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联姻事定
得到了未来岳丈的认可,请期之后婚事便只剩下最后一步——亲迎。
定下婚期,意味着一个新的家庭即将诞生。
云宏逸也开始考虑更实际的问题。
“宿主,恭喜您即将告别单身狗生涯!”系统的声音响起,“不过,婚后你就是一家之主了,生了娃,户口落在哪儿?孩子的‘傅籍’(户籍登记)手续,您办了吗?这可是大事,没户口,以后上不了公学,分不了田,当不了官,那您的‘家族传承’计划,可就卡在起跑线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云宏逸这才意识到,他需要和自己所在里坊的直接管理者——乡啬夫,搞好关系。
乡啬夫,官职虽小,不过百石,却掌管着一地户籍、田亩、赋税,是帝国最基层的神经末梢,也是最不能得罪的地头蛇。
次日,云宏逸备上了一份薄礼——两匹蜀锦,一囊秦半两钱,亲自登门拜访了自己所在“城南里”的乡啬夫。
那啬夫姓王,是个四十出头、身材微胖的半大老头,一双小眼睛里透着精明。
见到云宏逸亲自登门,还带着礼物,他顿时笑成了一朵菊花。
“哎呀呀,这不是云药丞吗?真是稀客,稀客啊!”王啬夫热情地将他迎了进去。
“王啬夫客气了。”云宏逸落座后,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云某初至咸阳,蒙大王恩典,在此安家。如今已定下婚期,不日将迎娶南郡秦氏之女。日后,云某阖家之户籍傅籍之事,还要多多仰仗啬夫操持。”
王啬夫一听,立马心领神会。
他掂了掂手中的礼物,笑得更开心了:“好说,好说!云药丞青年才俊,如今又要在本里开枝散叶,此乃我城南里之幸事!日后但凡有事,药丞只管开口,下官必当尽心竭力!”
搞定了这位地头蛇,云宏逸才算真正放下心来。
数日后,良辰吉日被卜算出来,定在了一个月后。
当何媒婆将写着婚期的红帖送到云宏逸手中时,他站在自己那已经不再空荡的院落里,看着下人们为了筹备婚事而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他有了师长般的张景,有了过命交情的李虎、赵大喉,有了专业的同僚,有了未来的岳家,甚至还有了一个需要“打点”的基层小吏。
一张无形的关系网,正在以他为中心,在这座巨大的咸阳城里,悄然铺开。
而这一切,都将随着一个月后那场婚礼的到来,变得更加坚实、稳固。
筹备婚礼的这一个月,是云宏逸来到这个时代后,过得最像一个“正常人”的日子。
他不再是挣扎求生的刑徒,不再是神经紧绷的军医,也不再是初入官场、谨小慎微的药丞。
他是一个即将成家的男人。
李虎和赵大喉,但凡休沐,便会拉着他去咸阳的市集闲逛,美其名曰“置办家业”。
实际上,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在酒肆里吹牛,云宏逸在一旁无奈地付账。
秦家也遣了两位手脚麻利的仆妇过来,帮着打理府邸,添置器物。
空荡荡的院落,渐渐有了人间的烟火气。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夜深人静,当云宏逸独自一人坐在书案前,这种安稳,却催生出一种更深层次的焦虑。
他看着自己那双手。这双手,能接续断骨,能破解剧毒,能从阎王手里抢人。
但这一切,都源于他脑海中那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库。
这个知识库,是他最大的依仗,也是他最脆弱的命门。
他若一朝身死,无论是死于意外,还是死于朝堂倾轧,那所有关于细菌、消毒、解剖、药理的知识,都将随他一同,化为一捧黄土,烟消云散。
“宿主,您终于开始思考您的遗产问题了。”系统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没错,您就是个移动的、一次性的U盘。没有云备份,没有数据恢复。一旦宕机,所有资料永久丢失。”
“我需要把它写下来。”云宏逸喃喃自语。
“哦豁?您是想挑战一下秦法的底线,还是想提前体验一下‘焚书坑儒’的VIP待遇?”系统毫不留情地泼冷水,“您信不信,您那本划时代的《基础外科学与微生物入门》,前脚刚写完,后脚就会被当成妖书,连人带书一起,在咸阳的街市上烧成灰。”
云宏逸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在这个“天命神授”、“巫医同源”的时代,他那些超前的知识,一旦公之于众,不会被当成科学,只会被视为异端邪说。
轻则身败名裂,重则招来杀身之祸。
李斯那样的法家酷吏,绝不会容忍任何不受控制的思想存在。
不能写书。
那该怎么办?
他看着桌上那些从太医署带回来的竹简,目光在那些古朴的秦篆上缓缓移动。
忽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对啊……他为什么要“写书”?
这个时代的知识,尤其是那些秘而不传的技艺,主流的传承方式,根本就不是著书立说,而是……口传心授的“诀”。
将复杂的理论,简化为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口诀,由师父传给弟子,代代相传。
外人即便听到一两句,也只会觉得云之雾里,不明所以。
“有点意思。”云宏逸的眼睛亮了起来。
“宿主,您的思路打开了。”系统称赞道,“知识胶囊化、碎片化、口诀化,确实是古代加密传承的好办法。比如,‘术前洗手歌’:‘举手过肩,水洗腕,七步揉搓,似等闲’。怎么样,是不是很有仪式感?”
云宏逸没有理会它,他的思路在飞速地延展。
光有口诀还不够,人的记忆终究是会出错的。
还需要文字记录作为备份。
但用秦国官方推行的小篆来记录这些“秘密”,无异于将藏宝图画在大路边的墙上。
必须用一种更隐蔽的文字。
他想到了秦乐瑶。
那个在灞桥边,低头抚弄柳枝的清丽女子。
太医令张景曾说过,她识得一手楚地的小篆。
楚文!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3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