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送客
李纲手指在书案上轻轻叩了两下。
他向来不喜虚头巴脑的应酬,但今天这位秦大人主动登门,倒是让他有点好奇。
一个在人前不动声色,背地里满口殿下不离口的家伙,此时此刻,不是跑去给赵构递茶送水,反倒跑来找自己?
他倒要看看,这秦桧是来唱哪一出。
“请他进来。”
没多久,秦桧缓步入厅,一身灰布长衫、腰间无饰,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既不过分谄媚,也不失分寸。
“李相。”他拱手施礼,声音温文儒雅,“多年仰慕,今日得见,秦某三生有幸。”
李纲没起身,只点了点头,淡淡道:“请坐。”
秦桧落座后,神情从容,略带一分文人的清谈气,言语间先是几句李相治政有方,威望素著,北地百姓感念旧恩的恭维,然后话头一转,说起自己少年读书时,便将李相视作政坛楷模。
李纲面无表情,听得冷淡,等他讲完这套听了二十年的景仰话,才抬起眼皮看他一眼,语气不疾不徐:“秦大人大老远跑来我府上,若只是为了这些听上去顺耳的话,不免太劳驾了些。”
秦桧闻言一笑,倒没有半点尴尬,反而顺势一拱手:“李相果然爽利,秦某也不藏着掖着。”
“今日来,的确没带任务,也没什么密旨,单纯就是想拜会一位晚辈心里敬仰的大人。”
“我刚到临安,许多事不明白,殿下在我启程前,还特地嘱咐过,说若能面见李相,务必虚心请教,多听少言。”
李纲眉头动了动,嗤笑了一声:“赵构倒是看得起我。”
秦桧笑着摇了摇头,语气温和里透着几分刻意压低的诚恳:“李相这话说轻了。殿下对李相,不只是敬重而已。”
“他曾在我面前说过,若是有朝一日他能……咳,若是他真是皇帝,定然要请李相出山,授以全权,让您不必再与庸人争高下,专心为国掌舵,这朝堂上下,也许早就是另一番气象了。”
话音一落,屋里气压倏然沉了三分。
李纲脸上的笑意彻底收了下去,手指从茶盏上缓缓收回,语气比屋外春风还冷三分:“……他说什么?”
秦桧察觉不妙,话锋一顿,刚要补一句什么不过是私语,李纲已冷声接上:“若是他是皇帝?”
那一字一句,咬得极紧。
“赵构乃宗室藩王,朝廷所封殿下,既未被召还,又不归正统,尚敢在私下妄言称帝?”李纲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你作为随侍近人,也敢堂而皇之地将此等话当作看重送来?”
秦桧面色微变,赶紧作揖:“李相息怒,殿下绝无不敬之心,这话也非妄言称帝,不过是……不过是一句……感慨。是敬重李相的才干,非是谋位之意,秦某失言,罪该万死。”
李纲冷冷盯着他半晌,眼中并无丝毫缓和之意。
“感慨?”他声音低沉,“秦大人,我从军从政三十年,见得多了,最初的谋逆,全是从一句感慨起的。”
“你赵构不回京、不听调,金人南窥之际,自己在湖上圈田收人、讲学布书,旁人看不清,我李纲能看不明白?今日你说他敬重,明日他是不是还得再感慨一次,说要是我登基,大宋早就打到燕山脚下了?”
秦桧拱手,连连低声:“李相误会,殿下从未有僭越之意,绝非……”
“够了。”李纲手一挥,语气已带了压,“你们那套花言巧语,留着糊弄旁人去吧。赵构是宗室不是野狐,他若真还有一点骨血忠诚,就该回京面圣,而不是派你来朝中递口风、探人心。”
“你以为你来讲几句若我是皇帝的梦话,我李纲就会动心?你太小看我,也太小看这个天下了。”
秦桧见李纲彻底动了怒,心中暗叫不好,忙站起身,一边作揖,一边硬着头皮圆场:“是秦某唐突,是殿下一时失言,李相若觉不妥,秦某这就……”
“送客!”李纲冷冷吐出两个字。
秦桧一愣,刚要再说几句,李纲已不耐烦地开口:“门口人呢?送秦大人出门。”
一名老仆应声而入,低眉顺眼,却步伐果断地向厅外一请:“秦大人,请。”
秦桧站着不动了半息,最后也只能苦笑着拱拱手:“叨扰了,秦某……告辞。”
他走后,厅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李纲望着门外,目光沉冷许久才缓缓移回。屋内残茶尚温,空气中还残留着秦桧那股虚伪温顺的文士气,像风里飘的一缕旧灰,扫不干净,却也点不着火。
“……秦桧好大的胆子。”他低声喃喃,手指在案几边沿轻轻敲了两下,神色已彻底收敛了先前那点表面应对的温和。
“若赵构不是有恃无恐,他秦桧怎么敢讲那种话?”
一个心思再深、演得再像清流的人,若没点后路,敢踩这雷区?敢明晃晃地来试探老臣的态度?
赵构这是要动了。
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试水,也不是单纯派个秦桧出来说点模糊话。他是真准备往上蹿了。
而且,是踩着朝中大臣的头蹿。
李纲心头并不惊,只是冷。他早就知赵构野心不浅,从湖上收人布线、勾商引田、设学聚气,到如今再借着敬重李相,说出若我为帝的话,每一步都不是试探,而是铺垫。
他刚才虽然动怒,却并非真被秦桧一句话激怒,而是因为这等赤裸的挑衅,已不再遮掩、不再掩饰,甚至不惜亲自登门来递风向,这才是最让他冷心的地方。
他负手踱了两步,忽然转身,本想叫人备马入宫,却脚步又停了。
他脑中浮现出赵桓那夜站在御案后的模样,目光清明,语气冷静,说话带着前世之人的条理和分寸。
“他不是不知赵构在做什么。”
“他早就预判到了。”
想到这,李纲指尖稍稍收紧,轻叹了一声:“看来……陛下是早就在等这一步了。”
赵构出招,秦桧登门,这一场戏的帷幕就算彻底拉开了。但既然赵桓没急着让自己出手,那就说明,他已经备好了刀,也备好了风向,等的,不过是对方上台。
李纲静立片刻,终究没动。
不进宫,不上书,不提议,这一次,他决定信赵桓。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30/240286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