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为奴为婢
“自我赵桓之后,大宋世代称臣,世世代代供奉贡银,朝贺称臣,永不反叛。”
“我赵桓愿为皇上之义子,以子事父,感金国不杀之恩,愿为金人立石为誓,铭志太庙,传之万世!”
这话一出,牢中寂静得能听见风声。
宗翰看着赵桓,眼中精光一闪——
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你要乱宋,得有个身份站得住脚。
赵构要正统,赵恒要民心,而赵桓,只要脸皮够厚,就能自称天子归来。
现在——赵桓愿意认贼作父,这牌子就成了。
“你可真是……狗中翘楚。”宗翰笑了,笑得干脆。
“不过我喜欢。”
“认我朝做父,是你聪明;说世代称臣,是你老实;要立石为誓,是你知自己无退路。”
赵桓神情平静:“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宗翰点头,忽然转身,敲了敲门:“来人。”
外头门哐地一声被推开,几名金兵快步进来。
宗翰道:“带他出去,换身像样的衣裳,再沐浴净身——三日后,赵桓要归宋之仪返南。路上不许有半点差池,谁敢泄密,杀。”
“是!”
赵桓站在牢房中央,整个人似还没回过神来。
他仿佛在等某个梦醒的瞬间,直到宗翰回头又看了他一眼,声音低沉:
“赵桓,机会我给你了。”
宗翰这话说完,牢中一片寂静。
赵桓愣了好几息,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威胁,不是试探,而是——真的要放他出去了。
他僵了半晌,忽地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几乎是嘶哑地从喉咙里挤出来:
“赵桓……谢大金皇恩!谢大帅成全之义!”
他这一跪,地上尘土飞扬,双手狠狠按在地砖上,骨节白得发紫,却没半点犹豫。
“我这一条命,是金国给的!”
“能活着出去,是大帅高抬贵手!赵桓此生,愿为金之藩,世代称子!”
宗翰看着眼前这一幕,神色不动,却也暗暗点头。
人能屈能伸,不丢人。丢人的是死撑着脸面,什么都没捞着。
眼前这赵桓,算不得贤君,可当个搅局的钉子——足够了。
他转过身,语气缓了几分:“起来吧。你既说愿为义子,称臣称子——那这事,咱们就算是谈成了。”
赵桓连连叩头:“谢大帅!谢金皇!”
“从今日起,我赵桓愿立誓为子,归国之后必传此旨于中原,立于宗庙,不敢有违。”
宗翰点点头,面色终于缓和几分,却仍不忘一掌拍在门框上,声音一沉:
“不过赵桓,你给我听清楚了。”
“你现在说得挺好,回了临安之后,要是你坐稳了皇位、忘了你今日说的话、敢在我金人面前耍滑头——”
“我会让你回得去,但回不来。”
“到时候,你坐的不是龙椅,是棺材。”
赵桓身子一震,立刻伏地高声道:“不敢!不敢!赵桓若有违誓,天打雷劈,万箭穿心!”
宗翰看着他叩头,听着那声声誓言磕得铁血铿锵,终于点了点头:
“行,你这个姿态……我收下了。”
他转身对身后金兵喝道:“传我军令,五百轻骑即刻整备,换上宋式衣甲,由副将乌珠亲自领队,护赵桓启程南下。”
“沿途不准停留,不准通传消息,抵淮西后,再递文至临安——”
“就说,大金顺天而行,还其君父于宋,以成太上皇南归之礼。”
“礼数全备,威仪不缺——让赵恒、赵构自己去吵吧。”
金兵高声应诺:“是!”
赵桓还跪着,满脸激动,嘴唇都在哆嗦。他多少天没听过“回南”这俩字了?
这几个月以来,他吃的是猪食,住的是冷牢,做梦都在梦见江南的春风、宫里的桂香……如今竟真能重回临安?
“我、我能带人吗?”他小心翼翼地问。
宗翰瞥了他一眼:“能带,但不能多。三人以内,必须都是奴仆旧臣,不得带亲军亲信。你是回去还宗,不是回去打仗的。”
赵桓连连点头:“不多不多,能带就行。”
宗翰道:“你现在身份是皇帝,但权不在你。南朝怎么接你,怎么立你——看他们。但你记住,咱们金国给你铺的这条路,是拿刀架在脖子上铺出来的。”
“你能不能走得稳,是你自己争。”
赵桓低头,深深鞠躬,声音微颤:“赵桓……铭刻五内,不敢有忘。”
宗翰冷哼一声,甩袖而去。走到门前,又忽地顿住脚步,回头扫了赵桓一眼:
“你这一去,可是大事一桩。”
宗翰话音未落,赵桓再次俯身行礼,双手贴地,语气坚定:“赵桓谨记在心。”
宗翰没有回头,摆摆手,大步离去。
……
三日后,五国城南门缓缓开启。
一队轻骑自金国行军大营中悄然出发,旌旗未展,甲胄未明,除了一辆装饰简朴但极其扎实的车辇之外,再无显眼之物。护送队伍约五百人,全披宋式软甲、戴帷帽,坐骑用南马伪装,步步缄默。
马车中,赵桓换了一身绛紫朝服,神情清冷,像是故地重游的幽灵。
副将乌珠策马而行,紧随车旁。他目光警惕,隔三息就环顾一圈四野,显然并不打算让这趟“送还太上皇”的活计出半分纰漏。
“殿下可安?”他低声问。
赵桓掀起车帘一角,看了他一眼,神色淡淡:“无妨。”
“你们金人待我虽非上宾,但此番倒是给了足面子。”
“我若真能重登临安——这份情,我记得。”
乌珠微微点头,不置可否:“只愿你记得今日誓言。”
赵桓不再言语,放下帘子,闭目养神。
队伍日行夜宿,踏着隐秘军道,一路南行。
第七日傍晚,过涡阳荒岭。
天色灰沉,寒风穿林,黄昏如血。
“此地不宜久留。”前哨骑兵来报,“前方三十里,是废旧驿站,可驻马歇脚。”
乌珠点头:“即刻前进,勿生枝节。”
车队再度上路。
谁都没有注意到,在三里之外,一道暗哨正迅速点火传信,一串微弱火光在山脊间接连点亮,旋即熄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
日落西山,车队穿过一片荒林,前方是一道浅谷,谷中草丛起伏,黄沙遍地,破败的驿站残垣断壁隐在远处。
乌珠一声令下:“停步!斥候巡边,五骑一队,分四个方向。”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30/240288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