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52章 “陆”字大旗

第152章 “陆”字大旗


宅子多少银钱?

    “夫君问这个作甚?”

    刘婉怡面露诧异,将手中的热水放在床边,

    起身拉着陆云逸来到床边坐下,亲自为他脱鞋脱袜,而后一点点浸入水中,

    还亲昵地发问:

    “夫君,水烫吗?”

    陆云逸此刻正手捧礼单,目不转睛地盯着,已经进入空灵。

    这些军候们家中的富裕以及出手阔绰,完全超乎了陆云逸的想象。

    五进的宅子随手便送,还有京城外的土地田庄,还有一些商铺.

    就连军中的将领,出手也是异常大方,百两银子起步,

    与他们一比,陆云逸觉得自己耗时耗力,每年赚那么两三千两银子,太过费事。

    见陆云逸迟迟没有说话,刘婉怡微微一笑,轻轻撩拨着热水,一点点浸润陆云逸的肌肤,自顾自地说道:

    “夫君,你想要在京城买宅子?不如去跟爹说一说,在应天.家中好像有几处宅院,不过没有那般大。”

    陆云逸此刻才反应过来冷落了美人,但他也没有故意解释,便问道:

    “你家中在应天还有宅子?”

    刘婉怡抬起头来,笑颜如花:

    “父亲打算下一步便入京,便在家中找出了多年前的地契,

    那还是妾身祖父在大明立国之时买下,一直空在那里,

    若是夫君想要买宅子,大可不必浪费银钱,妾身可向父亲讨要一二。”

    陆云逸心中一惊,不论是刘知州下一步要入京还是在应天的房产,无不透露出辽东世家的底蕴,

    他与之一比,不论是异地调动还是银钱,似乎都远远不如。

    略作思量,陆云逸出声问道:

    “岳丈打算入京?”

    刘婉怡抿嘴一笑,点了点头:

    “庆州是苦寒之地,父亲年纪也有些大了,去南方待一待也养养身体。”

    陆云逸表情古怪,问道:

    “我可是听说应天是龙潭虎穴,京中一些官员都惴惴不安,

    生怕陛下将他们扒皮实草,岳父怎么准备在这个时候入京?”

    “那是对寻常官员,他们出身贫寒,朝廷给的俸禄又少,

    自然要凭本事捞取一些银钱补贴家用,官员总是要体面的,一身长衫就要好些银钱。

    可咱们家底厚,办事也不用求人,不用和那些官员一般同流合污。”

    刘婉怡侧着头,一边轻轻揉捏陆云逸的脚,一边嘴角含笑,淡淡说着。

    陆云逸眨了眨眼睛,好像的确如此,

    以岳丈的家世,完全可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刘婉怡眨了眨眼睛,将脑袋凑近了一些,眼中带着一丝狡黠:

    “另外.”

    说到这,刘婉怡脸上露出一些犹豫,看向陆云逸:

    “妾身告诉夫君,夫君可不能到处乱说,会砍头的。”

    陆云逸脸色一板,心中有些嘀咕,连连点头:

    “放心,夫君的嘴很严的。”

    刘婉怡脸上这才绽放出笑容,小声开口:

    “陛下已经老了,现在进京,等太子上位朝臣更替,就是最好的晋升之机,任何时候都没有此等状况下晋升得快。”

    屋内的气氛凝重起来,

    陆云逸张了张嘴,有些语塞。

    他已经从不知多少人口中听到陛下已老,将要死了。

    但.距离洪武三十一年,还有足足十年。

    今上执掌天下权柄的时间才仅仅过去了三分之二,远没有旁人预料的那般,几年之内就会结束。

    岳丈与乌萨尔汗一般,看错了局势。

    不.陆云逸连忙摇头,或许连今上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自己能活这么久。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沉吟片刻,轻声道:

    “如今朝廷局势不稳,此刻进京说不得会被波及。”

    刘婉怡抬起脑袋,大而明亮的眸子眨了眨,嘴角出现一丝笑容:

    “夫君受大将军赏识,说这话自然是对的,妾身可以将其告诉父亲吗?”

    陆云逸点点头:

    “朝廷刚刚对北元动兵,可以预见今后几年以清理北方残余为主,

    朝廷内的大事都要为军伍之事让道,进京的确不是一个好去处,

    不如留在庆州,安心操持好大明与草原的互相来往。”

    在北元覆灭之后,朵颜三卫已成冢中枯骨,只待他去劝降击溃,

    这一件事完成之后,东北之地再无大明之敌,开展商贸往来是顺理成章之事,

    留在庆州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能远离朝堂纠纷。

    陆云逸目光深邃起来,北元覆灭,

    一些本来无法确定之事应当会有定论,

    胡惟庸包括勾结北元,还有通过朝鲜借兵倭寇一事也将真相大白,

    当年参与的一些人也将彻底无所遁形,朝堂上会有许多人被株连,

    曾经坐镇辽东七年的延安侯唐胜宗,如今巢湖水军的领军人南雄侯赵庸都会被斩首籍家,

    现在的大明,最好的去处不是中枢朝廷,而是边镇军伍。

    内政与军伍,朝廷只能顾得上一头。

    清理胡惟庸残党之时,边军就算有再大的过错,朝廷都会忍受。

    而朝廷若是肃清边镇之时,朝堂之内又是安稳去处,文武相争之时又文武相和。

    至于岳丈,还去不去京城,陆云逸不知,

    若是执意要去,他也不打算阻拦。

    都有各自的事以及谋划,随意指手画脚,只会遭人反感。

    收起思绪,陆云逸呆滞的眼神一点点凝实,问道:

    “娘子,你可知应天的五进宅子值多少钱,大将军送了我们一座,就在皇城附近。”

    原本正安稳低着头的刘婉怡猛地抬起头,满脸愕然,大大的眸子充满呆愣,

    她心中震撼无以复加,抿了抿嘴,刘婉怡轻声道:

    “夫君莫要说笑,皇城附近莫说是五进的宅子,

    就算是三进的宅子都已被朝堂开国勋贵占据,哪里还轮得我们。”

    刘婉怡一边说,一边看到了陆云逸那充满坚定的眼神,这才小声惊呼,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真真的?”

    “那还有假,礼单上写着,

    大将军今日召我去议事,说是太子殿下多年前赠与大将军所有,

    如今空了许久,若我打赢战事,就将地契以及房契给我。”

    陆云逸嘴角勾起,将礼单转了过去,指向了最上首蓝玉的名字。

    刘婉怡定睛一看,呼吸猛地急促起来,高耸的胸脯微微颤动,睫毛如蒲扇一般来回拍打,其内心不平静到了极点。

    “夫君,这宅子就算是卖,也没有人敢买,这是御赐之物。

    夫君有所不知,毗邻皇城的宅院大多被宫内御赐给了诸多公侯,很难流落到外人手中,

    这是历朝历代天家的一贯做法,

    一方面是拱卫皇城周全,另一方面以彰皇恩浩荡。”

    陆云逸一愣,他从没有在京城生活过,

    对于其中门道那是丝毫不清,但这么一听也有几分道理。

    行军打仗安营扎寨时,临着中军大帐的营寨都是诸多亲卫和心腹将领,不相干的人根本无法靠近。

    刘婉怡眨动眼睛,再次开口:

    “若是五进的宅子在城西或者离皇城较远之地,五进的话.至少要三万两银子。”

    陆云逸瞪大眼睛,呼吸猛地急促起来,三万?

    “为夫听说四进的宅子才不到万两,怎么五进的如此贵?”

    “夫君,账不是这么算的,京中三进的宅子也不过千余两,但好的四进能到万两,其中差距颇大。

    至于五进那就更是有价无市无人敢买,

    毕竟公侯们所住的也不过五进,寻常商贾就算敢买,那也得敢住才对,

    所以五进的宅子很少,也几乎无人买卖。”

    这么一说,陆云逸有些懂了,四进与五进差的不是那两万两银子,而是身份的尊卑。

    一个小小商贾住比当朝大员还要大的宅子,

    若是底气不足,说不得会被哪个心眼小的大人所针对,那就得不偿失了。

    此时此刻,陆云逸第一次意识到大明应天的尊卑。

    至于他住不住得了,他自问是能住的。

    待到大军班师,朝廷的封赏下发,

    他至少也是领兵一地的将领,手握权势,宅子又是大将军所赠..

    想到这,陆云逸脸色变了又变,

    他甚至已经能想到日后审问自己时,那些办案之人所问所言。

    既然你口口声声说与蓝玉没有关系,那这宅子哪来的!!

    陆云逸只感觉一阵恶寒,身体抖了抖,轻轻拍了拍刘婉怡的小脑袋:

    “好了,咱们早些休息,明日为夫还要去营中操练。”

    刘婉怡白皙的脸庞刹那间红到了耳根,声音也变得低不可闻:

    “听夫君的。”

    时间眨眼而逝,两日的时间飞速过去,已经到了前军斥候部出征的日子。

    这一日,陆云逸没有像往常一般返家,

    而是留宿在军中,一夜未眠。

    桌案上已经摆放了一张又一张的地图,还有辽东送过来的诸多情报讯息与往来军报,

    根据这些情报讯息,

    陆云逸将原本准备好的具体方略改了又改,所携带的军械粮草也改了又改。

    军械与战马原本打算多带五成,在战事开启前有所补充,

    但看到这些讯息与军报,以及朵颜三位这些日子的兵马调动与书信措辞。

    陆云逸将五成军资改为了两成,

    所携带的粮草也少之又少,只够军卒一月所食。

    其中固然有在辽东之地补给的心思,但更重要的是,

    陆云逸觉得朵颜三部的主官已经有了归降之心,其麾下的军卒将领权贵们或许还心中不服,想要与大明战上一场。

    此时此刻,朵颜三部或许只差一个契机。

    一旦有了外部压力,那内部也定然团结,要么战要么和,结果显而易见,

    要他们打一场打不赢的战事,还不如低头做小。

    这是陆云逸基于辽王、惠宁王和朵颜元帅府的兵马调动做出的应对,

    北元覆灭之后,他们的精锐非但没有外扩去填补北元防务的空缺,反而进一步收缩,

    将原本掌控的大部分疆土拱手相让,其中有水源地草场若干。

    如此怪异举动,让陆云逸迫不及待地出发,至少要赶在三股势力降明之前抵达,

    否则忙活了半个月,岂不是什么功劳都没捞到。

    此刻,陆云逸正处在军帐内,

    一边收拾思绪,一边收拾着散落的文书军报,以及将作废的作战方略丢入火盆中。

    此乃以防万一之举,阴暗的事干得多了,

    陆云逸总觉得有人试图通过文书以及生活习惯观察他,以达到暗害他的目的。

    就在这时,一身黑甲的刘黑鹰走了进来,脸色凝重。

    “云儿哥,大军已经集结,诸位公侯也到了,随时可以出发。”

    陆云逸抬头看了看天色,晨曦出现,天边的太阳将阳光染成了橙红色,夜色在一点点退却,

    长叹一口气,陆云逸将最后一封废弃的作战方略丢尽火盆,猛地站了起来,

    从一侧拿过长刀与头甲,俯身轻轻吹灭桌案上的两根蜡烛,沉声道:

    “走吧。”

    不多时,陆云逸与刘黑鹰来到前军斥候部的校场之上,

    在这里五千兵马已经集结完成,

    如标枪一般立在那里,高大的战马打着响鼻,迈动着蹄子,站在军卒们身侧。

    校场外不远处,大将军蓝玉与一众公侯站在高台上,静静看着下方军卒。

    定远侯王弼脸色凝重,黝黑的脸庞让他在这不明的天色里,只能看到牙齿,

    但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其眸子中的欣喜。

    大军还未结束,前军斥候部也属前军,

    虽然在北征后期,前军斥候部已经实质意义上成了先锋军,属中军大帐统筹。

    但不论如何,定远侯是前军统帅,是陆云逸的上官。

    此刻他站在高台之上,看着下方军卒,浑身气定神闲,充满倨傲。

    使得其他军候一个个面露怪异,不知道的还以为前军斥候部是他一手培养。

    武定侯郭英站在一侧,看着下方军卒,不禁点了点头:

    “的确是战阵精锐,气势不凡啊。”

    定远侯王弼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他马上回过头来,面露笑容: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兵。”

    郭英撇了撇嘴,不与他争论,就那么静静看着。

    不多时,一身黑甲,手持长刀的陆云逸匆匆赶来,

    他没有去向操练之时所站高台,而是径直来到最前方,

    在早就等候已久的战马前站定,双脚微微用力,便翻身上马。

    天色微亮,晨曦初露,

    五千名黑甲明军宛即将迎来黎明的乌云微弱光线被厚重铁甲反射,闪烁冷冽寒芒。

    军卒们站立得如同山岳一般笔直,

    尽管天色还有几分昏暗,但掩盖不住他们眼中的期待与熊熊战意。

    黑甲覆盖在其健壮有力的身躯之上,站在战马一侧,充满压迫。

    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军旗上的字迹也从北征大军时的‘蓝’而换成了‘陆’,

    人数虽少,但为国出征已是多少军卒梦寐以求之事,那代表着功勋以及荣耀。

    空气中充满躁动,在陆云逸到来之后,反而充满沉重,

    马蹄声、盔甲摩擦声以及军卒们低沉有力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静等着出征的号角声响起。

    陆云逸高坐战马,面容死寂,目光如炬,充斥着冷冽,扫视着眼前五千名黑甲明军,

    他的声音浑厚而有力,回荡在清晨的空气中:

    “将士们,此次出征乃征讨北元余孽,

    位于我庆州东北方的辽王、惠宁王和朵颜元帅府,

    他们盘踞东北之地许久,与野人交锋,兵马悍勇,粮草充沛,此战并不容易。

    但此战沉重,关乎社稷安危,牵万民之心,关乎大明荣辱,只能胜,不能败!

    望尔等奋勇当先,死战不退,扫荡敌寇,捍我大明边疆!”

    “死战不退!!扫荡敌寇!!”

    震天的喊声突然响起,回荡在大营以北,庆州以北。

    刚刚从睡梦中清醒的军卒直起身来,看向前军方向,面露憧憬。

    庆州北部边民同样直起身,听着那依稀传来的喊声,面容肃穆,带着期待。

    校场之中,陆云逸的声音没有停止,

    “望诸位铭记家国重任,肩扛百姓期望,

    以手中刀兵铸胜利之基!以敌人之血造大明之威!

    吾,陆云逸,前军参将,庆州边民,半年之前与尔等一般站在下,听上官令,

    半年之后,吾身具功勋,统领前军斥候部,

    所得所获皆因战阵厮杀而来,

    大明军伍从不吝啬军功,此战沉重,但亦是尔等立功之机,望诸君牢牢把握机会。”

    说到这,陆云逸手中长刀悍勇而出,高指天空:

    “拼得一时,富贵一世,

    愿天佑我军,以明军之威,扫平一切国敌!凯旋!

    愿诸君功成名就,以手中长刀光宗耀祖!”

    场中气氛刹那间就被点燃,军卒们浑身紧绷,目光灼灼,握着长刀的手猛地用力,足足五千把闪烁着锐利寒芒的长刀遥指天空,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毫无保留地冲上天穹!

    紧接着便是雄浑震慑的大喊!

    “扫灭敌酋,光宗耀祖!!”

    “扫灭敌酋,光宗耀祖!!”

    “扫灭敌酋,光宗耀祖!!”

    陆云逸脸色凝重到了极点,手中长刀一挥!

    苍凉的号角声悠然响起,像是从远古之时踏来的呼唤,苍凉悠远,而后一点点高亢!

    陆云逸手持马缰,身下高头大马发出一声啼鸣,前蹄高高扬起,而后种种落地!

    “嘭!”

    战鼓擂动,杀意凛然。

    “大明军伍,北进!!”

    随着将领的一声令下,五千骑兵如同离弦之箭,猛然冲锋。

    犹如狂风卷起的铁色洪流,气势磅礴,震撼天地,

    军卒们身披黑甲,头戴铁盔,手持长刀长枪,背负弓弩,胯下战马嘶鸣,亟待释放。

    他们的身影在渐渐转明的晨光中拉长,仿佛一道黑色闪电,划破长空,冲出营寨,直奔庆州城门。

    马蹄如雷轰鸣,震得大地都在颤抖,空气中弥漫着烈烈肃杀。

    庆州城门巍峨耸立,仿佛见证了无数风雨沧桑,但此刻,在这五千军卒的浩荡声势下,也显得略显渺小。

    大军穿门而过,如同洪流决堤,不可阻挡。

    当大军穿过庆州城门之时,清晨的太阳也不再吝啬,洒下阳光,

    金色的光辉与冷冽的兵器相互碰撞,映照出一张张坚毅不屈的脸庞。

    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战火,仿佛要将一切阻挡都化为乌有。

    晨光初破曙光寒,五千军卒出庆州,

    铁骑如龙,气势恢宏。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四日,大明边军五千迎东北三王而去。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9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