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好戏来了
赵桓侧头看了她一眼,挑眉:“听着像在选女婿。”
史芸瞥他一眼:“就你贫。你不是要找个人去接某个位置?他起码能过第一道门槛。”
“过了,”赵桓笑着低声道,“而且稳稳地。”
帷幔之外,宴席渐入高潮,少年子弟你来我往,话题转到诗词、兵策、政事,各有发挥。
但不论怎么绕,许敬德都像是定海神针一样,始终坐在那里,不闹不怯,偶尔被点名,便言简意赅应一两句,从不喧宾夺主,却偏偏每一句都落得恰到好处。
正如赵桓心中暗记的,这人,不抢光,但自己就是光。
赵桓捏着酒盏,眼尾余光落在那位始终沉静如山的青年身上,嘴角轻轻一勾,像是忽然兴致来了似的,低声道:“越看这小子,朕越觉得有意思了。”
声音不高,带着几分揣摩后的玩味,也像是在下定某种决定前的确认。
帷后的史芸闻言,微微侧目,却没说话,只是微笑着将盏中茶一口抿尽。
下一瞬,便见赵桓已从主帘之后起身,步履从容地朝正席方向走去。
他今日并未着朝服,只是一袭深青团花便服,腰束玉带,神情温润,倒像极了哪家书香门第里走出的公子哥儿。
但御花园中人一见那人现身,却刹那间齐刷刷站起,甚至有人已跪伏在地,口中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嗓子,把园子里的夜虫都震得停了声。
赵桓不急不躁地摆手,笑着道:“都起来吧,都起来,今夜是宴,莫要太拘束。”
群臣这才依令而起,眼中难掩一丝惊喜和激动。
历来御前设宴,天子露面不过走个过场。像今夜这样,直接现身入席,几乎是前所未有。
有人低声笑说:“怕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人。”
这话落下,座中不少人都忍不住低笑,气氛一下子松了不少。
赵桓也笑,摆了摆手,举杯向诸位一拱:“既是良夜,不如都坐下,少些拘束。酒食虽不丰,但朕心意在此,诸位若不给朕这个面子,今夜可就白设了。”
“陛下言重了。”
“臣等岂敢不从?”
一众老臣新贵齐声应下,谢恩之后依次入座,原本还有些拘谨的气氛被这番话一冲,倒真多了几分轻松热络的味道。
菜肴热腾腾地送上,酒过三巡、菜至五味,赵桓兴致正浓,一边与吏部尚书闲聊,一边还时不时回头问户部的粮政,转头又朝礼部笑问“今年春试题目可有新意”,一句话能把几位老成板面的老臣都逗得笑出声。
这席上的官员们,哪个不是打惯了朝堂唇枪舌剑的老油子,今日却被这位陛下带得像是在私下里赴了一场老友宴,一时间笑语盈盈,杯盏交错,气氛暖得不像皇宫,倒像哪个世家长房的族宴。
便在这时,赵桓忽地朝内侍一招手:“把朕先前挑的那几壶酒,取来。”
“是!”
内侍应声下去,不多时便捧了一个漆红托盘回来,托盘上铺了白绸,三壶酒稳稳当当摆着。壶身古拙,封泥紧致,瓶口还系着金线小牌,气势不凡。
赵桓将视线投向许茂,笑着道:“许尚书乃当世品酒第一人,今日朕这席也算设得不冤。”
“这三壶酒,是朕珍藏的藏品,来历都不同,你若能尝出酒名、年份,甚至出处,朕便信你这一舌辨酒之名,不是浪得虚名。”
此言一出,席间又是一阵热哄。
“好戏来了!”
“许大人今晚要是不出点手段,怕是回去名声都保不住了。”
“这可是皇上亲开封泥,不好敷衍啊。”
许茂起身,拱手笑道:“若失手了,回头让犬侄在陛下面前多陪几杯便是。”
赵桓大笑:“这话朕记下了。来,先开第一壶。”
内侍小心翼翼启开封泥,一股淡淡的清香便散了出来,带点甘草与竹叶的味道,隐隐有股子清凉气。
许茂接过酒盏,鼻尖一嗅,闭眼轻啜,片刻后才缓缓开口:“这酒……清雅中带一丝回甘,尾韵极长。”
“建宁方山的竹叶青,酿工姓尹,酒性温润,不走火烈。这壶,窖藏九年半,年份——戊寅。”
话音一落,内侍便将小锦书呈上,赵桓揭开一看,顿时笑出声:“果然是戊寅年。”
席中一片惊叹。
“这酒不走张扬,香气又淡,许公真是神了。”
“这要是我,十有八九当成京东那头的春首清酿。”
赵桓举杯一敬:“还有两壶,继续。”
第二壶一开,香气扑鼻而来,花果香中又带一丝药材底味。
许茂神情一正,端起酒盏浅嗅之后便轻声开口:“这是岭南风入松。”
“十七年前老方坊所酿,配方后调加料十六味,火气收得好,回香持久,确是难得好物。”
赵桓看着锦书,不由抚掌:“你连是调方之后都辨得出来?”
“陛下,这一壶臣当年也曾尝过,只不过如今再遇,倒多了点念旧的味道。”
众人再度鼓掌称奇,连户部尚书都感叹:“真是舌生地图,鼻通山河啊。”
第三壶酒封泥启开,是股极沉稳的兰香之气,底韵厚重,酒色深红。
许茂只尝一口,眉头微皱:“醉月长歌,头一壶。”
“十五年窖藏,初酿有杉木味,后面几批都没了。这味道臣认得——当年臣分过一坛。”
赵桓啧了一声,笑得忍不住:“你连是哪一坛都能尝出来?”
“臣不敢居功,是这坛太特别,杉木味混在药香里,辨得出。”
这下,连礼部尚书都站起来鼓掌:“封神了,封神了。”
赵桓端起酒盏:“朕不信神仙,但许大人这张嘴,今日算是服了。”
“这三壶酒,今夜你不但带走,朕再命人赐你三坛风入松原酿原料,就当是为朕带来的这一场好戏,谢赏。”
“谢陛下隆恩!”
第四壶酒开封,第一壶香气溢出,是股清凉竹叶夹杂甘草的气味,极淡,却藏着回甘。
许茂接过酒盏,浅尝一口,闭目片刻,随后睁眼淡淡开口:“这壶……应是建宁方山的竹叶青,窖藏九年半,酿工姓尹,酒性偏温,主取清雅,不走火烈。”
“年份嘛……”他侧了侧头,像是确认最后一味余韵,才道:“戊寅年。”
内侍顿时打开封泥后的小锦书,双手奉上给赵桓查验。
赵桓一边看一边笑:“戊寅年,果然。”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30/237544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