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吃人都轮不到你
朝阳初升。
千斤闸升起时,令人发酸的咯吱声,惊醒了城门附近坊市的居民。
有胆大的百姓,爬上院墙,将脑袋探过坊市的高墙,偷偷朝外看。
一看之下,顿时愣住了。
只见数百名歙县守军,排成整齐的队列,正顺着城洞出城。
为首之人他认得,是西城营的都尉,与他还沾亲带故。
贼人败了?
那百姓先是一喜,可又觉得不对劲,若是败了,那昨夜在全城搜罗的贼人又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他有些迷糊了。
这年头的百姓是愚昧的,他们认知极其有限,接受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少。
铛铛铛!
恰在这时,一阵响亮急促的敲锣声传来。
这是里正的金锣。
坊市里的百姓,立刻就听出来了,虽心下恐惧,可还是习惯性的走出家门。
一坊之中,坊正最大,类似于后世的社区居委会主任,负责坊内的治安、卫生、税收等事务。
坊正之下,便是里正。
里正则负责更基层的管理,如户籍登记、邻里纠纷调解等,有时还需配合不良人缉拿盗贼和逃犯。
平日里,坊市之中百姓接触最多的,就是坊正与里正。
邻里纠纷、打架斗殴、缴税徭役都是找里正和坊正。
至于刺史、别驾、六曹参军这类官老爷,平素别说接触了,看都看不着一眼。
往日有甚么事情,里正就会敲响金锣,召集坊市里的百姓。
所以,听到敲锣声,百姓们几乎是习惯性的走出家门。
坊市很大,如长安城,共计一百零八坊,每一坊居住的百姓高达万人之众。歙县虽不比得长安那般雄伟,可作为一州郡城,也不算小,城内共计十八坊,每坊百姓约莫三千余。
三千余人的坊市,绝对不算小了。
须知丹徒镇内的居民,拢共也不过才一千余而已。
彼时手工业与商业并不发达,绝大多数百姓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所以大多都分布在城镇周边的村落之中,城内居民并没有那么多。
这一现象,直到宋时才得以改变。
宋时因大量土地被兼并,无数百姓失去土地,不过好在有发达的手工业、商业以及服务业托底,让失去土地的百姓得以涌入城镇,靠做工生活,从而导致城镇内人口数量激增。
以至于到了宋徽宗时期,汴京的人口突破一百八十万,成为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巨城!
而城内常住人口达到五十万的郡城,更是有七八个。
三千余人的坊市,自然无法将所有人都一同召集起来,只能一个街道一个街道的通知。
里正手持铜锣,身后跟着两名士兵,环顾一圈后,扯着嗓子说道:“各家各户都出来了吧,没来的,稍后邻里互相知会一声。如今咱们歙县,归汉军接管,汉军乃是仁义之师,不会干出烧杀劫掠这等恶事,因此大家不必惊慌。近期城内实行军管,粮食等一应物资统一分配,无要紧事不得出坊,酉时归家,坊门关闭!”
刘靖终归还是举了汉字大旗。
没法子,你说你是刘靖,谁他娘的知道你是谁。
不过你说自己是汉军,大伙儿瞬间就明白了。
两汉四百余年,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金刀之谶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都回去吧。”
里正摆摆手,又赶往下一处街道。
长期的基层管理,让坊市的百姓对里正和坊正极其信任,因而百姓们惊慌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城内十八个坊市之中不断上演。
此时此刻,刘靖真心感谢坊市制度,将城内百姓划分为一片片区域,利用坊市的高墙圈起一个个社区。
如此一来,只需控制坊正,便能用极少的兵力,掌控整座郡城。
坊门一关,安排十来名士兵把守,再派几支小队沿主干道巡逻,充当机动部队,任坊内百姓怎么折腾蹦跶都没用。
坊市制度创立之初,本意就是为了方便管理。
虽说如今坊市制度,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小摊小贩走出坊市,出现在大街小巷之中,但居所还是在坊市之中。
毕竟,隋唐的坊市制度实行了三百余年,百姓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改的。
坊市制度彻底崩溃,被遗弃,得是北宋时期的事情了。
城内迅速安定,刘靖便可以腾出手来,专心整编降兵。
兵少,是刘靖最大的弱点。
俘虏的降兵,共计一千二百余人,这些士兵可不是征兆的民夫,而是即战力,穿上铠甲,拿上刀枪便能上阵杀敌。
所以,刘靖又怎会放过。
将其中的伍长、什长、队正、百夫长、旅帅,大大小小的军官全部剔除后,剩余的底层士兵神色忐忑地被押解到牙城校场。
今日天气有些阴沉,凉风不断,似在酝酿一场春雨。
校场上的降兵们耷拉着脑袋,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
汪前混在人群中,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
身旁的同袍见了,低声问道:“你就不怕?”
汪前撇嘴道:“怕个鸟,又不会杀俺。要死也是旅帅、校尉死,跟咱们没关系。”
他倒是看的透彻。
自己一介大头兵,砍头也不可能砍到自己头上来。
同袍语气中透着惊惧:“保不齐吃人哩,俺听说北边就喜欢吃人。”
自打孙儒等人死后,南方这些年属于是恢复了一些道德。
杨行密、钟传、钱镠这三人多少还是产生了一些默契,互相之间点到为止。
吃人之事也有,可已经没有十几年前那般猖獗了。
但是北方,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说南方节度使与麾下军队勉强还算人类的话,那北方从上到下都是类人。
北边打了胜仗后,烹杀几十个俘虏分而食之,已经快成为习俗了。
每到粮草耗尽时,便开始吃菜人。
汪前嗤笑道:“拉倒吧,吃人都轮不到你,就算吃人,那也是紧着女儿小孩来,细皮嫩肉的滋味肯定好。你再瞧瞧你,一身味儿熏得老子都受不了,怎么下得了嘴?”
“倒也是。”
同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那把咱们弄过来,是要做甚?”
不待汪前回答,后方冒出一道声音:“估计是打算收编咱们。”
此话一出,立即引得周围守军们的赞同。
有人琢磨道:“也不知给不给军饷。”
对于在谁手下当差,他们并不在乎,压根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这年头,节度使打来打去,今天你占我一州,明日我夺你一城。
今天是吴国的兵,可能明天就得为越国效命,这世道乱的很。
他们在乎的,是给不给军饷。
“还军饷,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俺看这帮人长久不了,等刺史率大军赶回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夹着尾巴逃走。”
“那可说不准,他们人少归人少,可能打也是真能打……”
就在这时,一声大吼响起。
“噤声!”
所有降兵一个激灵,纷纷闭上嘴。
下一刻,一道高大英武的身影龙行虎步地走来,大步踏上高台。
看着这道身影,降兵们的脸色纷纷一变,原本还有恃无恐的汪前,眼中闪过一丝惊惧。
作为刘靖陌刀下的幸存者,他对刘靖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此刻只是远远看一眼,双腿就忍不住发颤。
似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实在刘靖昨夜杀的太狠,太残暴,一柄陌刀无一合之敌,一刀劈出,人甲皆碎。
一时间,偌大的校场鸦雀无声。
站在高台之上,刘靖环顾一圈,缓缓开口道:“我不管你们之前是哪里人,是谁麾下的兵,从今日开始,便是我刘靖的兵。军饷一个子儿都不会少了你们,军粮也管够,可若敢两面三刀,那就休要怪我大开杀戒。”
他的声音不大,可在寂静无声的校场上却传的很远。
语气中的冷冽与霸气,让降兵们心头发颤。
忠诚并不仅仅源自信任和崇拜,还来自于恐惧。
信任和崇拜需要时间,而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一群陌生人的忠诚,恐惧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恐惧诞生的忠诚,并不牢固。
所以,打一大棒,再给个甜枣,恩威并济,才是长久之道。
刘靖朗声道:“即刻起,所有人编入林字营。”
一千二百余人编入林字营,也就意味着,原本林字营中一大批士兵将会升官。
季仲从旅帅,升为都尉。
原本陈彦等几名百夫长,也升任校尉,此外还有一批战功出色的伍长、什长升任百夫长与旅帅。
要说整个军中最忙的,当属吴鹤年与施怀德两人。
作为典书记,他们不但要清点战损,还需统计军功,以及缴获的军械和钱粮,同时还得辅助刘靖管理郡城……
哪怕有三名佐属从旁协助,可依旧忙的脚不沾地。
从昨夜到现在,莫说睡觉了,吃口饭都得忙里抽闲。
刘靖一直在校场忙活到下午时分,才将一千二百余战俘彻底打散,编入林字营。
不过由于战俘人数远高于林字营的士兵,即便打乱之后,一队之中降兵依旧占大多数,而且免不了有相熟的降兵共处一什,因此刘靖故技重施,让战俘们自行推举出几十名伍长、什长,并采取连坐制,哪个士兵叛乱,连同伍长与什长在内的降兵,全部诛杀。
大棒打完,该给些甜头了。
眼见天色不早了,刘靖便让季仲安排他们去吃饭。
吃饱为止!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11/239894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