工:重生50,为国铸剑! > 第15章 振奋人心!两百人小厂变八千人大厂!

第15章 振奋人心!两百人小厂变八千人大厂!


钌东省,

沈城,

东北军工总署,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路况,赵立勤,钱老,孙长山等人终于回到这里。

这一路上,众人的笑容就没有断过.....尤其是署长赵立勤,在车上一个劲的傻笑,

回到驻地之后,他也没有闲着,立刻将六位省军工委主任全部招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两把49式制式步枪,覆铜钢子弹锻造,以及FNND机床的全套图纸!这三样技术必须立刻推广至东北全境.....”

“你们六个身上的担子很重....务必尽快建立相关的生产线!保证前线的武器供应!”

“这是死命令,听明白了吗!”

“是!署长!”

相比于上次开会时一脸的忧愁.....这次六位省主任几乎没有犹豫,便应下这个任务。

毕竟技术都是现成的,直接照着抄就行,不懂的还可以去八二厂问苏铭.....任务难度大大减轻。

“下一个事!”得到肯定回答后,赵立勤准备兑现给苏铭的承诺了:

“这次苏铭立了大功,他的要求你们也都听到了,八二厂厂房扩建用地的事,我去找地方政府协调......不用你们操心。”

“至于这3000名熟练技术工人,300名技术员,以及各类设备的事.....”他故意停顿,眼神扫过每一个省主任:

“咱们东北军工总署承担其中的一半,平均分摊到你们头上!”

此言一出.....只有钌东省军工委主任孙长山一脸笑意,其他五人则皱起了眉头。

孙长山当然高兴.....苏铭是他的直属下司,从其他省调来的人手,都调到他钌东军工委身上了......

其他五个省主任,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一个个地开始哭穷:

“署长!我们嘿省人手最少....再分出去这么多技术员,恐怕会影响生产效率.....”

“对!署长,我们松省也是....熟练技术人就这么几个,哪有多余的分给八二厂啊。”

“署长,我们辽西省穷啊!....”

“.........”

“行了行了!别装了,老子还不了解你们?”赵立勤瞪了他们几个一眼:

“苏铭是个人才,满足他的一切要求,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生产环境,对咱们新龙国来说,至关重要!”

“怎么....你们不要想苏铭的新技术?”

新技术谁不想要,就说这个覆铜钢技术,解决了黄铜短缺问题,能使子弹生产效率提升近乎一倍!

没有这个技术....这个月的子弹生产任务,哪个省都甭想完成!

被这么一问,几个省主任都不说话了。

虽说他们会损失一点人手和设备.....但获得的技术,却能给本省的军工厂,带来质的提升.....

见众人都不说话,赵立勤就当他们全都同意了:

“6个省分一下,每人交出25个技术员,250名熟练工人!三天之内,送到八二军工厂报道。”

“少一个.....老子拿你们试问!”

说着,赵立勤冲他们挥了挥手,也不管他们是什么态度,直接下了逐客令:

“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都回去准备吧。”

见署长态度坚决,几人也不再多说什么,出了办公室,

一出门,其他五人瞬间围到了孙长山周围,没有一个露出好脸,七嘴八舌地纷纷开口:

“老孙,真便宜你小子了!好技术员和工人,都送你们钌东去了!”

“羡慕啊!羡慕得我牙痒痒.....我们嘿省怎么就没出个苏铭这样的人才。”

“谁说不是呢,老孙....啥也被说了,你们必须得请客,不然老子绝对不能让你活着走出军工署!”

“没错!必须请客!”

“.......”

孙长山也是拿他们没办法,加之心里也确实高兴,连连应道:

“好好好!我请还不行吗!走走走,带你们下一回馆子。”

待六位省军工委主任离开之后,

赵立勤在办公室内,拿起纸笔,准备亲自向中央,给苏铭写表彰信。

其次....剩下的一半人手和设备缺口,他打算让帝都的首长们,从全国的军工厂抽调给苏铭......

苏铭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东北军工署从中央手中薅点羊毛,不过分吧?

洋洋洒洒写完信之后,他唤来秘书:

“小马,立刻将这封信.....两把制式步枪,覆铜钢子弹,FNND技术上报给帝都。”

“是!署长!”

办完这些事之后,

赵立勤亲自动身,前往了钌东省地方政府,扩地的事,还得跟地方官员沟通好。

..............................

两日后,

八二军工厂,

这几天,苏铭一直在忙98式火箭炮,67式轻重机枪,63式火箭炮的技术验证工作,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苏铭有信心将这三款武器全部都给造出来,

现在只需要等各大省把人手,设备,技术员,原材料给送过来,

自己就可以开工研制了......

考虑到八二厂扩充到3200人以后.....需要新建覆铜钢子弹生产线,两款49式步枪生产线,机床维修生产的生产线......

这些生产线,都需要人盯着。

自己一个人分身乏术,不可能一边研制新武器,一边盯着生产线,把所有的活都干了......

为了能让自己专心搞研发.....苏铭有心培养卫建国和赵学军两人,挑起生产线的大梁。

实际上,经过苏铭这段时间对他两人观察.....卫建国和赵学军虽然不是专业院校出身,

但两人非常机灵聪明,学什么东西都是一点就透,

最主要的是.....两人对苏铭的话,言听计从,坚决执行苏铭提出的生产标准和制度,从不马虎!

这一点非常重要!

办公室内,他将两人叫了过来:“大个,老赵!”

“从今天起,你们俩的任务要变一变了。”苏铭放下手中图纸,眼神锐利。

“子弹生产线,由大个你负责,不仅要保证咱们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更要吃透每一个环节!”

“从覆铜钢的锻造温度控制,冲压模具的精确度,到复装压机的调试,成品子弹的抽检标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参数,你都要给我烂熟于心!不能有半点含糊!”

卫建国用力点头,脸上没了平日的憨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责任感:

“厂长,俺…俺尽力!俺保证把这条生产线摸得透透的!”

苏铭点了点头,转向赵学军:

“老赵,你这边更关键,49式半自动和49式冲锋枪,这两把枪的结构,原理,每一个零部件的加工要求,装配流程,验收标准,特别是利用FNND铣床加工核心精密部件的诀窍,还有枪管镀铬的工艺要点....”

“这些,你都要掌握!不仅要会做,还要能讲清楚为什么这么做.....你是老军工了,打过仗,也明白一把好枪对战士意味着什么!”

赵学军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那条伤腿,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坚毅:

“厂长,您放心!枪就是咱战士的第二条命!这道理,俺懂!俺这条腿......就是吃了枪不好的亏!”

“俺就是不吃不睡,也一定把这两把枪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整明白喽!绝不让以后用咱枪的战士们,再因为家伙事儿不顶用,而吃亏......”

“好!”苏铭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要的就是你们这股劲儿,你们俩不仅要自己学精,更要准备好——当老师!”

“当......当老师?”

卫建国和赵学军同时愣住了,茫然地互相对看一眼。

“对!当老师!”苏铭肯定地重复道,

“用不了多久,嘿省军工厂,松省军工厂......东北各大军工厂的技术骨干,老师傅,熟练技术工人,就会成批地来到咱们八二厂!”

“到时候,你们俩,就是老师!大个,你负责讲子弹生产线,讲覆铜钢锻造!”

“老赵,你负责讲步枪制造,讲铣床的精密加工,你们要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解答他们的疑问。”

“要让咱们八二军工厂,以最快的时间步入正轨。”

轰.....!!!

我们两人?没上过学,半路出家的泥腿子?

去给那些大厂里正儿八经的工程师,技术骨干当老师?

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想都不敢想!

两人懵了!

彻底懵了!

“厂....厂长,俺连大学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咋.....咋能教人家大厂的专家?这.....这不是闹笑话吗?”

卫建国惶恐不已,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的:

赵学军也是满脸的难以置信,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他虽然当过兵,有股子硬气,但也清楚自己的斤两.....他懂的是战场上怎么用枪,怎么保养枪,靠的是经验,是手上功夫。

可要系统地讲原理,讲工艺,讲标准,还要面对那些大厂的技术骨干.....他心里也直打鼓。

苏铭看着他们震惊中带着畏缩的样子,鼓励道:

“你们两人还是可以的,天赋很高,学东西也快.....我不觉得你俩比那些大厂的技术员差!”

“再说了.....有我在,你俩怕啥!”

两人对视一眼,被苏铭当面夸赞,卫建国和赵学军的信心也提了上来,

赵学军看向卫建国:“大个,那咱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厂长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卫建国歪着头,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苏铭见状,直接拍板: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俩去忙吧。”

待两人离开之后,

苏铭又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图纸上,刚提起笔准备研究的时候,

门外,警卫员跑了进来,

“厂长!厂长!门口密密麻麻的全是兵,他们有个团长要见您!”

“团长?走,带我去看看。”

苏铭闻言一怔,跟着警卫员来到了厂门口,

定睛一瞧,浩浩荡荡的士兵们队伍排成了长队,连绵不绝,还有不少马车,牛车,好不壮观......

他们手中除了步枪之外,还带着铁锨铁锹工程类的器械装备.....

见苏铭出来了,为首的一位军人出前几步,敬个军礼:

“您好,您就是苏厂长吧?”

苏铭礼貌地回了军礼:“我是苏铭,您是?”

“苏厂长.....我是第12纵队36师105团团长李云捷,奉命来帮你们扩建工厂的。”

扩建工厂!

苏铭眼睛一亮:“我们扩地的请求,地方上已经批了吗?”

“是的!”李云捷点了点头,他从胸口掏出一份审批文件递给了苏铭:

“苏厂长,这是赵署长让我转交给您的批的文件....”

苏铭接过那份文件,翻看一看.....果然是批的文件,上面盖着地方政府的印章。

“太好了!没想到....审批的居然这么快!”

苏铭高兴不已.....他没想到,赵署长和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真快,这才两天,文件就审批完成了!

有了这份文件,八二军工厂的面积就能扩大六倍不止,最高可以容纳八千人同时工作......

“苏厂长!105加强团李云捷,率全团3521人向您报道,随时听候您的调遣!”

“咱们什么时候开工?”

李云捷再次立正,朝着苏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3521人的加强团!

给八二军工厂扩建!

乖乖!

这待遇也是没谁了!

看来.....首长们对‘新式武器’的迫切程度,比自己还着急。

“李团长,你们辛苦了!扩建规划的事,咱们进厂里说吧...”

“好!”

说着.....两人一同走入厂区内。

这两天,苏铭除了画图纸之外,就一直在构思厂区扩建的事,

子弹生产线,步枪生产线,机床维修车间,铣床模具生产线等等.....

合理规划好厂区安排,有利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他拿着规划图与李云捷详细讲解了自己的扩建思路.....

这个时代的厂区扩建,不像后世那么麻烦.....还得考虑地基,水电,燃气,消防等各种安全措施!

而现在.....

只要盖几个大型土坯厂房,工人住宿的土坯房.....然后围个城墙,厂区也就算扩建完成了!

总的来说,3512人的加强团,全部开动起来的话,

用不了几天.....八二军工厂就可以扩建完工。

..............................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31/239873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