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412章 贪欲不遏,宜良之难

第412章 贪欲不遏,宜良之难


“谁给他的胆子!!”

    不大的衙房内充斥着刘员外的怒吼声,使得气氛猛地凝固。

    坐在椅子上的罗县令身体不停后退,

    看着近在眼前的手指,苍老的眼眸不停跳动,

    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不敢发作。

    他呼吸急促了些许,好不容易平复了自身心绪,缓声道:

    “刘员外,县衙是建在您家地上不假,

    但不是都给您置换了城外良田吗,

    宜良城未建立之时,这里可是山包啊,不能种地。

    至于张大人背后的靠山,本县一个地方流官,

    如何能知道此等秘事,还请刘员外莫要再为难我了

    您二位本领通天,不如去布政使司中打探打探?”

    “混账!!”

    刘员外怒不可遏,表情狰狞,

    将手中折扇都举了起来,像是要打罗县令。

    就在这时,原本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员外忽然抬手制止:

    “刘兄,不得无礼,

    罗县令整日殚精竭虑,为的都是宜良县的生计。

    我等宜良县百姓,如何能对父母官无礼?”

    话音落下,刘员外他冷哼一声,手中折扇收了回来,脸上充满轻蔑:

    “城外的地都是一众员外的,城内的粮铺也是一众员外的,

    那些苦哈哈的百姓种的那些地,

    若是粮铺不收,明年他们就得饿死。

    宜良县修桥铺路,哪一样不是城中员外出钱,

    县城户房中的钱,怕是连下个月的俸银都拿不出来。

    到时还要我等接济一二,

    谁是谁的衣食父母,还要说道说道。”

    刘员外年轻的脸庞上勾起一丝阴冷,他转身看向罗县令:

    “县令大人,以往银子拆借,

    我等可是从来没有收过衙门利钱,

    现在你要为难我们,不讲情面,也就不要怪我等不讲情面了,

    等下月若是衙门发不出银子,

    钱,我等还借给衙门,但要一分利,如何?”

    “你你.”

    罗渊的呼吸猛地急促,原本枯黄苍老的脸庞顷刻间变得涨红,眼中带着怒意!

    心中已经在咆哮。

    宜良县是小县,一县土地不过两百万亩,

    其中可耕种土地不过四十万亩。

    两成被军户占据,此等土地不用缴税。

    三成被各个员外占据,不缴税.

    剩下的五成土地中,有两成是布政使司的农垦田,这个倒是缴税,

    但税钱直接拿到了布政使司,宜良县就算是想雁过拔毛都没有办法。

    所以,留给宜良县的,只有不过三成土地,

    凭这些税赋,仅仅维持农具以及种子的采买已经捉襟见肘,

    吏员等一众官员的俸禄,

    有时都需要云南府接济,有时需要他去向一众大户拆借。

    现在的宜良县,粮食不少,但银子是一分没有。

    “哎哎哎刘兄,莫要如此无礼。”

    坐在一旁的陈员外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和煦笑容,慢条斯理地说道:

    “今日你我前来不是来逼迫罗县令,而是来给罗县令出个法子。”

    罗渊将身体紧紧靠在椅背上,

    看着愈发靠近的二人,心里咯噔一下,暗暗后悔,自己今日就不应该上衙!

    “你你们想要干什么?”

    陈员外走到了桌案前,笑吟吟开口:

    “罗县令,现在布政使司不是要重新造册嘛,

    不如咱们趁着这个机会,省下一些田地出来。”

    “不行!丈地缩绳去年朝廷还严令禁止,百般叮嘱!”

    不等陈员外说完,罗渊就发出了一声暴喝!

    他发现自己有些低估这些人了,简直胆大包天。

    “罗县令莫要着急,且听我说完。”

    紫袍陈员外压了压手,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继续娓娓道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剩下的田,我们几家分文不取,全归由衙门,

    甚至那些地我等也可以找人种着,

    至于收到的粮食以及贩卖的银钱,由罗县令自己决断去处,如何?

    日后朝廷问起来,也算是有个去处,

    都是衙门中人,知道各自的艰辛,不会难为罗县令的。”

    “不行不行,造册之时,布政使司会来吏员,

    账目都要经过来回比对,做不得假。”

    罗渊嘴唇紧抿,地是挂在衙门下面,说得好听,

    但一旦被人种上了,就是一笔糊涂账,尤其还是被此等大户种上,

    若是日后这些大户说这些田是他们世世代代种着,衙门又能如何?

    难不成说这些早些年暗自昧下?

    这二人打的算盘,罗渊看得一清二楚,

    无外乎就是看到了登记造册后,

    布政使司衙门可能会进一步收取赋税,想要以这种法子找补一二罢了。

    年轻的刘员外此刻发出一声嗤笑:

    “罗县令,您可要考虑好了,

    下个月的奉银还没有着落,衙门上上下下几百张嘴,可是等着吃饭呢。

    朝廷总不能光让吏员干活,不发俸银吧.”

    罗渊看着眼前二人似笑非笑的脸孔,

    心中愤怒异常,却无法发作..

    在宜良县这等小地方,本就升迁无门,再没了钱.

    罗渊不敢想象,那会发生什么,

    至少他的政令,是无法出这衙门了。

    罗渊心头一黯,慢慢低下脑袋,

    看着自己有些干枯的手掌,心中发出了一声叹息。

    自己不过是一个流官,今年在这里,过几年还指不定去了哪里,

    年纪也大了,何必与其争斗呢?

    摆烂一念起,天地刹那宽。

    罗渊觉得,自己忽然变得好受了一些,

    他嘴唇嗫嚅了两下,刚准备开口,

    就在这时,原本紧闭的大门被猛地推开!

    三人的脑袋顷刻间望了过去,

    二人眼眸锐利,恶狠狠的模样像是饿狼,

    罗渊倒是猛地惊醒,身体一抖,眼神重新恢复了坚毅,心中闪过一丝后怕。

    门口,师爷的身影猛地冲了进来,满脸焦急:

    “县令大人不好了,京军又回来了。”

    罗渊满脸疑惑,猛地坐直身子:

    “为何?”

    师爷气喘吁吁,努力吸了两口气,快速说道:

    “曲靖府发生叛乱,灾民朝着宜良来了,就在宜良县外二十里!

    现在被京军挡住,他们拿着曹国公的印信,要调粮食,

    还让我等聚集大夫以及民夫安置灾民。”

    “什么?”

    罗渊苍老的脸庞露出震惊,猛地站了起来,

    但因为年纪太大,气血猛地上涌,让他脸色猛地涨红,面露不适。

    而后他手掌捂着胸口,用力抹了两把,喉咙发出了如风箱一般的声音。

    师爷见状连忙冲了过来,帮他用力抚摸着脊背,

    而后肥胖的脸上充满谄媚,看向前方二人:

    “两位员外,有什么事还是明天再说吧,

    今日县令大人有急事要处置,

    若是怠慢了京军,灾民冲进县里,朝廷怪罪下来,咱们都没个好。”

    刘员外眸子在他身上来回打量,面露迟疑,声音抑扬顿挫:

    “京军真的来了?”

    “来了!”师爷肯定地开口。

    “宜良县二十里外,那不是曲靖府的地界嘛,

    曲靖府发生了叛乱,有灾民流窜,与咱们宜良县有什么关系?”

    刘员外越说声音越大,他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脸色也阴沉下来,

    手中折扇不停地在手中打着,发出“啪啪啪”的声响。

    一旁的紫袍陈员外也反应了过来,

    有些诧异地看了眼身旁的年轻人,轻轻点头:

    “刘员外此言说得没错,

    灾民是京军要救治,叛乱也是发生在曲靖府,人也在曲靖府境内,

    与咱们昆明府宜良县有何干系?”

    白发苍苍的罗渊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二人,

    他现在同样不关心灾民之事,

    他只是无比庆幸,幸好刚刚没有一时间昏了头,答应了这二人的苟且之计。

    否则日后还说不得有什么事情等着他。

    深吸了一口气,罗渊抚平气息,沉声开口:

    “两位员外,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二位不会不懂,

    在前些年曲靖府也同样发生过叛乱,

    那时也有无数灾民,第一个遭灾的就是咱们宜良县。

    本县现在无比庆幸,京军替咱们挡住了灾民,

    要不然灾民一股脑地涌进宜良,稍有个安置不慎,

    布政使司就要绛罪与我等。

    所以,两位员外,也还请回去告诉宜良县的其他员外,

    重新丈量田亩与登记造册之事,在此刻已经不重要了。

    为今最重要的事就是配合京军,安置好灾民,等待布政使司的安排。”

    说到这,罗渊脸庞多了几分锐利,沉声开口:

    “此次救治灾民以及安置灾民一事,各位员外要全力配合,

    开仓放粮、提供人手、车马以及住所,

    一干所属,本县事后会如实上报布政使司,

    否则曹国公怪罪下来,那可就不是重新登记造册那般简单了。”

    说完后,罗渊没有再去看脸色难看的二人,

    而是招呼师爷,拿上了桌上的官帽以及县令印信,快步走了出去。

    干瘦的背影步伐有些踉跄,但速度极快。

    不过几息的功夫,书房内就只剩下了一老一少两位员外,

    他们面面相觑,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刘员外没有了刚刚的狠辣,眉眼中出现了几分担忧:

    “现在怎么办?事情没办成,还摊上了别的活计。”

    中年人模样的紫衣陈员外脸色阴狠,嘴唇轻轻跳动,牙齿在嘴里不停摩擦。

    “事情没有办成,咱们没法交代,不如.”

    陈员外将眼睛眯了起来,凑近了些,

    在刘员外耳旁轻声嘀咕了几句

    刘员外眼睛猛地瞪大,面容惊悚,侧过脑袋,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陈员外。

    “你疯了吗?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过啊。”

    陈员外却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是谁掉脑袋?事情办不好,掉脑袋的不是你我,而是罗渊。

    再说了,也不是咱们不帮忙,

    只要罗渊答应帮咱们的忙,咱们就帮他们的忙。

    否则,没有好处,让咱们白干活?怎么可能?”

    “不不不不.”

    刘员外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

    “不行不行,昆明发生的事你没有听说吗?

    一些大人已经被抓了,

    就连我一些相识的好友都说这几日莫要联系,

    现在局势这般紧张,出了天罚一事,

    三司看谁都不顺眼,咱们怎么能主动凑上去呢?”

    陈员外却毫不在意,背负着双手在县令衙房中来回踱步:

    “不,你想错了,

    现在天罚之事一出,三司衙门如此抓人,就是想要将风波压下去。

    而这段时间,三司衙门的目光定然会盯住昆明,稳定地方,

    而稳定地方,怎么能少得了我们?

    再说了,咱们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你怕什么?”

    刘员外面露迟疑,连连摇头:

    “这可是赈灾啊,还有那么多京军,

    若是出了岔子,那可是掉脑袋的活计,我觉得不妥。”

    这时,陈员外脸上露出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

    “刘叔父死了后一直就是你当家,

    你还年轻,没有见过风浪,

    故元之时,咱们就在这里扎根了,什么风浪没见过,

    远的不说,说近的,

    大明攻占云南之时,当时你父亲与我父亲趁机吞并了好些土地,

    你以为朝廷不知道吗?

    朝廷是知道的,但朝廷不管,

    朝廷想要云南安稳下来,像你我这种员外,都要好生拉拢,

    庄子里的百姓世世代代都在为你我之家办事,

    你说他们是听朝廷的,还是听我们的?”

    说到这,陈员外脸上笑容收了起来,淡淡开口,声音清冷:

    “这一次也是这般,将家中的欠条都拿出来,

    积攒了这么些年,咱们也没有去要,不就是等到此时关键时候用。

    乡里百姓若是不想破家,就老老实实地听话,

    朝廷又不会替他们还钱,你怕什么?”

    刘员外还是面露迟疑

    陈员外暗骂一声小顽固,而后笑着开口:

    “等事后罗渊答应我们丈地缩绳,隐瞒田亩,

    多分你一些好了,这段日子不好过吧。”

    刘员外脸色来回变换,呼吸略显急促,

    自从父亲死后,家产是每况愈下,

    与这宜良县一样,吃喝不愁,但手中没有余钱。

    但他可是员外啊,出门在外要讲究排场,所以变卖了一些土地.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否则今日陈员外也不会拉着他来此。

    纠结许久,刘员外脸上闪过一丝决然,恶狠狠地说道:

    “多叫一些人,法不责众,若是出了岔子,都能分担一二。”

    陈员外大笑两声:

    “那是自然,贤侄放心吧,

    到时候让那罗渊乖乖的帮我们昧下一些田产。”

    刘员外想到了日后的好日子,眼中的忐忑在这一刻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贪婪,用力点了点头。

    宜良县府衙正堂,罗渊已经接到了来自曹国公的命令,硕大印信捧在手里,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印信。

    “还请几位将军放心,都是大明子民,

    收容灾民我宜良县义不容辞,

    我这就开仓调粮,再准备骡马向那里送,

    沿途还请将军调来一些军卒护卫,本县怕出岔子。”

    “还请县令大人放心,我等这就回去禀告,

    等县令大人准备好了,后续的弟兄想来也到了。”

    报信军卒没有想到眼前的罗县令这么好说话,忍不住摸了摸怀中陆将军的印信。

    罗渊连连点头,看向手中文书,脸上有些难为情:

    “几位将军,这份文书本县就留下了,

    现在调粮调人,属僭越之举,

    等日后布政使司问起来,我好交代。”

    “罗大人请便,不知能否问一问,

    粮食人手大概有多少,我等好回去复命。”

    罗渊想了想,一旁的师爷连忙递过来宜良县的人丁以及粮草账目,却被他摆手拒绝,

    此等账目一日要看十遍,早就了然于胸。

    沉吟片刻,罗渊表情郑重,沉声开口:

    “几位将军,还请禀告曹国公,

    宜良县可调拨粮草三千石,

    只是一辆驴车可拉粮草不过千斤,

    宜良县没有那么多的车马,若是都运送到官道上,需要来回多次。

    人手的话,民夫可征调一千,伙夫本县凑够五十,

    另外医者要少一些,可能只有那么二三十人,如何?”

    传令军卒眼中露出喜色,连连点头:

    “那就多谢罗大人了,还请大人尽快将人马凑齐,

    我等回去后马上调拨人手来此接收。

    此事我也会如实禀告曹国公、陆将军,

    若是布政使司问起,两位大人也会为罗大人解释。”

    “那便多谢几位将军了,本县这就去准备,还请几位将军速速回去禀告。”

    “告辞!”

    十余人快步离开,甲胄碰撞之声前所未有的美妙。

    至此,罗渊心中一块大石落下,

    他怕的就是曹国公与陆将军身份太高,

    不将他这一县长官与这么点东西放在眼里。

    现在,罗渊不仅心事放下,甚至还打起了别的主意,

    “若是此事办得妥当,说不得能摆脱如今困局,

    就算是不伸手提携,照顾一二也好,日后也能扯虎皮拉大旗”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7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