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270章 颍国公旧部,在妥协中前进

第270章 颍国公旧部,在妥协中前进


浩浩荡荡的车队来到了云龙州城下,

    还不等靠近,城门附近的守将就连连发出大喊,将手都张了开来,

    “哎哎哎哎,停下停下!”

    人也凑了过来,是一个三十余岁模样的中年人,

    脸色黝黑,带着一些干裂的红,身形干瘦,表情嚣张,

    更重要的是,他声音却是没有一丝阳刚。

    不知为何,他一走近,

    处在最前方的几名军卒顿时有种被挑衅的感觉,恨不得立马抽出长刀砍死他。

    “你们是哪家商队?”

    那人一边靠近一边打量着来人,

    很快他便见到了站在一旁的王学,顿时瞪大眼睛,声音拔高了几个声调:

    “哎~居然是你,还打算赖着不走吧,

    咱们龙州可是大理边陲,云南边境,哪能什么人都能进!”

    高坐在战马之上的张玉眉头紧皱,

    在那人身上来回打量,没有犹豫,手中马鞭抽出,不留力气地挥了出去!

    啪!

    一声轻响,那军卒脸上像是滚过了车轮,一道红润粗大的伤痕顿时出现。

    “啊”

    那守将有些不敢置信地摸了摸脸,

    察觉到其上炽热疼痛,不由自主地大叫出声,声音尖锐!

    “你敢打人,你是哪家的伙计,居然如此放肆!!”

    张玉在他身上来回打量,脸上露出古怪,

    他没有想到,这世上居然有如此愚蠢的军卒!

    先前那些麓川兵已经够蠢了,

    如今大明的军卒更是如此,险些让他眼睛一黑。

    他重重挥手,声音冷冽:

    “将他给我扣起来!”

    顿时有两名军卒上前,将他按倒在地,胳膊蜷曲,

    哀嚎声响了起来,还带着一些咒骂。

    “是何人允许你这般放肆?你们这是谋反!”

    “放开我,你们是哪个商行的,你们的车再也别想进云龙州!”

    那人还在嚎叫,惹得一众将领面面相觑,

    不知为为何,心中没有了愤怒,反而是荒唐。

    陆云逸满脸嫌弃,上下打量着他,

    从他露出的手臂中看到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案,若有所思,

    若是他没猜错的话,这人应当是收编的土司兵。

    只是为何土司兵能得到如此重要的职位,来看守城门。

    “继续走。”陆云逸没有理会那人,而是冷声下令。

    商队再次缓缓前行,

    那些女子等在城门口,早就发现了这里的端倪,

    一个个将眼眸望了过来,面露感激。

    王学禀告了一声后连忙跑了过去,

    那些女子见他到来,眼中露出喜色还有一丝丝安全感,

    “你们放心,这是大理城来的大人,大人会安顿好你们的。”

    如此说,这些女子放心了一些,悄悄松了口气,对着那商队行了一礼。

    而云龙州守城的军卒们也看到了被按在地上的上官,脸色大变,

    十余人放下了手中活计,连忙抽出长刀赶了过来。

    可下一刻,抽刀的声音齐齐响起,

    处在队伍前方的百余名军卒见状也纷纷抽出长刀,齐刷刷的森然而立。

    甚至还有十余把火铳军弩举了起来,

    对准了那怔怔定在原地的十余名守城兵。

    张玉一甩马缰,上前两步,对着他们冷声喝道:

    “将你们的上官喊过来,我等是京军所属前军斥候部,特来清缴你们留下的烂摊子!”

    这时,王学又将手中的文书以及通关文牒递了上去,满含轻蔑地瞥了他们一眼。

    “接着啊,愣着干吗?

    让你们大人抓紧过来,没工夫与你们耽误时间。”

    军卒们接过文书连忙向后跑,

    其余人也想跟着他一起回去,但张玉却冷冷出声:

    “站在原地不准动!”

    那先前嚷嚷的守将也静静埋着头,不敢说话,这次是踢到铁板了。

    时间流逝,眨眼间一刻钟过去,

    城门就这么空空地晾在那里,军卒消失不见,商队满脸茫然,

    就连陆云逸等人脸上也充满了无奈。

    李景隆双脚站立,心中已经愤怒到了极点,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云龙州的守将到底怎么回事?

    大明边境交到这种人手里,还能有个好?”

    他眼中隐隐带着一些戾气,心中怒不可遏。

    李景隆乃世袭曹国公,国之勋贵,与皇家共天下。

    这大明是皇家的,也是他们这些开国勋贵的,

    对于边防,不论是哪个勋贵都颇为重视,这是他们自家的基业。

    见到如此情景,也难怪李景隆会怒不可遏。

    陆云逸安慰道:“云南刚刚收入瓮中,兵员素质参差不齐乃再正常不过的事,

    等朝廷将一些位于内地的富户迁徙到这里,就会好很多。”

    尽管如此说,李景隆还是怒不可遏,

    一路行来见惯了精兵强将,令行禁止,

    如今边境都是这般,那其他城池该是什么样子?

    又等了一刻钟,李景隆再也无法忍受,

    转而看向身后的火枪队,快速下令:

    “全体都有,向右齐射!”

    下一刻,两百名手拿火铳的军卒齐齐对准右侧天空,毫不犹豫地点燃火绳,

    剧烈的噼啪声炸响,刹那间硝烟缭绕,空气中弥漫了火药气息。

    这声音传出去很远,让前后商队的马匹都不安稳起来,不停鸣叫。

    声音传入云龙州,东城门附近的百姓商贾不由得瞪大眼睛,

    连忙跑回家中,嘴里还嚷嚷着敌人打过来了。

    两百把火器齐射的声音尤为响亮,效果也是非凡,

    剧烈的马蹄声随之响起,很快便来到了城门附近。

    云龙州守将杜宇涛四十七八岁的模样,面容有些苍老,

    脸上带着长时间承受紫外线照射的黑紫色,皮肤上有一些裂痕,

    他带着军卒赶到这里时,

    一眼便见到了空若无人的东城门,眼睛猛地瞪大,

    联想到前些日子悄无声息过境的麓川兵,不由得脸色大变!!

    可当他带着军卒走近,却发现一切好似无事发生,

    虽然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刺鼻气味,

    但既没有敌军攻打,也没有敌军入城,这不由得让他产生一丝疑惑。

    当他走到城门口朝外查看之时,

    眼睛微微瞪大,发现了外面的端倪。

    绵延不绝的商队等在那里,

    作为城门值守的阿隆苏跪倒在地,在其身旁还有战战兢兢的军卒。

    “去问问,他们是什么人!”

    杜宇涛挥了挥马鞭,看了看身旁军卒,可还不等那军卒跑出去,

    身后便传来了一声惊呼:

    “大人!大人!!!”

    回头看去,一名军卒手拿文书以及通关文牒跑来,

    上气不接下气,脸色涨红。

    “大人,您快看,是京城来人!!”

    杜宇涛接过文书,一眼便见到了上面的都指挥使大印以及大理府大印,眼睛微微瞪大

    侧头看去,见城外那些‘商贾’正毫无畏惧地盯着他,还有一些打量。

    杜宇涛的脸色顿时充满褶皱,整个人都萎靡了下来。

    “坏了坏了,这下坏了。”

    他不敢怠慢,迅速翻身下马跑了出去,

    一边跑脸色,他的愈发苍白,

    还时不时回头看向那空空如也的城门,一颗心已经坠入谷底。

    不等他走到近前,他便见到一位穿黑红锦袍的年轻人快步上前,一脸怒气。

    杜宇涛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脚步慢慢停了下来,

    而李景隆却是没有停,径直上前,没有任何犹豫,一巴掌就挥了过去!

    ‘啪’的一声轻响,回荡在云龙州城外,异常清脆。

    杜宇涛被打得有些懵,眼睛来回眨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下一刻,李景隆的大骂声就传了过来:

    “你身为云龙州守将,是如何带的兵?

    麓川兵过境不管,玉石村百姓入城你倒是要管?

    回头看看,这城门如今还空空荡荡,

    若是那思元亨带兵前来攻打,岂不是轻松入城?”

    李景隆越说越气,又一巴掌打了过去。

    陆云逸皱着眉头站在身后,轻轻挥手,

    两名军卒上前,一脚就将踹得跪倒在地,被他们从后制住。

    此刻杜宇涛还是满脸茫然。

    “麓川都要打到脸上来了,尔等还在玩忽职守!

    你与本公说说,你这守将是走的谁的门路,

    本公今日倒是要看看,是谁在后面为你撑腰,将如此重镇交到你手中!!!”

    李景隆愈发气急,腰间长刀出鞘,

    就这么直直架在了杜宇涛的脖子上,引得他脸色大变。

    “敢问大人.您是何人?”

    直到此时,被拳打脚踢的杜宇涛还不知眼前这人是谁。

    “本公是谁也是你能问的?

    本公问你,为何东城门守城之人只有十余人?这城内的万余军卒都死了吗?

    本公若是没记错,边境城池的守备不少于三千,

    四个城门一个就是将近八百,

    这云龙州莫非是处在云端山巅,只用十个人就能守住这城门?”

    陆云逸也走了过来,眉头紧皱:

    “那入境的麓川兵想要劫掠商队从而混入城池,

    先前本将还以为他那是异想天开,

    却没承想今日一见,发现那已经是顶好的方略!

    碰上你这等守将,还真是麓川的福气,给他五花大绑,所行罪状一应呈送都司!!”

    直到此刻,杜宇涛才有些懵懵懂懂,

    本公?本将?这些人都是谁?

    “敢问.敢问是哪位大人?

    本将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大人,还请大人恕罪。”杜宇涛连忙说道。

    “将死之人也配知道本公名讳?

    纵敌入境已经是死罪,现在本公再给你安上一个守城不力的罪名,到时候你就等着凌迟吧!”

    说完,李景隆似是无法解心头之恨,又一脚踹了过去,骂骂咧咧。

    陆云逸看了看原本那些守城卒,

    以及空空如也的城门,无奈的摇了摇头,大手一挥:

    “尽数扣下,入城!”

    临近傍晚,都督冯诚带着一众亲卫从大理急疾驰赶来,

    见到云龙州的城门时顿时愣住了,

    守城军卒所穿的甲胄分明是京军所属,

    带着独特的纹路以及厚重的铁甲,与云南都司的甲胄有着很大不同。

    他快步上前,一眼便见到了熟人,

    是年纪不大,但看起来略显跳脱的徐增寿。

    “子恭,你怎么在这?”

    冯诚翻身下马,正在检查文牒的徐增寿将眸子投了过来,

    眼睛一亮,随即松了口气,

    “冯伯伯,您终于来了,这云龙州都险些失守了。”

    简单的一句话,让冯诚浑身都紧绷起来,整个人如临大敌!

    “什么?不是只逃走几十人吗?”

    徐增寿神情古怪,将文牒交给了旁人,

    他则走了过来,详细将下午发生之事说了出来,

    听得冯诚脸色来回变幻,额头青筋暴起,

    嘴唇也紧紧抿了起来,呼吸急促,咬牙切齿地挤出一丝声音:

    “他妈的,这狗曰的杜宇涛,老子要砍了他。”

    云龙州军营内,冯诚气势汹汹地进入其中,

    恰好碰上了正在拿着文书到处比对,学着处理军务的李景隆,

    二人一碰面,眼睛都微微瞪大,气氛微妙起来。

    冯诚脸上还带着未消散的怒气:

    “景隆,杜宇涛呢?老子要砍了他。”

    “在在军营里关着呢,我带你去。”

    李景隆也生气起来,带着冯诚气冲冲地走向一侧军营。

    “景隆啊,听说此战很是顺利?”一边走,冯诚一边询问。

    他眼中似是有神光闪烁,这才不到七日,

    两千多人就已经尽数清缴完成,

    此等速度已经算得上是都司最精锐的军卒了!

    李景隆连连点头:

    “战事很顺利,那些麓川兵都是一些杂兵,没有什么战力,被派过来送死,

    其中精锐只有那么三百多人,只是找人有些麻烦。”

    但李景隆话锋一转,沉声开口:

    “冯伯伯啊,此行领头之人是罕拔麾下的思元亨,

    他计划着攻入云龙州,虽然他属下是杂兵,

    但若真来攻打凭借城门处那十余个守城卒,还真拦不住。”

    此言一出,冯诚陷入沉默,再次愤怒起来,这也是他怒不可遏的原因之一。

    “景隆啊,这杜宇涛是早些年跟随颍国公征讨云南的将领,

    因为在战事中受了伤,便在云南安顿下来,

    他大概是伤了脑子,年龄也大了,行事有些木讷,

    以往都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只是不知如今是怎么了.”

    说着,冯诚发出一声叹息,神情有些纠结:

    “景隆啊,有些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景隆脸色古怪:“莫非冯伯伯想要饶了他?”

    冯诚眼睛顿时瞪大:

    “当然不可能,但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将其调离云龙州,留他一条性命。”

    二人越走越慢,气氛越来越古怪,

    李景隆皱眉深思,不知这杜宇涛有什么本领,能值得如此力保。

    “冯伯伯,是有什么隐情吗?”李景隆压低声音询问。

    冯诚抿了抿嘴,脸色复杂,叹了口气:

    “我也不瞒你了,前些日子我向颍国公借调了两千用于山地作战的军卒,

    前些日子从贵州赶来,此刻应当已经入境,

    若这时候将颍国公的旧部砍了,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此言一出,李景隆这才面露恍然,脸色也变得古怪起来,有些烦躁地挠了挠头。

    冯诚轻叹一声:

    “如今都司精锐都在景东以及昆明驻扎,借兵也是无奈之举,

    若是你们不来,可能还真让这些麓川兵得逞了。

    此事我也有些说不出口,但还希望景隆你能担待一二,

    要不我去问问云逸?听听他的意思?”

    李景隆顿时警觉,连连摇头,

    冯诚也算是云逸的舅舅,如此亲族若是开口,不成也得成,太过为难。

    思来想去,李景隆重重叹息一声:

    “那便这样吧,但那些玩忽职守的守城卒要砍了,以儆效尤!”

    冯诚松了口气,整个看着轻松了许多:

    “那是自然,先将杜云涛调到景东,等战事结束后再行惩处。”

    李景隆轻轻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此等处理,

    他心中一直记着父亲所说,“退让,是朝堂政事的关键所在。”

    气氛有些沉闷,冯诚有些试探着开口:

    “景隆啊,你是京军主将,有些事情我还要与你商讨一二。

    大军已经到了昆明,但让其去哪还未有定数,

    你看让京军来守云龙州永平一线,如何?”

    李景隆愣住了,轻轻眨动眼睛,

    但很快他便意识到了,此事他无法做主,毕竟他这个主官只是摆设,

    而徐司马与申国公也是运兵之人,

    京军到了云南就要受到西平侯府节制,用作亲军。

    守不守这大理,他说了不算。

    想了想,李景隆沉声开口:

    “京军所属本就归西平侯府节制,我等听令行事。”

    “那太好了!”

    冯诚心中又一块大石放下,长长地舒了口气。

    李景隆继续开口:

    “但前军斥候部去哪,我还要与云逸商量一番,

    在路上他与我说,在境内作战总是束手束脚,远不如深入麓川来得痛快

    我想,他的意思是要转防守为进攻。”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8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