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秦朝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182章 理念之争

第182章 理念之争


丞相令,如同一把烧得通红的烙铁,狠狠地印在了大汉帝国的肌体之上。

所到之处,哀鸿遍野。

这哀鸿,并非来自底层的百姓。

恰恰相反,当他们看到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豪强地主,被官兵查封田产、哭天抢地之时,他们只会拍手称快。

真正的哀鸿,来自于那些千百年来都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豪强与勋贵。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那位以“仁德”著称的新君手中那把看不见的刀,究竟有多么的锋利。

而握着这把刀的人,正是当朝丞相,云梦侯云毅。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对云毅的评价,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两极分化:在市井之间、在田埂之上,他被百姓们传颂为能与伊伊周公比肩的“在世神人”;而在那些高门大院之内、在那些诗书传家的士族口中,他则成了一个比霍光还要可怕的“独夫国贼”。

太子太傅萧望之,最近很忧虑。

他作为当今天下儒林的领袖,名望无人能及。

他一生都以辅佐君王行“王道”、施“仁政”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他看着云毅这一系列铁腕手段,内心充满了深深的不安。

他不反对抑制兼并,但他反对用这种近乎于“抢劫”的方式去抑制。

他更反对的是,云毅绕过君主,以“丞相令”的形式独揽大权、发号施令。

在他看来,这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君臣之礼,动摇了国之纲常。

长此以往,这位权势日盛的丞相,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霍光?甚至是比霍光更可怕的存在?

这个念头,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里,让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这一日休沐,萧望之联合了几位在朝中同样德高望重的老儒臣,备上一份简单的拜帖,亲自前往了丞相府。

他,不为弹劾,他只想以一个长者的身份、一个儒家同道的身份,去劝一劝那个已经在“霸道”之路上越走越远的年轻人。

丞相府的门房在接到拜帖之后,不敢怠慢,立刻入内通报。

片刻之后,云毅竟亲自迎了出来。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谦逊的笑容,仿佛完全不知道眼前这几位老者此番前来的真正用意。

“萧太傅,几位大人,大驾光临,晚生有失远迎。”他对着萧望之等人,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之礼。

“云丞相客气了。”萧望之看着他,神情复杂无比。

云毅将他们请入了府中的正堂,命人奉上了最好的清茶。

双方寒暄了几句,最终,还是萧望之先开了口。

“云丞相,”他放下茶杯,看着云毅,眼中满是真诚的忧虑,“老夫今日冒昧前来,是有一言,不吐不快。”

“萧太傅但讲无妨。”云毅微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丞相大才,老夫素来钦佩。”萧望之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然,丞相近来所行之政,是否有操之过急、失之于酷烈之嫌?”

“哦?”云毅看着他,不动声色,“不知太傅所指何事?”

“便是那道‘丞相令’。”萧望之直言不讳,“丞相总领百官,辅佐陛下,此乃分内之事。然,绕过尚书,自下政令,此举恐有违君臣之礼!长此以往,天下只知有丞相,而不知有陛下。此,非国之福啊!”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沉重:“至于那清查田亩、强制收回之法,更是与强取豪夺无异!虽能解一时之急,但亦会使得功臣寒心、豪族离德!此乃霸道之术,非圣人之王道也!”

他说完,他身后的几位老儒臣亦是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丞相!治国当以‘德教’为本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还望丞相三思!”

云毅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他们都说完了,他才缓缓地开口。

“多谢几位大人教诲。”他先是对着他们躬身一揖,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晚生也想请教萧太傅一个问题:为何自孝武皇帝以来,这天下会愈发的土地兼并,流民四起?”

萧望之闻言,沉吟片刻,回答道:“此乃人心不古,贪欲横流所致也。当加强教化,以正人心。”

“说得好。”云毅点了点头,“那晚生再请教太傅:那安邑卫氏,在河东横行百年,其家族子弟,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哪一个不知圣人之言?可为何,他们依旧要去侵占民田,草菅人命?为何太傅口中的‘德教’,对他们没有丝毫的作用?”

这一问,让萧望之顿时哑口无言。

云毅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

他站起身,从书案上拿起几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

“太傅请看。”他拿起第一份,“此乃我大司农署去年全国赋税之总账。其中,田税占不足三成,而盐铁、商税占七成有余。此说明,我大汉之财政,早已不再仅仅依靠土地。”

他又拿起另一份:“此乃各地巡查御史呈上来的密报。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在推行‘抑兼并’令之后,全国各地有多少无地、少地之农户重新分得了田地,又有多少流民因此而还乡。此说明,此政是在救民,而非害民。”

他最后拿起一份:“此乃雁门关守将急报。匈奴虽已称臣,然其内部仍有不稳之兆;西羌亦是蠢蠢欲动。我大汉虽处盛世,然边患从未断绝。”

他将这三份代表着“财政”、“民生”与“军国”的文书,一一摆在了萧望之的面前。

“太傅,”他看着脸色已经开始变得有些难看的萧望之,声音平静,却又充满了力量,“您与我谈‘王道’,我与您谈的,却是这实实在在的天下。”

“一个国库空虚、连军饷都发不出的国家,如何行王道?”

“一个流民遍地、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又与谁行王道?”

“一个外敌环伺、虎狼就在门外的国家,若只知空谈仁义,那与坐以待毙又有何异?!”

“萧太傅,”云毅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您读的是圣人的书,看到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而我——”

“我看到的,是这充满了刀光剑影、充满了利益纠葛的,真实的人间。”

“我也想行王道。但是我知道,在行王道之前,我们必须先用霸道,去披荆斩棘,去扫清所有阻碍我们前行的障碍!”

“这,便是我与太傅最大的不同。”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萧望之。

萧望之怔怔地看着他,看着那双平静、却又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的眼睛。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所有的圣人之言、所有的经典大道,在眼前这个年轻人所摆出的那血淋淋的现实面前,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许久,许久,他才缓缓地站起身,对着云毅深深一揖:

“丞相……高见。”

“老夫……受教了。”

说完,他便带着他身后那几个同样失魂落魄的儒臣,转身离去。

他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的萧索。

云毅看着他们离去,没有说话。他知道,他与他们理念完全不合。

今日虽不欢而散,但日后,他们必然还会在朝堂之上再次相遇。

而下一次,恐怕便再无今日这般心平气和的“论道”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99/239891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