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61章 吾非千里马然有千里志

第61章 吾非千里马然有千里志


一刻钟后,军帐内陷入了死寂,

    陆云逸面带严肃,刘黑鹰眉头紧皱,眼里充斥着大大的疑惑。

    一股凝重气氛开始弥漫。

    不多时,刘黑鹰有些狐疑地开口:

    “云儿哥,为何要我们亲自去送信啊,

    找一个半死的军卒带着信件,朝着捕鱼儿海一丢,

    让他在雪地里冻死,再让元庭的斥候发现不就结了?”

    陆云逸听后微微一笑,打趣道:

    “咱们不愧是兄弟俩,我起先也是打算如此做,

    但大将军与我说了想要在如今成为勋贵有多难,

    让我不浪费任何一个独自领军的机会,

    我有些心动,所以我想试一试。

    此战过后,元庭覆灭,到那时.作为内应的我们,

    不论是在史书上,还是在朝廷的军功谱上,都有了一席之地。

    甚至这会成为我们日后的晋升之基。”

    刘黑鹰眨了眨眼睛:

    “可可这也太危险了吧,那可是元庭,稍有不慎,咱们就交代在那了。”

    “那应该不至于.”

    刘黑鹰茫然地眨了眨眼睛,似是想起了什么,连忙问道:

    “你怕死吗,云儿哥。”

    “废话,当然怕死。”陆云逸瞥了他一眼。

    刘黑鹰满脸怪异:

    “不过.云儿哥,我觉得你是不怕死的。

    你一上了战场比谁都疯,每次都冲杀在前,疯疯癫癫。”

    “那是我有底气,凭那些三次猫功夫,

    能挡我一刀就算他们厉害,

    若是到了上万人的战场,头顶上流失漫天,我也不会如此冲阵。”

    听到陆云逸的话,刘黑鹰面露思索,问道:

    “那云儿哥,若真去元庭,你心里有底吗?”

    这个问题陆云逸已经考虑了一路,如今他又仔细思虑了一遍,轻轻点了点:

    “自然有底。”

    “有几成把握?”

    “七成。”

    刘黑鹰愣了愣,不是九死一生的军务吗,怎么还有七成?

    不过即便是七成,也有说法:

    “云儿哥,七成也有危险,

    那可是元庭,就算是我等有通天本领,也逃不出来。”

    刘黑鹰有些着急,他觉得云儿哥是不怕死的,于是问道:

    “云儿哥,起先咱们五十人去捕鱼儿海时,你有几成概率活着回来?”

    “五成。”

    陆云逸脸色平静,在那时做选择要比现在容易得多,

    那时他不过一个总旗,浑身上下不过百两银子,

    说舍弃便舍弃,死了便死了。

    但如今.他已经成为指挥使,日后登上高位,指日可待。

    此刻的七成,甚至比当初的五成还要危险,因为付出的多。

    刘黑鹰也是如此觉得,他父亲行商贾之事,不知多少次说过,

    有了本钱之后就要行稳,不能再如以往白丁那般胆大妄为。

    深吸了一口气,刘黑鹰觉得还是要再劝劝:

    “云儿哥,那无烟灶我觉得就能让你名垂青史,

    这能改变大军行进的作战方略,不用再像以往那般躲躲藏藏,

    有了这东西,就算是三十万大军躲藏,那草原人也一时半会找不到,

    我觉得凭它,云儿哥就能平步青云。”

    陆云逸觉得他这话有些道理,面露思索:

    “你是觉得我不应该行冒险之事?”

    刘黑鹰点头如啄米,他们一路行来做的都是看似凶险,但没有什么大危险的行当,

    就算是战阵厮杀,以他们二人超群的武力,

    只要不被乱箭射死,想死都有些难。

    陆云逸叹息一声问道:“你觉得大将军会诓骗我等吗?”

    刘黑鹰摇了摇头:“大将军何等人物,天下兵马大将军,咱们兄弟二人只是蝼蚁。”

    陆云逸耸了耸肩,心中做出决断:

    “那不就结了,还是拼一把吧,

    军伍之人终究还是要靠军功说话,

    至于其他的.则是添头,

    有最好,没有也无妨。

    毕竟没有这些东西,大明依旧能平灭草原。”

    刘黑鹰怔怔地看着云儿哥,过了许久才发出了一声叹息,

    “既然云儿哥不怕,那就拼一把,

    不就是去北元送信吗,到时我等伪装得像一些便是。

    云儿哥,你心中有什么定计?”

    陆云逸没有马上回答,

    而是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将胸中浊气一口气吐出,这才说道:

    “有些想法,既然你同意,那便如此定下了,

    我先去找大将军求一物,

    若没有这东西,咱俩算是白忙活,不去也罢。”

    “神神秘秘的。”刘黑鹰嘀咕一句,同样站起身:

    “那我去看看弟兄们军功计算得如何了。”

    “去吧。”

    刘黑鹰离开,军帐内顿时安静下来,陆云逸感受着屋内寒冷,

    轻轻叹了口气,默默来到长桌前坐下,拿过纸笔,

    想了许久,这才动笔。

    时间一点点流逝,军帐内安静无比,

    只有毛笔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就

    连军卒的喧嚣声也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平息。

    就这么过了两个时辰,陆云逸这才落下最后一笔,

    将毛笔放在一侧,拿起册子吹干其上未干的墨迹,神情中尽是满意。

    站起身看了看时辰,已经子时一刻了,

    他没有犹豫,径直合上册子,走出军帐,朝着中央军帐而行。

    此时此刻,大将军蓝玉定然没有睡下。

    很快,陆云逸便来到了中军大帐,却被告知大将军在中军校场之上,

    陆云逸道了一声谢,便自顾自赶往校场,心中有些疑惑。

    不多时,陆云逸就来到了被军卒团团包裹的校场,

    顿时瞪大眼睛,心中诧异万分,这是搞什么阵仗?

    负责守卫的石正玉见到他,也有些发愣,瞪了瞪眼睛,狐疑道:

    “陆兄弟怎么找来了这里?”

    陆云逸扬了扬手中册子:

    “我来找大将军议事,那亲卫告知我来此地。”

    石正玉面露恍然,神情古怪:

    “你来得正是时候,若是旁人来此,定然见不到大将军,等着,我去通传。”

    陆云逸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道了一声谢,就那么等着。

    不多时,石正玉从军卒中挤了出来,轻轻点了点头:

    “大将军叫你过去。”

    “多谢石大哥。”

    进入校场,陆云逸才知道石正玉说的是什么意思。

    偌大的校场之上只有寥寥数人,

    永昌侯蓝玉、长兴侯耿炳文、定远侯王弼,还有极少露面的申国公邓镇。

    而这几人正围着一个硕大的坑,来回端详

    其内还有数名军卒正拿着铁铲锄头,用力挖坑。

    陆云逸走近一看,顿时嘴角微抽,

    原本只有两个坑的无烟灶,此刻被放大了数倍,

    绵延出六个坑洞,还有十余条触角,

    也与他所挖掘的不同,

    眼前的无烟灶就像是一个太阳.巨大的坑洞围绕着一圈小坑,

    各个坑洞内燃烧着点点火焰

    再看这硕大校场,此刻已经狼狈不堪,

    密密麻麻的黝黑孔洞,想来已经试验过许多次了。

    几人目光灼灼地盯着火灶,弯着腰查看.

    没有意识到陆云逸也站在了他们旁边,

    “好像成,但火不大啊。”

    长兴侯耿炳文蹲在地上,眉头紧皱,火光将他的脸映衬得一半红一半黑。

    “多添点柴,是不是柴火不够。”定远侯也蹲了下来,捡起几根柴火丢了进去。

    “不对,瞎胡闹,柴火越多火越小。”

    蓝玉在一旁提醒,那军卒连忙将柴火又抽了出来.

    申国公邓镇弯着腰,侧着脑袋,面露深思,沉声说道:

    “是不是坑太小了,火上不来?”

    “不能再挖了,再挖就塌了。”长兴侯耿炳文白了他一眼,

    嗯?他忽然见到身旁多了一人,先是吓了一跳,而后脸上露出惊喜,连连说道:

    “正主来了,陆云逸你快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军中的大人物们都看了过来,先是一惊,而后如长兴侯一般露出惊喜。

    “末将陆云逸,参见大将军、公爷,侯爷。”

    陆云逸站直身体,先行礼,而后狐疑地看向长兴侯:

    “侯爷.这..这是在作甚?”

    长兴侯直起腰,轻轻摆了摆手:

    “田宝川随你去鞑靼部时说你部有这么个好东西,

    能在荒郊野外生火,不会暴露烟尘与火光,

    我等在这试了试,果然如此。

    但你那物件太小了,只能放一个锅,

    我们想着能不能放一百个锅,这样大军行进时就能集中挖掘,

    火头军用起来也方便,事后处理也容易。”

    陆云逸听后看向前方那有十个坑的无烟灶,嘴角微微抽搐,原来这还不是你们的极限!

    “你看啊,现在我们已经有十个坑了,

    但我们发现了此物一个弊病,

    那就是坑越多,火越小,

    虽然能用,但用这个生火造饭太慢了些。”

    长兴侯一边比划,一边绘声绘色形容,

    在场之人中他最年长,比划起来也最有模有样。

    陆云逸点了点头,看向前方,

    眼前的十个灶还没有放上锅,火就已经有些微不可闻,

    若是不出他所料的话,一旦放上锅,这火可能会熄灭。

    但.陆云逸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解释火焰燃烧需要空气。

    见他面露沉思,在场一众公侯也不打搅,静静等着。

    不多时,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看向诸位公侯,朗声说道:

    “《孙子兵法》曾提火有五攻,

    但这五攻都要有风,末将在想.这火坑增多,其中必然多蜿蜒,

    风无法在其中流动,这火必然小很多。”

    众人皱眉深思,申国公邓镇最先有所反应,沉声吩咐道:

    “扇风!”

    众人看了过去,只见几名军卒拿着蒲扇齐齐吹动

    “哎!!大了大了,火变大了!”定远侯王弼瞪大眼睛,连连惊呼。

    只见那十个小坑中都露出火光,比之刚刚要大上数倍不止。

    见到这一幕,不仅是在场的诸位公侯松了口气,

    陆云逸更是心中一喜,

    他也没见过十个坑的无烟灶,只能误打误撞。

    “快快快,将锅放上去。”长兴侯耿炳文吩咐。

    军卒们顿时将锅放上去,里面早已经装满了水

    就这样,一众朝堂上的大人物连带着陆云逸就站在校场之上,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地面。

    直到过了两刻钟,军卒们一直扇风,都有些冒汗,但水一直未烧开。

    蓝玉眉头微皱:

    “不行,这坑太多了,要减少一些,而且”

    蓝玉抬起头看了看天色,此时天色阴沉,月亮被遮盖,少风。

    他又说道:

    “要试出最好的法子,

    无风天用多少坑火最大,大风天用多少坑火最大,将其记录在册,依次尝试.

    再找工匠过来查看,做一个差不多的铁器,

    不用时拆开,用时再行安置,

    另外,铁器大小也要商榷,既然是风的原因,

    那其中连通就做得大一些,看看火势。

    只要能遮光无烟,挑选出最好的法子,花费再多的银钱也值得!”

    此话一出,陆云逸满脸怪异,

    一时间有些分不清谁才是无烟灶的专利持有者.

    定下了方案后,一众大人各自散去,最后校场上只剩蓝玉与陆云逸。

    蓝玉从无烟灶上挪开眸子,问道:

    “何事?”

    陆云逸定了定神,连忙将怀中册子掏了出来,双手呈上:

    “启禀大将军,这是属下刚刚定好的方略,请大将军查看。”

    蓝玉也不矫情,拿着册子径直走到一旁的火把旁,

    就着火光查看,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最后他合上册子,将视线投向陆云逸,眼中有一些怪异

    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陆云逸行事天马行空!

    仔细想了想,蓝玉轻轻点头,淡淡开口:

    “准了,既然太阳汗大印是你找到的,你想用便用,不过是一死物罢了。”

    “多谢大将军,属下定然得胜而归!”

    蓝玉上下打量着他,轻轻一笑:

    “实话说,本将有些不想将你送去草原了,你的本领应当去工部,

    若你不愿去草原,本将就禀明太子殿下,给你在工部谋个差事。”

    蓝玉面露感慨,缓缓说道:

    “你没有统领过大军,不知此物的重要,

    以往每年北征,都要小心翼翼隐藏行踪,

    对此都督府做了许多妥协,

    军卒不能太多,所携带粮草军资都要煮个半熟,待到食用时快些煮熟熄火,为的便是不暴露行踪,

    可即便如此.在与蒙元北元的作战中,

    不知多少次被发现清烟,使得草原人提前察觉逃遁,

    至于西南的战事也有大用,

    那些土人躲在山里,藏在树上,轻易便能察觉到大军炊烟,从而轻易逃遁,

    如今有了这东西,暴露的可能就大大减少,能给我大明增添许多胜利啊.

    陆云逸.你有大功,此物比那太阳汗大印还要重要不知多少倍。

    若你不想去草原冒险,本将可以给你一个反悔的机会。”

    陆云逸眼神一凝,浑身充满坚毅,朗声道:

    “大将军,属下虽非千里马,但亦有凌云之志。”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10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