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过去那套,只要有人保,抄三本也能中的风气,总得有个说不的开始。”
李纲点头:“你做得对。大宋再要起,得靠读书人能写能干,而不是能钻空子。”
他顿了顿,叹口气:“这些年,寒门子弟想入仕,走的不是正道,是赌命。你这一整顿,虽说动了几家门阀的蛋糕,但给了无数清贫子弟一个希望。这比什么廉政口号都有效。”
“只是……”他目光微凝,“你今晚过来,怕不是为了听我夸你吧?”
胡宏放下茶盏,神情也跟着沉了下来。
“确实不是。”
他语气一顿,才缓缓道出:“今晚……秦桧来过我府。”
李纲闻言,原本端稳的茶盏轻轻一顿,虽未失手,茶水却微微溅出一滴。
屋里安静了一息,李纲抬起眼:“他找你作甚?”
胡宏抿了口茶,语气沉稳,却一句比一句更重:“开口就捧我,说春闱清理作弊,赢了士林名声,是上可入阁、下可掌吏的才。”
“接着,话锋一转,便提赵王,说殿下敬才、怀才、惜才。还言道,若将来赵王登基,我若愿辅之,礼部、中书,皆在话下。”
李纲眉头陡然一沉,脸色一下冷了下来:“好个赵王!好个秦桧!”
胡宏没有停,继续道:“再之后,他说得更直了。”
“靖康之难,真赵桓未死,至今仍在金人手中。而这位当今陛下,不过是宗泽一手推出来的影子,容貌虽似,实为假冒。”
“他说这局已落子,人心未定,若赵王归来,辅以金兵、旧臣、正统名义,天下愿换主者不在少数。”
这番话一说完,厅中寂然。
李纲猛然起身,衣袍一摆,脸色铁青,连茶几都被袖风带得一晃,茶水洒了地:“他竟敢……他竟敢说这种话?”
“什么叫人心未定?什么叫辅以金兵?”
“他这是妥妥的通敌叛逆!这不是拉拢你,是在试探你站哪边,顺带放风,赵构要开始翻牌了!”
胡宏依旧坐得稳,只是轻轻点头:“是以我便来了李相府。”
他抬头看着李纲,目光笃定:“这话若我自己听了藏着,哪天真出了事,不管是真是假,我这耳听不报的罪就坐实了。”
“秦桧之语,我没应声,也没撕破,只送客了。”
“可这事,不能拖,也不能闷在肚子里。我来,是想请李相……尽快入宫,将此事禀报陛下。”
他顿了顿,语气缓了一分:“陛下是聪明人,但有些事,终归不能让他独自一人撑着。”
李纲脸色已经由怒转寒,缓缓点头:“你来得对。”
他顿了一下,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吩咐门外小厮:“备轿,进宫。”
随从一惊:“李相,现在是子时……”
李纲语气冷峻:“我若晚说一步,临安可能就要迟一步。告诉门房,立刻备轿,去宣德门求见。”
回头又看向胡宏,神色郑重:“这事,你没做错。来得及时。”
“可惜的是,秦桧这人……咱们从前还想着,他也算是识文断理的老成之人,如今看来,是早就换了肚皮。”
“他不是在谋国,他是跟赵构一起谋天子。”
胡宏轻轻叹了口气,低声应道:“这局,不光是权位之争了,是真真假假,人心要散。”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抬头看向李纲,语气沉着得近乎冷静:“才更不能让人觉得,大宋连自己选出来的天子,都护不住。”
李纲点头,长身而起:“我这便去。”
火盆中炭火烧得正旺,屋外夜风越发呼啸,仿佛有暴雨将至,可这屋中两人,一个出谋,一个出征,俱是默然无惧。
灯火不熄,守得是社稷一线。
李纲披上官袍,跨出门去的背影干脆利落,带着一股久违的战意。
御苑深处,暖阁灯光柔和。
宣德殿后寝今日并不清冷,反而透着几分难得的烟火气。
赵桓此时坐在榻前,左手搁着一本未合上的兵书,右手正轻轻替史芸披好肩上的薄毯。她挺着孕肚靠坐着,脸色苍白却神情安然,旁边吴诗雨端着热汤守着,一边时不时给她掖掖被角,一边与赵桓说着话。
“陛下,您说……若是贤妃娘娘这胎是个男孩,您是不是要高兴得多一些?”吴诗雨眼带笑意问道,声音软软的,话里却带了点调侃意味。
史芸也低声一笑,轻轻拍了下她:“别胡说。”
“怎么是胡说?”吴诗雨睨了赵桓一眼,“男孩是皇子,以后能继承大统;女孩嘛,再好看也是……一朵花儿,不能扛事。”
赵桓听得笑了笑,将书卷合上,望着两个女子,一边替史芸揉着肩膀,一边不疾不徐地开口:“男孩当然好,将来可以读兵书、管政事,若真有胆识,打下半壁江山我也乐见其成。”
“但若是女孩呢……”他轻轻顿了顿,眼神温和下来,“那便护她一生平安,学诗书、识天下。有朝一日,若她能在朝中设学办义、开民讲堂,教万千女子识礼明理,我照样为她骄傲。”
他顿了一下,像是随口,又像早有思量般补了一句:“无论男孩女孩,只要是我大宋的骨血,就得从小打好根基。讲仁义,识民情,心中装得下这山河百姓。以后若想当皇子、当郡主,不是靠出身,而是靠本事。”
史芸怔了怔,轻轻握了握他的手。
吴诗雨听得反倒沉默了一下,半晌才笑着道:“陛下……说起讲仁义,倒越来越像胡先生了。”
赵桓也笑,摇头:“他是真儒,我是装的,别混着说。”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内侍快步进来,低声禀道:“启禀陛下,李相求见。言说事急,请您移步宣德前殿。”
赵桓眉梢微动。
夜半时分、急报入宫、李纲亲至。
这三个条件放一起,就不是小事了。
他拍了拍史芸的手背,起身整了整衣袍,对两人轻声道:“我去去就回,你们不必担心。”
吴诗雨有些担忧:“陛下,要不要传个御医过来陪着?万一是军情……”
赵桓摇头:“李相若真是要说军情,就不会挑这个时候来,他是要抢时间,不是要惊动内外。”
说罢,转身出了殿门,袍角掠过檐下烛火,一道长影投在玉阶之上,落在夜色中格外稳重。
宣德前殿内早已点灯。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30/2402862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