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42章 明诛暗杀(一)

第142章 明诛暗杀(一)


三日后,当捕鱼儿海大胜的消息,

    如春风般穿越重重宫墙,悄然吹入紫禁城的深处时,

    皇宫内一片肃穆,似乎连空气都屏息以待。

    阳光自巍峨的琉璃瓦顶倾泻而下,将金碧辉煌的武英殿照耀得更加耀眼,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大明煌煌威严。

    宫殿之中,洪武皇帝朱元璋静坐龙椅,及上稍长,姿貌雄杰,志意廓然,独居沉念。

    脸庞沟壑纵横,双眼深邃锐利,鼻梁高挺,嘴唇紧抿,不怒自威。

    下首,解缙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读着捷报,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敲击在武英殿。

    朱元璋不为所动,面无表情,手掌轻轻抬起,又轻轻落下,脸庞从容沉稳。

    太子朱标侍立于一侧,他身着太子服饰,

    眉宇间与父皇有几分相似,却更多了几分温文尔雅。

    他同样静静地聆听捷报,脸色沉凝,看不出喜怒。

    最后一个字落下,解缙束手而立,难掩激动,握着奏疏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陛下.大捷。”

    洪武皇帝朱元璋依旧静静坐在那里,目光凝实,眼窝深邃。

    皇太子朱标沉声开口:

    “父皇,北征大胜,此乃国朝幸事,故元再无反复之可能。”

    朱元璋这才微微点头,目光如炬:

    “胜而不骄,此乃将士之功,亦国之福。传阅百姓,命蓝玉班师。”

    “儿臣遵旨。”

    庆州,距离大军回程已经七日,

    百姓们对于庆州城的拥挤似乎已经忍受到了极点,

    心中关乎于北征大捷的喜悦也一点点褪去,转而想着大军什么时候走。

    他们并非不喜欢大军,而是不喜欢那些草原俘虏,

    因为人太多了,又难以管制,所以草原俘虏军寨内可谓是臭气熏天,

    庆州以北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腐臭,

    那是污秽之物与各种尸体混杂而成的味道,让庆州以北的百姓苦不堪言。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朝廷的班师圣旨已经来到庆州,

    盘踞在庆州内的军卒,稍稍整顿竣备,

    过不了几日就要入关回明境,百姓们也决定再忍一忍。

    今日,庆州城格外喜庆。

    是庆州城内远近闻名的俊俏公子陆云逸大婚的日子,娶的是刘知州的女儿,大家闺秀。

    陆府所在的城东仿佛被一层喜庆纱幔轻轻覆盖,洋溢着喜悦祥和。

    晨曦初破,天边泛起了温柔的绯红,

    街道两旁,一盏盏精美的灯笼渐次亮起,宛如点点繁星落入凡间,

    将夜色与晨光巧妙交织,徒增了几抹梦幻。

    红灯笼下,各式彩绸随风轻舞,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每一面墙壁,每一扇门扉,乃至每一棵树木,都被细心地缠绕上了鲜艳彩带,

    天刚刚亮,街巷之间人群就已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孩童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手中拿着各式玩具,脸上洋溢着纯真笑容。

    大人们驻足观赏,相互交谈,言谈间带着一丝丝自豪,

    庆州是大明关外一座新立小城,人不多,

    对于陆云逸,那自然是耳熟能详。

    他立功的消息也在庆州不胫而走,随着军卒传播,

    以至于整个庆州百姓都知道了,庆州出了一个将军。

    陆云逸刘黑鹰这些孩子,是庆州百姓们看着长大的,

    今日陆云逸功成名就娶亲,百姓们打心底里高兴,

    尤其是那阔绰的排场,让他们心生羡慕。

    听说,大军中的一些军候将领都会参与其中,更是让他们羡慕的紧。

    百姓们早早等在街道两旁,翘首以盼,希望能见到朝廷大官的身影。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食物香气,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随着日头渐高,庆典的气氛愈发浓厚。

    一队队身着华丽服饰的乐师穿梭于人群之中,

    悠扬的乐声与喜庆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向着远方蔓延。

    迎亲队伍走出了陆府,陆云逸高骑战马身穿红衣,脸上笑容一刻不停,朝着两侧跟随的百姓连连拱手.

    在庆州长辈的带领下,迎亲大步朝着刘府而去。

    城北大营,中军营帐之内,

    石正玉站在其中不停地搓着手,神情中有几分焦急,不时将眸子瞟向桌案后的蓝玉大将军。

    蓝玉如往常一般坐在桌案后,

    手中拿着军报文书一封一封地翻了过去,不时作出批示书写,

    他眼神一瞥,看向站立不安的石正玉,冷哼一声:

    “又不是你成婚,如此激动作甚?”

    石正玉搓动的手猛然停止,脸色一僵,嘿嘿直笑:

    “大军啊,陆将军已经去迎亲了,咱们何时去呀”

    “不急,正事要紧。”蓝玉淡淡回复,

    石正玉脸色来回变幻,鼓起勇气想要说些什么,

    但见到蓝玉那凝重的脸庞却又憋了回来,

    最后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无奈说道:

    “大将军,军医已经多次叮嘱我照看好您的身体,让您不要太过劳累,

    昨日您就没睡,不如将军中之事放一放,

    我等先去陆将军家中乐呵乐呵,接亲的队伍可热闹了,

    军医说了,整日紧绷心弦,对身体尤为不好。”

    蓝玉有些意动,但抬起头撇向文书后又叹息一声,心绪有些沉重:

    “军务一日不理,便堆积如山,想要参加婚事,就要将军务往前赶。”

    蓝玉将手中文书放在早就堆叠好的文书上,拿过茶杯轻轻一抿:

    “药煎好了吗?”

    “好了好了.”

    石正玉小跑着离开军帐,不多时端来了一碗汤药,

    浓郁的苦涩味儿顿时在军帐中弥漫,引得蓝玉眉头紧皱,破口大骂:

    “这些军医整日给本将吃这些苦涩之物,就算没有毛病,也要被他们吃出毛病。”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蓝玉还是接过药碗,深吸了一口气,面露凝重,眼中带着一丝抗拒,

    仰头将药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喝完后他将药碗重重向桌上一摔,径直拿起茶壶又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直到这时,石正玉才僵笑着开口:

    “大将军,这些药方药石是陛下特意赐下,用作滋补身体,以防日后出现大病。”

    蓝玉喝完后,呸了呸嘴里的药渣:

    “本将的身体自己知道,倒是军中的那些老家伙要多喝一些,也省得大病后一命呜呼。

    赵庸与耿炳文的身体如何?好些了没?”

    “回禀大将军,经过多日休养,

    长兴侯爷的身体已经愈发康健,现在已经能下地行走了,

    但..南雄侯爷还卧床不起,身体虚弱。”

    蓝玉的脸色有些凝重,打仗向来都是一件辛苦事,

    战事正酣时几天几夜都不得睡觉,

    整日心神紧绷,所食所用,又得不到滋补,

    军中不知多少人在战事结束后都会得一场大病,

    立国勋贵中有许多人年纪颇大,每一场大仗后就要一病不起,若是不加谨慎则会一命呜呼!

    耿秉文如今五十有余尚有余力,而南雄侯赵庸如今已经六十有余,身体早早大不如前。

    如今经历一场大战,卧病不起也是理所应当。

    大将军蓝玉目光深邃,嘴角勾起一丝丝笑容意味深长。

    为了让余通渊夺得勋贵之位,巢湖水军一系可谓手段尽出,

    南雄侯赵庸为了出让功劳,主动前去阻敌,

    不参与对草原王帐的围攻,从而让俞通渊夺得立功机会。

    但如今,俞通渊虽然立功,但立的功劳不够大,

    而赵庸也大病不起,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收起思绪,蓝玉看了看天色,没有心思再去处理军报文书,

    便长叹一声吩咐道:“去叫诸位军候,咱们也去沾沾喜气。”

    石正玉脸色一喜,连忙小跑着上前,

    快速将桌上的军报文书通通收进带有大锁的橱柜之中。

    蓝玉见到他如此模样,轻哼一声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这酒就有那么好喝?”

    “大将军,人生在世,总得图一乐,属下就好这一口酒了。”

    蓝玉笑了笑:“郭英最近心情烦闷,今夜你与他好好喝一顿。”

    听完此言,石正玉脸色一僵,连忙将脖子缩了缩,连连摇头:

    “大将军,您还是小心一些吧,

    我听郭铨说,武定侯爷的气还没消呢,整日念叨着您不等他就出征了”

    蓝玉一愣而后畅快大笑,将衣袖一甩,径直迈出军帐。

    北征大军以永昌侯蓝玉为首,

    见他出营,准备一同参加陆云逸婚事的几位军候也共同走出军帐,朝着庆州城东而去。

    就连与陆云逸不相熟的雄武侯周武、怀远侯曹兴、东川侯胡海等人都在其中,

    他们与其说是去参加陆云逸的大婚,

    不如说是找一个正当合理的由头聚一聚,然后大醉一场,彻底褪去北征之后的疲惫。

    而陆云逸自然也将请帖都尽数送到,

    事实上,为了让蒋瓛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陆云逸给中军所有参将以上的将领都送了请帖。

    此时此刻,蒋瓛身处营帐之中,听到外面喧闹,眼中眸光闪烁,

    站起身来到营帐入口,伸出手指,轻轻掀开帘幕,

    看到诸多君侯以及军中将领结伴而行,大笑着出营,

    蒋瓛面无表情,但眼中还是闪过了一丝复杂,

    作为锦衣卫,他注定要特立独行,独来独往。

    他回到床榻轻叹一口气,半躺在上面,

    从被褥下拿出那一封鲜红请帖,左右翻看,思索着到底要不要去。

    事实上,自从那日他与陆云逸在前军斥候营寨中交锋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

    他不曾去过后军,而陆云逸来到中军之时,他也会故意躲避。

    但他没想到,陆云逸还是送了他一封请帖。

    蒋瓛咬着嘴唇面露思索,手掌又在被褥下摸索,

    不多时,他手掌中又出现了一个用鲜红纸张包裹的红包,

    这是他准备的喜钱,不多,只有十两,

    相比于诸多军侯以及参军所赠,他这十两银子寒颤至极。

    但蒋瓛左右翻看着红包,面露犹豫,

    到了如今,他也没有决定到底要不要去。

    就在这时,军帐外又传出了阵阵吵闹,

    蒋瓛直起身,快步来到军帐入口侧头查看,

    原来是大军中的一些参将结伴而行,手中大多都拿着请帖,神情畅快。

    蒋瓛眉头微皱,面露不喜,虽说这些参军去参加大婚是看在诸多军候以及上官的面子上,

    但.不论如何,这都代表着陆云逸声势已成,

    尤其是军候的几位公子,都对陆云逸推崇有加,

    这俨然是公侯二代们组成的一个新兴朋党。

    蒋瓛的眸子一点点深邃,

    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去看一看,不过不是现在,

    要等到迎亲队伍返回陆府,将要开席时再行前去。

    就算是提前去,也是被孤立,徒增难堪。

    想到这,他将掀起的帘幕放下,返回床榻,密目沉思。

    蒋瓛军帐不远处,一个稍稍小一些的千里镜从小孔洞中探了出来,将蒋瓛多次偷看的行动收于眼底。

    千里镜之后是略显苍老的陈景义,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轻哼一声,果然如大人所料,

    蒋瓛性格孤僻,不合群,定然不会与军候将领们一同前去。

    此时,陈景义所在军帐中有三名军卒或坐或站或爬,

    大军中难求的千里镜此刻他们人手一个,正眯起眼睛,观察着三个方向的一切变化。

    千里镜被特意打造成了古铜色,与军帐外围的布匹一个颜色,

    只要不近距离仔细观察,这里就是一座背靠墙壁的普通军帐。

    陈景义拿出纸笔将蒋瓛的行动记了下来,

    而后将纸张撕扯下来,递了过去,吩咐道:

    “送到营寨东侧战鼓旁第十五号军帐,放在门口的砖石下,小心一些。”

    “是!”

    其中一名军卒接过纸张,用轻薄的羊皮轻轻包裹缠绕,而后塞入嘴中,

    若事情有所疏漏,他就会将羊皮留在嘴里,将信纸吞下。

    军卒走到营帐入口,深吸了一口气,侧身一闪钻了出去,

    军帐的入口紧邻墙壁,显得有些狭窄,但给人以安全感。

    军卒侧身看了看四周,面无表情地整理头盔,若无其事地走了出去,向着营寨东侧行去。

    不多时,他来到了营寨东侧,

    视线转动间他看到了那屹立在墙根的大鼓,而后一个一个帐篷数了过去。

    很快他便找到了第十五帐篷,缓步来到军帐之前,

    当他看到放在营寨入口的砖石后眉头一皱,故作挠痒,飞速将嘴里的纸团吐出,放入砖石之下。

    做完这一切,他松了口气,如常离开。

    不多时,一只手从军帐入口下方伸了出来,连带着砖石纸团一同拿走。

    不多时,又有一名军卒神色如常地离开军帐。

    庆州大营西侧一处帐篷中,

    刘黑鹰眉头紧皱,背负着双手在其内来回走动,

    军帐内还有四名军卒正伏案书写,其身侧已经有经过整理的诸多讯息。

    包括庆州内接亲队伍的行程、陆府刘府的准备、军寨中军候将领出营的人数,以及军寨内因为军候将领离去造成的防御空档。

    这时,军帐入口出现一抹身影,能看到他的身影快速弯腰,快速离去。

    刘黑鹰快步来到帷幕一侧,待到人影彻底离去之后,便迅速弯腰,将那纸张拿了进来,快速打开查看。

    [枕下有喜钱请帖,人未随大部。]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让刘黑鹰面露激动,狠狠地攥紧拳头,振臂一挥。

    只要蒋瓛离开中军,那这次行动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9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