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印尼当财阀 > 第8节 门口的野蛮人

第8节 门口的野蛮人


吃过午饭,台风稍歇,徐多田夫妇使用摩托车离开。

“老板,”黛维大眼睛明亮,与陈响一起目送两人离开,语气感慨道,“他们好伟大!”

“眼光、机会、野心、勇气,四者缺一不可,他们都抓住了,富贵是他们应得的。”

末了,陈响补充,“即使我失败,他们也会在别的地方发财。”

黛维才十六岁,似懂非懂。

“对了,”陈响突然想到什么,“那个女人一直没来吗?”

知道老板说的是站街女,黛维摇头。

时间转眼过去七天,陈响使用买来的二手弯梁摩托车,再次来到三宝垄区、苏托莫博士街89号。

周一上午,本应该是有活力的时间,工商局还是如之前一样,四十来平方的办事大厅,如死一般沉寂。

走到办事台前坐下,还是一个月前那个女人,陈响递上回执,“我来取营业执照。”

女人一眼认出陈响,把计算器拉过来,在上面按按按,最后推到陈响面前。

往计算器上一瞧,又是200万盾!

钱虽然不算多,但侮辱性极强,陈响发誓,这一生他一定要当个门口的野蛮人!

绝不手软!

心里有很多不平,不仅仅只是因为被女办事员索贿,还有这具身体父母的仇。

按理来说,只是欠五亿盾,不该被逼自杀。

还按理来说,只是惹到坏人而已,不该把小姨一家人吓到把他送回雅达加。

事情起因还是‘雅加达兄弟会’,这个组织的首领名字叫汤米。

汤米的情况类似萨某姆的一个坏儿子,有过之而不无及,属于活着的白色恐怖。

被频繁索贿,身上背的又有仇,陈响感觉自己一身戾气。

默念静心咒,从容付出去两叠现金,成功拿到营业执照。

接着跑卫生局,拿到生产许可证、清真认证。

这两个证除正常低额缴费,皆需要额外支付100万盾黑金。

三证到手,陈响电话打给小助理黛维。

“老板?”

“执照有了,给大家出货。”

性格活泼的黛维在电话里大声应是。

挂掉电话,黛维第一时间给15名流动小贩装货,停产一个月,大家都很煎熬,终于守得花开见明月!

本来只有9名流动下家,过去一段时间徐多田和王丽两人拉到5个,陈响在街上拉到1个。

虽然只增加6名,增长率却是70%以上,进步明显。

返回作坊,最后一名流动小贩刚走。

万物的尽头是销售,陈响也给自己的二手摩托车后面弄了一个保温箱,箱体外立面手写‘棒冰’六个大字。

装上一百支棒冰,出发去景区门口卖。

作坊的事情不用管,只要把卡拉胶掌握在手里就行,没有这东西,冰淇淋杯、雪糕,皆难定型、难运输。

口感、质感、外观,更是无从谈起。

第一站陈响来到三宝庙。

只要是东方大国来的游客,只要来了三宝垄,一定会来三宝庙。

因此附近有较多商家,这些商家多数自备有冰柜,整体氛围挺热闹。

可以明显感觉到,华人聚集的地方,明显要热闹、要繁华一些。

“老板,”眼里全是商机,摩托车停好,陈响自来熟,直接开始推销商品,“我是甜妹棒冰厂业务员,我们有新产品,你尝尝看。”

挂‘鑫盛副食品’招牌的店老板,停下吃芒果动作,用不算标准普通话问,“尝要钱吗?”

“不要钱,”陈响笑声有感染力,声音有亲和力,“不仅不要钱,还给你3%坏品率。”

棒冰利润太低太低,暂时没有生产商给坏品率指标,店老板感到新奇,接过米酿棒冰,撕开包装纸,放进嘴巴里尝。

冰、甜、有酒醇,爱喝点小酒的老板一秒眼睛明亮。

游客来来往往的景区附近,看出店老板满意,陈响介绍道,“这是我们厂的华人食品工程师开发的新产品,质量很好。”

“怎么卖?”

“3000盾每支。”

酒酿棒冰量产每支总成本是1500盾,工厂赚1500盾,共3000盾。

老板一边享受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美味酒酿冰棒,一边朝保温箱里看,“你车里有多少?”

“30支。”

“30支都给我。”

陈响不同意,“如果30支都要,你需要把30支冰淇凌杯,40支雪糕,一起买走。”

两代人,开店三十年,第一次有人对自己搞霸王条款,惊得老板半天反应不过来,好一会才道,“你凭什么?”

“尝尝看,”陈响将雪糕递到店老板跟前,“然后再聊。”

五十来岁店老板接过雪糕,剥开包装纸,放进嘴巴里,轻轻一咬即松。

像细腻的、有奶香味的冰雪在嘴巴里化开,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味道感觉像....初恋!

把店老板表情看在眼里,陈响介绍道,“2700盾每支。”

雪糕是冰淇凌杯剩下的边角材料生产,量产单支总成本不到0.7元,赚0.5元,合计1.2元,换算是2666.67盾。

给鑫盛副食品店老板向上凑整,所以是2700盾。

不知自己被向上凑整,店老板自我介绍道,“我姓谢,你可以叫我谢老板,装在杯子里的也给我尝一下。”

陈响将冰淇凌杯和木勺递到老板面前。

接过塑料杯,打开盖子,浅尝一口,有些甜,老板不喜欢。

但毕竟是商人,瞬间猜到这款好看又大量的新款式,会被年轻人广泛接受!

把上帝表情动作看在眼里,陈响适时报价,“6000盾每支。”

“好贵!”

“要不要?”

“要,都给我。”

身为一名出色销售,即使客户处于谈判下风,陈响也主动干活,勤快把货转移到谢老板的冰柜里。

搬货过程中,看到冰柜里有其它厂家的老冰棍、椰奶冰棍、脆皮冰棍。

除冰棍,还卖瓶装水、饮料之类。

避免树敌,陈响在堆货时特意把冰柜整理一下,一块一块码好,不让自己的棒冰压住别人的棒冰。

拒绝谢老板的欠账要求,拿到一百支棒冰货款,回程途中,陈响电话打给小助理黛维。

要求雇员加班。

目前的生产模式是,住厂员工凌晨两点上班,不住厂员工凌晨四点上班。

共六名雇员,中午十二点全部下班。

这样可以兼顾峰谷电,下家进货时间,生意有限,三全齐美。

听出老板心情好,性格活泼的黛维在电话里大声应是。

骑行三公里,匆匆赶回作坊,在作坊门口迎面遇到黛维的表姐,也就是叫林达的爪哇族女人。

“林达小姐,”重视分销商,为拉近关系,陈响故意开玩笑,“你懒惰了哦,才来。”

林达是一个小巧型女人,使用三八大杠自行车卖货,深深看一眼陈响。

佩服陈响开发出好卖新产品,感慨华人脑子好用,认真解释道,“我这是第二次回来补货。”

“原来是第二次,加油,趁着生意好,多赚钱。”

林达点头,骑上自行车继续出发。

陈响在身后砖瓦房子里找到小助理,“加班的事情说了吗?”

“说了,”黛维和她表姐一样,头上裹纱巾,眼睛又黑又大,“除巴尤和伊克巴尔,另外四个都不愿意加班。”

了解家里情况,步行穿过第一间房子,陈响来到后院的生产作坊。

只能叫作坊。

整个厂子占地面积不到一百二十平方,前面第一道房子即是办公室,也是厨房,还是宿舍,还是养狗的地方。

第二道房子是生产车间,面积不到五十平方,三道工序,都在这个小房子里完成。

第三道房子是杂物仓库,还是制冷设备用房。

连个正经冷库都没有,缺点很多,但租金便宜,一年2.5万RMB,所以陈响挺知足。

穿上厚衣服,进入生产车间,陈响来到一个正坐在板凳上,双手不停给棒冰上包装纸的大姐跟前。

大姐是附近村民,以前工作不戴口罩,现在有戴手套、有戴口罩。

“大姐,下午加个班,加到四点,加班四小时,多给50%工资。”

“不加,”四十来岁的大姐拒绝,“如果我没有按时回去,孩子和老公会担心。”

“大姐,今天之前我们厂子停工一个月,你们在家休息一个月,我给你们发了正常工资的40%。”

女人依然摇头。

陈响挨个劝,四个女人都不愿意加班,理由也都差不多。

扫视一眼堆在旁边的成品棒冰,陈响放弃劝,装上第二批一百支棒冰离开。

保温箱不算很大,只能装一百支,再次来到三宝庙附近的商业区。

还是把一百只棒冰一次性卖空。

往三保庙连续送四次,所有货卖空。

知道新款棒冰优秀,所以凌晨和上午时间不停生产,没想到依然不够卖。

“陈老板,”下午两点,林达从外面匆匆回来,挤过人群,第一时间找到正在算账的某人,“明天我要五百支棒冰,先付钱。”

说话时林达把一叠现金放在四方桌上。

“林达,你不要乱来!”

另外十四名流动商贩也在现场,纷纷表示不同意,“你一个人要五百支,我们靠什么生活?”

“就是,”马上有又人接话,“不要以为自己是女人就了不起。”

“我是甜妹棒冰厂第一个下家,”林达有理有据,“有资格多分一些。”

陈响放下手里圆珠笔,视线从每一个人身上扫过,“从明天中午12点开始,你们每两人,每周轮一天,到车间里从事包装工作四小时。”

“陈老板,”一个五大三粗流动商贩问,“你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想多拿货,每周需要到车间工作四小时,不让你们白干,有工资。”

每周才工作四小时,还有工资,林达第一个表态,“我每周我可以干八小时,多给我一些货就行。”

作为一名资本家,陈响很喜欢林达,痛快答应她,“可以。”

“陈老板,”一个皮肤较深的汉子接话,“我每周也可以工作八小时,多给我一些棒冰。”

不比老冰棍,新产品中间商赚得更多,产品又好卖,其他人纷纷表示可以每周工作八小时。

对于陈响来说,每人都每周都工作八小时,等于大家又回到起点。

热闹好一会,十五名经销商离开。

十六岁的黛维笑嘻嘻上前来搭话,“老板,你这一招真是高明啊!”

“我不是明白,”陈响疑惑,“都是爪哇族,为什么有的人不爱赚钱,有的人往死里赚钱?”

“老板,每个地方都有好人,也有坏人,不能一概而论。”

陈响若有所思点头,拿起圆珠笔继续计算今天的收入。

很快有结果。

没想到小本生意利润也这么夸张。

幸好说服十五人每周工作八小时,之后收入会更多,距离赚到第一桶金更近一步。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27/2402858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