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被知青除名,我直接落户靠山屯 > 第286章 牵线搭桥借农机

第286章 牵线搭桥借农机


“这还不是为了招待工作组那些人。

我平时哪舍得吸这样的烟?”赵队长有些心疼的说道。

华子,赵队长不是吸不起,而是没有甲级烟票。

要先去黑市买了甲级烟票,然后再去供销社买华子。

一包就要七毛五。

要是他自己吸,倒也不至于心疼。

关键是加上工作组的人,一天就要四五盒华子。

这谁受得了?

不怪赵队长说的这个,就忍不住心疼。

“不说这个。

红旗,这件事真的你出马才行。

现在宅基地已经画好,接下来需要推土机,把宅基地推平。

林场那边的推土机过不来,只能找十八连借推土机。”赵队长一口气,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

生怕张红旗拒绝,赵队长又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出租借费,驾驶员补助,提供柴油。”

“你准备借几台推土机,借多长时间?”这一次张红旗没有装傻,直接开口问道。

“能借几辆就借几辆,能借多长时间,就借多长时间。”赵队长豪放的说道。

“赵队长,咱们靠山屯有那么多钱?”张红旗惊讶的问道。

“咱们没有,林场有啊!

这次搬迁金河岭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林场承担。

自然也包括推平宅基地,以及新开垦耕地的费用。

毕竟,因为金河岭的人搬迁过来,我们才需要增加耕地。”赵队长摊摊手说道。

张红旗这才明白,赵队长为什么这么大方。

这里面肯定夹带了不少私货。

比如借机多推平一些宅基地,安置原靠山屯的人,分家所需要的宅基地。

又比如多开垦一些耕地。

谁会嫌耕地多。

用推土机开垦耕地,不要太方便。

直接用推土机,把荒地上的杂草和灌木推掉。

后面再翻地,就会简单很多。

“那要不要再借几辆拖拉机旋耕犁翻地?”张红旗笑着问道。

“如果能借到旋耕犁,那就更好了!”赵队长哈哈笑着说道。

“那行,明天我跟着你去一趟十八连。

到时候,你直接找陈连长谈就行。”张红旗爽快的说道。

张红旗之所以答应的这么干脆。

那是因为,十八连现在还真用不到农业机械。

闲着也是闲着,借给靠山屯还能赚点外快。

他从中牵个线而已,很简单。

“啊!

还要我去啊?”赵队长惊讶道。

“那还用说,你不去,我自己去算怎么回事?”张红旗理所当然的说道:“到时候,我帮你敲敲边鼓。

然后你去和陈连长谈。

当初他也答应过你,等春天的时候,借农业机械。”

“也行,那咱们明天一早去。”赵队长只得点头道。

又聊了几句,把赵队长打发走。

张红旗和二丫三人打了个招呼,离开卫生室。

回到北山坡,张红旗拿出石匠工具,开始制作石砖。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住上石屋的梦想,张红旗不得不加快了制作石砖的速度。

没有再像以前制作的那么精细。

反正,只要石砖只要能够使用就行。

他制作的石砖,只要几块砖能够锁在一起就行。

甚至,不雕刻凹槽,凸齿也一样能够使用。

张红旗只是没有那么多水泥,准备干砌石屋,才会选择雕刻凹槽和凸齿。

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

一直忙活到天完全黑下来,张红旗才收起工具。

回到院里,把工具放好,张红旗才又开始做饭。

今天晚上,白洁和胡美丽都没来。

白洁要留在大队部,招待还没离开的工作组。

胡美丽则要留在家里,照看孩子们。

两人分工挺好,就是苦了张红旗,要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

一个人睡觉,划掉。

这个不重要。

转眼第二天,张红旗正在给孩子们上早课,赵队长就带着马爬来到靠山屯小学。

等着张红旗。

上完课后,张红旗交代了几句,坐上马爬犁。

赶车的不是王老牛,而是廖队长。

王老牛最近又去林场那边拉套子了。

拉套子可不是拉帮套。

根本不是一回事。

因为,伐木组工作的地方,都在比较偏僻的深山老林。

小铁路通不过去。

所以,只能用马,或者骡子把木头拖回堆场。

这种拖拽,连马车都用不上,只是用绳子加套索。

所以叫拉套子。

拉回堆场后,再通过小铁路,运到山下的货场。

拉套子虽然辛苦点,但是赚的多。

这个是计件工资,根据拉的木头多少,来计算工资的。

除了计件工资之外,还有一个收入。

那就是,采伐林木的地方都在深山老林,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珍贵的药材。

比如人参,灵芝之类的。

当然了,这个还是看运气。

不过,  一点不妨碍,大家趋之若鹜。

去碰这个运气。

路上,张红旗和赵队长裹着大衣,缩在马爬犁上,吸着烟,聊着天。

“金河岭怎么就答应搬迁了?

我记得以前,公社也答应帮他们建房子吧?”闲着无聊,张红旗好奇心打听八卦。

“还不是去年狼群闹的。

金河岭死了好几个。”赵队长道。

“那不对啊。

白狼带领的狼群,不是已经被打散了,驱赶到老毛子那边?”张红旗疑惑道。

“又回来了,虽然没有下山。

但是,山里闹腾的挺厉害。

金河岭虽然没有再死人。

但是,牛马羊死了很多。

金河岭因为是自然村,公社那边也没有什么扶持和救助。

所有损失,只能金河岭自己扛。

这个时候,林场和公社的人,过去游说。

又同意免费帮他们建新房子。

条件就是搬迁到靠山屯来。

他们自然会答应。”赵队长解释道。

这里的自然村和后世的自然村不一样。

这里的自然村属于那种不肯加入合作社的自然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村落。

他们甚至连公粮都不交。

都躲在深山老林或者偏僻的地方。

六七十年代,公社,县里曾经多次组织民兵、宣传干事组成工作组,去抓这些自然人。

口号自然是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回归社会主义的怀抱。

这是当时geweihui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毕竟,也只有geweihui才会对这种生孩子没屁眼的事情上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45/238866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