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 第200章 阿郎坏死了!

第200章 阿郎坏死了!


“司天台新建,只杜道长一人,恐怕忙不过来,若有好友可举荐一二。”这会儿的刘靖,也显露出真实的目的。

唐廷置历博士一人,天文博士二人,漏刻博士六人。

歙州一地的司天台虽用不着这么多人,可三五个还是需要的。

一人负责编纂历法,一至二人负责观测星象天气,两人负责日晷漏刻,校正时辰。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杜道长的道友,自然都不是泛泛之辈,里头保不齐就有某个‘化学家’。

这个年代,道士可谓是全能战士。

天文地理,化学物理,救病治人……就没有他们不会的。

光靠妙夙一个人,委实有些难为人家小姑娘了,刘靖也不忍心把担子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群策群力嘛,说不定某个道士炼丹时的意外发现,会让火药威力更上一层楼。

杜道长面色为难道:“并非贫道推辞,只是贫道那些道友,一个个都是闲云野鹤,一心只求大道……”

刘靖立即心领神会,伸出两根手指:“往后道长每月供奉,翻一倍!”

闻言,杜道长语气一变,正色道:“唔,贫道姑且一试!”

“你呀,这么些年了,还是这般颇复诙谐的性子。”胡三公哑然失笑。

杜道长自然不是嫌贫爱富的性子,若真如此,当初留在蜀中便是了,高官厚禄,甚至封爵,届时名利双收,岂不美哉。

一顿酒宴直喝到月上中天才结束,送走醉醺醺的众人后,刘靖回到后院,来到钱卿卿的小院。

崔蓉蓉如今身怀六甲,尽管十分想念她那如熟透蜜桃一般的身子,可却不敢去她那睡。

万一睡着了碰伤了胎儿,他后悔都来不及。

如今,连桃儿都由张嫂带着睡,就怕小丫头睡觉武,踢着崔蓉蓉的肚子。

推门进入屋子,惊醒了睡在外间的笙奴。

“阿郎,奴伺候你洗漱。”

只见昏黄的油灯下,笙奴揉着惺忪的睡眼,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里衣,下身是一件月白亵裤,勾勒出姣好的身材。

看不出来,这丫头还挺有料。

刘靖摆摆手:“不必,你且去睡。”

“哪有奴婢睡觉,让阿郎自个儿宽衣洗漱的道理。”

察觉到阿郎的目光,笙奴俏脸爬上一抹羞意,却并未有添衣的打算。

她们是陪嫁婢女,本就是阿郎的人。

洞房花烛那一夜,若非狸奴还小不懂事,她们本该在一旁伺候的,在郡主承欢不住之时,还需帮忙分担。

笙奴款步上前,抬起小手解开刘靖的腰带。

一股淡淡的少女清香,在鼻尖萦绕。

不同于钱卿卿的纯欲,笙奴是标准的鹅蛋脸,柳眉杏眼,用后世抖音上的话来说就是,长了张国泰民安的脸。

不属于特别出众,让人为之惊艳,但却很耐看。

唐时女子的里衣,是肚兜的前身,格外轻薄,尤其是夏季的里衣,几乎就是一层薄纱。

身前两点明月尖儿,可以清晰的看到。

刘靖今夜也喝了不少,虽说这会儿的果酒度数低,可架不住量多了,尤其回来这一段路,被晚风这么一激,此刻只觉脑子晕乎乎的。

看着看着,他忽地探出手,握住一团硕果。

嚯!

分量着实不轻呐,比钱卿卿雄伟多了。

想来这就是所谓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嘤咛~”

笙奴口中发出一声轻呼,身子一软,差点跌倒在地。

强行止住微微打颤的双腿,她继续手中的工作,将腰带解开后,挂在一旁的木架上,旋即又开始解袍衫的系带。

等到将圆领袍衫脱下,笙奴的鹅蛋脸已是彻底羞红,如同涂了一层胭脂,眼中弥漫着水雾,小嘴微张。

“时辰不早了,去睡吧。”

刘靖忽地收回手,拍了拍她的脑袋,狭促一笑。

说罢,大步朝着里间走去。

“阿郎呀。”

笙奴脚娇柔的语气中带着嗔怪,心头哭笑不得。

哪有这样的,撩拨完自己,结果拍拍屁股就走了。

刘靖倒是没想那么多,方才纯粹是本能,有一说一,换做任何一个正常男人,都会忍不住捏两把,试试手感。

反正是陪嫁婢女,又跑不了。

之所以没顺势吃了笙奴,主要是担心狸奴那丫头,咋咋呼呼地,又少不更事,到时候以为自己在打笙奴,跑来帮忙就搞笑了。

回到里屋房中,刘靖脱了靴子,躺在床榻上。

搂着钱卿卿柔嫩香软的身子,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他是睡了,可苦了外间的笙奴。

翻来覆去一直没法入睡,胸前一枚硕果酥酥麻麻的,一闭眼,满脑子都是阿郎那张英武俊美的脸庞。

阿郎坏死了!

……

笙奴到底还是有些气,一大早服侍刘靖穿衣的时候,眼中都还带着一丝幽怨。

见她神态稍显萎靡,显然没有休息好。

刘靖心下稍显愧疚,伸手在她小脸上捏了一把,轻笑道:“行了,改天找个狸奴不在的时候。”

笙奴俏脸一红,羞涩地垂下头。

穿上衣裳,刘靖便出门晨练去了。

一旁的狸奴看着羞涩的笙奴,傻乎乎地问道:“笙奴姐姐,阿郎跟你说甚么呢,为何要找我不在的时候?”

“吃你的卢橘去!”

笙奴又羞又气地白了她一眼。

狸奴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委屈道:“哼,不说就不说,凶甚么凶嘛。”

……

晨练结束,钱卿卿也已经起了。

“爹爹!”

来到前厅,一道小巧的身影便扑向他。

微微弯腰,一把将小桃儿抱在怀中,在她那白嫩如玉的脸颊上香了一口,刘靖问道:“桃儿昨晚睡的可好?”

“桃儿睡的可香了。”

小桃儿一脸认真的答道。

见刘靖目光看向自己,罗汉床上的崔蓉蓉含笑道:“刘靖不必担心,奴睡的也好。”

“见过姐姐。”

钱卿卿屈膝一礼。

崔蓉蓉故作不悦道:“都说了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钱卿卿笑道:“妹妹知姐姐的性子,但规矩总该要有的。”

来到罗汉床上坐下,很快丫鬟们便将早饭布置好。

早饭并没有多精致,红豆粥配上几碟小咸菜。

一连三碗粥下肚后,刘靖放下碗,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说道:“今日公务有些多,不能陪你们。”

钱卿卿柔声道:“夫君且忙大事,奴与姐姐自有事要办。”

初回郡城,刘靖要忙的事情有很多,钱卿卿与崔蓉蓉也不少。

两人需要重新布置各自的小院,熟悉府上的丫鬟仆役,另外清点安置嫁妆。

她二人的嫁妆可不少,钱卿卿足有十余车,而崔蓉蓉本身就有不少积蓄,来歙州前崔瞿又给了不少钱财,也有七八车之多。

光是清点这些嫁妆,都需要三五天。

唐时讲究厚嫁,女儿出嫁,嫁妆一定要丰厚,毕竟这关乎到女儿婚后能否得到夫家的尊重。

须知,嫁妆是女子的个人财产,也是女子在夫家的底气所在。

夫妻感情好,妻子自然可以把嫁妆给丈夫花。

可若是感情不好,丈夫一文钱都别想动。

唐律规定,夫妻和离后,妻子是可以带走嫁妆的。

这也是唐时女子家庭地位高的原因之一。

有钱腰杆子硬,古今男女,皆是如此。

“嗯。”

刘靖点点头,又与小桃儿亲昵一阵后,便出了大厅。

歙县郡的府衙,并未安置在牙城之内。

毕竟是一州之郡城,府衙官员众多,刺史、别驾、长史、司马、六曹官员……大大小小,零零总总加起来足有五六十人,外加办事的胥吏、三班衙役,人数有二百之众。

这么些人,都安置在牙城之中显然不合适。

虽说牙城之中也设有公廨,但多是刺史接见官员之所。

一般府衙距离牙城也不会太远,歙县郡城的府衙与牙城只隔着两条街,二三百步路。

出了牙城,刘靖跨上紫锥马,在一队玄山都牙兵的护卫下,前往府衙。

来到府衙,刘靖径直来到大堂后方的公舍。

点上小火炉,水刚沸,胡三公与杜道长便联袂而至。

“下官见过刺史。”

两人齐齐行礼。

“坐。”

刘靖招招手,拿起煮水的陶罐,冲泡了三杯热茶。

茶水氤氲着热气,升腾而起。

胡三公率先开口道:“启禀刺史,如今歙州已定,郡城是否解除军管?”

“可。”

刘靖点点头。

胡三公从袖兜中取出一本册子,递过去道:“这是下官近些时日计算的各郡县官员、佐属缺点,还请刺史过目。”

接过册子,刘靖大致翻看了几眼。

官员一共缺八十三人,佐属二百三十六人。

基本上可以用百废待兴来形容。

合上册子,刘靖问道:“科举之事操办的如何了?”

胡三公答道:“下官正在命幕客连夜赶工考卷,再有两三日,便可完成,届时可传檄各县。”

刘靖说道:“科举之事有劳胡别驾,本官不会插手,只一点要求。”

“还请刺史明言。”胡三公身子微微前倾。

“考卷糊名!”

刘靖缓缓吐出四个字。

唐初时的科举,是不糊名的,所以尽管李二凤本意想借科举打压世家,提拔寒门士子,可效果却并不如意。

不糊名,寒门想出头可太难了。

糊名法彻底推行,是在北宋初年。

所以说,科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点点完善,集合了数十代人的智慧。

胡三公与杜道长都是聪明人,很快便意识到考卷糊名的用意,纷纷作揖道:“刺史英明。”

“本官取材,只看才干,不看出身。糊名法,说来说去也不过是让考生们有个公平。”刘靖顿了顿,见胡三公并未碰茶盏,于是问道:“胡别驾可还有事禀报?”

“确有。”

胡三公沉吟道:“大狱之中,如今还关押着几十名杨吴官员,刺史打算如何处置?”

刘靖稍加思索后,问道:“这些官员之中,可有出身寒门,且是歙州本地,能力出众者?”

闻言,胡三公不由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见状,刘靖也不急,端起茶盏吹了吹,轻啜一口。

胡三公到底老了,记忆力大不如前,思考的时间要长一些。

片刻后,胡三公缓缓开口道:“下官辞官归乡也不过两三载,对郡城官员并不熟悉,符合刺史要求之人,倒是有一两个,能力确有,但品性如何,下官就不知了。”

到底是宦海沉浮数十载的官油子,一开口就给自己留足了后路。

举荐这种事儿,有时候不是好活儿。

尤其是为外人举荐,出了事要负连带责任的。

刘靖微微一笑:“无妨,胡别驾只管举荐。”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611/237942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