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89章 天下万事,必作于细

第189章 天下万事,必作于细


临近午时,洗漱完成,

    换上深蓝色长袍的蓝玉坐着轿子,带着护卫来到了应天太子府。

    太子朱标在成年后便独自开府建牙,独立办公。

    蓝玉的轿子刚刚来到,太子府的侍卫便见到了轿子上那笔走龙蛇的一个大大“蓝”字,顿时心中明悟,腰杆挺直。

    侍卫统领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双手并拢:

    “拜见凉国公。”

    蓝玉晋爵的消息虽然还没有昭告天下,

    但京中各大衙门以及诸多权贵家中早已知晓,太子府是第一个知晓。

    轿子的帘布被掀开,蓝玉从中走了出来,

    其身侧护卫将一个装饰精妙雕刻有木纹的箱子递了过来。

    蓝玉没有伸手去接,而是指了指那护卫统领,吩咐道:

    “搜查。”

    那侍卫统领面露难色,艰难开口:

    “公爷,太子殿下吩咐过,不予搜查。”

    蓝玉眉头微皱:

    “让你查就查,哪那么多废话,若因为身份就不予搜查,出了差错怎么办?

    天家安危皆系于尔等之手,尔等若不严苛值守,这太子府还能安全吗?”

    那侍卫统领将腰弯下,支支吾吾地不敢言语。

    蓝玉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一阵烦躁,一脚便踹了过去:

    “太子殿下仁德,尔等护卫更要严苛,搜查!”

    那侍卫统领长舒了一口气,额头冷汗直流,

    连忙弯着腰接过木箱,轻轻将其放在地上,就在要打开之时,

    蓝玉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小心一些,都是军中机密,若是有了磕碰,本将饶不了你。”

    “是。”

    既然是军中机密,那侍卫统领便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打开查看,

    而是抱着箱子走向一侧,自行查看,

    不多时,他将箱子提了回来,恭敬说道:

    “回禀公爷,并无异样。”

    蓝玉这才点了点头,向前一步,将自己的手臂张开。

    这一举动让那侍卫统领瞪大眼睛,有些怀疑今日的蓝大将军莫非是转了性子?

    以往若是搜查,他还要发脾气,今个这是怎么了?

    但侍卫统领没有犹豫,上前一步在蓝玉身上从上到下摸索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重重点了点头:

    “公爷,并无异样。”

    蓝玉点了点头,面露思索,而后吩咐道:

    “你去轿子中拿出左手暗格中放着的蓝色小册子,最上面一本。”

    “这您的轿子俨然是朝廷机密,卑职前去不妥吧。”

    侍卫统领面露古怪,已经在心里怀疑,是不是蓝玉大将军要寻个理由将他打发走。

    在这京城中,谁都知道太子殿下对这位舅舅尤为尊重。

    蓝玉眼中闪过一丝阴霾,疏漏!疏漏!都是疏漏!

    他沉声道:“本将已经有过搜查,就不能离开你的视线之内,

    若是返回轿中,拿去了凶器隐藏该如何?

    身为侍卫统领,这点道理都不懂?”

    那侍卫统领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也不作辩解,连忙低下头冲了过去,

    在轿子中迅速拿出小册子,而后恭敬递了过去。

    “检查,册子中若是挖空可以放置匕首。”

    蓝玉的脸色愈发难看,这些日子他习惯了新侍卫的严谨,

    如今这里是应天城,太子府上,

    这些侍卫居然行事这般粗糙,让他几乎难以忍受。

    仅仅是这不到半刻钟,蓝玉就已经想出了能将匕首带进去的数种方法。

    而那侍卫统领忙不迭地翻开册子,一眼望去,眉头顿时皱起,好丑的字。

    不过现在不是深究的时候,

    从头翻到尾,察觉到没有异样后,这才将册子递了过去。

    “公爷,您的册子。”

    直到这时,蓝玉才冷哼一声,一把接过册子,向太子府内走去。

    刚刚迈入太子府大门,他便见到了躲在门后的太子,心脏快速跳了一拍,被吓了一跳。

    “太子殿下,您.您.唉.怎么又玩这种把戏。”蓝玉无奈地摇了摇头,露出苦笑。

    太子朱标脸上露出畅快的笑容:

    “哈哈,我小时候,舅舅可是时常这般吓我。”

    “您现在是一国储君,不能再如此了。”蓝玉板着脸。

    “是是是。”太子一边笑着答应,一边从蓝玉手里接过那木质箱子:

    “外甥来提,舅舅打仗一路辛苦,也要多加歇息。”

    蓝玉没有拒绝,同样将手中的蓝色小册子也递了过去。

    太子接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

    “舅舅,这是?”

    “一些防护之法,是前军将领看中军大帐守备疏忽,从北元朝廷弄来的法子,足够严谨。”

    “哦?”

    太子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册子,眼中闪过精光:

    “是舅舅多次提到的那个陆云逸?”

    “对,就是他所编撰,不仅如此,这箱子中的物品,也大多是他所制作,

    臣不是在吹嘘,若此次北征,

    臣没有在庆州发现此等英杰,北征可能要困难许多,军卒死伤要多上不止一成。”

    蓝玉脸色凝重,单单是坑杀北元两万战兵以及确定北元的位置,

    就足以让陆云逸为此次北征首功,

    也正因为他的存在,此次北征摧拉枯朽,远没有前几次北征那般困难。

    听蓝玉如此说,太子脸上的怪异越来越多,心中暗暗吃惊,

    对于自己这个舅舅,他了解颇多,

    在军伍一道向来是心高气傲,还从未见他如此诚恳地夸过哪名将领。

    很快,二人来到了太子的书房,

    房门打开,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几乎要将二人淹没,

    硕大的长桌上也摆满了奏疏,一摞一摞的,甚至壮观。

    蓝玉见到后,顿时面露无奈,沉声道:

    “殿下,您还是少些劳累为好,不可久坐,两刻钟便要起来活动一二,

    如此脊梁与腰才不会出问题,还要时常眺望远处,以防护眼睛,

    另外每晚要至少睡够四个时辰,如此才能身体康健。”

    蓝玉喋喋不休地说着,从公务说到夜晚休息,又说到吃食以及平日里的活动

    听得太子殿下愣住,直到蓝玉声音落下,太子朱标才面露古怪:

    “舅舅,听您这么一说,我好像快死了。”

    蓝玉眉头顿时皱起,腾的一声站了起来,连忙躬身,快速说道:

    “臣并无此意,只是太子殿下乃我大明储君,要注意身体,如此才可延年益寿。”

    “坐下坐下,舅舅,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只是我怎么觉得,此行回来,舅舅性情大变,以往舅舅从来不会注意此等细枝末节。”

    说着,太子将放在木箱上的蓝色册子拿了起来,轻轻翻看,

    眉头刹那间皱了起来,手掌也是微微一顿,有些古怪地说道:

    “莫非,这一切都是因为这册子”

    蓝玉又坐了下来,沉声道:

    “臣南归路上,一直在钻研这册子,越是细细钻研,越是觉得其中道理与战场之上有些相似之处,

    甚至臣不禁在心中回想过往战事,寻找到了不止一处疏漏,

    臣敢断言,若是让现在的臣与过去的臣捉对厮杀,轻而易举就能将其击败。”

    “哦?”

    如此一说,太子便不得不郑重起来,看向册子,

    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让他皱起眉头,

    太子将视线从册子上挪开,瞥向蓝玉:

    “刚刚在府门口,舅舅朝着侍卫发怒,也是此等原因?”

    太子指着上面的第一页纸,那里歪歪扭扭,如小狗爪印一般写了一行字。

    “天下万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

    蓝玉郑重地点了点头:

    “殿下,您的安危乃重中之重,切不可疏忽大意,

    门前那些侍卫看着严苛,只不过是糊弄了事罢了,

    若真有不轨之徒欲行不法之事,还是能找到许多疏漏,不可不防啊,殿下。”

    蓝玉的脸色越来越郑重,脸上关切几乎毫不隐藏,

    他在军事一途已经走到了尽头,位列天下兵马最高军职,

    爵位一途亦走到了尽头,如今蓝玉所能期盼的,只有这位外甥了。

    太子朱标面露凝重,有些狐疑:

    “真有这般严重?那外甥就命侍卫严加防范便是,府中还有锦衣卫,外甥的安全舅舅不必担心。”

    但很快,朱标脸色就有些古怪,蓝玉亦是如此,

    二人都想到了蒋瓛的死,蒋瓛几乎已经是锦衣卫中最精干之人,却死得不明不白,

    锦衣卫在府,似乎也不是那么稳妥。

    书房内安静了片刻,刚刚未感受到的冰块凉意此刻开始扩散,

    蓝玉斩钉截铁道:

    “殿下,您的安危系于天下万民,还请谨慎,应当按照此法,多训练一些贴身之人,

    臣近些日子已经有所体悟,的确够精细,也够严谨。”

    太子殿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而后看向那歪歪扭扭的几个大字:

    “外甥知道了,这句话真有这般神?”

    “仅凭这句话,此子就能成为天下名将。”蓝玉再次斩钉截铁地开口。

    太子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有些诧异:

    “舅舅如此看重?

    若没记错,《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也有类似之言,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礼记·经解》也有类似的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蓝玉却摇了摇头,沉声道:

    “殿下,道理哪里都有,但要落到实处,而此子.行军打仗的确注重细节章法。”

    顿了顿,蓝玉又指向了木箱:

    “其中之物,大部分是将战场做细之用,

    能让将领更多掌控战场形式的千里镜,

    军令迅速传达的喇叭,能隐秘生火炊烟的无烟灶,

    还有他最初呈送给臣的马蹄铁,当这些东西汇聚在一起,战事才容易许多,

    而且他部下那五千军卒,对于军令的执行尤为彻底,

    战事兵法转变之灵活不亚于臣之麾下精锐,所以.这不是一句空话。”

    太子朱标的脸色愈发凝重,自家舅舅是一个谨言慎行之人,

    如今对一名将领却如此夸夸其谈,这勾起了他心中一丝兴趣。

    太子朱标将木质箱子提了上来,轻轻打开,

    映入眼帘的怪异事物让他微微一愣,

    他从中拿出了一个青铜长管,来回打量,

    当看到两端那模糊影响与光亮后,心中闪过一丝明悟:

    “这就是那千里镜?号称能改变战场态势之物?”

    接下来,蓝玉详细教导了千里镜该如何使用,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太子朱标将其放在眼前一看,

    还是被近在咫尺的景物吓了一跳,脑袋微微后仰,看向视线尽头的书架。

    原本看不真切的文字在这千里镜中大如牛。

    太子朱标又闭上一只眼睛,将另一只眼睛凑了过去,嘴里喃喃念叨着,

    “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滴天髓阐微。”

    这些都是他书架上的宋代藏书。

    蓝玉则在一旁解释:

    “军中将领有了此物,便能迅速地将整个战场局势一览无余,而不用再用传令兵通传,

    那陆云逸在设计坑杀北元两万军卒时,臣亲自指挥的战事,

    臣.从未有过如此对于军卒如臂使指的感觉,

    那一战邓镇做出的预测是伤亡一千,

    但真正的战损才不过四百,一个千里镜便保下了六百军卒的性命,臣感慨万千。”

    太子此刻已经将千里镜对准屋外,

    扑面而来的翠绿继续将他吓了一跳,他脸上露出惊容:

    “此物.此物的确颇为神奇,

    我虽不懂兵事,但也知领兵大将能掌控战场的厉害,

    此物乃军伍利器,要严加看管不能流于外邦。”

    “殿下英明。”

    蓝玉拱了拱手,接着他又相继介绍了铜喇叭与改进后的马蹄铁,

    还口述了无烟灶,并且将正在试验的多功能战术背包也说了出来,

    听得太子朱标面露怪异,笑着说道:

    “听舅舅这么说,我怎么觉得,此人应当去工部,让其去修河堤建城池。”

    蓝玉也笑了起来:“臣曾多次与陆云逸提过此事,

    从他的表现来看,此子大概只喜欢打仗,前些日子他找到臣,想要去西南打仗,臣答应了。”

    “哦?他如今年少难封,舅舅还让其去立功?”

    太子殿下有些诧异,如此年轻人应当好好保护才对,骤然登高不是好事而是要命的祸事。

    蓝玉轻轻叹了口气:

    “臣想着保留前军斥候部,先前臣想将其尽数安放在大宁卫所里,

    可陡然挤进去五千军卒难免招人记恨,定然要遣散一些,

    如此精于斥候之道的军伍若是轻易解散便有些可惜,

    恰好,这陆云逸想去西南打仗,臣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并且与其定下了让他作为年轻将领,为军伍扬名一事。

    至于年轻难封那是殿下与陛下还有朝臣的事,臣就不操心此事了,哈哈哈。”

    “舅舅,您都是征虏大将军了,还与小孩子耍心眼。”

    朱标亦是摇头苦笑,脸上带着无可奈何。

    “哈哈哈,那孩子聪明着呢,

    平日里在大军中臣与他说话都要板着脸,刻意疏远,

    否则那小子顺杆就向上爬,丝毫没有年轻人的拘谨。

    殿下,再与您说一个趣事,

    徐增寿与郭铨就在他军中,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已经有几分精兵模样了。”

    “哦?子恭那顽皮性子,还有人能治住他?难得啊。”

    太子朱标面露异色,眼神闪烁:

    “舅舅,既然您这么推崇这陆云逸,孤要见见他。”

    太子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将领,兴趣浓厚。

    “殿下,还是莫要单独相间了,

    刚入军伍就立下大功,又得大明太子召见,

    这名头太大了,臣怕会出什么祸事。”

    蓝玉的脸色凝重下来,太子朱标亦是如此,过了许久,他轻轻叹息:

    “那就让其晚上入宫参与晚宴,到时候再见,

    至于年轻将领被有意打压一事.孤也有所耳闻,没想到居然已经到了如此严峻的地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9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