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426章 从未见过的战法

第426章 从未见过的战法


时间一点点流逝,直到清晨过去,

    在杉木林汇聚的京军以及征南军尽数上山后,

    傅友德才将眼睛从册子抽出,有些恍惚地看向前方汤池山,眼露深邃。

    过了许久,他再次低下头,看向手中册子,视线停留在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句话。

    [大明军卒,尤为擅长大兵团作战,

    但要注意,在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之上,

    各部旗官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人密集杀伤,强调以密切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

    傅友德盯着最后这句话左看右看,眉头愈发紧皱。

    这本册子所记,是古往今来诸多将领在山地作战时的应对,

    前半部分以他自己在云贵作战的方略为主,事无巨细,

    甚至其中有些例子,他都已经忘了。

    因为那不过是一个百余人的攻防厮杀,

    与动辄数十万的大军相比,不值一提。

    但却被册子记录,并且标注了精髓要义。

    傅友德能看得出来,这本册子编撰得极为用心。

    而在后半部分,是一些新式军械以及新式陷阱布置,

    同样是用于山林作战。

    但在册子最后,却出现了空白,也仅仅是在结尾留有一句话。

    傅友德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

    但他知道,这本册子缺少最关键的战法以及陆云逸在山林战事上的领悟,就是空缺的后半部分。

    不知为何,傅友德觉得心痒难耐,想要迫切地知道,

    陆云逸这个年轻人想要写什么。

    这让傅友德心中如有蚂蚁不停乱爬,让他有些抓耳挠腮。

    整个大明,在环境恶劣的山林作战中,他可以毫不谦虚地称作第一!

    甚至因为时代进步,是古往今来的第一。

    就算是古之名将也比不上他。

    这也导致,山林作战的新战法与新军械大多是从他军中所取,也是他战阵方略的延续。

    傅友德知道,一旦将领或军伍出现了此等状况,

    就已经到了见山开山,见水涉水的死地,

    没有人在前面引路,只能凭借他自己去尝试。

    但偏偏他老了。

    每每想到这一点,傅友德眸子就变得黯淡。

    他先前觉得,可能会等到他死之后,

    才会有新的将领踩在他的兵法方略上,结合自己的战法心得,将山林作战更进一步,

    而他也会成为新名将的垫脚石,

    就如被他踩在脚下当做阶梯的古之名将一般。

    直到昨日,他都是这般想的。

    在他死之前,没人能在山林作战一途想出新东西。

    但现在,傅友德忽然觉得世界变迁就在眨眼之间!

    眼前这本册子,他看到了新军械。

    作为故元之人,他知道军械的变化会催动战法变化,

    只需要继续完善下去,大明山林作战将会更强。

    想到这,傅友德猛地站起身,不算高大的身躯充满压迫,浑身带着跃跃欲试。

    他现在无比想知道,陆云逸是不是已经发现了新的战法!

    “去将陆云逸请来。”

    亲卫统领脸色古怪,凑近了一些:“大人,陆将军已经率队上山了。”

    “上山?”

    傅友德眼神一凝,眉头顷刻间紧皱:

    “作战计划拿来。”

    “是!”

    亲卫将早就准备好的册子递了过去。

    傅友德接过后快速翻动,很快就看到了京军所属的领军将领,正是陆云逸。

    这时,亲卫递来了京军送来的作战计划。

    傅友德快速翻看,跳过前面那些笼统说辞,一直看到那千余人的安排。

    很快,他的眉头便皱了起来,脸色也不停地纠缠。

    [京军所属行动目标:

    一:清缴东南山区的陷阱、开辟道路,为后续大军上山提供有力支持。

    二:试行“三三制”,进行第一次实验作战。]

    [备注:“三三制”主要是一种军事战术编制原则和作战方式。

    在战术编制上,将一个小旗十人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三人。

    在作战过程中,这三个小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战斗小组构成及职责:

    以组为单位的三个战斗小组在战场上形成三角分布态势,实现全向的观察和攻击覆盖。

    每个小组内部成员明确分工,

    一名成员负责突击,使用连弩长刀向前冲锋压制敌人。

    一名成员负责掩护,利用长弓火铳精确射击武器为突击手提供掩护。

    一名成员负责支援,携带弓弩箭矢、火药石雷等物资。

    在必要时为突击手和掩护手提供支援,并且负责与其他小组进行沟通联络。]

    [小组间的协同作战方式:

    在进攻时,三个小组会以一定间距、顺序前进。

    一个小组向前突击一段距离后,

    会寻找有利地形隐蔽并进行对敌压制,为下一个小组的前进创造条件。

    例如,第一个小组在前进过程中遭遇敌人阻击,

    该小组会迅速寻找掩体,

    利用自身军械与敌人交战,吸引敌军注意。

    同时,第二个小组会从侧面或其他有利方向迂回前进,

    对敌人侧翼或后方进行攻击,打乱敌人防御部署。

    第三个小组则根据战场形势,或者为前两个小组提供支援,

    或者继续向前推进,扩大战果。]

    [在防御时,三个小组同样互为犄角。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方向的防御,

    当一个方向的敌人进攻时,相邻小组可以通过侧面进攻进行支援,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

    比如,当敌人从正面进攻其中一个小组的阵地时,

    相邻的两个小组可以从侧面进攻封锁敌人的进攻路线,

    让敌人陷入三面交叉进攻之中,有效阻止敌人突破。]

    [总结:

    三三制”试行目的:

    一、增强指挥灵活性:

    三三制战术下,每个战斗小组都有小组长,

    多个小组长相互配合,使指挥更加灵活有效。

    二、减少人员伤亡:

    进攻时,各小组都在小旗口令范围内,

    能依据敌人进攻强弱,灵活决定散开前进、集中突进或后撤。

    三、提升部队战斗力:

    在接敌作战时,三人一组可对敌一或两人,形成局部兵力优势,

    更易击破敌人,且人员负伤时彼此能相互照顾。

    四、优化兵力配置:

    将一旗军卒分成三个战斗小组,

    能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增加攻击频率和攻击时长,

    使有限兵力发挥更大作战效能,

    避免了十人队形易遭敌方集中打击、以及攻击浪费的弊端。

    五、培养军事人才:

    在三三制的原则下,每小旗至少有四人参与指挥与管理工作,

    军卒们在日常训练与实战中,不断学习理解上级作战意图,

    传达作战任务并指挥小组战斗,逐渐成长为具有较强指挥和管理能力的军中骨干,有利于军队长远发展

    六、探究火器在战争中的最大应用:

    传统的火器方阵桎梏太大,需要火枪兵精锐、外围护卫骑兵精锐、对将领的军事素质高、对地形也有一定要求。

    相比传统的大规模火器方阵,三三制下的小组更容易穿梭于复杂地形!

    如,此次汤池山进攻。”

    “轰——轰——”

    不等傅友德看完,前方山林突兀爆炸响声,

    让他猛然抬起头,向前看去!

    旋即,他的眼窝深邃起来,

    杉木林所正对的方向,正是汤池山的东南方。

    此刻,能够看到东南方接近半山腰的位置,

    丛林开始晃动,相比于其他方位的安静,

    那里充满火铳的噼啪声与石雷炸响声,还能看到透过树冠钻出来的种种黑烟。

    傅友德眼神闪烁,冷声下令:

    “召集军卒,我等上山,去京军阵地!”

    “是!”

    汤池山东南方向,千余名京军只出战了将近两百人,

    后方八百人隐藏在各个角落,树上、灌木丛中、杂草之中,

    或者干脆借助三色迷彩,趴在落叶之上。

    此刻,张玉手拿册子,冷汗直流,不停看向前方,又看向后方,他眼中罕见地流露出慌乱。

    同时大声叮嘱:

    “所有人看向前方,都看好了,

    若是后方军卒看不到,就由前方军卒转告。

    现在,大人们演示的是新式战法,名为“三三制”,

    顾名思义,一小旗分为三组,三人一组!”

    说到这,张玉擦了擦额头冷汗,手忙脚乱地翻到下一页,继续大喊,

    他此刻心中已经充满了荒唐,

    这三三制是什么东西?

    不是还在钻研吗,怎么直接用在战场上了

    就在这时,一名军卒喊道:“快看!”

    所有人看了过去,紧接着便是哗然!

    只见在前方不到三十丈处,

    十余人分成三个小组,朝着前方叛军阵地迅速突进!

    更值得他们关注的是,冲在最前方的三人是前军斥候部毫无疑问的最高将领。

    负责突击的是副将刘黑鹰,此刻手持弓弩长刀,

    壮硕的身形在山林中快速腾挪,让人眼花缭乱,灵活无比。

    斜上方叛军战阵中每当有人露头,

    刘黑鹰就会停下,激射手中弓弩,而后再次辗转腾挪!

    负责掩护之人是主将陆云逸,

    他手拿长弓,“崩崩崩”弓弦颤动之声不停响起,

    箭矢不停射出,每一次射出,

    前方一些试图对刘黑鹰发动进攻的叛军就会发出一声惨叫,倒在地上。

    负责支援以及携带各种弹药军械的,是副将武福六。

    他此刻在后方跟随刘黑鹰,手中石雷不时撇出,

    总是会在刘黑鹰一侧炸响,

    浓浓的烟雾掩盖了他迅速挪动的身形,使得叛军只能从一个方向进攻。

    军卒们以及军官眼花缭乱,

    张玉紧皱眉头,忘记了念书,

    死死盯着前方敌阵,心中紧张到了极点。

    在他的视线中,另外两组也大差不差,以同样的方式朝敌军阵地突进,

    而在这三组中,又以三位大人最为迅速,充当箭头!

    不过十人,打的倒像是千军万马,

    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觉充斥着张玉自身,让他面露震惊,仗居然还能这么打?

    不到半刻钟,三个小组已经腾挪飞快,冲到敌军阵地之前,

    而原本在后方的支援人员,此刻也大步流星地向前迈。

    飞快冲到最前,手中石雷如不要钱一般扔了出去!

    轰轰轰轰——

    炸响声不停,叛军敌阵烟雾缭绕,一片大乱!

    手持长弓的陆云逸目光锐利,快速奔走于阵前,

    将长弓收起,转而拿出了腰间火铳。

    他右手持火铳,左手一撩衣袍,一排密密麻麻的半截竹筒挂在腰间,

    他迅速从中拿下一个,拇指一弹,封盖飞起,

    左手飞快动作,将火药装填进了火铳的药仓!

    点燃火绳!刺目的黑烟弥漫!

    陆云逸调转枪口,瞄准了一名正在奔跑,准备上前与刘黑鹰肉搏的叛军,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啪!”的一声巨响,

    那名叛军脑袋顷刻间就炸出血污,脑袋上坑坑洼洼,血肉模糊!

    “黑鹰,左边西北方位,三人突进!”陆云逸发出一声大吼。

    刘黑鹰嘴角狞笑,身形翻滚,迅速消失在原地,

    三色迷彩给他提供了最大的掩护!

    那三名正在突进的叛军只觉得眼睛一花,

    那名胖子人呢?

    三息之后,一道轻笑从他们身侧响起:

    “在这呢。”

    不等他们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地上突然激射出三支弩箭,

    逐一穿透了他们的喉咙,鲜血弥漫。

    三人有些不可思议地试图制止血液外流,但

    眼前的漆黑以及身体内流失的力气,让他们无能为力。

    “扑通.”一声闷响,三人齐声到底

    刘黑鹰从草堆中爬了起来,

    武福六迅速靠近,将自己手中弓弩递了过去。

    刘黑鹰接过后没有停顿,身形继续向前腾挪,

    武福六紧跟其后,手中扔着石雷,

    后方的陆云逸火铳每隔三息就响起一次,

    每一次响起,都是一名叛军倒地身亡!

    后方,眼见他们越走越远,

    张玉额头的冷汗越来越多,他索性不念了,就这么擦了擦额头汗水,将册子塞到怀里,手掌一挥,大喇叭顷刻传出声音:

    “所有人,跟上!!”

    “所有将领、军卒,好好看!”

    “若是不想死在战场,就给我好好学!”

    三三制的门道张玉已经看出了一些,战力如何暂且不谈,

    仅仅是这三人协同三组互助的保命能力,

    可比一队小旗一窝蜂地冲上去,好多了。

    汤池山东侧战线上,二百名军卒以三人为一组,三组为一旗混乱无序地分布,

    有如陆云逸等人一般的突飞猛进者,

    也有指挥混乱,步履维艰者,

    更多的,是中规中矩,稳步突进的军卒。

    随着时间流逝,叛军防守阵线被撕开的口子愈发扩大,

    渐渐蔓延到了整个战局。

    先前被叛军压制在原地的军卒也开始活动起来,

    滞涩的指挥体系开始运转,

    三人一组,三组一旗,稳步向前推进。

    甚至,有一队损伤惨重的军卒忽然发现,

    在小组缺员之后,可以与其他小组相互融合,

    重新组成新的三人小组,

    或许没有先前那般流畅,但总要单打独斗要好上不知多少。

    马大可也发现了一事,他麾下指挥的三个小组在不停变化,

    随着战局深入,他现在麾下的三个小组,

    都是在混乱战局中随意拉来,填充

    军令下达虽然有些别扭,

    但与先前没有什么区别,依旧能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以及突进目标!

    这让他大为震惊!

    手中军卒居然还能在战事中临时更换,

    这对于出身传统军伍的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如此,岂不是将领也能随意更换?

    一时间,浓浓的危机感弥漫在马大可心中!

    同时,后方上山的傅友德站在一根树木分叉上,

    手中拿着万里镜,来回摆弄,

    看着前方阵线,脸色凝重,嘴里不停念叨:

    “要等一等,怎么能自己向前冲呢!”

    “快丢石雷,磨蹭个什么劲,真他妈抠门。”

    “快快快,冲上去对,就这样,身旁的人呢,补上来啊,真他妈慢!!”

    傅友德越看越气,转而调转身体,

    看向东侧陆云逸所率领的小队。

    这一举动,让下方的军卒吓了个半死,

    连忙张开手中麻布,若是大人掉下来了,他们好接住。

    傅友德看到陆云逸等人,脸色顷刻间就变得好看起来,嘴角也带上笑容:

    “对对对,就是这样,

    不要吝啬弩箭与火器,冲,向前冲!”

    随即,他又有些生气:

    “旁边的小组跟上啊,跑得那么慢!”

    在一阵嘀咕中,不到一个时辰.

    东南方向的战线就已经推到了半山腰,

    叛军慌乱逃窜,留下了一地还未使用的防御工事,也丢下了一地尸体!

    直到此时,傅友德才将万里镜从眼睛上取下来,

    苍老的脸颊上带着难以掩盖的狂喜,拳头紧握,大声叫好!

    “好!好!好!”

    他此刻万分激动,

    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关于山林作战的新战法!!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39/4239511/111107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