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废立之谋
霍光书房内,霍光伸出一根手指,缓缓地、有节奏地敲击着面前冰冷的漆案。
“笃……笃……笃……”
每一次敲击,都像一柄重锤砸在田延年和张安世的心上。
从长公主府回来后,他们便一直待在这书房之中,不曾外出。
因为他们都明白,田延年提出的不是一次寻常的廷议,也不是一场激烈的朝争,而是一场以臣子之身废黜天子的宫廷政变。
自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君臣之纲常已深入人心。
行此事,一旦有任何差池,他们这几家连同麾下数千门生故吏,都将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此事非儿戏。”许久,霍光终于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这不是在长公主府上发几句牢骚话。一旦动手,便再无回头路。”
他抬起眼,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依次扫过二人:“兵谏,还是矫诏?”
张安世立刻向前一步,沉声道:“大将军放心。未央宫卫尉、长乐宫卫尉,皆是听命于我车骑将军府之人。长安九门亦在长水、宣曲八校尉掌控之下。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一个时辰之内便可封锁宫城、禁绝内外。届时,昌邑王……便是有三头六臂,也只是我等俎上之鱼肉。”
田延年则从另一个方向补充:“兵者,凶器也,非万不得已不可用。当效仿伊尹放太甲于桐宫,而非周召共和。我等当先拟好废立诏书,由长公主殿下出面,请出上官太后,以太后之名斥其失德、宣其罪状,令其退位。如此,方为名正言顺,可安天下臣民之心。”
一武一文,一张一弛。
霍光集团强大的执行力,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霍光缓缓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们的计划。
但他紧接着又抛出了一个更致命、也更核心的问题:
“废了刘贺,谁来继位?”
房间内的空气,再一次凝固了。
张安世和田延年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棘手。
“广陵王刘胥?”张安世试探性地问道,“他是先帝之子,论辈分,在昌邑王之上。”
“不可。”霍光断然否决,“刘胥为人僄轻悍勇、素有野心,先帝在时便屡屡行巫蛊之事,劣迹斑斑。我等今日废一个荒唐之君,明日再迎立一个虎狼之主,岂非自寻死路?”
田延年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广陵王在封地经营多年,羽翼已丰,绝非善类。若他即位,我等今日废立之功,明日便可能成为催命之符。”
一时间,书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们需要一个新君。
这个新君必须满足几个近乎苛刻的条件:
第一,血统必须纯正。最好是孝武皇帝的直系后裔,如此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第二,根基必须浅薄。绝不能像广陵王那样有自己的封国与势力。一个无兵、无权、无钱的新君,才能完全依附于他们,才能“温顺可控”。
第三,德行必须无亏。最好是在民间素有贤名,能够与荒淫无道的刘贺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彰显他们此次废立之举的“正义性”与“必要性”。
可是,放眼整个刘氏宗亲,这样的人哪里去找?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
“大将军,长公主殿下深夜到访。”
霍光眼中精光一闪,与张安世二人交换了一个眼色。
“快请。”
“大将军,”她一进门便开门见山,“再任由那孽障胡闹下去,我刘氏的江山就要完了!你……可有决断了?”
霍光亲自为她奉上一杯热茶,示意她坐下,缓缓道:“殿下放心,社稷为重,我等臣子万死不辞。只是……”他话锋一转,将方才的难题抛了出来,“只是废立之后,国不可一日无主。这新君的人选,实在是……让人难以定夺。”
长公主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一张年轻而沉稳的脸——刘病已。
自从刘贺入京以来的这一连串荒唐事,让她这个当初的力主者颜面尽失,甚至隐隐感觉到了霍光集团内部对她的不满。
她迫切地需要一个机会来挽回自己的声誉,更要重新巩固自己在这权力核心中的地位。
而刘病已,就是她最好的机会。
她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召见刘病已时,那个年轻人虽然衣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的气度却远非市井小民可比。
他言谈谦卑、思路清晰,对自己那悲惨的身世既不自怨自艾,也不卑不亢。
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这位长公主表现出了足够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依赖——这种“依赖”,是她从未在霍光身上感受到的。
扶持这样一个与自己关系亲近又“听话”的新君,不仅能拨乱反正,更能成为自己日后制衡霍光、甚至逐渐夺回属于刘氏权力的重要棋子。
想到此处,长公主放下茶杯,看着霍光,神情无比郑重地开口了:
“大将军,我……倒是有一个人选。”
霍光与张安世等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
“殿下请讲。”
“卫太子之孙,刘病已。”长公主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个名字一出口,整个书房的空气仿佛在瞬间被抽空了。
卫太子!
巫蛊之祸!
这几个字,是笼罩在霍光这一代人心头最沉重的政治阴影,那是足以让整个长安城血流成河的禁忌!
张安世第一个提出反对:“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刘病已乃罪人之后,身份太过敏感。若立他为君,恐朝中非议四起,反而不稳。”
田延年也附和道:“张将军所言甚是。巫蛊之祸牵连甚广,当年诸多旧臣如今尚在朝中。若要翻案,恐怕会引起新一轮的党争。”
他们的顾虑无比现实。
长公主却摇了摇头。
她的思路在这些日子的深思熟虑之下,已经变得异常清晰:
“诸位所虑,我岂能不知?”她环视众人,从容不迫地说道,“然,正因如此,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一,论血统,他是孝武皇帝的嫡亲曾孙,乃是先帝的亲侄孙。这血脉,比昌邑王只近不远。”
“其二,论根基,他自幼寄于掖庭、长于市井,身边无一兵一卒、无一门生故吏。他若登基,所能依靠的,除了大将军与诸位,便是我这个引荐他的姑祖母了。此为‘可控’。”
“其三,论德行,先帝崩前曾召见过他。我后来又听云毅那孩子说起,此子虽身世坎坷,却仁厚爱人,在民间素有贤名。废无道之主、立有德之君,此乃‘正义’。”
她顿了顿,抛出了最关键、也最能打动霍光的一点:
“至于诸位所担心的‘巫蛊之祸’……这恰恰是他最大的‘把柄’,也是我等最大的‘保障’!”她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锐利,“一个有着如此沉重身世枷锁的君主,他绝不敢轻易逾越雷池,更不敢对我等功臣行那鸟尽弓藏之事!因为他会永远记得,他这皇位,是我等冒着不测之祸从泥潭之中亲手为他捧上来的!他对我等,只会心存感激,而不敢有半分怨怼!”
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霍光等人心中的迷雾!
是啊!
一个完美无瑕的圣君固然可敬,但未必可控。
而一个有着巨大历史污点和身份短板的君主,反而会因为心虚和依赖而变得更加“听话”。
他的“罪人之后”的身份,非但不是阻碍,反而是套在他脖子上最牢固的缰绳!
长公主见他们意动,又加了一把火:“况且,立他为君也能向天下彰显大将军与我等的仁德宽厚——连罪人之孙都能不计前嫌委以大任,天下士人谁不感念我等胸襟?”
霍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迸发出了炙热的光芒。
他看着长公主,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这位平日里只知享乐的皇姐。他没想到,她竟能将这其中的利害看得如此通透。
他依旧没有立刻拍板,沉吟了许久。
“此事事关重大,老夫需要再亲自确认一番。”
他站起身,对着门外沉声吩咐道:
“来人,传光禄大夫丙吉。”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2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